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2010年05月 發布日期:2010-10-23 09:01 熱度:
摘要:北三環路是城市三環路向北、向東的延續,貫通潁泉區及潁東區,是阜陽市的二十一條林蔭大道之一。為建設和諧美麗的新阜陽,將北三環路規劃成為名副其實的林蔭大道、生態大道、景觀大道。
關鍵詞:道路景觀,綠化設計
一、城市道路綠化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是構成優美的居住環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礎,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在追求物質的同時,對精神生活及周邊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創造環境優美的道路綠化,良好的道路綠化可以美化街景,改善小氣候,更可以帶動良好的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所以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十分重要。
二、阜陽市北三環路道路概況及規劃原理
1、道路概況
阜陽市北三環路是城市北部東西走向的主要干道,貫通潁泉區及潁東區,該道路綠化工程是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西從界首路東接現狀阜蚌路,除去潁河大橋工程段,總長4925米。本次道路綠化設計范圍是70米,其中道路紅線寬60米,機動車道寬29米,綠化分隔帶寬4米,非機動車道寬5.5米,人行道寬3米,人行道綠化帶寬3米。在道路兩側建筑后退范圍內增加5米綠化用地;3米人行道暫時不實施改作綠化帶,再加上道路紅線范圍內的原設計3米寬綠化帶,非機動車道外綠化帶總寬度改為11米。
2、規劃原理
2.1規劃目標
從全面提高綠量入手,注重道路綠地的品位和特色,高起點、高標準,將北三環路規劃成為名副其實的林蔭大道、生態大道、景觀大道。通過通過磅礴的氣勢、明快的節奏、鮮艷的色彩表達出阜陽人民誠摯、熱烈的迎賓之情。
2.2規劃原則
◆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
主要是強調人在道路綠化景觀中的主人翁地位。綠地景觀規劃中注重對大眾行為及心理的關注,考慮車行與人們的時空關系及等待過程中人的心理、視覺對景觀變換的要求,創造相應的景觀尺度,既有大手筆、大面積的景觀效果,又有匠心獨運的細部處理,分別滿足車行及步行人群的觀賞需求。
◆連續性原則
道路綠化規劃充分發揮道路綠地規劃的整體性原則,從整體著眼,講求道路綠地的變化有序和主次分明,宏觀上確立基本構架,著力豐富細部景觀,變而不亂。各道路綠地之間各自保持基本格調,豐富路景,增加可識別性,同時又通過道路節點相互聯系,使景觀自成特色又相互銜接。
◆過渡性原則
北三環路道路綠地景觀作為阜陽市重要的城市道路綠地景觀,也必須要遵循景觀的過渡性原則。該道路是城市道路與鄉村公路的連接部分,它既沒有城市道路車水馬龍的景象,也不像鄉村道路那樣支離破碎、塵土飛揚,在其綠地景觀規劃設計時除了要考慮道路本身的特性,規劃出有個性的道路景觀外,要求規劃師充分考慮北三環路的過渡作用和緩沖作用,將城市道路綠地景觀的與鄉村道路景觀有機銜接起來。
◆綠量優先原則
城市道路綠化如果沒有客觀的綠量和綠化品種,就無所謂生態道路,更難以產生好的道路綠化景觀,北三環路的道路綠化景觀規劃要突出綠量,多選生長勢良好的優良品種,這樣道路綠化的植物群落就相對穩定,功能性就強。北三環路道路兩側應盡量營造復層混交林,用喬木、灌木形成多層次、高密度的綠化帶,發揮隔音吸塵的功能,在人流活動頻繁的場所多以喬木遮蔭,這樣既不影響視線,有增加了植物多樣性,增加了綠化量,增強了生態功能。
◆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北三環路道路綠地景觀設計須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城市道路綠地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盲目求快,而應分期實施;另一方面,道路綠化景觀的營造需要一個過程,尤其在建成初期,喬木栽植可將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結合,并適當減小株間距,以便能快速達到景觀效果,當慢生樹種長成時,將速生樹種去掉,并將株距重新調大。道路綠地景觀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2.3規劃指導思想
根據以上規劃原則,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以北三環路為載體,以科學性、藝術性、可行性為依據,將北三環路規劃成為阜陽市貫通潁泉、潁東的“形象大使”。
2.4綠化景觀規劃定位
北三環路是阜陽城市主干道,周邊主要規劃有商業金融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公園綠地等,依據阜陽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北三環路被劃為阜陽市二十一條林蔭大道之一。
2.5用地景觀分析
北三環路特殊的交通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城市活動的多元性以及土地使用的復合性。在保證社會、經濟和生態的綜合效益的基礎上,北三環路的綠化景觀規劃充分考慮了同周邊城市用地的有機結合,并在加強城市空間聯系上起到積極的作用,盡可能的加大綠化用地,把暫不實施的人行道用作綠化用地,增大了道路的景深。北三環道路綠化景觀是通過道路綠地中的各種物象表現出來的,我們把這些構成景觀的物象稱之為“要素”,總體可分為自然景觀要素與人工景觀要素兩大類。
2.5.1自然景觀要素
北三環路位于良好路況環境的阜陽城市郊區,道路綠化景觀規劃如果能充分結合這些自然資源,會使北三環道路綠化景觀環境更為優美,使潁泉及潁東兩區從中受益。該路的自然景觀要素大體可分為地形地勢、水體等。
將河流之水引入三環路道路綠化景觀,將使道路空間景觀更加豐富,同時有利于改善道路綠化環境,提高環境質量。如在北三環路沿線綠化景觀規劃時,應充分利用潁河、濟河、駱家溝水體景觀,在道路行人視線組織上,充分發揮水體特殊的自然景觀,并與各種橋梁建筑及園林小品有機結合在一起,呈現出夢幻般的空間景象,詩情畫意盡在其中。
2.5.2周邊建筑
道路周邊建筑是北三環路道路綠化景觀規劃中重要的人工因素,它不但起到圍合道路空間垂直界面的作用,還是道路空間邊界的主要部分。建筑與道路化景觀的協調程度是衡量北三環路道路藝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北三環路中道路周邊建筑的研究應要求以機動車上人群的視覺特性為主,因而,道路寬度較大,建筑體量也相應較大;
其次,建筑要與道路性質相協調,并注意突出地方風格,這樣才能創造出特色各異的北三環路道路景觀。其它諸如建筑布置的進退、高低、輪廓線的變化、色彩的統一等因素對烘托北三環路道路綠化景觀的個性氛圍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綠化規劃.
