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雜志
關注()《上海海洋大學學報》雜志簡介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雙月刊)曾用刊名:(上海水產大學學報)1992年創刊,是以水產科學技術為主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在反映學校各學科科學研究的同時,兼收國內外水產行業最新科學研究動態和成果,促進了學術與教學研究的交流與繁榮。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主要反映本校各學科科研成果,促進學術教學研究的交流與繁榮。主要刊載漁業資源、水產養殖與增殖、水產捕撈、水產品保鮮與綜合利用,漁業水域環境保護、漁船、漁業機械與儀器、漁業經濟與技術管理以及水產基礎研究等方面的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簡報、綜述與評述、簡訊等。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文摘雜志、化學文摘(網絡版)、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劍橋科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社ProQeust數據庫、動物學記錄、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收錄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979;總被引頻次:1326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1.079;綜合影響因子:0.866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欄目設置
論文、研究簡報、綜述、漁業資源與管理、水域環境與保護、海洋工程、食品科學與技術、教學與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雜志投稿須知:
本刊為水產類綜合性學術期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只接收中文稿,建議作者在投稿前請英文水平較高的學者專家對中文稿件的英文部分進行把關。來稿具體注意事項:
投稿說明
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應附以下信息(獨立于論文,附在論文第一頁):
(1)簡單陳述該論文在研究領域中的重要性;
(2)說明論文是否與其它已發表或待發表論文、專著(手稿)的內容重疊;
(3)確保全部作者都同意該手稿投送到本刊;
(4)表明本論文并未發表過或一稿兩投;
(5)可建議3~5名審稿人(附單位、通訊地址和郵編)。
論文格式
1.研究論文(5號宋體,不超7頁):包括信息頁、中文題目、中文摘要、中文關鍵詞(3~8個)、英文題目、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致謝、參考文獻、圖版、圖版說明等。
2.研究簡報(5號宋體,不超過6頁):包括信息頁、中文題目、中文關鍵詞(3~8個)、英文題目、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對應)、正文、致謝、參考文獻、圖版、圖版說明等。
格式要求
1.論文信息頁:信息頁包括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字)、全部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年齡、職稱(學位)、是否為院士、研究方向],注明通訊作者及其E-mail、電話和基金資助情況;左下角處注明論文字數和圖、表數量。
2.論文摘要:中、外文摘要應能獨立成文,應包括目的、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中文摘要300字左右,研究論文中的外文摘要不少于600詞左右(實詞)(A4紙約半頁);英文題目中及摘要中第一次出現研究對象時應加注學名。
摘要必須按照如下示例中包含的內容及格式撰寫:
為獲知A魚和B魚的體質量(實驗目的),實驗采用托盤天平對A、B魚進行了體質量測量(實驗方法)。結果顯示,A魚體質量為100g,B魚體質量為120g(結果)。研究表明,A魚的體質量小于B魚體質量(結論)。
3.正文:(1)引言引言是利用已發表論文的研究結果或結論提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所以應能反映有關研究領域的發展狀況,并將研究目的與上述研究背景相結合;(2)研究方法以能讓他人重復為原則。方法陳述需詳細,如果與已經發表文章中的方法相同,則只需注明出處即可;應說明試劑的出處、所使用儀器的型號和軟件名稱等;(3)結果文字敘述部分與圖、表內容相互補充;統計結果可包括在圖注、表或文字敘述中,圖、表按照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4)討論主要目的是評論本文中所報道結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并與其它相關的工作進行比較;討論部分應圍繞結果進行并與引言中所提出的問題前后呼應;應簡明扼要;推測要有依據;(5)參考文獻作者必須核對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以確保所引用文獻的正確性;應盡量引用近期發表的、與本文直接相關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不應列入;文獻作者在文后要列全;文中和文后的文獻要對應。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海洋中尺度渦對南太平洋長鰭金槍魚延繩釣漁獲量的影響————作者:鄭淳文;劉力文;郭紹健;孟曉宇;周成;
摘要:為了探索南太平洋中尺度渦對長鰭金槍魚(Thunnus alalunga)漁獲量的影響模式,揭示不同類型渦旋與南太平洋長鰭金槍魚延繩釣漁獲量的相關關系,基于渦特征環境數據利用EddyNet深度學習模型自動檢測識別南太平洋中尺度渦,結合漁業探捕數據,分析捕撈站點到渦邊緣及渦中心的相對距離對長鰭金槍魚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影響。結果顯示,南太平洋...
