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5-25 07:05:22
農業機械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BiLSTM及權重組合策略的膜污染預測————作者:陳坤杰;張士航;勞裕婷;孫嘯;賁宗友;柏鈺;
摘要:針對膜分離法回收谷朊粉加工廢水中的蛋白質時極易出現的膜污染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雙向長短時記憶網絡(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的權重組合模型用于對膜污染狀況的預測。以谷朊粉加工廢水提取回收中試生產線采集的14個相關變量作為輸入,以膜通量的變化量作為輸出,建立4種基準模型:支持向量機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 ...
中國蘋果主產省蘋果生產水足跡動態演變————作者:李曉鵬;劉霞;
摘要:為揭示中國蘋果生產水資源消耗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經濟效益,基于CLIMWAT 2.0和CROPWAT 8.0軟件,計算了2003—2022年中國蘋果主產省蘋果生產水足跡,并運用通徑分析、重心遷移法和水足跡效益評價等方法,深入剖析了蘋果生產水足跡時空變化的關鍵因素及其經濟效益。結果表明,中國蘋果主產省蘋果生產水足跡在時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發展趨勢,空間上則呈“西高東低”格局。主產省年均蘋果生產水足跡為1...
基于室外氣象信息的溫室通風期室內參考作物蒸發蒸騰量估算模型————作者:龔雪文;李雨;葛建坤;劉浩;李歡歡;強小嫚;張磊;
摘要:為實現溫室作物灌溉管理的便利化,構建了基于室外氣象信息估算溫室通風期室內參考作物蒸發蒸騰量(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ETo)模型。于2020、2021年5-6月在塑料大棚牧草栽培條件下開展試驗研究,利用Penman-Monteith(PM)方程計算了溫室內部和外部ETo,并分析了溫室內外ETo的輻...
基于CEEMDAN-混合算法-LSTM的區域地下水埋深預測模型————作者:劉東;覃胡濤;張祥敏;張亮亮;齊曉晨;
摘要:為提高區域地下水埋深預測精度,提出一種CEEMDAN-混合算法-LSTM預測模型。該模型基于完全自適應噪聲集成經驗模態分解法(CEEMDAN),將建三江分公司下轄15個農場的地下水埋深數據分解為5個模態分量,從而有效降低輸入數據的復雜性。同時,將紅狐優化算法(RFO)和鯨魚優化算法(WOA)結合的混合算法,用于優化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LSTM)模型的關鍵參數,包括時間步長T、隱藏單元數n、批量大小...
基于XGBoost-SHAP的奶牛熱應激預測與可解釋性研究————作者:嚴格齊;焦洪超;林海;李浩;施正香;王朝元;
摘要:為提高奶牛熱應激預測模型的準確性和可解釋性,本研究采用奶牛紅外體表溫度和熱應激潛在影響因子作為特征,基于極限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構建個體熱應激預測模型,并引入基于Shapley值的可加性特征歸因算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解釋預測結果。選取了軀干、前乳(UD)、臉部以及眼部的最高溫度(IRTmax)和平均溫度(IRTave)作為體表溫度變量...
自動測量式風蝕儀集沙效率影響因素數值模擬與試驗————作者:施繼紅;劉貞彤;孟憲章;黃東巖;關義新;敖曼;
摘要:為提高風蝕儀集沙效率,準確掌握風沙運動規律,采用計算流體力學仿真方法并結合風洞試驗分析風蝕儀內部風沙分離器結構參數對集沙效率的影響。在Fluent平臺中建立風沙分離器模型,基于RNG k-ε模型進行數值分析,并采用離散相模型(DPM)方法計算集沙效率,完成風蝕儀內部相關顆粒動力學模擬。將風蝕儀從楔形改進為圓柱形,優化了風蝕儀結構,提高了集沙效率。研究了進氣管入口風速、沙塵顆粒粒徑與風沙分離器結構參...
茄果類種苗嫁接整盤預切割裝置設計與試驗————作者:周海麗;熊宵;陳佳峰;章飛杰;童俊華;李浩卿;
摘要:針對茄果類種苗嫁接前通過人工預切割效率低的問題,提出采用整盤機械式預切割的方法,以利于后續盤上嫁接作業空間增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設計了一種高度可調節的種苗整盤預切割裝置,能夠適應不同砧、穗苗品種。采用ANSYS建立基于顯微鏡成像的番茄種苗、辣椒種苗和茄子種苗組織結構模型和不同刃角切刀的模型,進行不同刃角切刀切苗效果仿真,結果顯示采用30°刃角切刀切割后苗截面最平整;以整盤番茄種苗、辣椒種苗和茄子種...
玉米電驅精量播種機作業工況參數檢測系統研究————作者:黃鑫光;王憲良;孟志軍;凌琳;肖躍進;武廣偉;羅長海;顏丙新;
摘要:針對現有玉米電驅精量播種機檢測系統精度低、功能集成度差和同步性不足等問題,對檢測參數所需傳感器進行了選型,構建了傳感器-檢測參數模型,開發了信號同步采集、處理及交互程序,設計了基于cDAQ控制器的玉米電驅精量播種機作業工況參數檢測系統。該系統基于高頻、實時、同步采樣原則,為各參數信號分別配置單獨的采樣通道,結合LabVIEW平臺設計信號處理程序與人機交互界面,為所有信號采集循環設置統一的軟件觸發器...
