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關注()《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季刊)創刊于1982年,由集美大學主辦。本刊主要刊登校內外高等教育理論、教學、課程,學校管理等方面的學術論文,為本校教學改革服務,為福建教育興省服務,為科技興國服務。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獲獎情況:2009年被教育部評為"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二等獎,2010年獲得"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兩項榮譽。"教師發展研究"欄目被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學會會訊》專欄推介。2012年榮獲"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組織獎"。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師范教育、教育史、課程論、教學改革、心理學研究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閱讀推薦:數學金刊
本刊以“高效備考,科學應考”為辦刊理念,以“解決學習問題,提高數學成績”為辦刊宗旨,緊扣高考數學考試大綱,緊貼高三階段學習目標及計劃,用系統的知識、獨到的方法、專業的診斷、實用的案例、高效的訓練幫助學生突破高考復習瓶頸,快速成功。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最新期刊目錄
近20年我國教師教學評價素養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作者:李如密;周昱辰;
摘要:教師教學評價素養作為教師所具備的與教學評價活動相關的知識、技能、理念及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展現出的整合狀態,對推進教學評價實踐及深化教學評價改革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梳理分析2004—2024年相關研究,發現學界有關教師教學評價素養研究可分為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評價素養研究的引動、核心素養培育對教師教學評價素養研究的推動、數智科技發展對教師教學評價素養研究的促動3個發展階段,并發現相關研究主要圍繞教師教學...
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離職意愿的群體特征與影響因素研究————作者:闕明坤;蔣曉蝶;
摘要:辦好思政課的關鍵在教師。加強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應注重如何留住現有思政課教師。基于全國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發現,在橫向維度上,離職意愿出現群體分化,男教師的離職意愿明顯高于女教師,年齡越小、教齡越短,民辦教師思政課教師離職意愿越高;在縱向維度上,青年教師群體的離職意愿較為突出,隨著年齡遞增呈現總體下降趨勢;在影響因素上,非教學負荷、職業穩定認同、職業身份認同、組織情感支持、組...
領域法思維推動高校法治教育的革新探析————作者:王霽霞;姚國薦;
摘要:領域法思維是一種新興的法治教育思維,其核心在于問題導向,并通過開放、跨學科的模式,提供實用而有效的法治教育。然而,這種新興的法治教育方式在凸顯其優勢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現有的法治教育模式產生沖擊。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問題導向這一關鍵要素,在新的法治教育模式中協調領域法思維與傳統的部門法思維,使二者相互補充,構建起全新的法治教育理論框架。在實踐中,需將領域法思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教育,將其與課程...
省域碩士點合理性布局的審思————作者:張小花;
摘要:合理布局省域碩士點是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建設教育強國的強力支撐。省域碩士點合理性布局有助于高校凝練學科方向、促進省域研究生教育公平與滿足社會高層次人才需求。從“理論—制度—實踐”3個維度出發,總結出省域碩士點合理性布局必須要合價值性、合科學性、合標準性,是省域碩士點自適性、內適性與外適性的統一
鄉村教師鄉土文化素養的內涵、困境及突圍————作者:倪嘉敏;王璇;武媛玲;
摘要:鄉土文化素養作為鄉村教師的一種特殊素養,具有育人、塑己、厚鄉三重維度的價值,是鄉村教師不可或缺的素養。然而,受城鄉二元對立思維的影響,鄉村教師的文化離根、鄉村教師教育的文化偏向、鄉村學校教育的文化脫嵌等因素交織在一起,鄉村教師的鄉土文化素養由此陷入困境。鑒于此,應該基于鄉土文化自覺激發鄉村教師的鄉土意識,基于本土化培養模式夯實鄉村教師的鄉土知識,基于鄉土文化教育提升鄉村教師的鄉土教學資源利用與開發...
教育結構對拔尖人才培養與教育公平的影響研究——基于五個國家的分析————作者:陳誠;包雷;
摘要:教育結構對拔尖人才培養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影響。教育結構體現為學校的層次結構和類型結構。影響教育結構差異的主要原因有教育經費投入與分配差異,以及因個體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不同導致的家庭教育行動差異。基于五個國家的分析表明,德國由國家政策主導學校分層分類,主要由國家投入培養拔尖人才,教育公平水平相對較低;芬蘭因國家教育經費充足形成學校同質化,培養了多樣化人才;日本的私立高校參與拔尖人才培養,基礎教育學校均...
“大思政”視域下陳嘉庚的德育理念及當代價值————作者:張麗玉;
摘要:陳嘉庚的德育理念立足時代需求,明確“德育為先”;在德育內容上,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行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培育,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德育內容的載體;在德育實施路徑上,倡導將德育融入教育中,將德育與環境資源、學生日常管理、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注重社會和家庭的協同參與。其德育理念蘊含的“大思政”元素,對新時代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格局具有啟迪意義
新時代教材建設的歷史方位、實踐探索及前景展望————作者:朱華;周魯予;
摘要:新時代教材建設的歷史方位集中體現為教材建設發軔于教育強國的歷史邏輯,根植于發展與創新的實踐邏輯,內核于質量與特色的內在邏輯。在教育強國戰略指引下,教材建設開始了一系列創新性探索,教材體系不斷優化,教材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教材管理健全創新,教材保障日臻完善,正在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不斷實現向質量和特色的跨越。展望未來,黨的全面領導把牢教材建設正確政治方向,中國智慧賡續教材建設務實發展,法治力量...
