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教育》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上海教育》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上海教育》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上海教育雜志社于1957年1月由上海市教育局創辦,創刊時,主要刊物為《上海教育》。當時旨在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傳播各類教育信息,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家長、師范院校的師生和一切關心教育的人士服務。
1958年、1960年、1966年,因社科類雜志整頓和“文化大革命”,《上海教育》曾三次停刊。1978年《上海教育》復刊。1984年,《上海教育》分小學、中學、成人教育版出版,1992年創辦《上海托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上海教育》作為市教育局主辦的融時代性、理論性、創新性、實踐性于一體的機關刊物,面向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重點宣傳上海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經驗、新信息和新舉措。1997年12月,上海教育雜志社更名為上海教育報刊社。
2001年1月,上海教育報刊社與其他教育報刊社合并組建上海教育報刊總社。10月,在市教育黨委、市教委的直接指導下,《上海教育》進行新一輪改版,成為全國第一本教育新聞類雜志。新版《上海教育》為半月刊,全彩印刷,版式新穎,信息量大,貼近讀者,時代感強,在同類期刊中獨樹一幟,受到中央有關部門領導和教育界同行的好評。
上海教育雜志社是宣傳上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平臺。創刊以來,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進行教育整體改革,貫徹新課程教改方案,全方位加強德育,實施素質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和實踐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海教育》在國內外具有相當影響和知名度。曾先后推出創造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一系列成功的教改經驗,曾在全國范圍內首次提出“素質教育”理念,被外界譽為“出思想”的雜志。
《上海教育》重視運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教改實踐。1994年,上海教育報刊社約請了于漪、方仁工等近10名特級教師和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學者編寫了“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專刊”,對全市深入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時任市委副書記陳至立為專刊撰文:《學習鄧小平教育思想,促進教育事業的繁榮》。
上海教育雜志社十分重視對新世紀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曾多次主辦或聯合舉辦各種學術研討會。如上海教育報刊社與上海市新基礎研究所共同舉辦“新基礎教育研究共同體全國研討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以及在兩者結合意義上,探索與構建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的新觀念和學校教育的新模式。目前,新基礎教育研究的實驗學校在全國已發展到200多所。又如,上海教育報刊總社與中國教育學會、清華大學聯合主辦“21世紀中國教育論壇”,圍繞“網絡時代的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教育制度的創新”等三個主題進行廣泛的交流和研討。此外,《上海教育》還主辦了“培養人文精神與‘以德育人’研討會”“上海市中小學青年校長論壇”在全市、全國引起熱烈反響,中央電視臺、上海教育電視臺和全國各大媒體都作了采訪報道。
上海教育雜志社現有三刊:《上海教育》《上海托幼》《計算機教與學》。
《上海托幼》上半月刊傳播最先進的托幼教育理念,是托幼教育工作者提高業務和理論水平的伙伴,是全國各地了解上海學前教育的窗口。下半月刊以教育的視角,親和的服務引領親子時代生活新潮流。
《計算機教與學》是致力于服務教師的專業期刊。關注現代教學熱點,關注應用解決方案,關注教育現代化進程,為讀者提供權威的教育教學資訊。
《上海教育》多次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上海托幼》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進入“中國期刊方陣”。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上海新聞、上期反饋、圖片新聞、銅陵奇跡。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繼續大力推動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本刊評論員; 1
2 創造教育新空間,引領學生面向未來,走向世界 夏惠賢; 4-5
3 雙周 6-7
4 為了每個市民的終身發展 專訪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袁雯 趙鋒; 8-11
5 高位均衡的新教師隊伍是這樣煉成的 上海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報告 姜新杰; 12-21
6 導師把我領進“后茶館”的課堂 王雪怡; 22
7 在徐教院附中接受團隊帶教的體會 施一弘; 22
8 指導見習教師應循序漸進 胡梁; 23
9 環境,讓老師和孩子一起快樂 繆峻; 23
10 生涯教育進行時 徐倩; 24-28
11 上海交大附中:以生涯發展指導引領學生成長 徐倩; 29
12 上理工附中:職業巡禮助學生觸碰未來 姜新杰; 30-31
13 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在高校 嚴軍;王娜; 32-33
14 對高中階段學生生涯發展的思考 錢靜峰; 34
15 職業啟蒙不僅僅為了啟蒙職業 項秉健; 35
16 高中開設國際課程出新規 官芹芳; 36
17 從思想的盛宴到行動的品鑒 上海“雙名工程”李希貴培養基地研修側記 趙鋒; 37-41
18 尊重學生應有的權利 第二屆“白玉蘭”教學論壇綜述 徐晶晶; 42-44
特殊教育論文:培養大學生感恩之心對提高其文明素養的促進作用
【摘 要】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心理能力,它不僅讓人懂得回報,也讓人在感激他人同時獲得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并維護了心靈的寧靜。班主任在對學生做德育工作過程中,感恩之心的培養必不可少。文章就大學生文明素養的現狀及其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列舉了提高大學生文明素養的必要性和意義,闡述了如何培養感恩之心以提高大學生文明素養。
【關鍵詞】特殊教育論文,感恩,道德素質,素質教育,文明素養
感恩是對他人給予的恩惠表示感激和報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密切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基礎和紐帶。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不僅是要在全社會弘揚一種知恩圖報、人心向善的風氣,而且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感恩之心是一種美好的心理能力,它不僅讓人懂得回報,也讓人在感激他人的同時獲得了自我幸福感的提升,并維護了心靈的寧靜。班主任在對學生做德育工作過程中,感恩之心的培養必不可少。
上海教育最新期刊目錄
開卷————作者:趙星妮;
摘要:<正>跨學科實驗研究的對話方法Dialogic Methodology for Transdisciplinary Practice-Based Research作者:E.Jayne White、Mahtab Janfada出版時間:2025年2月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致力于研究幼兒早期學習成就與實踐的教育學教授E.Jayne White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專注于語言和讀寫教育的高級講師Mahtab ...
