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信息期刊 熱度:395 時間:2025年5月28日 星期三
《真空電子技術》
關注(395)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真空電子技術》1959年創刊,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是真空電子專業協會會刊,電真空情報網網刊,中國真空電子技術領域唯一的綜合技術類刊物。主要刊登的是真空微波器件、離子器件真空開關器件等真空電子器件;CPT、CDT、PDP等顯示器件和光電器件;照明光源;真空獲得、測量、控制;氣體分析;表面技術;電子材料及特殊工藝等方面的文章。同時報導本行業的最新信息和成果。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編輯質量獎
【欄目設置】
設有專家論壇、研究報告、研究與設計、新技術、技術交流、工藝與應用、綜述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四注集成行波管電子光學系統設計和優化 張強,胡銀富,李天一,馮進軍,廖復疆,ZHANG Qiang,HU Yin-fu,LI Tian-yi,FENG Jin-jun,LIAO Fu-jiang
磁控管六次諧波抑制研究 胡孔一,曾葆青,王賢友,鐘立松,劉志勇,HU Kong-yi,ZENG Bao-qing,WANG Xian-you,ZHONG Li-song,LIU Zhi-yong
用于MMPM集成的Ka波段螺旋線行波管研究 陳波,崔延軍,馮靜,李沙沙,馮進軍,CHEN Bo,CUI Yan-jun,FENG Jing,LI Sha-sha,FENG Jin-jun
高斯模式輸出窗的熱分析 何晟,鄧艷波,李儒禮,HE Sheng,DENG Yan-bo,LI Ru-li
高效率S波段135W和C波段80W空間行波管的研制 王賀飛,張宏志,孟曉君,于文杰,WANG He-fei,ZHANG Hong-zhi,MENG Xiao-jun,YU Wen-jie
返流電子噪聲抑制的實驗研究 王經強,吳剛,龔海華,WANG Jing-qiang,WU gang,GONG Hai-hua
彈載行波管電子槍的熱及動力學仿真設計 查文錦,孟曉君,邱立,ZHA Wen-jin,MENG Xiao-jun,QIU li
脈沖空間行波管的高效率設計 張新娜,周保東,于文杰,ZHANG Xin-na,ZHOU Bao-dong,YU Wen-jie
一種機載100W6~18GHz連續波微波功率模塊 崔建玲,邵淑偉,孟曉君,CUI Jian-ling,SHAO Shu-wei,MENG Xiao-jun
25kW Ku波段小多注速調管的研制 王坤,周軍,楊繼濤,歐陽佳佳,WANG Kun,ZHOU Jun,YANG Ji-tao,OU YANG Jia-jia
微波管用氧化鋁陶瓷真空耐壓性能及測試方法研究 尚阿曼,田志英,張巨先,SHANG A-man,TIAN Zhi-ying,ZHANG Ju-xian
智能科技論文發表:反饋線性化滑模控制方法
摘 要:為提高導彈在打擊大機動, 高速目標時的穩定性、準確性, 提高燃油利用率, 在此設計了一種適用于制導控制一體化的小波神經網絡反演方法(WNNBM)。首先, 將包含目標運動學特性的視線角速度與包含導彈自身動力學的系統模型相結合, 建立并簡化了俯仰通道制導控制一體化模型, 綜合設計制導律與控制器;其次,利用線性化反饋的方法對一體化控制器進行設計, 并針對一體化模型簡化程度高, 不確定性明顯, 未建模動態難以確定的特點, 在線性化反饋控制中加入了滑模項,保證系統整體的魯棒性;最后,進行彈道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有效打擊目標, 反饋線性化的滑膜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統性能。
關鍵詞: 智能科技論文發表,制導控制一體化,反饋線性化,滑�?刂�,彈道仿真
真空電子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Ku波段大功率連續波速調管的研究————作者:寧志星;張海軍;馮海平;孫福江;
摘要:針對連續波速調管高功率、高效率、高相位穩定性和低雜波輸出的特點,以及其在雷達和通訊系統中的應用,提出了一種Ku波段大功率連續波速調管的研制方案。采用陰控單注電子槍、部分屏蔽流永磁聚焦、單節濾波器加載輸出電路等關鍵技術;解決了大功率連續波速調管高流通電子光學系統、高效率管體及收集極散熱系統的問題;完成了速調管制管及測試工作,測試結果為,在Ku波段100 MHz帶寬范圍內實現連續波輸出功率為18 kW...
