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遼寧教育》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遼寧教育》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遼寧教育》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遼寧教育》雜志創辦于1972年,是全國雙效期刊、遼寧省一級期刊。它的辦刊宗旨是傳播教育理念、交流教育經驗、薈萃教育信息、促進教師發展,為廣大中小學教師、干部服務,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服務,為我省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社科雙效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專家論教、熱點追蹤、治校方略、德育創新、我和我的學生、心理專線、課改資訊、域外教育、學科教學平臺、新課標案例、課堂實錄、優秀教案點評等。
2014年05期目錄參考:
1 論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素質的途徑 李 倩 5-7
2 互助共贏:提升農村教師專業素質的有效途徑 田洪雯 8-10
3 農村幼師培訓的四個誤區及應對策略 劉黨樺 10-11
4 搭建教師成長平臺 助推教師專業發展 許經軍 劉玉敏 12-13
5 農村初中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朱曉嵐 14-15
6 板書:農村小學教師一項重要的專業技能 高景蘭 王倩倩 16-17
7 農村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策略淺析 李 紅 17-18
8 提高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幾點嘗試 王 特 王 靜 19-20
9 在傳承中發展 在發展中創新 在創新中升華 韋 瑛 朱榮霞 21-22
10 生成性:當代課堂教學改革的旨趣 郭少英 朱成科 23-25
11 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索 李立國 26-28
12 構建“自學互助—導學精練”生物課堂教學模式 張慶吉 張玉坤 28-29
13 學科教學呼喚品質回歸 呂朝陽 30-32
14 從“心”開始:基于原點的作文成長路徑 陳洪洲 33-35
15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 劉英娜 35
高等教育學論文范文:大學生自主管理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摘要】當前,“以學生為本”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成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高校應該在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改革,為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而努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學論文范文,以學生為本,自主管理,自主創新
1.自主管理的事務范圍
所謂自主管理,是指學生在教育者的引導下,根據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要求,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的過程。[1]
遼寧教育最新期刊目錄
教師跨學科教學素養提升:內涵闡釋、基本特征與應然進路————作者:覃延鑫;李福灼;
摘要:為促進中小學教師的自我提升和專業成長,跨學科教學素養已成為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必須掌握的核心能力。教師跨學科教學素養的核心特征可概括為兩個維度:其一,以本學科知識與跨學科知識的融合為基礎;其二,以項目化主題教學實踐的設計能力為動力。為提升中小學教師跨學科教學素養,學校應從培育教師跨學科教學意識、加強教師跨學科教學培訓、構建跨學科教研共同體三個層面進行探索
“一體三環”跨學科教學素養提升模式的建構與實踐————作者:劉永巍;王樂;
摘要:“三新”背景下,跨學科教學已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趨勢。跨學科教學素養是新課標導向下教師所必備的專業素養,探究這一素養的提升路徑對培育卓越的新時代跨學科師資至關重要。河北省以新課標為依據,挖掘跨學科教學素養的主要表現和關鍵要素,構建了“一體三環”跨學科教學素養提升模式,為教師積極革新與重塑自身專業素質結構、適應跨學科時代的教育變革提供了清晰的認知、反思和發展框架,走出了一條具有校本特色的跨學科教學...
我國智能教育倫理研究:整體樣態、熱點聚焦與未來趨勢————作者:王亞如;米橋偉;
摘要:文章選取我國近10年175篇智能教育倫理研究的CSSCI論文作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科學計量法、社會網絡、聚類分析等方法,對我國智能教育倫理研究的現狀、熱點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我國智能教育倫理研究發文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多數文章擁有基金支持,且主要以理論研究為主;在研究熱點上,主要包括智能教育倫理內涵與原則研究、智能教育中的數據與算法風險研究、智能教育空間的倫理規范研究、智能教育與師生主體...
