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2010年10月 發布日期:2010-11-03 10:07 熱度:
摘要:本文總結了現代橋梁施工中常見質量通病,探討了其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可為今后橋梁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質量通病的防治作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橋梁,施工,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1前言
隨著橋梁工程在全國的飛速發展,其施工中的質量通病也日益顯現。經常會出現鉆孔灌注樁斷樁、鋼筋混凝土梁橋預拱度設置的偏差、箱梁兩側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勻、伸縮縫安裝存在缺陷、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產生裂縫、橋頭跳車等質量問題,影響了橋梁結構物的外觀與正常使用,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加以有效的防治,為橋梁建設的質量和行車安全提供了前提保障。
2鉆孔灌注樁斷樁通病分析
斷樁是嚴重的質量事故。對于誘發斷樁的因素,必須在施工初期就徹底清除,同時又必須準備相應的對策,預防事故的發生或一旦發生事故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2.1原因分析
①集料級配差,混凝土和易性差而造成離析卡管。
②泥漿指標未達到要求,出現流沙層而導致擴孔或塌孔,或者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澆筑時間過長。
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導管埋置深度偏小,則管內壓力過小。
④導管埋深過大,管口的混凝土已凝固。
2.2防治措施
①關鍵設備(混凝土攪拌設備、發電機、運輸車輛)要有備用,材料(砂、石、水泥等)要準備充足,以保證混凝土能連續灌注。
②混凝土要求和易性好,塌落度要控制在18~22cm。
③在鋼筋籠制作時,一般要采用對焊,以保證焊口平順。當采用搭接焊時,要保證焊縫不要在鋼筋籠內形成錯臺,以防鋼筋籠卡住導管。當鋼筋籠卡住導管時,可設法轉動導管,使之脫離鋼筋籠。
④采用大直徑導管,導管使用前,要對導管進行檢漏和抗拉力試驗,以防導管滲漏。
⑤下導管時,其底口距孔底的距離控制在25~40cm,同時要能保證首批混凝土灌注后能導管埋深至少1.0m。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O~6.0m。
⑥在提拔導管時要通過測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導管的長度,認真計算提拔導管的長度,嚴禁不經測量和計算而盲目提拔導管。
⑦當混凝土堵塞導管時,可采用拔插抖動導管(注意不可將導管口拔出混凝土面),當所堵塞的導管長度較短時,也可以用型鋼插入導管內來疏通導管。
3鋼筋混凝土梁橋預拱度的偏差質量通病分析
在支架上澆筑梁式上部構造時,在施工過程中上部構造要發生一定的下沉;支架拆除后,上部構造產生一定的撓度。因此,為使上部構造在支架拆除后能達到設計規定的外形,須在施工時設置一定數值的預拱度。
3.1原因分析
①現澆梁:由于支架的形式多樣,對地基在荷載作用下的沉陷、支架彈性變形混凝土梁撓度的計算所依據的一些參數均是建立在經驗值上的,因此計算得到預拱度往往與實際發生的有一定的差距。
②預制梁:一方面由于混凝土強度的差異、混凝土彈性模量不穩定導致梁的起拱值的不穩定、施加預應力時間差異、架梁時間不一致,導致預拱度計算各種假定條件與實際情況不一致,造成預拱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理論計算公式本身是建立在一些試驗數據的基礎上的,理論計算與實際本身存在細微偏差。
3.2防治措施
①提高支架基礎、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質量,確保模板的標高無偏差;
②加強施工控制,及時調整預拱度誤差;
③嚴格控制張拉時的混凝土強度,控制張拉的試塊應與梁板同條件養護,對于預制梁還需控制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④要嚴格控制預應力筋在結構中的位置,波紋管的安裝定位應準確;控制張拉時的應力值,按要求的時間持荷;