教育的真正挑戰在于為未知的未來做好準備 與安德烈亞斯共話DeepSeek引發的AI思考————作者:徐倩;沈天音;
摘要:<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DeepSeek的出現,不僅打破了傳統AI的高門檻,更為教育的未來開辟了新的可能性。本期,《上海教育》雜志專訪了被譽為“PISA之父”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司司長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深入分析AI對教育的影響,解讀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并探討在AI時代,什么才是學習者最需要關...
芬蘭職業教育的破界與重塑
摘要:<正>在全球化和數字化的浪潮下,未來工作圖景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劇變。傳統的職業邊界逐漸模糊,新興職業層出不窮,技能迭代的速度更是令人目不暇接。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以培養面向未來職場人為指向的職業教育該如何應對?芬蘭,這個以其卓越教育體系聞名世界的北歐國家,以其完善的職業教育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具啟發性的答案
Omnia:建立以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為核心的職業培訓模式————作者:鄧續言;
摘要:<正>Omnia成立于1982年,是芬蘭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教育機構之一,也是芬蘭發展職業教育創新創業方法的先驅之一。Omnia以終身學習為重點,向16~82歲的學生提供高中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青年工作坊、職業資格進修和成人通識教育、企業培訓和職業課程、移民技能培訓等課程,并為企業招聘提供支持。目前,作為區域性的教育發展中心,Omnia擁有1000多名教職工和4萬多名學生,包含五個下屬機構(見當前...
數字時代的數學教育————作者:沈軼驊;黃興豐;
摘要:<正>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智能手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滲透,讓信息獲取變得輕而易舉。無論是溝通交流、知識學習,還是獲取新聞資訊和娛樂內容,只需滑動指尖,都能輕松實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數學教育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轉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數字化的浪潮中,數學教育的變革不僅限于教學方法,更在于教育理念和目標的重大革新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數學課程改革新理念————作者:朱佳雯;黃興豐;
摘要:<正>2023年7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教育委員會通過了新版的《加利福尼亞州公立學校數學框架》(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以下簡稱《數學框架》)。這一新版框架是在2013年舊版框架的10年實踐經驗基礎上修訂的,不僅繼承了《加利福尼亞州數學共同核心標準》(C...
克服數學障礙:識別、干預與成長————作者:田雙瑞;黃興豐;
摘要:<正>數學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然而,許多兒童面臨著數學障礙的困擾。數學障礙(Mathematics Disorder,MD)又稱數學學習障礙(MLD),是指由于數學能力的缺損而導致的學齡兒童在數學學習上明顯落后于同年齡或同年級學生水平的現象,它是學習障礙的一個亞類型
AI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數學教育?————作者:本刊編輯部;
摘要:<正>DeepSeek,ChatGPT,Sora……近年來,AI領域的現象級產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令人應接不暇。實際上,AI等新興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數學等基礎學科的有力支撐。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基礎科學研究的核心,而前沿數字技術的興起,進一步凸顯了其背后的數學力量的重要性。從教育角度看,數學歷來就被認為是培養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重要學科。近些年來,AI等新興數字技術對人的數學素...
芬蘭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與改革動向————作者:鄧莉;繆秋英;
摘要:<正>芬蘭職業教育與培訓(VET)體系的持續改革和創新,使其成為應對現代社會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典范。通過靈活的學習路徑、注重實踐的教學模式、穩固的質量保證機制、數字化轉型與技術創新、國際化合作、優質的師資隊伍以及資金支持,芬蘭在職業教育領域保持了領先地位
職業教育如何邁向卓越? 芬蘭“2030年職業教育質量戰略”解析————作者:賴建橋;高妍;鄧莉;
摘要:<正>2019年9月,芬蘭教育與文化部發布了《邁向卓越:2030年職業教育質量戰略》(以下簡稱《2030戰略》),為芬蘭未來十年職業教育質量管理提供了詳細的規劃和方向。該戰略以實現卓越為目標,給職業教育提供者、管理部門、評估中心等多個主體提供了指導方針,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建立統一的原則和框架,并通過系統化和全面化的質量管理,促進芬蘭職業教育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和勞動力市場需求,以在國際舞臺上保持競爭力...
