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電子信息期刊 熱度: 時間:
數碼攝影
關注()《數碼攝影FOTOVIDEO》電子數碼雜志,是國內最早的專業數碼影像類雜志。
《數碼攝影FOTOVIDEO》創刊于2005年,雜志內容緊密圍繞攝影創作中的四大需求:攝影作品分析、攝影技巧分享、攝影器材選擇、作品后期調整。該刊不僅內容廣受好評,其主辦的各種活動也極富特色和影響力,目前躋身主流攝影媒體前列。
《數碼攝影FOTOVIDEO》雜志內容主要呈現數碼時代的影像文化和數字影像技術,介紹國內外優秀攝影師的影像作品;憑借CHIP德國全球實驗室的權威評測數據,為讀者剖析各類攝影器材的優缺;通過豐富的是實例步驟圖,教授大家掌握數碼后期的基本理論知識及技巧。
數碼攝影FOTO VIDEO雜志欄目設置
《數碼攝影FOTOVIDEO》主要欄目:卷首語、視界、拍攝、器材、鋒拍客、后期、社區等。
閱讀推薦:數碼影像時代
《數碼影像時代》作為第一本專注于DV數碼影像的先鋒雜志,填補了國內數碼影像專業期刊的空白,創辦方是國內首家致力于數碼影像文化推廣的專業性服務機構。挾雄厚技術背景與對數碼影像的獨特理念,本刊已經成為國內數碼影像消費領域的潮流引導者,領導數碼影像文化新生活。
數碼攝影最新期刊目錄
西岸美術館推出大型編織公共項目“線線相連”
摘要:<正>在上海入冬之際,西岸美術館大型編織公共項目“線線相連”正式于美術館戶外亮相。作為國內重要的由公共機構發起的大型編織共創項目,“線線相連”集結了來自社區、志愿者、編織達人及社群的近200位公眾,以“線”為媒介,通過編織這一古老的手工藝,將充滿個人情感的圖像、溫度與記憶匯集于每人一平方米的織物中。并藉由美術館的縫合連接,轉向群像的呈現,形成一件沉甸甸的大型共創作品,包裹起西岸美術館建筑外立面及館...
東南亞的人文攝影圣地 金色的孟加拉————作者:楊錦炎;
摘要:<正>提到孟加拉國我相信很多人會非常陌生,它并不是一個熱門的旅行目的地,也不是一個有著異域風情的國度,但它對于熱愛人文攝影的朋友來說卻是一個不錯的拍攝地。它的前身孟加拉邦是印度文豪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故鄉,他曾寫下《金色的孟加拉》那美妙動人的詩句。但,我們在媒體上所看到的孟加拉國并沒有泰戈爾詩句中那樣的美麗,它是印度次大陸上的國家、一個河口上的國家、一個三輪車國家、一...
快門聲中的情感留痕————作者:鄔樹楠;
摘要:<正>轉眼間,新春佳節翩然而至。春節,對我們意義非凡,它跨越萬水千山,召喚五湖四海的游子歸巢,讓一家人圍坐團聚。街頭巷尾,大紅燈籠與絢麗煙花相映成趣,勾勒出喜慶祥和的畫面。與此同時,時光更新,新的一年,懷揣希望重新啟航。而攝影,為這節日添一抹別樣色彩,讓喜樂更易分享。春節,吹活了影像消費市場,點燃人們拍照的熱情。一張溫情的家庭合影,定格親情;一張飽含深情的年夜飯照,承載團圓喜悅;一張故鄉抓拍,留存...
《空想》
摘要:<正>創作時間:2022年攝影師:埃里克·約翰遜(Erik Johansson)致謝: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在2025年1月17日,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迎來了瑞典超現實主義視覺藝術家埃里克·約翰遜的最新個展《當下即所有》,以此為觀眾呈現一場超現實主義的視覺盛宴。作為約翰遜的最新個展,展覽《當下即所有》中的全部作品均是其為此次展覽而特意制作的,通過超現實主義畫面向觀眾分...
