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信息期刊 熱度: 時間:
《電視研究》
關注()【雜志簡介】
《電視研究》是中央電視臺主辦的理論刊物,創刊于1985年3月。作為電視工作者喜愛的全國廣播電視優秀學術期刊,她已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和廣播電視事業的壯大,走過了20個春秋。現今,《電視研究》已成為全國電視界有影響的專業理論刊物,擔負著電視從業人員、電視理論界及廣大電視觀眾之間的橋梁作用。傳播和研究電視新理念,記錄電視事業發展的軌跡,宣傳正確的輿論,傳播的先進文化,已成為《電視研究》義不容辭的責任。
《電視研究》是良師,多年的耕耘,碩果豐厚;《電視研究》是益友,鏈接同仁,在這里切磋、交流;《電視研究》是窗口,展現電視人的奮斗和追求。《電視研究》一直秉承自己的理念:前沿思索,創新電視,服務一線,著書立說。
主要版塊欄目:本刊特稿、電視專論、新聞廣角、主詩人天地、作品評析、多棱鏡、地方臺專頁、紀錄片之旅、各抒已見、電視劇論壇、文藝星空、環球新視野、電視與法、新技術了望。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2008年北大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分別于2000年、2004年、2008年獲得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榮譽。百種重點期刊、社科雙效期刊。
【欄目設置】
辟有電視與法、新聞廣角、電視劇論壇、文藝星空、環球新視野、管理透視、創作手記、收視縱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央視新聞頻道《走基層》節目關注“尋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動 6
2 “大國工匠” 匠心筑夢 央視新聞頻道特別報道 1
3 央視端午節特別編排 2-3
4 堅持嚴實 改革增效 創新發展——在中央電視臺“嚴起來、實起來”集中教育階段性總結會議上的講話 聶辰席; 4-7
5 持之以恒 融之以魂 化之以行——關于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實踐的思考 張海鴿; 11-13
6 電視新聞典型報道的融合創新 周進; 16-17
7 紀錄片在老年傳播中的敘事意涵及理性思辨——以紀錄片《銀發洶涌》為例 趙鑫;李成; 18-20
8 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節目營銷的方向分析 陳志生;王墨之; 21-23
9 模式之變: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整合營銷的新路向 宋天卓;高敏; 24-26
10 論電視劇中聲音的傳播功能 姜燕; 27-29
11 論網絡劇如何抵制“三俗”以弘揚正能量 王海波; 30-32
12 網絡自制劇的受眾研究及藝術特征 牟彥彥; 33-35
13 中國網絡自制劇發展前景展望 趙珈儀; 36-38
14 探索業務驅動型現代電視媒體管理信息化之路 張海鴿; 41-43
15 《走遍中國》2014年改版觀察 魯子奇; 44-46
16 多屏環境下重點節目統籌策略初探 王冬玲; 47-49
17 淺析利用數字新技術進行演播室新聞直播節目包裝 孫彤; 53-55
18 競技類電視綜藝節目的選手設定 萬鋼; 56-58
19 如何做好電視文藝節目的導播 李宇紅; 59-61
廣播電視論文:當下中國電視娛樂節目消費傳播體系的基礎構建
摘 要 在如今的中國,電視娛樂節目已成為了國民日常十分重要的部分,而電視媒介娛樂節目消費傳播體系的構建更是以整個社會的發展為基礎的。因此本文從社會經濟的發展,政治、文化等幾個方面對電視娛樂消費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行業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 廣播電視論文,電視娛樂節目,電視媒介消費,基礎構建
中國娛樂節目經歷了最開始的綜藝類節目時期(以《綜藝大觀》為代表)、娛樂類節目時期(以《快樂大本營》為代表)、益智類節目時期(以《開心辭典》為代表)和真人秀時期(以《中國達人秀》為代表)。而正是這種更直接、更公開、更透明、參與度更高的娛樂節目掀起了中國電視娛樂消費市場改革的高潮。電視媒介消費在國民的日常消費開支中的比重也成逐年上升狀態。
電視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激揚磅礴思想偉力 鑄就新時代文化輝煌——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作者:慎海雄;
摘要:<正>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多種文明各領風騷,但都難以恒久,唯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究其根源在于,中華文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持續生發出創新理論,對自身予以滋養與觀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為新時代文化事業錨定價值航向、擘畫宏偉藍圖。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成為指導新時代文藝工作和文...