芬蘭基礎教育核心課程中的跨學科素養培育 以數學學科為例————作者:沈雋怡;孫智華;黃興豐;
摘要:<正>芬蘭教育的卓越表現與數字時代挑戰芬蘭長期以來在國際教育評估中表現卓越,尤其在PISA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常年位居前列。自2000年PISA開始以來,芬蘭多次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方面名列前茅,被譽為“全球教育典范”。然而,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芬蘭教育也在不斷應對...
國國家教育進展數學評估中的“數據分析、統計與概率”————作者:張運吉;黃興豐;
摘要:<正>數據分析正在深刻改變21世紀的社會運作方式。作為一種強大的決策支持工具,它在商業、公共管理、科研等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數據分析可定義為利用統計學、計算機科學和商業智能技術,從大量數據中提取有價值信息的過程,這也為決策者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奠定了必要基礎
指向責任培養的科學教育模式:理念、設計與實施 以歐盟“責無旁貸”項目為例————作者:孫海宙;
摘要:責任培養是科學教育的重要主題,旨在彌合政府、學術界、公眾之間面對科技創新所產生的分歧。本文通過介紹責任培養的時代背景、歐盟對此的認識及相應的指導理念與資助方案,以受歐盟資助“社會中的科學”的“責無旁貸”項目為例,從主題選擇、活動實施、框架引入三方面來介紹“責無旁貸”項目如何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進行責任培養,幫助學習者從多維度理解科技對公民生活的復雜影響,從而落實“負責任的研究與創新”理念。最后基于“責...
動態————作者:趙星妮;
摘要:<正>巴西頒布法律規范中小學電子設備使用1月13日,巴西發布聯邦法律,專門針對中小學環境中電子設備的使用進行規范,旨在為中小學提供高質量網絡服務、發展數字教育的同時,預防過度使用數字設備,以提高學生對數字資源的掌控能力。該聯邦法律覆蓋了包含公立和私立在內的所有基礎教育機構,規定除非在教育專業人員指導下且將電子設備用于教育教學目的時,學生在校園內無論上課或課間休息的任何場景,都禁止使用各種形式的個人...
觀點————作者:趙星妮;
摘要:<正>01 2025年1月,DeepSeek (深度求索)橫空出世,再次刷新生成式AI的技術邊界,全球教育界正面臨一個根本性拷問:在智能技術持續迭代的浪潮中,教育機構的核心競爭力究竟何在?從ChatGPT到DeepSeek的技術演進軌跡揭示,單純追逐AI工具的創新已不足以構建教育生態的護城河。對此,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控制論學院學者本·斯威夫特(Ben Swift)深刻指出了將AI視為教學場域“技術奇...
埃里克·修克(Erick Hueck) 36年守望貧困移民學生的科學之路————作者:趙星妮;
摘要:<正>埃里克·修克(Erick Hueck)是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高級中學的化學教師。在這所96%學生符合免費或減免午餐資格的公立學校,他堅守講臺36年,致力于為貧困移民學生打破教育壁壘。面對語言障礙、經濟困境與不確定的未來,埃里克以科學為橋梁,幫助學生在逆境中成長。他指導的AP化學課程通過率連續五年達80.7%,遠超全州及全球平均水平;其教育貢獻更獲得美國國家教師名人堂表彰,成為全美教育公平的典...
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數學教學————作者:成佳蕾;黃興豐;
摘要:<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 igence,AI)是計算機科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旨在賦予計算機理解、推理、學習、規劃和感知的能力,從而實現類似人類的智能行為。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AI正以超乎預期的速度發展,被視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創新的核心驅動力
改革與創新,推動德國教育體系可持續發展————作者:朱浩然;姜鋒;
摘要:2024年德國教育系統繼續在全球化、數字化的背景下不斷推進改革與創新,在職業教育、人工智能、國際化、高等教育與科研,以及教育與區域協同發展等關鍵領域,針對各類長短期問題給出多層次與多方面的回應,并力求在提升德國全球競爭力的同時推動其教育體系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芬蘭學徒制何以成功?————作者:毛宵;
摘要:<正>學徒制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在歐盟國家得到大力推廣。為應對歐債危機背景下,青年失業率高的嚴峻問題以及快速變化的勞動力市場,歐盟于2013年成立歐洲學徒聯盟(European Alliance for Apprenticeships)以加強成員國學徒制培訓的質量、供給以及流動性,促進職業教育和培訓事業的改革和發展
實踐與創新導向的芬蘭高等職業教育 以坦佩雷應用科學大學為例————作者:朱書;王超男;鄧莉;
摘要:<正>芬蘭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其成就主要體現在畢業生的高就業率、創業成功率以及國際認可度上。據統計,芬蘭高等職業技術大學(如應用科技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率接近90%,這表明芬蘭的高等職業教育能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幫助學生順利過渡到職場。在促進學生創業方面,芬蘭職業教育體系也表現出色,約有10%~15%的畢業生在完成學業后的幾年內選擇創業,這一比例反映了芬蘭教育體系對于培養創新能力...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