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物理教師》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物理教師》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物理教師》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物理教師》從1980年創刊時的季刊,后發展為雙月刊、月刊。雜志的發行量從創刊時幾百份增至現在的郵發幾萬份。特別是1984年,本刊由蘇州大學和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合辦,雜志成為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現更名為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刊,本刊擴充了本刊編委會的規模,在研究會領導的指導下,在廣大會員的支持下,刊物的質量日益提高,聲譽和影響也越來越大。本刊堅持“求新、求實、求活”的辦刊宗旨為廣大物理教師服務,為中學物理教學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江蘇省優秀期刊、江蘇省期刊方陣
【欄目設置】
欄目有“教學改革研究、教材與教法、物理實驗、問題討論、教師進修園地、物理·技術·社會、復習與考試、物理學家和物理進學史、計算機與物理教學”等。
201403期目錄參考:
1 關于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 劉林; 4-7
2 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徐衛華; 8-9
3 知識教學注重學科方法的滲透——以“法拉第圓盤”教學片段為例 劉先鋒; 10-11
4 從定性到定量,引導學生建立加速度概念 顧衛榮;王永元; 12-13
5 高中“牛頓第一定律”的高端備課 陸星琳;邢紅軍;張婷玉; 14-15
6 根據干涉花樣計算相干波源距離的方法 楊勝存; 16
7 知識表征的FIS-PM模型與微型物理知識分布圖的制作 郭芳俠;賀江江;李靜; 17-19
8 解決動量守恒中能量問題的教學思路 呂靈芝; 20-21
9 高效物理教學的5個關鍵詞——基于教與學的心理的角度 竇瑾; 22-24
10 衛星變軌時速度如何改變的定量分析 陳澤;陳娜娜;支啟軍; 25
11 從實踐層面談學校教研共同體建設——以高中物理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為例 周靜忠;馮建躍; 26-27
12 完全彈性碰撞中的另一個不變量 劉權; 28-29
13 對2013年安徽中考物理卷一道題目的質疑 王偉民; 30
14 用實驗干預學生前概念的教學探討——以“物體的浮與沉”教學為案例 張月蘭; 31-32
15 凸顯節能意識體現增效導向——2013年初中物理知識競賽中關于效率的考查分析 梁會琴;丁超亮; 33-34
16 實驗室里幾種測定重力加速度g值方案的簡析 楊鵬; 35
17 兩個“大氣壓”演示實驗的原理辨析 溫敏;徐曉梅;毛建平; 36-37
職稱論文發表:健美操專項培養方案對就業的影響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科研方法對武漢體育學院藝術系2008級健美操專項組學生的日常專項訓練情況進行研究與分析。分析武漢體育學院藝術系2008級學生自身專業發展現狀以及專業培養方案對就業的影響。提出意見和建議,為武漢體育學院藝術系健美操專項課程內容的改善提出參考依據。
關鍵詞:職稱論文發表,健美操專項,日常訓練,培養方案,就業影響
前言
目前,武漢體育學院藝術系健美操專項學生更側重于專項課程的哪一方面的內容?他們自身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需求?參賽獲獎證書和全國二、三級運動員等級證書對于就業是否有幫助?當前從事健美操行業和非健美操行業的畢業生人數比例為多少?為此,全文全面系統地展開對武漢體育學院藝術系健美操專項課程的調查和研究,目的是找出健美操專項的學生對于本專業需求的側重點,為促進課程內容的完善提供參考依據。
物理教師最新期刊目錄
初中物理新教材滲透傳統文化的分析及教學建議——以2024年新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為例————作者:毛永良;
摘要: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是新時代物理課程的新使命,是踐行課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是為了更好達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落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依據2022年版新課程標準編寫的蘇科版物理新教材中有不少傳統文化素材,以八年級上冊為例梳理了新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素材,分析了傳統文化素材的育人價值,并對如何更好地在物理課堂融入傳統文化提出建議
解決真實問題 走向生活邏輯——跨學科問題的設計、教學與評價————作者:歐劍雄;
摘要:本文以“彩虹”這一常見生活情境為切入點,設計“解釋彩虹的形成原理”“分析照片拍攝時的太陽高度角”“分析照片拍攝時的地方視太陽時”“分析照片拍攝時的北京時間”等跨學科學習任務串;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彩虹的形成原理、太陽高度角及其影響因素等多學科知識,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多學科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基于“評價即學習”理念,將評價無痕融入教學過程,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指向批判性思維的高中物理課堂深度教學————作者:任虎虎;汪明;
摘要:批判性思維是為決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維.其包括批判性思維技能和批判性思維傾向兩個維度.深度的對話交互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保障、深層的知識建構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載體、持續的自我反思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核心、積極的情感投入是培養批判性思維的動力.指向批判性思維的高中物理課堂深度教學框架包括5個方面:創設生動的問題情境,促進體驗與感知;激發有效的認知沖突,促進質疑與假設;借助挑戰性學習...