拉長補短:構建“五育并舉”學校課程體系————作者:梅峻峰;
摘要:“五育并舉”教育背景下,學校聚焦“五育并舉”課程體系的構建,深入分析當前課程體系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方面存在的短板,探討拉長“五育”優勢、補齊短板的具體策略,旨在通過整合課程資源、創新教學方法、完善評價體系等途徑,構建科學合理、全面發展的“五育并舉”學校課程體系,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新時代人才培養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國測結果應用 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遼寧省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的應用現狀與路徑探索————作者:徐文娜;李卓;
摘要: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改進應用是發揮質量監測“診、咨、督、促、導”的多重功能,推動教育管理方式轉變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進的關鍵環節。遼寧省在國測結果的應用上取得了積極進展,已基本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基本建立多級多部門協同聯動機制、監測數據反饋和分析機制以及監測結果改進問責機制,能夠及時總結教育改進的成功經驗,持續推進監測結果服務管理改進和質量提升。一些地區存在尚未完成教育質量觀念更新、結果應用的運...
基于深度理解的勞動項目式教學設計策略——區域面向核心素養培育的課堂教學結構化變革研究之一————作者:張永春;閔寶翠;
摘要:目前,勞動教育存在“重形式、輕內涵”的情況,需要通過創新教學方式等途徑,推動勞動素養的內化,以充分彰顯勞動教育的思想性、社會性和實踐性。項目式學習通過創設真實的勞動情境,讓學習者親歷實踐以構建對勞動世界的理解和認知,其任務驅動、持續探究、學生參與、學科融合、產品導向和評價引領等特征符合勞動素養培養的現實需求。通過深度分析、內涵解讀等方法,構建一套素養立意、促進深度理解的勞動項目式教學設計策略,并開...
基于優勢資源視角理論的“3I”生涯教育模式探究————作者:張琳琳;張一鳴;
摘要:“3I”生涯教育模式基于優勢資源視角理論,聚焦學生內生動力與生涯管理能力的培養。通過構建系統化教育體系,逐步實現生涯喚醒、內在認知與自主決策,幫助學生規劃發展路徑,提升核心素養。從政策與理論基礎出發,結合實踐探討“3I”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為中學階段生涯教育模式創新提供理論支持與實踐參考
從證據到行動:教師決策的現實困境與破解策略————作者:杜豪;周佳慧;
摘要:教師決策是教學實踐的核心環節,直接影響教師教學特色形成與教育質量提升。當前,教師決策偏向經驗導向、理論與實踐脫節、反思機制缺失等現實困境,制約了教師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谘C教育理論,分析教師決策的內涵、特點及證據支持的作用,揭示其問題根源,并提出通過提升教師證據意識、構建動態更新證據庫、發展實踐轉化能力、完善決策執行后反思機制等策略,推動教師決策從經驗驅動向證據驅動轉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五育融合”視角下館校構建協同育人“教聯體”————作者:吳建昌;
摘要: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需要打通學校、家庭、社會育人資源,促進家校社三方協同發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突出問題,進而形成良好教育生態和育人環境。大連金普新區中小學校與場館密切合作,通過聯責任、聯課程、聯師資、聯活動、聯家庭、聯成果“六聯”工作機制,共同承擔起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重任,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課程改革下“守正至美”幼兒教師隊伍建設路徑探索————作者:蔣萍;
摘要:課程建設是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一項核心工作,能直接影響兒童的學習與發展。高質量的課程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幼兒園應聚焦師德師風典范、教書育人示范、教研科研模范,立足本園實際,緊扣幼兒核心素養培養,整合優質資源,以“生長式園本課程”建設項目為引領,圍繞綜合育人,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創新“探究循環”育人方式,不斷探索新時代立德樹人的新理念、育人模式新路徑、城鄉一體新舉措、教師教育新突破,推進“守正至美”幼...
