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信息期刊 熱度: 時間:
《工業控制計算機》
關注()【雜志簡介】
《工業控制計算機》是中國計算機學會工業控制計算機專委會會刊,國際國內公開發行,國內刊號為:CN32-1764/TP,國際刊號為:ISSN 1001-182X,訂閱代號為:28-60,月刊,定價8.00元。本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由《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
自1988年創刊至今,始終堅持科研與生產相結合,關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最新技術與應用,為建立工控廠商與用戶之間的良好溝通渠道而不懈努力。 經過10余年的建設,讀者群涵蓋電力、機械、石化、冶金、交通、通信、水利、輕工、醫藥、環保、智能建筑、儀器儀表等多個領域,成為國內知名的專業技術期刊之一,得到了廣大工控、自動化界人士的認可。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企業信息化的需要,以及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深入,我刊將發揮更大的影響。
【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江蘇省優秀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綜述、測控系統、軟件與仿真、數據采集與通信、PLC與單片機應用、建筑智能化、交通智能化、經驗交流。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基于MODBUS協議的伺服器監控系統高速通信協議的設計 陳官明,朱明富
基于組態王和STM32的停車場刷卡管理系統設計 余建春,高瑞,郭福雁
基于ZigBee無線組網技術的地鐵運行實時監控GlS系統研究 溫紀慶,孫少凱,夏振華,劉琳
基于RTMP的大型農業生產遠程系統研究和實現 王碧波,賀國睿,王哲,沈后威,牛丹
核電非安全級DCS系統信號失效處理方法 杜慧,王敬軍,孫建朝
基于Modbus/TCP協議的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 張明月,孫進生
基于MFC串口事件驅動檢測遙測數據包的設計與實現 王宏斌,段玲,孫文君,賀俊旺
低功耗格雷碼計數器ASlC設計 李鎮
HOSTLlNK協議在柴油機綜合試驗臺檢測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李善文,李麗,張雪楓
嵌入式Linux下語音的實時采集與傳輸的實現 楊陽,張少博,伍龍昶
AlC在電纜測試中的應用與研究 張立材,向軒,王民,陳羽
基于UART從控總線申請的多機通信設計 賀潔,何成飛
移動手持終端在鋼鐵物流倉儲管理中的應用 傅環歡
lBlS模型在視頻高速電路設計中的應用 李宇成,王曉彤
核電廠安全儀控系統的機架不確定度數據獲取方法 楊秉政,趙崢,王遠峰
基于USS和Modbus通信協議的S7-200與MM420變頻器的控制網絡的研究 陳仕棟,姜周曙,黃國輝
智能液位儀表與DCS系統通訊 董建永,許岳飛,齊保龍
基于TCP/lP通信的稱重數據管理系統 殷欣,徐世許,吳光強,姚偉
科學論文投稿:基于樹突細胞算法與對支持向量機的入侵檢測
摘要:針對入侵檢測技術在處理大規模數據時存在的高誤報率、低訓練速度和低實時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樹突細胞算法與對支持向量機的入侵檢測策略(DCTWSVM)。利用樹突細胞算法(DCA)對威脅數據進行初始檢測,在此基礎上利用對支持向量機(TWSVM)進行檢測結果的優化處理。為了驗證策略的有效性,設計性能對比實驗,實驗結果表明,相較于DCA、支持向量機(SVM)、反向傳播(BP)神經網絡,DCTWSVM策略的檢測精度提高了2.02%、2.30%、5.44%,誤報率分別降低了0.26%、0.46%、0.90%,訓練速度相較于SVM提高了兩倍且只需耗費極少的訓練時間,可以更好地適用于大規模數據下的實時入侵檢測環境。
關鍵詞:樹突細胞算法,對支持向量機,入侵檢測,大數據
0引言
入侵檢測系統(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是一種集成了入侵行為過程的軟件系統,并常與入侵防御系統(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IPS)并稱為入侵檢測防御系統(Intrusion Detection Prevention System, IDPS)。在網絡環境中,入侵檢測的延遲報警并不具備較高的實用性,但由于當前檢測技術大都依賴于網絡環境下產生的歷史審計數據(Audit Data)進行分析,所以實時入侵檢測的實現、提高檢測正確率與效率也是當下重要的研究問題。
工業控制計算機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梁理論的靜電薄膜驅動器仿真研究————作者:邱開鑫;李寶福;
摘要:采用梁理論推導了靜電驅動器的彈性膜(梁)的本構方程,基于此理論建立了驅動器的二維仿真模型,通過仿真模型獲得了電壓、位移輸出特性之間的關系,模擬了靜電驅動器的工作過程,分析了驅動器的工作機理,為設計靜電驅動器提供了比較理想的工具,并通過實驗驗證了理論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結果表明,薄膜的彎曲剛度顯著影響驅動器電極吸合處的變形和曲率變化;靜電驅動器在電極未吸合階段和電壓飽和階段的輸出特性具有明顯的非線性
一種應用于寬帶分數鎖相環的快速高精度壓控振蕩器頻率校準技術————作者:張磊;林敏;
摘要:基于鎖相環(Phase-Locked Loop,PLL)的寬帶、低相位噪聲和快速鎖定頻率綜合器是現代無線通信和廣播系統中射頻收發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出了一種適用于寬帶分數鎖相環的壓控振蕩器(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VCO)自動頻率校準(Automatic Frequency Calibration,AFC)技術,其提供了在分數PLL粗調諧過程中對VCO的最優離散...