高校商務英語語言服務人才需求分析與啟示——以集美大學為例————作者:陳曦;
摘要:為呼應國家戰略需求,實現外語學科轉型,以集美大學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和用人單位為研究對象,開展商務英語語言服務人才需求分析。研究發現,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數字商務能力和部分數字傳播能力低于用人單位需求,數字服務能力和數字技術能力高于用人單位需求。在此基礎上為優化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路徑提出建議:以外語學科轉型為契機,培養商務英語語言服務人才;以區域經濟發展為導向,引導學生從事專業相關工作;以產教融合為抓手,...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5年重點選題
摘要:<正>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研究1.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辦好集美大學”系列指示闡釋2.習近平總書記論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3.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及高校學科交叉與融合4.教育強國建設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5.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二、教師發展與教育評價改革研究1.教育家精神與教育名師的專業成長2.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與師德師風建設研究3.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適配性研...
鄉土文化的課程轉化探析————作者:李志超;
摘要:課程轉化是將課程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的必然選擇。鄉土文化課程轉化,是學校以課程開發與統整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文化主體性,提升學生的鄉土文化自覺意識,增進學生的鄉土認同感和歸屬感。然而,在鄉土文化課程轉化的過程中,存在學校課程建設缺少自我文化定位省思、教師的課程理解能力不足和課程評價育人目標偏離等現實問題。著眼學生多元發展需求,創新鄉土文化表達;倡導“鄉愁”嵌入下的課程一體化設計,釋放課程潛能;加強鄉土...
在交流互鑒中建構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作者:柯文濤;汪宜萍;
摘要:建構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的方法論原則。交流互鑒是建構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核心路徑。從文明交流互鑒來看,教育學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挖掘并創造性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多層次加強中國教育學和世界的廣泛對話,提升中國教育學的學術話語權和國際認同度;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從學科交流互鑒來看,教育學要始終堅守研究對象;合理吸收和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把...
學前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困境與路徑————作者:姜永志;宋佳琪;
摘要:學前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是指通過學前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空間,利用學前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為幼兒園、教師以及幼兒提供豐富的數字教育資源和服務。系統地闡述學前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的內涵,并梳理學前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現存的問題,即新技術的應用能力欠缺、優質資源投入不足、組織管理和協調性不足。基于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涵蓋提升教師應用能力、不斷完善相關機制、提升數字教育理念等對策建議
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之提升空間及路徑——基于《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的調研————作者:王榮;陳功香;
摘要:立德樹人是研究生導師的首要職責。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明確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的職責及舉措,但具體履行現狀如何,需要開展實證研究。研究對導師和研究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不管是現狀評估還是措施認同,總體尚可,但仍存在差距與分歧,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履行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結合調查結果和前人成果,提出動態系統的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提升路徑:準確把握立德樹人理論體系,遵循多...
元宇宙教育與知識符號表征:對教育求真的挑戰————作者:崔岐恩;李倩;
摘要:虛擬實境等元宇宙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既擴展符號教育之邊界,又與知識符號表征同謀,挑戰了既有的教育本真追求。元宇宙教育通過創造沉浸式和互動式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發展。同時,元宇宙教育存在潛在風險,即可能成為一種簡單的知識符號傳遞工具,無法使學生形成對知識更深刻的理解,忽視了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的培養。基于元宇宙教育與符號表征方面的優勢與局限性,提出了本真與仿真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信創背景下數智賦能軟件工程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作者:李穎;蘇錦河;蔡國榕;
摘要:聚焦信創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探索數智賦能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完善育人機制、優化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和強化工程創新,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實現人才培養與信創產業需求緊密契合,為培養創新實踐型高素質信創人才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基于活動理論構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活動系統————作者:蔣瑩;
摘要:以社會文化理論解讀大學英語課程與價值觀、文化認同的雙向促進作用,并在活動理論框架下構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活動系統,課堂以教材的價值觀內涵融入教學活動,課外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多元實踐相結合,為系統提供不斷的動力,發揮系統各要素的作用以達成語言、技能與價值目標。研究數據表明該系統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鍛煉英語技能并培養學生闡釋中國文化的能力。研究旨在探索加強學生的文化認同與自信,從而培養文化自強能力的路徑,...
利益相關者視域下大學可持續發展機構的角色實踐與啟示——以英國愛丁堡大學為例————作者:繆學超;王思琦;
摘要:大學可持續發展機構的設立,有利于從治理層面保障大學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揮引領作用。愛丁堡大學成立了英國第一所大學可持續發展機構,并且在該機構引領下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效。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對愛丁堡大學可持續發展機構的角色實踐進行分析,發現該機構主要通過引領確定型利益相關者落實可持續發展行動,為期望型利益相關者提供建議,以及激發潛在型利益相關者的潛力等方式,協同各利益相...
學前教育勞動意蘊下新時代幼師的勞動價值及其實現向度————作者:閻乃勝;
摘要:基于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來審視學前教育,其勞動意蘊在于發展幼兒的勞動能力,促進幼兒實現全面而自由發展。幼師是學前教育的勞動主體,個性、人權、解放和自由是幼師勞動價值的表征、保障、實現條件和目標愿景,由此構成學前教育勞動意蘊下新時代幼師勞動價值的核心要素。為切實履行好學前教育的勞動使命,充分實現育人主體的勞動價值,幼師應做促進幼兒發展的“四個引路人”,堅持“四為服務”的育人方向,遵循“四個相統一”...
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安徽教育現代化的困境與突破——基于“長三角教育現代化監測評估”項目的分析————作者:吳穎;
摘要:“率先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是促進長三角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步伐和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性舉措,但其重任之一在于補齊“安徽短板”。通過實地調研和比較分析發現,當前安徽在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實踐中仍面臨教育經費保障水平不高且城鄉差距拉大、學校育人環境及基礎能力建設比較薄弱、高等教育“大而不強”、終身學習服務能力及教育供給水平偏低、教育教學質量及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要突破教育現...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