與深松鏟互作鋸齒式滅茬刀設計與試驗————作者:趙淑紅;趙國鵬;冷明新;劉曦澤;蔣長樂;袁溢文;楊悅乾;
摘要:針對東北壟作區秸稈還田后滅茬阻力大、功耗高、滅茬率低、作業后壟形差等問題,設計了一種與深松鏟互作的鋸齒式滅茬刀。通過離散元仿真確定鋸齒式滅茬刀與深松鏟安裝間距為60 mm,同時為滿足鋸齒式滅茬刀作業時正切刃與不同深度(30、60、90、120 mm)的土壤顆粒產生相同的相對加速度,結合滅茬刀與深松鏟動力學分析,得到不同深度的滑切角,確定了鋸齒式滅茬刀正切刃的刃口曲線。以刀盤直徑和滅茬刀安裝角為試驗...
面向邊緣計算的水稻病害檢測方法與裝置研究————作者:周成;陳章彬;杜雅剛;房欣;姚立立;周曹航;
摘要:針對自然環境下水稻病害檢測準確性與效率不高等問題,本文提出一種改進YOLO v5s的輕量化檢測模型YOLO-RD,并將其部署至邊緣計算設備,設計便攜式檢測裝置,實現水稻病害快速檢測。通過引入GhostNet網絡減少計算量和參數量。結合輕量級注意力機制Shuffle Attention和動態檢測頭DyHead(Dynamic head),增強模型對水稻病害圖像的特征提取和自適應檢測能力。使用Shap...
大型凈作精播機配套折疊式種床整備裝置設計與試驗————作者:王星;張穎;付闖;陳海濤;
摘要:針對大型凈作精播機在原茬地上無法正常作業的問題,本文設計一種寬幅折疊式前置側向種床整備裝置,與現有大型凈作精播機組成一套聯合作業機組,在任何狀態原茬地上,無需處理,一次進地可完成種床整備、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全部播種作業環節。通過理論分析確定清秸單體結構、清秸刀齒排布方式和折疊機構關鍵參數范圍,其中液壓缸行程為500 mm,通過仿真確定折疊與展開過程中折疊機構角速度、線速度變化均符合設計要求,牙...
基于AW-CPSO-Fuzzy-PID的茶鮮葉分級輸送速度控制器研究————作者:胡永光;靳筱天;張志;鹿永宗;潘慶民;
摘要:為解決基于機器視覺的茶鮮葉分級輸送速度控制精度低的問題,本文設計一種引入自適應權重與Circle混沌映射的PSO優化模糊PID控制器(AW-CPSO-Fuzzy-PID),并開展基于改進模糊PID的茶鮮葉分級輸送速度控制。在茶鮮葉輸送傳動系統作業過程中,當設定輸送速度為78.5 mm/s時,每1 ms記錄一次,輸送速度波動可控制在0.7 mm/s內;改進模糊PID茶鮮葉輸送傳動系統響應時間比傳統P...
玉米苗期行間除草二級對行裝置設計與試驗————作者:張馨悅;王超;王慶杰;康可新;李貴蓉;劉立晶;
摘要:玉米苗期行間除草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環節,其作業精度直接影響除草效果。為提高玉米苗期行間除草精度和效率,設計了一種二級機械對行裝置,并對其結構組成與關鍵參數進行了優化。裝置由一級導向機構和二級行距調整機構組成,其中一級導向機構通過液壓缸驅動平行懸臂實現整機對行,二級行距調整機構通過伺服電缸和滑輪組調整除草單體位置以適應不同行距。理論分析確定一級導向機構液壓缸最小推力需滿足7 536.37 N,...
玉米原茬地高速作業側向清茬刀設計與試驗————作者:陳海濤;逯遠東;王星;張穎;喻晨鵬;
摘要:針對我國東北地區玉米原茬地免耕播種機高速作業時,播種施肥觸土部件堵塞導致播種作業質量降低等問題,改進設計一種適用于高速免少耕播種作業的側向清茬刀。通過對正切刃折彎曲線及作業過程理論分析,確定了側向清茬刀的結構和工作參數,構建了清茬防堵裝置在田間作業過程中刀齒-土壤-根茬離散元仿真模型,進行了以清茬刀正切刃折彎角、作業速度和刀軸轉速為影響因子,根茬清除率、土壤擾動率和當量功耗為評價指標的二次回歸正交...