基于風場仿真法提高風選餅煙篩選率————作者:張文文;
摘要:葉片風選機是卷煙廠制絲生產線上物料分離的設備之一,在煙片松散回潮工藝段后使用,可以將松散回潮后葉片中的結塊、煙梗、金屬及石塊等分離出來。目前,風選餅煙篩選率偏低,風選出來的餅煙里含有較多的普通煙葉,在生產運行的過程中,易發生堵料和斷料的風險。為了保障連續生產和卷煙品質的穩定和提升,基于風場仿真法提高風選餅煙篩選率,很好解決了該問題,并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基于圖優化后端的室內激光SLAM方法————作者:李莊巖;李鵬飛;王圣元;趙雪旭;
摘要:針對現有的二維同步定位和建圖(SLAM)方法在室內環境下建圖精確度低、系統資源占用較高等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圖優化后端的激光SLAM方法。該方法利用激光點云時間與空間上的冗余進行實時壓縮,并在后端的圖優化框架上,將后端優化中對高階矩陣求最優解問題等價為黎曼流形問題來求解,以此來提高求解精度和求解速度。將設計方法與目前常用的方法在PR2數據集上進行對比實驗,以驗證所設計方法的可行性與精確度。實驗結果...
車輛人員門禁系統設計與應用————作者:蘇昌亞;
摘要:車輛和人員門禁系統作為關鍵的安全管理工具,承擔著控制車輛和人員進出的重要角色。主要從技術角度描述車輛和人員門禁系統設計及應用,從系統設計上描述車輛人員流程、系統功能架構、應用接口設計,重點介紹應用功能設計和門禁控制,描述長期車輛人員、臨時車輛人員、車輛直接授權、訪客功能設計及車輛車牌控制和人員人臉識別設計展示,從系統設計層面松耦合,實現對車輛和人員進出的精細管理
基于Unity3D的虛擬研討室系統研究————作者:趙明權;
摘要:旨在設計與實現基于Unity3D的虛擬研討室系統,主要探討了虛擬現實技術在辦公場景中的應用。首先,通過實地考察和收集辦公室環境參數詳細數據,進行虛擬研討室數字模型的構建。其次,針對虛擬場景與人體的視覺感知交互,采用計算機生成虛擬三維環境,力求給用戶帶來真實的沉浸式體驗。在此過程中,解決了模擬真實生活中物理定律的挑戰,實現了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知數據實時精確反饋,從而提高了虛擬現實的高仿真性與人機...
一種寬帶高功率有源相控陣波束掃描天線陣列————作者:王海鵬;扆梓軒;王治易;邱厚童;
摘要:介紹了一種工作頻率為8~10 GHz的寬帶高功率有源相控陣波束掃描天線陣列。該陣列由印刷在Rogers 6002介質基板上的對拓Vivaldi天線、隔離結構以及威爾金森功分器組成,一個一分四的威爾金森功分器、與功分器連接的四個對拓Vivaldi天線以及對應的隔離結構組成了一個陣列單元。通過采用Vivaldi天線,拓寬天線單元的阻抗帶寬以及陣列單元的功率容量。通過設計電磁帶隙隔離結構,提高了單元間的...
光儲直柔微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作者:成茜楦;
摘要:探討了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面臨的挑戰及低壓臺區“光儲直柔”技術的應用。傳統交流并網方式導致電壓偏差、諧波等電能質量問題,且調度難度大。為此,引入“光儲直柔”技術,通過直流網絡作為光伏匯集專網,實現統一調度,簡化工作并減少調度目標數量。通信拓撲分為4層:戶用層、臺區層、本地監控層和遠動層,采用有線和無線通信方式。臺區柔性雙向變換器可控功率,方便限制光伏發電量。試點的光儲直柔微網系統實現了全景監視和群調...