全媒體超高清電視傳播發展方向探討————作者:姜文波;
摘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在超高清制播、人工智能媒體應用、全媒體傳播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構建了“超清化、IP化、智能化”技術體系,有力支撐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4年巴黎奧運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晚等重大活動的全媒體傳播。本文針對當前電子信息技術快速演進形勢下視聽媒體發展要求,在總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媒體超高清傳播體系建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推進視聽媒體向全媒體超高清轉型升級的發...
守正創新 深化國際傳播體系改革————作者:程曼麗;
摘要:守正創新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之一。本文認為,深化國際傳播體系改革同樣需要守正創新。所謂守正,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所謂創新,則具體體現在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只有堅持守正創新,才談得上“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
大模型智能體應用對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啟示————作者:任吳炯;張洪忠;
摘要:大模型技術及其應用更新升級極快,最新的應用形態探索是智能體。本文認為,當前大模型智能體應用為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提供了啟發,并從三方面分析其在主流媒體領域應用前景。在信息生產端,媒體專業人員與智能體協作生產;在分發端,借助信息聚合和AI數字人智能體個性化分發內容;在媒體組織層面,引入多智能體框架建立智能媒體工作流,以提升媒體組織綜合生產力。與此同時,主流媒體借力大模型智能體推進系統性變革,應注意...
正能量·高質量·大流量:主流媒體評價體系的三維重構與創新升級————作者:劉雙;劉燕南;
摘要:作為驅動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重要力量,重構相關評價體系勢在必行。本文在梳理評價體系迭代演進、反思流量指標嵌入的基礎上,提出建構正能量、高質量、大流量有機結合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的綜合評價體系的系統框架,力圖通過評價體系的重構,推動主流媒體高質量發展
傳統文化新綜藝的時代創新——寫在《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播出前后————作者:康震;
摘要:《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以唐詩為開篇立意之眼,以詩人的人生際遇為錨,以現代視聽藝術為槳,多維度展現了十余位大唐詩人的創作風骨、人格魅力。本文認為,節目推動了傳統文化新綜藝在詩意標識、多維敘事、抒情話語、美學理想、古典情懷、時代場景等方面的創新突破,深度發掘了古典文學的當代價值,成為揚民族文化之風帆,創文藝行業之先鋒的成功典范
以文藝之筆書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創作談————作者:王金龍;
摘要: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深入推進文化“兩創”的又一階段性成果,大型文化類節目《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深度挖掘唐代詩人及作品的時代價值,以“傳記+對話”打造高質量“詩育課堂”;探索文旅融合,展示中華大地“唐詩地圖”。本文從創作實踐出發,對此進行了探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編排探索與實踐————作者:姜灝;
摘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奮力創精品、占高地、塑品牌,連續兩年收視創頻道開播以來新高,進入全國上星頻道前20。本文從精品原創、編排格局轉變、編排手段創新、傳播渠道拓展等方面闡述了紀錄頻道的創新舉措
采訪什么?怎么采訪?——《面對面》2024年巴黎奧運會人物采訪思考————作者:董倩;
摘要:媒體記者在做人物采訪時,挖掘人物個性魅力尤其重要,需要在采訪前做好充分的案頭準備,在采訪中密切關注采訪對象的言談舉止。本文以筆者在《面對面》中對2024年巴黎奧運會相關運動員的采訪為例,從采訪什么、怎么采訪兩方面展開分析,探討節目實現采訪意圖的路徑與方法
新語境下體育人物采訪新樣態探析——以《面對面》巴黎奧運會運動員系列采訪為例————作者:胡子豪;曾志華;
摘要: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面對面》欄目推出的運動員系列專訪引發廣泛關注。本文認為,體育人物采訪已從單一語境向多元敘事發展,受眾也從被動接受逐漸轉向主動參與,并以《面對面》系列采訪為例,從體育人物采訪的多維建構及實踐旨歸兩方面對此進行了闡釋