1、植物的選擇
1.1道路綠地造景植物的選擇是城市綠化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道路綠化的成敗。道路綠化應選擇適應道路環境條件、生長健壯、綠化效果穩定、觀賞價值高和環境效益好的植物種類。行道樹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
◆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
◆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0度,葉片緊密,有濃蔭;
◆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復生長,適宜大樹移植;
◆有一定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
◆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
阜陽城市道路綠化喬木主要有國槐、法梧、欒樹、合歡、刺槐、楓楊、廣玉蘭、五角楓、雪松、高桿女貞等。本次北三環路采用欒樹為主要背景樹,欒樹的樹冠較為濃密且夏季花絮金黃,秋季蒴果飄逸,觀感良好,對道路綠化景觀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喬木選苗方面,應選擇青壯年的苗木,該時期的苗木生長力較旺盛,移植后能迅速恢復,能保證較高的成活率。
1.2灌木的選擇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筑紅線之間的綠化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兒個方面:
◆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
◆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
◆生長健壯、抗性強,能忍耐塵埃和路面輻射熱;
◆枝、葉、花無毒和無刺激性氣味。
灌木品種主要有夾竹桃、紅葉李、八月桂、美國秋紅楓、枇杷、海桐球、法國冬青等。道路綠化中可以針對不同的需要選用不同的灌木。夾竹桃花姿優雅,具有一定的抗污性;美國秋紅楓以觀葉為主,屬于低維護性樹種;紅葉李葉色別致,耐修剪,可根據需要修剪成型。
1.3地被植物的選擇耐修剪、易管理為主,主要選擇連翹、小丑火棘、金森女貞、美人蕉、叢生紫薇、細葉麥冬在道路綠地的下墊面發揮作用,應具有以下特點:
◆植株甸旬型,叢生狀,生長低矮,能緊密地覆蓋地面,平整美觀;
◆常綠為主,綠色期長;
◆適應性強,抗干早,抗病力強,耐修剪;
◆繁殖力強,再生性萌發性強,覆蓋率高。
2、標準段的綠化設計
圖一北三環路道路綠化標準段斷面圖圖二北三環路道路綠化標準段平面圖
(1)4米綠化分隔帶:主要由高桿女貞、木槿、紅葉石楠球及金邊黃楊球以180米一個標準段列植,再結合銀姬小臘、弗森虎耳、金森女貞及紅葉石楠等形成喬、灌、地被有機結合的景觀層次,該機非分隔帶橫斷面設計有地形土丘(縱向中軸線比兩側路側石頂面高出30厘米,即拱形(魚肚形)地形設計。
(2)11米綠化帶:背景層次由規則式欒樹及自然式的雪松交替栽植;中間層次的花灌木有夾竹桃、紅葉李、八月桂、美國秋紅楓、枇杷、海桐球、法國冬青;下層地被植物有連翹、小丑火棘、金森女貞、美人蕉、叢生紫薇、細葉麥冬等組成錯落有致、色彩鮮明的綠化配置。
圖三北三環路道路綠化標準段效果圖
3、道路交叉口綠化規劃
圖四阜太路交叉口道路綠化效果圖
渠化交通島采用不同色彩的綠籬搭配成景,形成簡潔明快,色澤鮮艷的地被綠化;上部選用不同季相的花灌木自然式組合配置,形成夏粉秋香、綠蔭如傘的交叉口核心綠化空間。
交叉口周邊四個角部作為綠化的背景,主要選用喬木白楊、欒樹、高桿女貞及花灌木和綠籬順次配置,形成外高內低,色彩、季向變化豐富的生態綠化空間。
四、結語
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道路綠化是人們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工細琢的園林式的道路綠化是自然景觀的提煉和再現,是人工藝術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再創造,它所體現的姿態美、意境美、蘊含著文化與藝術的融合與升華,使人感到親切、舒適、具有生命力,在城市里減少人們對大自然的渴望,因此,創造風景優美城市道路綠化景觀環境,這是我們應該不懈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道路綠地景觀規劃設計∕王浩,谷康,孫興旺著.—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3.
[2]李靜.行道樹研究.中國園林,1994(4):24~27.
[3]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4]吳玲.地被植物與景觀[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文章標題:淺談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news/csjs/201005/4708.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