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職業技術教育雜志
關注()《職業技術教育》雜志簡介
《職業技術教育》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旬刊)1980年創刊,是新中國成立后創辦的第一本公開出版的職教專業期刊,宣傳國家職業技術教育的方針政策,開展教學理論研究,介紹教學改革新鮮經驗,為職教教師和教學工作者提供理論與方法借鑒。
《職業技術教育》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職業技術教育》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收錄
《職業技術教育》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1.484;總被引頻次:6767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871;綜合影響因子:0.720
《職業技術教育》育欄目設置
教改視點、綜合研究、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區教育、教育技術、德育。
《職業技術教育》雜志投稿須知: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2018年《職業技術教育》雜志05期投稿論文目錄:
高職市政專業“需求導向、雙重主體”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范大波;沈先榮;雷彩虹;馬春燕;
基于“三螺旋”理論的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究溫貽芳;蘇益南;蘇華;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隱性課程管理現狀及對策林曉敏;
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教育課程設計——以黑龍江職業學院為例
收錄論文:基于“三螺旋”理論的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探究
【摘要】:新形勢下高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著與企業融合不聚焦、與企業產品不聚焦、與企業生產過程不聚焦,與裝備制造業發展方向不協同、與企業工程師合作不協同、與學生學習基礎不協同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有必要結合新工業下裝備制造業的技術發展新要求,應用"三螺旋"理論,構建"七典型"產教整合人才培養路徑,即:選擇典型企業,明確典型產品,建設典型實訓室,應用典型案例,編寫典型教材,設計典型教案,創建典型研發中心。
相關期刊還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以宣傳黨和國家關于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等方面的方針、政策、以及交流、推廣和介紹本領域國內外的教科研成果和先進經驗為宗旨;以引導和推動本領域的教育管理、教育研究工作為已任。
職業技術教育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定位及功能的闡釋與澄明——對教育、職業及其與職業教育關系的辨析————作者:姜大源;
摘要:職業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發展定位和功能的確立,涉及職業教育目標的闡釋與澄明:需要在教育原則的解放性與功能性的融合,教育思想的職業與教育的適配,以及教育類型的職教與普教的本原這三個層面,對其所關涉的三個“二元論”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和哲學反思。上述三個問題的破解,與通過職業教育使個體獲得自我生存權及其生涯發展權的關鍵因素——就業密不可分。作為人類特有的活動,就業不僅有利于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且有...
錯構與重構:職業教育吸引力提升的“信息繭房”及調適——基于職教學子他我與自我形象的網絡民族志考察————作者:宋亞峰;陳思吉;
摘要:職業教育社會吸引力的提升需要增加社會對職教學子的了解,打破刻板印象形成的“信息繭房”。為明晰職教學子的社會形象,通過收集主流社交平臺資料和不同群體的訪談資料,對職教學子的社會形象進行網絡民族志考察,形成職教學子他我與自我形象的標簽譜系,完成職教學子社會形象建構。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形象內涵的比較分析得出二者間的形象錯構,表現在群體整體形象、家庭血緣形象、技能學習形象上,產生于社會群體與職教學子群體間...
高精尖技能人才成長路徑及影響因素探究——基于16位勞模工匠的質性分析————作者:李豐;張軍;
摘要: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對高精尖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日益凸顯。采用深度訪談方法,對16位新時代以勞模工匠為代表的高精尖技能人才進行考察,并運用生命歷程理論和社會角色理論作為分析框架,深入探究高精尖技能人才的成長路徑及關鍵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新時代高精尖技能人才的成長與發展經歷了認知學徒、能力建構、自我反思及價值實現四個階段。高精尖技能人才既扮演了某些持續性的角色,也經歷了角色的顯著變化,其技能成長受到...
示范性產業學院建設提升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適應性水平了嗎?——基于雙重差分的實證研究————作者:陳勇棠;張伶俐;
摘要:以獲廣西首批立項高等職業教育示范性產業學院的21所高職院校和18所其他高職院校為樣本,以這些學校2019-2023年招生計劃和質量年度報告為依據,利用雙重差分法實證分析示范性產業學院政策對提升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適應性的影響效應。結果顯示:廣西示范性產業學院的設立對提升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適應性水平未呈現顯著性,政策干預效果不明顯,需要進一步觀察。為促進廣西高職院校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規...