飼料蛋氨酸水平對大口黑鱸稚魚生長性能、消化能力和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響————作者:李詩洋;陳曉瑛;梁浩輝;謝雨桐;胡俊茹;黃燕華;周萌;王國霞;
摘要:本試驗旨在研究飼料蛋氨酸(Met)水平對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稚魚生長性能、消化和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響。選取初始體質量為(0.18±0.00)g的大口黑鱸1 440尾,隨機分為6組(每組4個重復,每個重復60尾),飼養于室外養殖系統水體體積為50 L的尼龍網箱中,分別飼喂T1~T6(蛋氨酸添加量分別為0%、0.5%、1.0%、1.5%、2.00%和2.5%,實測值分...
梨形環棱螺Map2k1基因的分子特征和功能分析————作者:金鑫;繆煜琳;王萍;顧洋;呂伙紅;汪桂玲;
摘要:為了探究Map2k1基因在梨形環棱螺性腺發育及性別分化中的作用,本實驗采用基因克隆、實時熒光定量、原位雜交以及RNA干擾技術來研究Map2k1在梨形環棱螺中的表達和功能。結果顯示,Map2k1 cDNA ORF區全長1191bp,編碼396個氨基酸,MAP2K1蛋白中含有S_TKc結構域,其氨基酸序列與軟體動物同源性較高。Map2k1在雄性和雌性多種組織中均有表達,尤其是在雌性性腺中的表達量最高,...
基于sdmTMB的大西洋劍魚延繩釣漁業CPUE標準化————作者:萬發如意;林泓羽;張帆;
摘要:為了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并支持可持續管理,在進行種群資源評估前,評估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標準化方法的穩健性是必要的。漁業資源評估需要長期且連續的工作,其精確性對于管理決策和物種保護至關重要。基于1995—2022年間大西洋西班牙延繩釣船隊的數據進行分析,利用sdmTMB方法對大西洋劍魚(Xiphias gladius)漁業的CPUE進行標準化...
克氏原螯蝦對稻田常見雜草種子攝食量及其機體抗氧化性能和腸道菌群響應————作者:袁泉;田志慧;楊航;孫小淋;金詩語;張家宏;周文宗;
摘要:為探明克氏原螯蝦防控稻田雜草的可能性途徑本研究在實驗室條件下,以人工飼料為對照組(Cg),評估了克氏原螯蝦對稻田常見5種雜草種子(稗.Ec; 千金子. Lc; 鱧腸.Ep; 丁香蓼. Lp; 水莧菜. Ab)的攝食能力及機體抗氧化性能和腸道菌群響應。結果顯示, 克氏原螯蝦對千金子、水莧菜、丁香蓼、稗和鱧腸種子攝食量和攝食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 < 0.05),平均日攝食量分別為0.033、0.02...
中國遠洋漁業4.0科技發展建議與對策————作者:陳新軍;張忠;
摘要:在工業4.0浪潮中,作為國家戰略性產業的遠洋漁業正面臨轉型的挑戰。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利用工業4.0理念和科技創新推動遠洋漁業的高質量發展,確保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開發以及社會經濟和海洋生態的協調發展。通過對工業4.0發展進行概述,分析了當前中國遠洋漁業科技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遠洋漁業4.0概念,并就其核心特征進行了闡述,最后對遠洋漁業4.0的科技發展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并以遠洋魷釣漁業4....
十年禁漁背景下長江流域休閑垂釣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作者:徐躍峰;陳廷貴;徐明昊;
摘要:在長江十年禁漁政策背景下,休閑垂釣業如何在不影響漁業資源恢復的前提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日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基于我國休閑垂釣業發展現狀和長江流域漁政管理人員調研數據,探析休閑垂釣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通過國內外休閑垂釣管理制度對比,提出長江流域休閑垂釣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建議。結果顯示,長江流域休閑垂釣在我國淡水休閑垂釣中占主導地位,漁政管理人員認為應該從管理對象、限制措施、法律責任等方面加強垂釣管理,具...