讀者態度
摘要:<正>什么是屬于這個時代的好作品?關于"這張照片"或是"這條短片"的想象,每一年都在刷新。也許是沖擊的、也許是精準的、也許是有著綿延想象力的......尚不清楚問題的答案,但小紅書攝影相信,好作品,來自心動——來自攝影師的心動,來自觀看者的心動。影像,本就像是我們和世界、和生活、和自我的對話
《貪夢時節》————作者:覃東藝;
摘要:<正>下雨天,不知道是雨滴穿過厚厚的云層抵達地面,還是沉重的心沖破云層來到天空。世界上所有的水在循環播放“雨滴”,所有的河流匯聚在一起落下傾盆大雨。我喜歡在下雨的時候,躺在床上聽著雨聲入眠。悠然的下午,淅淅瀝瀝的雨滴,明天只存于我在雨季淤積的夢里
《原罪之果》————作者:周雨晨;
摘要:<正>童年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與果樹為鄰,還有一條通向湖泊與深井的蜿蜒小徑。每到傍晚,牧人會趕著羊群從山嶺的脊背處緩慢流過。空氣寂靜,蘋果樹上空的白色紗帷輕微晃動,麻雀掙扎的聲音逐漸弱小并與暮色一起流失……一旦太陽徹底隱藏,世界便將交還給昆蟲,大大小小的飛蛾以赴死的姿態反復地沖撞在被燈光打亮的門廊上,留下了滿地的鱗粉與斷翅,反射著微弱的月光。直到次日拂曉,如幻象般燦爛的霞光會帶著它神圣的訓誡,緩...
新地景攝影的一次德國實踐 約阿希姆·布羅姆《區域》————作者:王丁丁;
摘要:<正>德國人約阿希姆·布羅姆(Joachim Brohm)是一位以大學教授為職業的攝影創作者。布羅姆1955年生人,居住在萊比錫,他曾先后在德國埃森富克旺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學習過攝影,他的作品也顯現出受到德國和美國兩種攝影文化影響的結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布羅姆的攝影關注城市發展和城市郊區變遷,用較長期的項目,旨在創建與城市、經濟和文化發展有關的地方性圖像檔案
新書介紹
摘要:<正>《影像中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藏晉察冀邊區影像原件》出版社:中國攝影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主編:高揚、高大鯤定價:1980.00元本書收錄了130余幅晉察冀戰地和敵后照片原件及其原版中英文圖片說明,專家學者從歷史學、影像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分析了作品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這是唯一一批經組織要求,為在國際上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而制作的照片。照片拍攝于1937至1945年,一方面反映了日軍暴行...
展訊
摘要:<正>百達攝影獎‘人’主題展覽至2025.03.09展覽機構: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光復路127號百達攝影獎由瑞士百達集團(Pictet)于2008年成立,旨在透過攝影的力量,喚起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每屆獎項都圍繞著可持續發展的特定主題展開,挑戰攝影師探索和反思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系。2024年是百達攝影獎設立的第十屆,其主題為“人”,此前的主題分別為“...
“1839攝影獎”成為我們研究的資料 讓生命重新以本質的形式顯現————作者:周楠 ;殷鶯 ;楊彤 ;劉瀟然 ;孫遜 ;蔣高藝 ;朱世昌 ;趙夢佳 ;陳思彤 ;趙洋逸 ;吳雨航 ;tasi;
摘要:<正>去年2月,忍受著由甲型流感所產生的疼痛,自己對第五屆“1839攝影獎”展開了深入的閱讀和思考。而時隔一年后,極具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自己同樣忍受著由甲型流感所產生的疼痛,又對第六屆“1839攝影獎”展開了深入的閱讀和思考。只是,相同的獎項、相同的人、相似的作品,卻產生出迥異的結果——短暫一年,中國的高等攝影教育在悄然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那么,藉由“1839攝影獎”,我們似乎可以對中國攝影以及...
從紀實攝影出發 由古城墻修復引發的觀看與思考————作者:夏瓊 ;兔兒;
摘要:<正>去年歲末——2024年12月29日至31日,中國畫報協會開展了一個名為“最初中國影像臨汾”全國畫報看臨汾的采風活動,組織了15家會員單位走進山西省臨汾市,圍繞“博物館之城打造”“城市‘雙品質’建設”等主題開展集中采風活動。在短暫的幾天時間內,我們參觀了臨汾市內的多個博物館和文物古跡。從臨汾市博物館到陶唐民俗文化博物館,從汾城古建筑群再到古城墻,我深刻地感受到臨汾市厚重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文旅資...