人工智能嵌入高職院校內部治理:價值機理、現實困境與優化策略————作者:陳林;劉浩;
摘要:人工智能以技術賦能“組織優化—結構重塑—秩序再造”的內在邏輯為指導,構成了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高職院校內部治理的基本內容和行動框架。但囿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本質缺陷與風險,高職院校內部數字化治理依然存在專業技術人員和資源保障梗阻、多元利益主體及權利關系失衡、制度保障體系與組織結構沖突等現實困境。鑒于此,需夯實治理前提,突出數字化治理的理論引導和創新思維;重塑治理規范,明確主體結構與技術定位;加強動力支撐,...
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影響因素與優化策略————作者:張洪華;孫聞澤;
摘要:我國職業院校兼職教師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兼職教師隊伍水平顯著提升,但仍存在政策規定剛性約束不強、兼職教師身份認同感不高、區域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基于系統論思想,兼職教師目標定位、法律政策、組織管理和社會認同等四個方面,是影響我國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因素。伴隨職業教育不斷發展,兼職教師功能定位也在發生變化。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背景下,我國職業院校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應與時俱進提升定位,技以載道綜合...
西班牙職業教育數字技能人才培養探析————作者:孫翠香;崔之昂;
摘要: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新引擎、新動能,加強數字技能人才培養是全球各國面對的共同主題。西班牙政府為了解決近年來所遇到的技能人才供需錯配以及受零工經濟沖擊的數字技能人才培養困境問題,不斷完善數字技能人才培養的制度設計并推進改革實踐。在制度供給方面,西班牙政府不斷強化數字技能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建立與政策配套的資金投入機制、制定數字技能人才的評價標準。在實踐推進方面,西班牙通過構建多主體協同...
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之“三論”“三難”“三突破”————作者:雷世平;譚卓婧;雷宙;
摘要: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遇到的關鍵問題是思想認識問題。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之“三論”,即“否定論”“懷疑論”和“觀望論”分別是指人們對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重大改革所持有的全盤否定、不確定和觀察等待的態度和看法。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推而不動,從另一個層面折射出了其作為新生事物所遇到的困難,而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之“三難”,即思想觀念的轉變難、實踐創新的推進難、理論創新的突破難。當前,要積極推進...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理論意涵與實踐路向————作者:王羽菲;
摘要:產教融合是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內嵌于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中。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再社會化,是為學習者提供跨界學習的資源、制度、理念、文化、形式,從而促進學習者不同知識的融合和技術技能的形成。高質量發展背景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時代價值在于構建高度適應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生成產教協同共贏的職業教育產教關系、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模式。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由“政產學市”四大核心...
探尋教育與職業共鳴的中間變量————作者:朱孝平;
摘要:<正>如何實現職業教育與職業世界的共鳴?主流的思維邏輯是“以變應變”,即在社會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分析職業、行業的發展狀況,預測職業、行業的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進行職業教育體系的調整與優化。然而,當前還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采用可靠的方法對未來十年的職業結構作出準確而權威的判斷,而且現實世界充滿了不確定性,一個元素的變化很可能會引發整個系統結構的變化。以不可把握的“變”應對不可預測的“變”,必然會帶...
同步激勵理論視域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激勵機制的優化路徑————作者:方正;
摘要:產教融合是我國職業教育話語體系中的重要概念,2022年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將其納入其中,使產教融合有法可依。但產教融合相關內容在該法中存在著體系凌亂、用語抽象等弊端。激勵機制作為產教融合中的重要內容,其也存在空泛、不具實際操作性的問題,導致產教融合各方主體在實踐層面積極性不高。同步激勵理論主張在激勵過程中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并重,產教融合激勵機制亦可借鑒該理論進行優化。從法律規范、...
從技術賦能到共同富裕:集體記憶視域下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功能轉型的口述史研究————作者:王江雁;歐陽忠明;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確立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而教育公平作為縮小城鄉差距、激活鄉村內生動力的核心引擎,其“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亟待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功能重塑。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成人教育在提升勞動力素質、推動新農村建設中成效顯著,但面對農業現代化轉型、數字技術革新等新挑戰,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普遍存在功能定位滯后、資源整合低效、服務模式單一等問題,難以滿足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
全球視野下的技能競技:里昂世賽特征及對上海世賽的啟示————作者:羅堯成;吳爽;
摘要:全球視野下的技能競技日益成為推動各國交流與合作、促進各國經濟發展的一種重要方式。世界技能大賽作為世界技能領域的頂級競技賽事,日益發展成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臺。通過對世界技能大賽官方網站和媒體報道的資料整理與綜合分析發現,世界技能大賽在賽事規模、賽項設置和論壇主題等方面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演變趨勢,里昂世界技能大賽具有綠色可持續、國際交流、科技賦能與公平包容等主要特征,為全球職業技...