C波段低損耗高功率密封窗研制————作者:何擎;李傲楠;何云;
摘要:針對低損耗高功率微波密封窗的應用場景及現有技術缺陷,采用等效電路法計算出密封窗基本尺寸,并利用電磁仿真軟件對尺寸進行優化。通過合理的工藝途徑和試驗方法,研制出一種C波段低損耗高功率微波密封窗。測試結果表明,方案達到預期目標。驗證了理論計算和仿真優化相結合的合理性,為低損耗高功率密封窗研制和生產提供了指導
C波段雙層陶瓷介質微波密封窗的設計————作者:馮寶權;劉彬;張海嫚;
摘要:微波密封窗作為雷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保證微波能量傳輸的同時,實現對傳輸系統內部環境的氣密性保護。針對大功率雷達系統功率傳輸和密封需求,設計了一種C波段雙層陶瓷介質微波密封窗,可承受脈沖功率≥20 kW、平均功率≥4.5 kW、漏率≤1×10-12 Pa·m3·s-1、耐壓≥0.2 MPa
基于超表面結構的WR2.8矩形波導擴模變換器設計————作者:郭迪;張全盛;陳昭福;沈長圣;張長青;潘攀;柏寧豐;
摘要:為實現微型化波導模式變換需求,設計了一種基于藍寶石超表面結構的波導模式轉換器。通過放置超表面于波導中合適位置以實現矩形波導中TE10-TE20的模式變換以及TE10-TE30的模式變換。仿真結果表明,在313~336 GHz頻段,TE10-TE20模式變換器在23 G...
L波段寬帶連續波行波管的研制————作者:曾爽;閆繼偉;趙新剛;王月芳;孟曉君;于春雷;孟凡達;
摘要:介紹了一種L波段寬帶連續波螺旋線行波管的研制情況,其工作頻帶為0.95~2 GHz(超過一個倍頻程),工作電壓為3 400 V,輸出功率大于220 W。該管具有寬頻帶、高功率、低工作電壓等特點,可作為L波段厘米波功率放大器,應用于各類軍事和民用電子系統中。闡述了行波管的性能設計,重點介紹了多項關鍵技術,包括二次諧波抑制、返波振蕩抑制、高導流系數電子光學系統設計以及輸能系統小型化設計等技術難點的解決...
氧化鋁與鈦合金密封釬焊工藝研究————作者:趙童剛;安百江;王偉;
摘要:氧化鋁陶瓷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電氣絕緣性能,鈦合金TC4具有低密度、高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能,研究氧化鋁陶瓷與TC4的氣密釬焊工藝,對應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氣密絕緣器件性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采用AgCu28釬料,分別對氧化鋁陶瓷與TC4直接釬焊和氧化鋁陶瓷金屬化后與TC4間接釬焊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氧化鋁陶瓷金屬化后與TC4釬焊的焊接強度及氣密性良好,能夠滿足高真空器件的要求,相較于陶瓷金屬化后釬...
磁控濺射Cr薄膜對95%Al2O3陶瓷二次電子發射系數和沿面閃絡特性的影響————作者:王簫婧;馮丹丹;韓雪瑩;于志強;
摘要:采用磁控濺射技術在95%Al2O3陶瓷基體上生成不同厚度的Cr薄膜,通過改變熱處理條件研究Cr層的氧化情況及其與基體在高溫下的反應過程。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和X射線衍射分析(X-ray Dif...
