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2010年09月 發布日期:2010-10-28 14:53 熱度:
[摘要]學生、教師和課程方面分析了高職學生學習英語厭學的原因,指出學生的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及英語課程的設置與評估制度都會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厭學心理,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以及改變學生的消極態度、提高教與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厭學,原因,對策
一、學生英語厭學原因分析
。ㄒ唬⿲W生自身的厭學因素
1.情感因素。學習者的學習動機、目的、態度、愿望、價值取向等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效
果。
語言和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態度密切影響學習效果。學習動機與態度是語言學習者個體因素中最具能動性的情感因素。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與高職學生英語成績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動機強烈、態度端正被視為外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所在。當學習者有了足夠的動機,才能發揮他們的潛能,才能采取有效策略去學習外語;同時,學習者在外語習得上所取得的成績又會讓其獲得更大的動力。
2.心理因素。學生由于自身差異而導致學習英語的興趣淡漠,學習過程中產生挫折感和焦慮情緒。
高職學生厭學的心理因素主要有:(1)如果學生在課堂活動或考試中有不佳的表現,就會產生挫折感,焦慮情緒加重,自信心降低,自我評價和期望值也因而降低,由此產生厭學傾向。(2)有的學生認為自己英語基礎差,學不好英語,所以索性把它作為厭學或放棄繼續學習英語的借口,放縱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而有些學生平時并不好好學習英語,唯愿在考前突擊一下只要混過了考試就行,心存僥幸。(3)還有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缺乏引導,不知該如何有效地學習英語,長此以往,逐漸放松了英語學習。此外,學習外語的環境受限,缺乏像學習母語一樣的文化氛圍,也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ǘ┙處熖囟ㄒ蛩
1.教師的語言及教學能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產生影響。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引導其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語言能力,還應具備較強的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能力。這一點,對學習積極性較低的高職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所以,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師堅持學習,不斷探索和研究。2.在大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策略意識培訓,通過安排講座、集中課時等方法將策略培訓和具體的語言學習結合起來,給學生介紹記憶、口語、聽力、閱讀等方面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更加高效地學習英語。
。ㄈ┱n程特定因素
1.部分教材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現在的高職教材都強調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并且不僅強調知識性,同時也強調趣味性,但和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比,部分教材內容編排得單調而又乏味,信息量偏少,涉及面單一狹窄,不能和現實生活接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等。與高中教材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同。課程設置方面,現行高中英語教材采用了結構功能體系,強調語言的功能和意義第一性,以培養學習者交際能力為目的。但是教材中的這些功能項目是彼此孤立的,缺乏相應的內在聯系。而?茖哟斡⒄Z注重應用文閱讀及模擬套寫的訓練,也將實用的聽說口頭交際的能力提到了應有的高度。
二、改變高職學生厭學情緒的對策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情感既非認知的對立面,也非認知的補充,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Arnold(1999)將外語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學習者的個體因素,包括焦慮、抑制、性格、動機等,另一類是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課堂交流、跨文化意識等。兩類情感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制約著外語學習成效。對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而言,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擴大學習成效,首要任務就是了解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因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因為情感因素的構成較復雜,一一窮盡是不現實的,因此本文從動機、態度、自尊和焦慮分析如何讓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更有興趣。
。ㄒ唬└咝S⒄Z四、六級成績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測評功能一樣,A級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改善英語學習氛圍,一方面學校與社會應強化A級考試的評價功能,完善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體系,不僅包括對A級考試試題結構加以改革,使之體現語言學習規律,避免應試教育帶來的后果,還包括完善學生的英語學習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整體評價體系,從宏觀上調控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環境因素。另一方面,學校與教師應重視英語學習氛圍的作用,大力加強管理力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積極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高職英語課程設置和教材編寫也需注意實用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二)造成焦慮感適中的原因可能是經過從小學到大學這么多年的學習,學生已經形成了對負評價和考試的正確態度,已經能自我控制和調節焦慮度,使之適合語言課堂學習。學生的語言課堂焦慮已經從狀態型轉化為特質型,形成了較為恒定的水平。這是對語言學習非常有利的因素。要利用并維持這一有利因素,一方面,教師應提高對情感因素的意識,不僅包括教師反饋與考試測評效應意識,更多的是指群體或個體之間的勢能等值,即語言平等意識和性格平等意識;另一方面,教師應提高學生情感因素的可操作性,即提高學生的歧義容忍度,提高學生模糊學習的能力高職學生缺乏用英語交流的機會,交際恐懼是該階段學生焦慮情緒的主要來源。
。ㄈ┙處煈侄苏龑W生學習英語的態度,一方面要在各種教學活動的設計、安排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要極力避免對學習產生影響的消極情感,如緊張、焦慮、抑制、厭惡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習得一種語言意味著習得一種文化,盲目接受和盲目拒絕都是狹隘的文化觀,與多元文化社會的價值觀格格不入。后者指教師應幫助學生設法克服學習時的排斥心理,培養對英語的各種特征與規則的容忍、接受和興趣,培養對語內特征和超語言特征的直覺與敏感,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各種外語活動并樂于使用外語。
(四)高職學生業已成年,其自尊的核心成分較為恒定。但是如果經歷屢次失敗的英語學習體驗,他們的自我信心則會受到打擊,其整體自尊就會下正確的成敗歸因是提高自我信心的關鍵。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英語學習失敗的原因盡可能歸咎于可以彌補的外在因素,如努力不夠、運氣不佳、任務太難等,從而保護和增強學生的自尊。在自尊受到保護和鼓勵的環境中,學生的認知活動最有效。
參考文獻:
高一虹英語學習動機類型與動機強度的關系[J].外語研究,
秦曉晴文秋芳.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2,(1):51-58.
周燕.英語教師培訓亟待加強[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2,(6):.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方法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文章標題:高職學生英語厭學原因分析及對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news/csjs/201009/4901.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