職業教育能促進共同富裕嗎?——一個兼具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命題————作者:方澤強;余慶蘭;
摘要:職業教育促進共同富裕既有確定性,也有不確定性。一方面,職業教育可以通過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科技研發和文化浸潤直接或間接促進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通過上述途徑也不必然促進共同富裕,接受職業教育的民眾是否實現共同富裕受職業分類、主觀感受等因素影響,職業教育科技研發能力不理想制約了生產力提升從而影響共同富裕,職業教育在塑造和引領優秀社會風氣方面存在瑕疵阻礙了共同富裕。辯證認識該命題才是一種理性的認知...
富農必先富教:近代中國農民教育的探索與啟示——以梁漱溟農民教育思想與實踐為中心的考察————作者:唐智彬;龔楚儀;
摘要: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在農民,以教育培養現代農民,促進農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實現農民現代化,進而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重要基礎。先賢梁漱溟的農民教育思想與實踐是中國特色農民教育和“以教富農”的典型探索。梁漱溟農民教育在理念上關注厚植傳統文化,同時注重借鑒先進理念;在教育對象上,關注成年農民的教育,兼顧其他群體;在教育內容上,強調知識技能、人生情誼與傳統道德的整合教育;在...
高職院校產業學院建設的問題審視與發展路徑——基于新制度主義的視角————作者:姚遠;許朝山;
摘要:依托產業學院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創新產教協同育人,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發展的重點之一。基于新制度主義理論,從合規制性、合規范性、合文化-認知性三方面對高職院校產業學院的建設問題進行分析,發現高職院校產業學院建設存在規制性欠缺、規范性不足、文化—認知性薄弱等問題,需要從加強高職院校產業學院建設的法律研究和規制、完善高職院校產業學院建設的運行規范、促進高職產業學院建設的共同認知和文化認同...
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四市調查問卷數據的實證研究————作者:潘建華;郭思岐;
摘要:多元協同創新是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服務地方、引領科技的必然選擇。以江西高職產業學院為研究對象,運用實際調查數據,從協同主體能力、外部環境、創新能力及運行機制四個方面分析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影響因素。結果表明,主體協同能力、外部環境、創新能力及運行機制均對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產生顯著正向影響,而且外部環境對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影響也較為明顯。為促進高職產業學院協同創新的高質量發展,要大力推進政策協同,...
新一輪“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高質量產教融合:內涵、難點與突破————作者:周宏強;岳炫;
摘要:產教融合是首輪“雙高計劃”建設的重點任務之一,在新一輪“雙高計劃”建設中則轉變為指導職業院校辦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論。高質量的產教融合,應在觀念上重視產教融合的思維性和方法性,在組織形態上促進“以點帶面、以鏈成片”的產教融合新格局的形成,在實施模式上促進普適性模式的本土化和再創新。現階段,高職院校在實施高質量的產教融合中還存在高質量的治理模式、組織實施、績效目標三個關鍵難題,需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形...
現代職業教育省級治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作者:張鵬;岳金鳳;
摘要:省級政府是職業教育治理的重要主體,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現代職業教育省級治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于提升省級政府治理水平、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德爾菲法選取18名職業教育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多輪調研與分析,進行評價指標的擬定和篩選,并確定指標的權重系數,最終構建了包括治理主體、治理機制和治理成效三個維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其中,治理主體由4個二級指標和36個三級指標組成;治理機制由6個二級指...
班·墨學院:新時期中國“職教出海”的山東實踐————作者:姜威;耿清政;韓荊柯;
摘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我國“職教出海”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山東省面向中國式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以及國際產能合作,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實踐積累和巨大的產業需求,提出建設“班·墨學院”,為新時期“職教出海”提供了山東實踐。班·墨學院建設對新時期中國“職教出海”的啟示包括:變革“職教出海”理念;構建“職教出海”體系;優化“職教出海”內容;創新“職教出海”方法;完善“職教出海”...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