⑤鋼絞線伸長值的計算應采用同批鋼絞線彈性模量的實測值。預制梁存梁時問不宜過長。
4伸縮縫安裝缺陷質量通病分析
4.1原因分析
①焊接存在質量缺陷;②變形縫寬度偏差大;③伸縮裝置不平整;④角鋼線形偏差過大;⑤變形縫漏水。
4.2防治措施
①要調整鋼筋位置,使相互連接的鋼筋互相并齊以利于焊接;預埋筋長度要留足,個別長度不足的應鑿出足夠長度再焊接;
②嚴格控制預制梁規格尺寸和斜交梁的方向、角度,確保準確無誤;梁安裝時要按測量放樣定的位置安放,要使梁兩端縫大小均勻;
③伸縮縫角鋼或型鋼線校正到位,使其線形與橋面拱型相一致;兩根角鋼高差符合設計要求;橡膠板安裝要根據季節和氣溫控制其溫差預留量;固定螺栓應緊固可靠;
④加工角鋼時不應局部集中加熱,要輪轉著跳檔作業,防止發生翹曲變形;
⑤橡膠止水帶宜整條連續,端頭要埋人混凝土中。“U”型鐵皮要順水流方向搭接,要坐滿漿,端頭要埋人混凝土中。
5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裂縫
5.1原因分析
①材料自身強度不足;②未合理考慮溫度應力;③地基變形引起的裂縫;④預應力張拉未達到設計要求;⑤施工技術差錯或未考慮施工精度誤差;
5.2防治措施
①選用優質的水泥及優質骨料;合理設計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灰比、摻合粉煤灰等混合材料、摻加緩凝劑;
②避免混凝土攪拌很長時間后才使用,混凝土澆筑時要振搗充分,混凝土澆筑后要加強養生工作;
③基礎與支架應有較好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并應采用預壓措施;避免出現支架下沉,模板的不均勻沉降和脫模過早;
④精心施工,充分考慮施工中的各種不利因素,對施工方法、材料強度及預應力張拉工藝等需要有可靠的保證,做到符合設計要求;
⑤加強模板的施工質量,避免出現模板移動、漲模等問題;對工程中出現的裂縫應作詳細調查,進行科學分析。必要時還應進行有關實驗和測試,對癥下藥,采取相應的對策。以確保結構的強度、安全性和耐久性。
6橋頭跳車通病分析
橋頭跳車是指由于橋梁或通道等構造物兩側與路堤填土銜接處產生較大的差異沉降,使得路面出現顯著的縱坡變化和剛度變化。橋頭跳車現象不但影響駕駛員和乘客的舒適感,嚴重時還會造成車輛失控,還危害橋梁的使用壽命,增加橋梁的維修與養護費用。
6.1原因分析
①橋頭路堤及錐坡范圍內地基填前處理不徹底;②臺后壓實度達不到標準,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現的壓縮變形;③路面水滲入路基,使路基土軟化,水土流失造成橋頭路基引道下沉;④工后沉降大于設計容許值;⑤臺后填土材料不當,或填土含水量過大。
6.2防治措施
①改善地基性能,清除填土范圍內的種植土、腐殖土等雜物,搞好填前碾壓,提高承載力、減少差異沉降。
②提高橋頭路基壓實度,有針對性的選擇臺背填料,如透水性好,后期壓縮變形小的砂礫石或容重小、穩定性好的粉煤灰、爐渣等,在缺少沙石的地區可用石灰土、水泥土等作填料,或采用輕質的流態粉煤灰進行填筑。
③做好橋頭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設置橋頭搭板,其長度可根據填土高度和土后沉降值大小而定,適當加長搭板長度。
④優化設計方案,采用新工藝加固路堤,如根據地質情況,采用熱塑土工格柵、粉噴樁、強夯等。
7結語
橋梁施工的質量問題一直是關注的熱點,如何預防其質量通病,現實意義巨大。通過對橋梁施工的調查和親身體驗的總結,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和看法,可為今后橋梁施工中出現的類似質量通病的防治作參考與借鑒。同時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具體病癥具體分析,才能使我國的橋梁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劉月波,橋梁工程施工質量通病與防治.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9.
[2]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委員會,公路工程管理與實務.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文章標題:淺談橋梁施工中常見質量通病與防治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news/csjs/201010/5055.html
相關問題解答
期刊論文發表常見問題排行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