光誘漁業集魚燈光場分布研究現狀與展望————作者:王偉杰;萬榮;錢衛國;孔祥洪;
摘要:光誘漁業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國現代光誘漁業歷經60多年的發展演變,已成為當前最為重要的捕撈方式之一。光誘漁業的快速發展不僅使得近海的趨光性中上層魚類資源得到有效利用,也為積極開發利用遠洋公海漁業資源提供了技術支撐。然而,光誘漁業在現階段出現了燈光總功率競爭性增長導致能源浪費、經濟效益低等負面問題,如何科學高效地利用集魚燈已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為此以光誘漁業集魚燈光場分布為核心,圍繞光場分布與光誘...
劍尖槍烏賊生長與死亡參數的估算————作者:吳嘉敏;李楠;方舟;
摘要:為了深入探究東海劍尖槍烏賊(Uroteuthis edulis)的生物學特征及其資源狀況,利用2020—2024年東海海域拖網漁船采集的劍尖槍烏賊樣本,進行生物學測定與分析,使用ELEFAN方法與長度漁獲曲線法對生長與死亡參數進行估算。結果顯示,劍尖槍烏賊的雌雄個體的胴長和體質量組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01);個體冪指數系數b值小于3,表現出負異速生長特征;雌性個體胴長和體質量關系均有顯著性...
中西太平洋主要金槍魚產量回顧性分析————作者:鄭林彬;雷林;汪金濤;
摘要:為了解中西太平洋主要金槍魚產量情況,通過收集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提供的金槍魚漁業數據,進行回顧性分析,厘清了中西太平洋主要金槍魚產量時空變化情況。結果顯示,中西太平洋主要金槍魚年產量變化可分為3個時期,其中漁業起步期的捕撈范圍較小,以延繩釣為主,產量集中在近岸高產區域,遠洋捕撈空間范圍受...
大滾筒智能釣機出繩速度控制及其對長鰭金槍魚捕撈效果的影響————作者:劉雨青;吳世騰;宋利明;伏州;張子宸;
摘要:自動化捕撈裝備的研發是推動遠洋捕撈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為了提升遠洋作業中金槍魚捕撈效率和漁獲質量,提出了一種基于南太平洋長鰭金槍魚(Thunnus alalunga)延繩釣釣鉤深度模型設計的智能投繩控制系統。該系統采用模糊比例積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方式,結合作業漁船部署的傳感器采集實時數據,通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
東南太平洋莖柔魚種群遺傳多樣性及其與生境因子的關聯————作者:芶倩波;王叢叢;李綱;梁緒虹;彭祖焜;
摘要:為探討東南太平洋莖柔魚(Dosidicus gigas)種群遺傳多樣性及其與生境因子的關系,利用線粒體COⅠ基因,結合冗余分析和Mantel檢驗,對大、中、小3種表型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及生境因子的影響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莖柔魚群體總體單倍型多樣性(Haplotype diversity,Hd)為0.455、核苷酸多樣性(Nucleotide diversity,π)為0.001...
美國對中國遠洋漁業實施“長臂管轄”的動因、實質與應對————作者:呂鳴;余函璐;
摘要:在美國對華政策日益激進的背景下,為了應對美國對中國遠洋漁業的“長臂管轄”,揭示美國實施“長臂管轄”的動因和實質并尋找應對方式,采用數據分析的方法對美國對中國實施“長臂管轄”的相關案例進行分析。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美國對中國遠洋漁業實施“長臂管轄”的實質是實施對華競爭和維護其霸權地位。研究表明,美國實施“長臂管轄”既無事實依據,也無國際法依據。為了應對美國對中國遠洋漁業濫施“長臂管轄”,中國有必要從法...
魚類趨光行為對光照條件的響應研究進展————作者:唐浩;蔡濤丞;胡夫祥;
摘要:不同海洋魚類對光照響應的敏感性存在差異,為掌握魚類對光的趨避反應規律,綜述了海洋及部分淡水魚類對光譜頻率、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等因素的響應機制。魚類對光色的選擇性存在差異,中上層魚類對于紅、黃色光波有正趨性,而底層魚類對于藍、綠色光波具有正趨性;光照強度在水體中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弱光環境對中底層魚類更具吸引性;過高或過低的光照均會使魚類產生應激反應,影響魚類游泳行為和攝食活動;隨光照時間延長,魚類...