生活化主題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跨學科教學設計——以“電子秤的學習與制作”為例————作者:馬媛芳;倪亞賢;
摘要:本文以電子秤的學習與制作為例,在生活化主題背景下設計高中物理跨學科教學.通過結合物理學、工程學、生物醫學等相關知識,引導學生設計簡易版電子秤,進一步改良電子秤,并拓展到探究體脂秤的奧秘,將抽象的多學科知識應用到具象的生活情境中,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教學過程注重自主探索、動手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養,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水平
融通五育 涵養素養——以“光學作業設計”為例————作者:張敏玥;
摘要:提出了“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學實踐模型”,并將其運用于光學部分的單元作業設計.通過實證發現其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方面以及促進學生智育、美育、德育、勞育協調發展方面的有效性.結果亦表明在五育融合視角下構建跨學科實踐情境,有助于學生逐步發展出一種綜合的思維方式以及一套與之相匹配的能力體系
基于項目設計促進大概念的形成——以“大氣壓強”教學為例————作者:張步青;王紅芳;
摘要:基于項目設計促進大概念的形成是以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設計出項目設計路徑及教學流程,開展項目活動促進概念初步形成,再通過科學思維培養及跨學科實踐的項目深入促進大概念形成,實現學科育人價值.這是概念教學的一種有效課堂樣態
基于橋梁建造的“力的分解”情境化教學設計————作者:唐子怡;張麗娜;
摘要:提煉新教材內容搭建教學背景,以“橋梁”為主題基于真實情境,開展問題導向式的課堂教學,完成簡化建立物理模型、論證與推理、表達與交流的探究過程,凸顯力的分解的工具性、科學性以及實用性
三個低成本電學創新小實驗————作者:祁紅菊;
摘要: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3冊第9章第1節“電荷”的教學中,設計了3個低成本電學創新小實驗——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驗證電荷守恒實驗.取材容易,制作簡單,現象顯著,效果良好,值得推廣運用
基于問題引導的進階式實驗探究——以“光纖通信”為例————作者:王樂磊;
摘要:光纖通信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通過自制教具,以問題引導的方式,設計層層遞進的實驗,讓學生輕松掌握光纖通信的原理及傳輸過程
基于PWM激光打點計時器的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質量關系的實驗創新————作者:焦政翰;田建民;李勇強;
摘要:針對傳統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操作復雜、系統誤差較大等問題,借助PWM脈沖寬度調制和光致變色技術,設計制作了一款激光打點計時器,并將其應用于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質量關系實驗方案中.創新設計的實驗方案,具有操作便捷、探究高效等優勢,有利于實驗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學資源
無固定懸點“球繩模型”的規律研究————作者:何崇榮;張黎;姜付錦;
摘要:研究了無固定懸點“球繩模型”中繩子拉力以及兩物體的速度、相對速度、運動周期的規律,指出編制“球繩模型”試題容易出現的兩個典型錯誤,并給出考查角度建議
對稱曲面凹槽約束下微振動周期的研究————作者:郭彪;
摘要:微振動問題常常被應用于選拔創新拔尖人才的各類試題中,為了對基本模型的普遍規律進行具體的歸納總結,本文分別以質點、小圓柱體、小球等在對稱曲面凹槽底部附近的微振動為例,并考慮凹槽在光滑地面上的來回滑動的情形,從基本物理原理出發,推導系統動能和勢能表達式,構建了不同軌道下均適用的3個周期公式,最后列出了多種對稱“凹形”曲面軌道下的周期公式,以供讀者參考
對2024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物理卷第18題一題多解深入剖析————作者:陳先建;
摘要:2024年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物理卷第18題考查了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擺線運動.可以采用配速法、正則動量法巧解該試題,也可以用牛頓運動定律直接積分求解試題.指出了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及需要掌握的技巧,并給出了教學的幾點啟示.一題多解,拓展學生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基于情境類型學的廣東高考物理試題研究————作者:余建剛;洪華標;林灝;
摘要:近年來我國多位學者將比利時學者羅日葉基于情境類型學理論的分析框架進行本土化和學科化,并制訂物理試題“情境分析框架”,為高考物理試題情境分析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方法指導.基于此并結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課題組對分析框架進一步改進和優化,使之更具有科學性和操作性,并對我省自主命題近4年高考物理卷進行橫向統計、量化分析,旨在科學全面地刻畫我省試題情境特征,探尋情境化試題命題規律和命題思路,以期為一線教師日常教...