素養導向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作者:李丹妮;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在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進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立足素養導向,從構建原則、維度設計以及實施策略三個方面深入剖析,形成契合學生語文素養培育需求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并通過切實可行的實施路徑,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普通高中創造性開展家校合作育人的實踐探索————作者:楊永坤;
摘要: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東北育才學校持續開展家校協同育人的實踐研究,構建了思想政治課堂家校教育共同體,實施了家長“校園一日”學生生活體驗和家長職業聯盟活動,創辦了以“與孩子共同成長”為主題的家長學校,從而探索出一條家校協同育人的新途徑
城市學校田園勞動課程的設計與實踐路徑——以沈陽市渾南區實驗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為例————作者:崔群;
摘要:田園勞動課程的價值在于以體腦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走進田園,在“勞其筋骨”中獲得真實體驗。要想充分發揮田園勞動課程的獨特育人價值,教師需要挖掘學科融合的生長點,構建大時空勞動場域,打造田園特色項目,全方位營造勞動氛圍,持續性推進勞動實踐,實現以勞促全、協同育人
凌源市凌河小學
摘要:<正>近年來,學校以創新實踐為著力點,以智慧校園建設、“五育”融合工程、社團矩陣構建為引擎,扎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學校先后獲得遼寧省課程改革先進集體、遼寧省中小學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先進學校、遼寧省繼續教育先進集體、遼寧省優秀家長學校、遼寧省信息化提升工程2.0示范學校、遼寧省科研興校百強校等榮譽稱號
培智學校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與實現路徑——以運動與保健課程為例————作者:王慧超;吳春艷;
摘要:跨學科主題教學在培智學校運動與保健課程中具有關鍵作用,即通過整合多學科知識和技能,有助于提升培智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社會融入度。當前培智學校在實施跨學科主題教學時面臨教師意愿和能力不足、培智學生能力差異大、教學資源匱乏等現實困境。為此,提出教師重塑教學觀念、合理設計跨學科主題內容、革新教學組織形式以及多主體協同支持等建議
館校合作:學校美育資源跨界融合新路徑————作者:張東立;
摘要:跨界融合涵蓋跨越教室邊界的活動空間、跨越學科邊界的教學活動以及跨越知識邊界的多元學習。學校美育應立足以美育人,融入社會美育,通過開展公共教育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讓場館成為學校美育的延伸與提升,構建社會美育課堂。館校合作行動從早期學校到場館的單向活動,逐步發展為學校與場館的雙向互動;活動內容從縱向研究邁向橫向研究;活動空間從基于學校和場館的主場空間,實現向第三空間開展活動的飛躍,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藝術...
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作者:張文丹;
摘要: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創生出一個全新的數字化環境,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學校現代化建設推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合理應用平臺資源,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進程。學校在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上,特別是信息化教育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上,科學規劃、精心管理,從而有力推動教育教學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新課標背景下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勞動素養的實踐研究————作者:王麗媛;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勞動素養至關重要。學校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出發,即家校協同,形成勞動教育合力;全員培訓,打造勞動課大師資;以新課標為導向,優化勞動項目設計;基于具體勞動項目,構建“導+知+行+創+賽+評+拓”的勞動課教學模式;聚焦核心素養,進行家校一體的勞動素養評價,實現小學低年級學生勞動素養的高效培育
傳承遼寧“六地”紅色文化以雷鋒精神立德樹人的實踐研究————作者:趙錫君;門鳳坤;
摘要:以雷鋒精神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永恒課題。撫順市望花區雷鋒第二小學校秉承“以愛育愛,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將傳承雷鋒精神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在傳統學雷鋒教育實踐的基礎上,探尋雷鋒精神根脈體系,創新學雷鋒教育實踐載體,開展特色學雷鋒教育活動,探索新時代學校學雷鋒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徑,為新時代遼寧“六地”建設蓄勢儲能
人工智能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與實踐————作者:劉文;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領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沈陽市和平區望湖路小學以“科創賦能·多元融合”為理念,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培養人工智能人才的搖籃。通過以發展為基礎、以校園建設為核心、以校本培訓為抓手,全面推進教育理念更新,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實施路徑與生長點,推動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構建智能化的教育教學環境,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從而初步建立面向未來的學校教育新生態...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