不同焊料封接陶瓷/金屬的強度對比和界面微觀分析————作者:蘇旭紅;徐玉茹;尚阿曼;黃亦工;于志強;
摘要:對比了采用不同焊料焊接陶瓷與金屬(可伐和無氧銅)的封接強度。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封接界面微觀形貌和成分進行了分析,通過ANSYS軟件仿真分析了陶瓷與不同金屬封接時的應力分布。結果表明,選用AuNi17.5焊料時,陶瓷與兩種金屬封接的抗拉強度均低于90 MPa,斷裂模式為Mo-Mo分層;采用同種焊料(AuNi17.5除外)時,陶瓷-無氧銅的封接強度比陶瓷-可伐的封接強度高10%~20%。通...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陶瓷-金屬封接結構改進————作者:徐玉茹;蘇旭紅;黃仁華;于志強;
摘要: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對陶瓷-金屬封接件進行封接應力仿真分析,結果表明將封接件的直接封接結構改為撓性封接結構,并減薄焊縫區金屬件的壁厚,能使陶瓷上的最大封接應力降低35.8%。對改進結構后的封接件進行3次熱循環試驗,仍能保持良好的氣密性,漏氣率不大于1×10-9 Pa·m3·s-1
醫療用加速管技術發展綜述————作者:郭召;
摘要:新一代的醫用直線加速器產品普遍開展容積調強放射治療(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整機朝著高劑量率,高可靠性的方向快速發展。為滿足高負荷工作狀態下對加速管長壽命的使用要求,加速管的技術創新已成為整機技術創新的關鍵。文章系統介紹了醫用加速管的結構組...
252 kV真空滅弧室波紋管結構及疲勞仿真————作者:柴娜;李小釗;趙芳帥;劉暢;劉心悅;郭潤韜;谷鳳娟;
摘要:252 kV真空滅弧室中波紋管行程大、速度快且壓力差為0.9 MPa,導致波紋管在開斷過程中處于塑性形變階段,疲勞耐久性能較差。文章旨在研究252 kV真空滅弧室波紋管結構及疲勞性能,為后續波紋管結構設計和優化提供理論依據。通過建立波紋管的三維模型,總長度為200 mm、波距為8 mm、波厚為4 mm、外徑為100 mm,運用有限元方法對其進行了結構分析,并結合Ansys Workbench中Fa...
金屬化膏劑分散工藝研究————作者:韋艷;安宏禹;于志強;黃亦工;
摘要:采用兩種工藝制備95瓷用Mo-Mn膏,分別為直接加黏結劑工藝和先用溶劑分散后加黏結劑工藝,對兩種樣品進行了對比測試。結果表明,直接加黏結劑工藝,最終燒結的Mo-Mn層與陶瓷之間有大量孔洞,金屬–陶瓷封接強度低。先用溶劑分散然后加黏結劑工藝,最終燒結的Mo-Mn層與陶瓷之間沒有孔洞,封接強度高
鎢粉團聚及粒徑分布對壓坯強度的影響————作者:任樹貴;梁立紅;駱學廣;王志誠;
摘要:選取同一FSSS(Fisher Sub-sieve Size)粒度范圍內的鎢粉為研究對象,研究鎢粉形貌團聚個數和粒徑分布跨度對壓坯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粉末顆粒粒徑差異大,團聚個數多,粒度分布跨度大的粉末,其壓坯強度大,反之粉末顆粒均勻,團聚個數少,粒度分布跨度小的粉末,其壓坯強度小
不同材料的二次電子發射系數研究————作者:魏晶慧;劉晉允;王一楠;李安;于文杰;瞿波;
摘要:為了抑制材料表面的二次電子發射,對無氧銅、石墨/銅復合材料、碳納米管涂層、石墨等材料的二次電子發射系數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相較于無氧銅,添加石墨后的銅復合材料的二次電子發射系數明顯降低至少20%。碳納米管涂層和等靜壓石墨的二次電子發射系數分別為0.82和0.75,可達到無氧銅的50%。離子處理后的石墨表面的二次電子發射系數可以繼續降低,其二次電子發射系數最低可以達到原始態石墨的50%,約為0.3...