雙孔并行氣吸式油莎豆精量穴播器設計與試驗————作者:陳永;高曉勛;金鑫;余幸;胡斌;張秀麗;
摘要:針對大粒徑油莎豆種子表面凹凸不平、尺寸差異大而導致穴播器充種、攜種不穩定及難以實現精量播種的問題,結合油莎豆一穴2粒、等距穴播的農藝要求,設計了一種雙孔并行氣吸式油莎豆精量穴播器。以油莎豆為研究對象,闡述了穴播器的結構和基本原理,對穴播器關鍵部件進行設計,確定其結構參數,對充種、攜種過程進行力學分析并構建種子動力學模型。采用Fluent仿真模擬分析雙孔不同分布組合下不同位置截面流場的壓力、速度分布...
油菜毯狀苗移栽機栽植機構優化設計與試驗————作者:蔣蘭;吳崇友;湯慶;吳俊;關卓懷;劉賽賽;
摘要:為探究油菜毯狀苗移栽機非圓齒輪行星系栽植機構因前進速度提升,導致倒伏率升高的根本原因,對栽植機構運移苗、推苗到苗塊落地的運動過程進行了分析,建立了栽植過程動力學模型,推導了苗塊與秧針、推苗部件、土壤作用的運動受力方程和立苗平衡方程;分析了橢圓齒輪行星輪系栽植機構軌跡參數對苗塊落地角度、角速度和立苗的影響;基于Matlab GUI編寫了毯苗運動過程輔助分析軟件,優化出一組能夠滿足油菜毯狀苗栽植工作要...
基于無人機遙感和弱監督學習的城鄉結合部固體廢棄物識別————作者:馮權瀧;張鑫虹;師宏大;牛博文;陳泊安;高秉博;
摘要:針對當前固體廢棄物在遙感影像中標注困難、特征復雜、邊界提取精度低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弱監督學習的兩階段方法:第1階段采用圖像級標簽數據集,在5種網絡模型中進行對比實驗,最后選擇Swin Transformer作為特征學習模型。然后,采用梯度加權類激活映射圖進行特征區域可視化,以得到熱力圖。隨后融合自適應閾值法和色差法作用于熱力圖,獲取固體廢棄物粗輪廓。第2階段采用DeepSnake模型進行優化以...
基于中紅外光譜與機器學習的生物炭表面碳氧元素及基團含量預測模型研究————作者:曹紅亮;王盼;王卓超;楊爭鳴;馬家敏;徐洋;
摘要:為了實現生物炭表面碳氧元素與活性基團的高精快速預測,基于課題組積累的120組生物炭樣品,建立了包含生物炭中紅外光譜和表面碳氧元素及其賦存形態定量表征信息的數據集;采用支持向量機(SVM)、隨機森林(RF)機器學習智能建模方法,結合區間偏最小二乘法(IPLS)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特征篩選策略,構建了IPLS+RF、IPLS+SVM、PCA+RF、PCA+SVM共4種預測模型,實現了表面碳氧元素...
基于YOLO v7和改進U-Net模型的雞冠肉垂提取與面積計算方法————作者:楊斷利;沈洪碩;陳輝;高媛;
摘要:傳統人工測量方法在蛋雞雞冠肉垂面積測算中存在接觸性應激風險、人畜共患病隱患及測量誤差較大等問題。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YOLO v7與改進U-Net的雞冠肉垂自動分割與面積計算方法。構建兩階段檢測框架:利用YOLO v7完成雞頭姿態篩選與ROI提取,有效消除非正視角圖像干擾;提出融合Contextual Transformer的CoTUNet模型:通過將CoT塊融入U-Net編碼器實現動態和靜態上下...
基于氮摻雜石墨烯量子點的便攜式豬肉新鮮度實時熒光檢測系統研究————作者:史策;侯夢園;楊信廷;吉增濤;許倩;郭東起;
摘要: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便攜式實時熒光檢測系統,旨在實現生鮮豬肉新鮮度的實時檢測。該系統主要由兩大部分組成:氮摻雜石墨烯量子點(N-GQDs)熒光納米材料的研究和便攜式熒光檢測裝置的創制。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技術對N-GQDs形貌、結構和表面官能團進行分析,證實NGQDs被成功合成;探討了N-GQDs的光學特性,證明了N-GQDs對胺類物質具有優異的靈敏度和選擇性;通...
農業機械學報來自網友的投稿評論:
編輯部態度非常差,明明是打電話過去詢問問題,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明明是看人下菜,不如直接說不收關系不到位的,審稿編輯帶著情緒審稿實際就是不想收,對技術不懂還要四處挑刺,浪費學者再三修改又再次投稿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就連給回來的意見都是帶著情緒偏見,真的活久見。
2024-11-01 10:56關系刊,審稿人不專業且意見帶有情緒
2024-10-31 13:34投稿審稿速度比較快,唯一的缺點是要求必須是博士生,還要有省部級國家級項目
2023-03-27 14:41這個期刊其實接受稿件的領域還挺廣泛的,但就是要求第一作者必須是博士!瞧不起碩士,這一點讓人難以接受,呵呵了。
2022-05-05 19:04農業機械學報,第一作者不是為碩士,既為碩士不可投,從這一點這刊物就垃圾了。
2022-03-09 00:43常見問題及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