所屬欄目:專題訪問 發布日期:2011-09-27 10:41 熱度:
《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支持代表我國學術水平、具備國際辦刊能力、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學術期刊發展。
與此同時,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內的一批強勢學術期刊在做強自身的基礎上,以品牌或體制為契機,促成多種期刊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的學術期刊集群。這些期刊群有的傾向于非營利性,有的則堅持走商業化運營道路,也因此,期刊群的發展逐漸兵分兩路。
在非營利期刊群的大盤子中,非營利學術期刊群粗略估計近10家,包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醫學類以及綜合類等,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網為平臺的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群、以中國光學期刊網為平臺的中國光學期刊群、材料類期刊群、中國地學期刊群、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中國抗癌協會系列雜志等都可以列入此類。一些新的非營利學術期刊群也在積極籌建中。
非營利學術期刊群收錄的期刊種數少則六七種,多則上百種。期刊群多以期刊門戶網站為平臺,提供包含多數加盟期刊資源的內容數據庫,并在數據庫之外,提供行業或學術資訊信息等多種資源。有些期刊群還提供數據的深度挖掘、文獻的二次利用等。
以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群為例,該期刊群立足于促進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的發展,既有以《中國社會科學》為代表的綜合類學術期刊,也有以《歷史研究》為代表的專業類學術期刊,起始收錄數據大約4萬篇學術論文。而在今年7月,有53家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響應加入該期刊群的聲明。
共同發展聚集了規模效益。非營利學術期刊群建設數據庫時,數據庫開發成本只須支付一次,節約了大量的資金。而大量內容集成的結果,使得傳播渠道少、用戶范圍較窄的學術期刊,可以借助期刊群的數據庫平臺獲得更高的用戶接觸率,大大增加影響力。
力量相對弱小的期刊,借助于龍頭期刊及期刊群的作用,在發行、廣告方面也多有獲益。以光學期刊網為例,有些期刊編輯部只有兩三個人,覆蓋學科面較窄,發行量只有幾百份,加入期刊群以后,借助于大平臺的力量,發行量增加一半以上。
對于非營利學術期刊群的運營而言,社會效益是首要目的。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網的運營人士表示,其期刊群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首先看重的仍然是期刊的學術質量和社會影響。該人士表示,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學術的發展本質是為了促進社會發展,也因此,學術期刊具有非營利、公益的特征。這些期刊組成的非營利學術期刊群也天然承擔著更好地、更廣泛地傳播學術成果的使命。該人士還認為,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這一類學術期刊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應該看到社科學術期刊群的這一特點。
非營利學術期刊群在建設中多采取專項經費支持或項目資助等方式,有些期刊群還資助群內期刊建設投稿系統、辦公平臺、網站等。而在數據庫建設上,只有部分期刊群為其群內期刊支付期刊資源使用費。
對于較有可能贏利的科技類學術期刊群,游蘇寧表示,是不是非營利學術期刊群,關鍵取決于贏利用在哪些方面,是否用來反哺學術。他認為,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期刊還是要追求“雙效”,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好。不過,他也承認,實現期刊群從數量向效益的轉變是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要維持學術期刊群的可持續發展,足夠的、持續的經費支持和政策支持仍然必不可少。
文章標題:非營利性學術期刊:堅持社會效益優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news/148/10293.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