基于多層介質阻抗匹配的高效微波加熱系統————作者:戴聞;梁璨;朱鏵丞;楊陽;范大明;
摘要:微波加熱因其高效性和體加熱特性在食品加工和工業生產領域廣泛應用,但負載的介電特性變化會顯著影響加熱效率。為解決此問題,研究分析了多層介質阻抗匹配對微波加熱效率的影響。首先,從等效波阻抗角度推導了電磁波從空氣入射到多層介質的反射系數。其次,基于動態介電范圍內的反射系數最小化原則設計了多層介質結構。再次,將多層介質應用于多模腔加熱系統,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軟件構建了電磁場與熱場耦...
基于偏心同軸線的井筒電磁能量傳輸分析————作者:劉濤;任樹琪;宋平平;
摘要:石油工業中的電磁能量傳輸路徑是井筒,但是井下電磁傳播環境比較惡劣。采油工況中極其容易發生油管(井筒中心結構)偏心移位,導致井筒同軸結構的內導體偏心,這種偏心結構造成高效傳輸微波能量非常困難。文章基于平行偏心的同軸理論模型,結合實際現場作業井筒條件,分析了油管偏心對電磁能量傳輸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偏心度大于50%時,微波能量衰減較大,甚至可能導致這一結構無法正常工作。在實際油田作業時,應盡量將其偏心...
一種基于遺傳算法拓撲優化的水基型電磁超材料————作者:趙紅升;楊午;胡琳悅;周艷萍;閆麗萍;
摘要:水作為一種極性材料,具有很強的介電損耗能力,但是其較高的介電常數導致在設計電磁超材料結構時,阻抗匹配方面面臨很大的挑戰,為此提出了在遺傳算法的輔助下,聯合MATLAB和CST進行自動化設計與仿真,拓撲優化了一種水基型電磁超材料,在厚度僅為6.5 mm的情況下,實現了絕對帶寬5.6~18.0 GHz的最大有效吸收帶寬。在8.5~18.0 GHz頻率范圍內,對于TE波和TM波入射角在0~45°范圍內均...
平面磁控管研究進展————作者:李新義;董思儒;
摘要:循環平面磁控管是近十年出現的新型正交場器件,具有結構簡單、輸出功率大等特點,可實現雙頻工作、諧波鎖頻和頻率捷變等功能,具有向高頻率拓展的潛力。文章介紹循環平面磁控管的結構、特性和發展歷程,包括其概念的提出,互作用腔、陰極、輸能等結構的設計,測試與相關結構演化
一種高效率、高可靠的電子槍陰極支撐結構————作者:劉兆娟;張欣玲;王進;程飛;肖劉;黃明光;趙建東;
摘要:電子槍是行波管中提供電子注的核心部件,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整管的性能、壽命和可靠性。實驗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電子槍陰極熱屏組件進行熱學和結構可靠性研究。首先通過ANSYS軟件對電子槍陰極支撐筒結構參數進行仿真計算,研究了各參數對結構熱效率和可靠性的影響,并對陰極支撐筒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及實驗驗證。實驗結果表明,優化后的電子槍結構加熱功率由3.32 W降低至2.83 W,熱效率提高了14.8%,...
MW級速調管用分數比固態脈沖調制器研制————作者:趙瑞鋒;張瑞;蔡政平;吳佳仝;王勇;
摘要:分數比脈沖調制器是固態調制器的一種,初級電路通過分開鐵心感應疊加,并且利用1∶60高變比脈沖變壓器升壓技術,獲得較好的高壓輸出波形,實現初級開關單元電路低工作電壓、模塊化。研制了一套MW級速調管用分數比脈沖調制器。采用脈沖變壓器耦合,脈沖變壓器變比1∶60,初級電源電壓1 kV,輸出峰值功率2.16 MW。系統由3個初級單元電路構成,每個初級單元電路采用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nsulate-Gat...
相關電子信息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