重奏/走————作者:程新皓 ;后商;
摘要:<正>專訪影像藝術家程新皓(下)從19世紀初期到現在,攝影逐漸從記錄性的工具演變成為一種文化,而作為一種文化,探索和實驗是其發展的重要手段。從探索與實驗的角度出發,我們一直都在堅持與年輕攝影師群體的合作——“銳像”便是一個專門介紹中、外年輕攝影師的欄目。《數碼攝影》雜志通過對他們的深入采訪,將他們和他們最具實驗性、探索性的作品介紹給廣大的讀者群體。面對這些年輕人的“新銳”作品,也許很多人沒有辦法能...
影像藝術家伊莉莎維塔·波羅迪娜 探究表象背后的存在————作者:伊莉莎維塔·波羅迪娜 ;易曉嵐;
摘要:<正>伊莉莎維塔·波羅迪娜(Elizaveta Porodina),1987年出生在莫斯科,12歲時跟隨父母移民至德國的慕尼黑。身處異國他鄉,她感到流離失所、孤立無援,難以與同齡人建立新的友誼,于是,繪畫便成了她情感宣泄的途徑——“放學后,我會迫不及待地趕回家,一連畫上好幾個小時。”受到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
經典祿來雙反鏡頭 鏡片結構差異詳解————作者:郝科;
摘要:<正>作為膠片攝影時代經典相機之一的祿來相機至今仍是很多攝影者追捧的品牌,祿來相機最具有代表性的雙鏡頭反光相機以小巧便捷和高鏡頭質量及堅固的設計成為了“雙反”相機的代名詞,它們曾反復出現在攝影史中、紀錄片中,祿來雙反系列相機型號眾多,但它們外型相似,各個版本中存在著細小的差異,這也讓很多收藏者和使用者摸不清里面的門路,我們今天就通過此文章來為大家分析一下祿來雙反鏡頭結構的歷史和特點
圖說街頭攝影 心有靈犀————作者:大觀;
摘要:<正>在時光的長河中,新春伊始的月份總是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與希望,而它更是被愛所填滿,滿得幾乎要溢出來。這個月份,仿佛是大自然特意饋贈給人間的禮物,讓人們在萬象更新之際,深深沉醉于愛意的溫柔懷抱。而說到愛,有一個符號不得不提,那就是心形符號。它宛如一位無聲的使者,跨越了地域、種族、語言的重重障礙,成為全世界通用的愛的代名詞。在本期內容里,讓我們將目光聚焦于街頭攝影這一獨特的藝術領域,結合一幅幅生動鮮...
大學生空間視頻大賽圓滿落幕
摘要:<正>日前,由佳能(中國)有限公司與PICO聯合主辦,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協辦的大學生空間視頻大賽圓滿落下帷幕。本次大賽旨在將空間視頻這一新興影像形式帶入校園,鼓勵大學生了解、學習并探索空間視頻的拍攝方式和技巧,激發創意靈感,勇于實踐,創作出優秀的空間視頻作品,探索這一新興影像形式的無限可能
徠卡推出M11及經典鏡頭黑漆版
摘要:<正>不久前,徠卡相機公司推出了最新款M相機和一款外觀優雅的經典M鏡頭:徠卡M11黑漆版和徠卡Noctilux-M 50 f/1.2 ASPH.黑漆版。兩款產品的定價分別為:72000元和63500元,雖然它們售價不菲,但它們的設計卻彰顯了徠卡數十年以來獨樹一幟的美學理念和精湛工藝。M系統獨一無二,是徠卡品牌的代名詞。旁軸相機講述著一個始于1954年的M3的革命性故事,與歷史悠久的徠卡公司深深交織...
征稿啟事
摘要:<正>我們往往沉迷于攝影的結果——影像而忽視攝影的行為攝影原始動機是什么?當你在按下相機快門的那一剎那你的腦海里想到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你舉起手中的相機按下快門記錄下眼前的景象為了更好展現和探討攝影的原始動機《數碼攝影》雜志的“一席談”欄目面向廣大讀者征稿一起來聊聊自己攝影拍攝時的所感、所想是什么驅使自己按下了相機的快
華為Mate 70 Pro+實拍測試 紅楓原色 前所未見————作者:樹楠;
摘要:<正>不久前華為在深圳舉辦了Mate品牌盛典,在活動上,華為發布了集影像、設計、體驗、通訊等多項革新技術的Mate產品——Mate 70系列,作為該系列的頂配產品Mate 70 Pro+更是以優秀的影像能力成為了當下國產手機中的佼佼者。今天,我們就來以一組圣誕實拍樣片來分析一下華為此次在Mate 70系列上的影像亮點
相關電子信息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