《典籍里的新思想》講好中華文明故事的創新實踐————作者:平維彬;孔新峰;
摘要:系列專題節目《典籍里的新思想》面向世界傳播中華典籍里的思想精髓與文明特質。本文認為,該節目秉持“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創新理念,搭建可觀可感可觸的現代表達場景,通過詮釋中華典籍里的豐富內涵,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增強了中華文化的感染力、傳播力和影響力
人文·文旅·科技:音樂綜藝創新發展探析————作者:張璐;
摘要:音樂綜藝節目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競爭加劇等問題。本文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節目為例,從內容層面挖掘音樂的人文性、加強與文旅融合發展、科技助力創新表達幾方面展開探討,為此類節目創作實踐提供借鑒
文化類節目對中華美學精神的意境闡釋與創新探索——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節目實踐為例————作者:朱旭輝;仲呈祥;
摘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推進文化類節目精品創作方面持續深耕,不斷拓展節目類型,注重內容呈現的廣度和深度。本文聚焦文化類節目對中華美學精神的意境闡釋,探析總臺文化類節目創作中如何形成本體層面“觀物取象”、體驗層面“立象取境”、超驗層面“由象生境”的意境傳達體系
智媒時代中國播音主持發展的理路與進向————作者:張政法;
摘要:本文認為,主流媒體及其語言,應把握時代語境,明晰言語樣態。中國播音主持要堅持有聲語言是“根媒介”、人文精神是“源內容”、大眾傳播是“主場域”、場景深植是“突破口”、模式創新為“主陣地”的專業認知和實踐導向;要確立行業標準,強調主體作為,錨定隊伍建設,融入制度創新,引導語言傳播在智媒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
省級廣播電視臺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路徑——以河北廣播電視臺為例————作者:劉曉梅;丁奕寧;劉梁;
摘要:本文聚焦省級廣播電視臺深入貫徹落實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圍繞內容生產、技術革新、產業發展,系統分析省級廣播電視臺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情況,并以河北廣播電視臺為例,從以手段創新、融合開放為抓手,打造廣電視聽品牌;以融通資源、適配高效為方向,推動技術應用升級;以綠色轉型、構建生態為任務,推動產業經營升級等方面展開分析
視頻業務關鍵要素互操作性生態框架模型闡析————作者:韓普;周北望;
摘要:豐富多彩的視頻業務生態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在分析視頻業務內容、用戶、技術和營銷這四大關鍵要素變化的基礎上,提出視頻業務關鍵要素互操作性生態框架模型方案,并對模型設計目標、相應功能、搭建路徑進行了闡釋
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輕量化表達————作者:郭玥;
摘要:理論傳播是一個復雜的持續互動過程。媒體融合環境下,黨的創新理論的有效傳播,可以運用輕量化的表達豐富傳播途徑、增強傳播效果。輕量化表達的內容強調理論傳播的通俗化,聚焦核心內容和關鍵信息的呈現;輕量化表達的載體在于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的創新;輕量化表達的效力在于黨的創新理論傳播的受眾觸達和實際影響,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的阿勒泰》:自然場域中女性的生命體驗呈現————作者:陳琰;
摘要:精品短劇《我的阿勒泰》以獨特的女性視角和細膩的筆觸,拓寬了觀眾對女性角色的認知。本文從關注女性主體意識,萬物平等、男女共生理念的自然流露,以雜糅女性生命體驗,構筑天人合一影像烏托邦等層面進行解析,認為劇作展現了自然環境中女性獨有的生命力體驗
《啟航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晚會》展現美麗中國畫卷
摘要:<正>~
論電視紀錄片的紀實美學及創造功能——以《二十五載蓮花情》為例————作者:張志慶;
摘要:電視紀錄片《二十五載蓮花情》全面呈現了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的發展歷程和“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本文從紀實美學視角分析了該片在藝術性、真實性與文化性層面的深層意蘊,揭示其在現代傳播環境中構建文化認同與承擔社會責任的時代價值,認為其彰顯了電視紀錄片歷史記錄、情感表達、文化傳承的創造功能,并在此基礎上對人工智能背景下紀錄片創新創作與表現形式進行了探討
相關電子信息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