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2012年07月 發布日期:2010-10-27 11:19 熱度:
摘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史對統籌城鄉一體化、權利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本文從新型農村社區的內涵入手,結合地方實際,對其發展的必要性和科學性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區;科學發展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實施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重大戰略部署。適應形勢要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一、新型農村社區的內涵
它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載體,是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和參照城市社區規劃標準,建設空間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齊全,社區服務和管理體系完善,居住方式和產業發展協調,融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建設和管理、服務、自治資質為一體的新型農村基層社會單位。
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必要性
1、它是滿足廣大農民對高層次物質生活追求的需要。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隨著生理需要的滿足,安全需要日益強烈。近幾年來,海內外先后有智利、海地、汶川、玉樹等大地震,地球相對進入了地震活躍期。頻繁的地震要求高質量的住宅才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然而,由于受經濟條件、技術水平等因素制約,農民的住宅在建造時缺乏防震、抗震要求,一旦發生地震,會直接威脅到農民的人身安全。同時,在黨的一系列持續的強民惠農政策的支持下,富裕起來的廣大農民對改善居住條件、保障生命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迫切,他們到新型農村社區建房、購房的積極性非常高。如延津縣榆林鄉榆東新村、東屯鎮東屯社區的入住率已達70%。
2、它是構建和諧農村、富裕農村之所需。農村基礎設施、公共設施普通欠缺,村莊建設缺乏統一規劃,人居環境條件差,綜合防災能力低。一些農戶為了防水災,房屋地基座的很高并為了出行方便隨意抬高自家門前路面,這必然引起鄰里的不滿。另外,還會導致農村無序建房和重復投資等浪費現象發生。很多農村房屋本來完好無缺,只因座的低,家中出水不暢被迫拆掉蓋新房,形成了“建了拆”、“拆了建”,“十年一輪回”的不良局面。廣大農民一輩子的心血和財富全部浪費在蓋房上,影響了生產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3、它是整合土地資源,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之所需。糧食安全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全局,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當前,我國糧食安全總體形勢是好的,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嚴峻挑戰。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糧食消費呈剛性增長;另一方面,由于耕地減少過快(從2000年到2008年,損失將近1億畝耕地),我國糧食供需長期處于不平衡狀態。世界糧食市場每年僅提供2億噸糧食,中國每年的需求就接近5億噸。可見,解決我國糧食問題必須依靠自給,必須整合和開發土地資源。目前,農村居住點分布散亂,建新屋不折舊宅,形成“空心村”,浪費了土地資源,通過村莊合并、老宅基地置換等方法,建立起新型農村社區可節約大量土地資源。如延津縣重點區域內規劃的16個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建成后能節約土地面積近2.2萬畝,為農村擴大耕地面積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為促進土地向種糧大戶和產業化龍頭企業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提供了條件。
4、它有利于拉動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受金融危機影響已出現下行趨勢,若要開啟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周期,必須開拓農村這一潛在市場。在當前出口受阻及城市消費需求飽和的情況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正好可以消化過剩的產能,從而拉動內需。按照新型農村住宅社區標準建房的農戶每戶建房平均拉動建房投資10—12萬元,裝修及購買家具等其他消費4—5萬元。延津縣啟動的16個新型農村社區共涉及農戶2.9萬戶,全部建成能拉動消費投資近32億元。
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實現科學發展
社會建設需要從社區開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應從農村社區開始。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其實現科學發展觀,必須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正確認識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解決的是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問題,是社區內的矛盾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按照城鄉統籌的要求,它應該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強化社區功能,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環境協調和健康發展,不斷提高社區成員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過程。它不僅是農村自身的發展建設過程,還是國家“城市反哺農村”、“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尊重農民的民主權利”、“縮小貧富差距”等公共政策的落實過程。它決不是單純的村莊合并更不是片面的新村建設,而是在原社區的基礎上進行的區位調整、結構調整、公共設施建設和原居住環境的改建,以及社區組織機構、管理機制、服務機制等諸多方面的改變。
2、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進行科學規劃。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第一步就是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根據區域發展需要以及村民的愿望,在有條件的社區,以現有社區---行政村或自然村為基礎,由村民委員會牽頭,組織本轄區居民通過民主協商,提出制定本社區的建設計劃。在此基礎上,按照“長遠不落后,眼前要領先”的方針,參照而不是照搬城市社區標準,聘請具有較高規劃資質的設計單位,高起點、高水平、高層次編制完善社區規劃,確保建筑樣式和整體合格十年內部落后。規劃時務必征求當地群眾得意見建議,切合當地實際,突出地方特色。規劃成果要達到“五圖一書”的標準(現狀及村莊位置圖、建筑質量評價圖、規劃總平面圖、道路交通及市政管線規劃圖、經管環境規劃設計及豎向規劃圖、規劃說明書)。
3、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序引導、穩步推進”的方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社區居民、當地政府、轄區居住人口、轄區單位、企業、開發商等關系密切,政府需要通過制度創新,發動“社會協同”,動員“公眾參與”,發揮基層自治組織在擴大群眾參與、反映群眾訴求方面的積極作用,形成各方協調合作,各方責任共擔的機制。更重要的是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進行有序引導。要以政府公共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前期投入帶動居民的后期投入;要以公共服務的廣覆蓋帶動居民的自我服務和互助服務;以集體財產管理和公務事務管理帶動基層民主管理;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自治組織建設。在推進過程中,堅持示范帶動,分類指導,宜合則合、宜搬則搬、宜改則改,宜建則建,充分尊重群眾意見,不搞一刀切和大拆大建,切實把事實辦好、辦實。
四、結論
總之,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代表了農村發展方向,我們要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同時,要正確認識,因地制宜,穩妥推進,實現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編寫組編。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學習讀本。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8.10
文章標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淺議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news/csjs/201007/4822.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