PLC在港口煤炭裝卸機械中的自動化控制技術探討————作者:姚暄;
摘要:探討了PLC在港口煤炭裝卸機械中的自動化控制技術應用。通過對PLC技術概述、控制系統設計與優化、系統集成、性能評估與優化以及案例分析的討論,揭示了PLC在提高裝卸效率、確保操作安全、優化系統性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結合實際案例評估,展示了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實際運行效果,為港口煤炭裝卸機械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示
附件裝配站PLC控制系統設計與調試————作者:王玉;
摘要:以保溫杯墊智能生產線的附件裝配站設備為控制對象,選用西門子S7-1500系列PLC為核心控制器,通過Profinet協議實現現場設備與上層PLC控制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和通信;開發完成了附件裝配站的PLC程序與上位觸摸屏的操作界面,并進行了三個月的現場設備測試運行與調試。測試結果表明,該控制系統具有操作簡便、運行穩定等優勢,大大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具有較高的市場推廣應用價值
基于PLC的智能自動化產線系統設計————作者:李俊敏;丁振桓;
摘要:利用數字孿生技術,以生產流程、設備和工藝的數字化模型為基礎,參照企業實際自動化生產線。將生產線的主要功能保存完好的前提下,結合了IOA虛擬仿真軟件,優化了自動化產線設計流程,設計了集送料、加工、裝配、輸送和分揀功能單元的自動化產線設備。為同類的自動化生產單元的設計提供了參考,具有一定的實際工程價值
基于STM32的無人自平衡自行車設計————作者:劉杰;袁良煒;殷學濤;
摘要:無人自行車系統作為一種特殊的無人系統,以其結構簡單、控制靈活的特點,在救援、運輸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赟TM32設計一輛無人自平衡自行車,包括STM32最小系統模塊、姿態檢測模塊等硬件電路,使用串級PID控制算法進行控制。實驗結果表明,在靜態和有外界干擾情況下,無人自平衡自行車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抗干擾性能
基于STM32的掃地機器人設計與實現————作者:賈榮叢;
摘要:傳統的掃地機器人,清掃效率低、容易留死角、價格偏高。旨在設計和實現一款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基于單片機STM32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具有自主導航、自動清掃、規劃清掃路線、防止碰撞等智能化功能,采用了STM32單片機作為控制系統核心與馬達驅動、超聲波模塊等技術共同配合使用。當清掃機器人面臨障礙物時,通過使用超聲波技術來進行智能避障,在機器人操作期間,持續運行清掃風扇以實現清潔效果
基于OpenMV的板球平衡系統————作者:余秋洋;許文博;李煒杰;齊晶晶;
摘要:提出了一種基于OpenMV視覺處理平臺、STM32F407微控制器及MG995舵機控制的板球平衡系統。該系統利用OpenMV進行圖像采集和處理,STM32F407作為主控單元執行復雜的計算和控制任務,并通過MG995舵機實現對板球姿態的精確調整,用EC11編碼器作為按鍵輸入,控制小球的位置和OLED顯示屏顯示內容
基于西門子DP網絡通訊穩定性的實踐應用————作者:何許鵬;李振武;
摘要:分析潤源嘉北污水處理廠Profibus-DP總線通信質量影響因素,通過規范DP總線接頭和增加RS485中繼器提高網絡通信質量,保證現場設備和數據的穩定性
四部門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
摘要:<正>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發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以下簡稱《標識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稑俗R辦法》明確,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主要包括顯式標識和隱式標識兩種形式:顯式標識是指在生成合成內容或者交互場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聲音、圖形等方式呈現并可以被用戶明顯感知到的標識;隱式標識是指采取技術措施在生成合成內容文件數...
SEDTReg:一種基于區域優先的自監督聲音事件檢測方法————作者:胡瑤瑤;黃青華;
摘要:近期,在聲音事件檢測(Sound Event Detection, SED)研究中,一種采用端到端的檢測轉換器(Detection Transformer,DETR)被提出,它直接輸出事件級預測結果。與基于幀的模型相比,該模型的訓練需要更多記錄時間起始的強標注數據。提出了一種新穎的SED自監督方法,它通過區域優先算法生成偽標簽,即SEDTReg。該方法提供了一種解決強標注數據不足問題的替代方式?...
仿人機器人不均勻地面的行走優化算法————作者:李夢如;
摘要:針對仿人機器人在不均勻地面行走過程中遭遇的內部參數擾動問題,提出了一種融合策略深度強化學習算法。首先,基于關鍵點匹配技術模仿人類在類似地形上的行走模式為算法提供正向激勵,促進策略優化;其次,精細設計馬爾科夫決策過程確保行走控制策略的可靠性;最后,基于擴展狀態觀測器修正對機器人未建模項及環境不確定性的估計,使得機器人的環境感知功能得到提升。實驗結果表明,該算法能夠控制仿人機器人穿越不均勻的草地地形并...
24 GHz毫米波并饋微帶陣列天線設計————作者:秦笑;沈文輝;肖董壘;代啟丹;
摘要:提出了一種24 GHz毫米波并饋微帶陣列天線,可應用于調頻連續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MCW)雷達水位計,要求天線實現高增益窄波束。鑒于雷達水位計使用環境惡劣,而矩形貼片頂端容易損壞,因此采用圓形微帶貼片,為實現良好的阻抗匹配,采用T形功分器饋電網絡,組成8×8天線陣列。仿真與測試結果表明,天線陣列的-10 dB帶寬為570 MHz,工作頻率為...
基于多模態大語言模型的低延遲端到端自動駕駛模型————作者:金彥亮;顧晨杰;高塬;
摘要:自動駕駛技術當前是科技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針對當前自動駕駛領域中,端到端模型在可解釋性和實時性之間無法權衡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多模態語言模型的低延遲端到端自動駕駛模型,利用多模態大語言模型對自動駕駛數據集進行決策原因和關鍵物體的標注,并通過多任務學習來預測決策原因和關鍵目標,為決策過程提供直觀解釋的同時,避免了實時推理階段直接使用大模型推理帶來的推理延遲,從而在保證實時性的情況下增加了可解釋性。...
相關電子信息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