上海城市河網冬季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構建機制及其驅動因素————作者:邢雅微;盧智靈;王婷;徐肖瑩;王麗卿;張瑋;
摘要:浮游植物作為水體的重要初級生產者,其功能群特征在維持水生態系統穩定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為揭示超大型城市河網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和構建機制,明確影響其變化的關鍵因子,選取上海19條代表性中小河道,對40個位點的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以及環境因子開展了調查。結果表明,本研究共鑒定出浮游植物8門175種,可劃分為23個功能類群,其中B、D、J、MP、P、S1、X1、X2、X3、Y為優勢功能群。聚類分析發現,...
不同功率三頻正交超聲輔助凍結處理對大黃魚品質影響————作者:楊為昊;梅俊;謝晶;
摘要:超聲輔助冷凍(Ultrasound-assisted freezing, UAF)技術常用于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的冷凍保存,為了提高冷凍大黃魚的品質,本研究在UAF的基礎上,引入正交模式,研制出一種新型三頻正交超聲輔助冷凍(Triple-frequency orthogonal ultrasound-assisted freezing, TOUAF)技術。為探究不同功率...
靜磁場輔助凍結對竹節蝦凍結質量的影響————作者:丁國慶;楊大章;謝晶;梅俊;
摘要:冷凍是一種常見的食品保存方法,但傳統冷凍技術會形成大量不規則的冰晶,影響水產品口感和營養價值。建立了一個基于沖擊式速凍機的靜磁場輔助冷凍系統,旨在提升冷凍品質,減小凍結過程對水產品的不利影響。實驗研究了不同強度(0、20、40、60、80 Gs)的靜磁場(Static magnetic field)對冷凍竹節蝦(Penaeus japonicus)水分分布和理化性質的影響。結果顯示,靜磁場輔助冷凍...
食品產業鏈中重金屬異質性風險研究進展————作者:劉海泉;陳蒙蒙;潘迎捷;謝慶超;趙勇;
摘要:重金屬是一類典型的持久性污染物,能通過呼吸、飲水以及食物鏈傳遞等多種途徑進入生物體,可在植物、動物、微生物和人類間進行循環;同時伴隨重金屬的轉移以及價態或形態的轉化,不同價態或形態的重金屬可能存在顯著的毒性差異而對生物體產生典型毒害作用。在食品生產中,原料、加工以及人體消化代謝等過程均可能引起重金屬的價態、形態以及總量發生變化,從而顯著影響其毒性的變化。目前,針對食品中重金屬的風險評估,忽視了其形...
姜黃素介導的光動力技術保障三文魚品質安全初步機制探究————作者:張涵;王敬敬;趙勇;
摘要:三文魚因其營養豐富和口感鮮嫩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然而在加工貯藏過程中易被微生物污染導致營養流失和組織結構破壞。本研究以姜黃素為光敏劑,應用光動力技術(Photodynamic technology,PDT)對三文魚進行保鮮。通過檢測PDT處理后三文魚中微生物的增殖情況探究姜黃素介導光動力的抑菌效率,并從色差、內源酶活性、組織切片和水分遷移等角度對PDT保障三文魚品質機制進行初步探究。結果表明,15...
利用CRISPR/Cas9技術研究保守非編碼元件對斑馬魚血紅蛋白生成的影響————作者:曹瑞萌;徐逸程;產久林;許強華;吳智超;胡鵬;
摘要:血紅蛋白是高等生物血液循環系統中的關鍵組分,其功能障礙與貧血、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關。南極冰魚科(Channichthyidae)魚類血液因缺乏功能性血紅蛋白呈現白色,為研究血紅蛋白的生物學功能提供了獨特的模型。研究發現位于foxp1b基因上游的intergenic區域chr6:43629743-43629779可能作為關鍵因子參與魚類血紅蛋白生成,但其具體的調控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通過CRISPR...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