指向思維發展的高三物理復習教學活動設計研究——以“電磁感應復習課”為例————作者:周玲;鄧志文;
摘要:本課例基于實際情境——無電緩降逃生系統,通過演示實驗關聯舊知,從自制鏤空鋁板出發,以“問題鏈”為主線,運用類比、抽象等方式建模分析無電緩降逃生系統,促進思維發展的同時把學科育人落在實處.本文總結了指向思維發展的復習教學活動設計的一些做法,闡明了情境創設對復習課效率與效果的重要作用,以期對未來的教學有所幫助
斜面體圓球模型動力學規律的深度研究——對一道競賽題的分析和拓展————作者:吳壽寵;田鵬;吳冬英;
摘要:首先基于動力學觀點和能量觀點對一道圓球在斜面體上運動的競賽題進行解法探析,接著定量討論了試題情景中楔塊是否發生翻轉的條件,最后對試題拓展研究,系統分析了不同初始條件下圓球在固定斜面上做“二維”運動的規律,并對圓球質心軌跡進行了可視化.討論結果對有關斜面體模型的試題命制和教學拓展具有參考價值
2024年度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綜述——基于《中學物理教與學》論文轉載情況分析————作者:張海龍;馬亞鵬;
摘要:從轉載來源期刊、第一作者單位及地域分布、論文研究領域等方面對人大復印報刊資料《中學物理教與學》2024年度轉載論文進行統計分析,揭示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現狀,對中學物理新教材研究、物理單元教學、物理學習進階、數字化賦能物理教學、高考物理命題與評價等重點和熱點問題的研究進行了梳理和展望
2024年高考新課標卷的科學思維考查難度與教學啟示——基于SOLO分類理論與LPs理論結合的視角————作者:于海波;馮薇橦;楊振東;
摘要:為明確全國高考物理新課標卷對科學思維的層次要求,并給予兼具可操作性、系統性與學理性的教學啟示,結合SOLO分類理論與LPs理論對2024年高考物理新課標卷科學思維進行賦分統計與分析.從思維層次占比、難度層次占比、課程內容占比等方面展開多維度分析,明確2024年高考物理新課標卷對思維深度和知識廣度的考查要求,基于此,提出以知識鞏固為基礎,通過結構化教學內容促進認知結構化,并以實驗探究活動為核心的3條...
國際科學測試愿景:NAEP科學評估框架的演變及其對我國物理教學的啟示————作者:劉雨欣;侯恕;
摘要:NAEP是美國國家評估管理委員會進行的涵蓋科學、閱讀、數學等多個維度的評價研究項目.距上次修訂時隔近20年后,NAEP2028科學評估框架圍繞科學學科概念、科學與工程實踐、科學跨學科概念3個維度做出更新,為科學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通過梳理和分析NAEP科學評估框架的演變與發展,發現其物理科學概念精細完善,實現知識體系的意義建構;核心內容重視綜合實踐,聚焦科學本質的理解探查;素養維度關注跨學科概念,...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中學物理教學的現狀調研與提升策略————作者:劉佳琪;李佳蓮;周洋平;李正福;孟璨;李春密;
摘要:中學物理教學承擔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務.為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中學物理教學的現狀,采用問卷法調查了309名中學物理教師.結果表明:教師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物理教學的認知態度較好,能夠在教學實施中自覺關注和多方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教學得到了積極探索,但在教師文化認知、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四個方面有待進一步優化.據此,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中學物理教學的4點提升...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