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是惟一中央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媒體。其堅持學術性與普及性相結合的原則,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導和幫助,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學習、交流和研究、探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園地。自2001年7月創刊以來,在全國各地教育行政、科研部門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下,雜志社全體工作人員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謙虛謹慎、主動學習的工作態度,使雜志編輯水平日益提高,受到廣泛的普遍的歡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社逐步成長為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中心。目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正在為爭取獲得“全國優秀刊物”稱號而努力工作著。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除了可以直接到郵局訂閱以外(郵發代號2-925),還可以由教育行政、科研部門組織及個人直接與雜志社聯系訂閱,詳細組織訂閱辦法,請與雜志社聯系(聯系辦法參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為半月刊,創刊于2001年7月,每月1日和15日出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由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主管、開明出版社主辦,是國內第一本專門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為內容的專業性雜志。
【辦刊宗旨】
本刊自創辦之日起,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解讀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探討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動態、指導心理健康教育實踐”為辦刊宗旨,緊密配合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和精神,在理論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均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在推動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方面做了一些實事。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期刊榮譽:
2005年1月,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再次“做學生”引發的思考 陳旭; 1
2 高中階段學生生涯輔導綜述 桑生華; 4-7
3 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的研究進展及教育啟示 薛明倫; 8-10
4 心育活動課動力規律的“恒定”與課堂形態的“多元” 鐘志農; 11-14
5 優質品牌高中學生生涯發展特點探索及其對策 孔翠; 15-17
6 中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要調查與評估 羅鳴春;錢涓;吳麗輝; 18-21
7 繽紛豹尾,精彩呈現——心育活動課的結尾形式 鄧 云; 22-23
8 巧用隱喻故事,激活心育課堂 鄧秀芬; 24-25
9 “理性思維”成就“中國夢” 林 盛; 26-27
10 外婆的擔憂——家譜圖在學校心理咨詢中的應用 徐曉翠;許映紅; 28-29+31
11 一位高中理科女班干部的蛻變——校園心理劇案例 杜田; 30-31
12 從相似處找答案——吉克和霍利約克的類比策略實驗 邊玉芳; 32-33
13 當前我國學校心理檔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任丹妮; 34-35
14 閱讀障礙兒童也有明天 章桂周; 36-37
15 關注青春,關愛女孩 李毅嬌; 38-39
16 淺談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的滲透 楊喜慶; 40-41
17 促進學生科學概念形成的教學嘗試 郭春琴; 42-43
18 探索家校合作的心育之路 陳銀歡; 44-45
19 積極心理學視域下“朋輩輔導、陽光心育”的實踐探究 潘施杏; 46-47
文學核心期刊:淺析現代藝術思潮影響下的中國現代陶藝
論文關鍵詞:現代藝術思潮,現代陶藝,本土性,文學核心期刊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論述現代藝術思潮影響下中國現代陶藝表現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別從艷俗藝術風格的獨特性、裝置藝術風格的超越性、新表現主義風格的原始性三個方面論述了中國現代陶藝的影響,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命題。
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的精神生活不斷豐富,社會的發展形成了當代多樣化的藝術創作風格,以及多元化的評判體系。然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城市環境的浮躁,以及人們心靈深處對純樸的自然、恬靜的生活環境的渴望更加強烈,于是現代設計藝術出現了“返樸歸真”的趨勢。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有著完備審美體系的中國現代陶藝,正在由一代新人進行著現代追求和改造,使其具有現代感,又具有我們民族自己的特色。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最新期刊目錄
2004-2024年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干預的研究趨勢與熱點——基于CiteSpace的可視化分析————作者:李丹丹;
摘要:為了解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干預的研究熱點和趨勢,以中國知網(CNKI)為檢索源,以2004—2024年間374篇文獻為研究對象,采用可視化知識圖譜Citespace 6.3 R6對我國青少年網絡成癮干預的主要研究力量與研究熱點進行分析,探討其發展趨勢。結果發現:文獻發表量呈現中間有起伏但整體上升趨勢,作者及機構間的合作并不密切。青少年網絡成癮干預的研究熱點主要聚焦于中學生,涉及影響因素和干預方法。青...
親子關系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影響:心理素質的中介作用————作者:黃文韜;王旭;呂瑋;
摘要:為探討親子關系與青少年網絡成癮之間的關系,以及心理素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親子親合量表、問題性網絡使用問卷、中學生心理素質問卷,對四川省某中學的1097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親子關系,包括父子關系與母子關系,與青少年網絡成癮呈顯著負相關。(2)父子關系雖然無法直接負向預測青少年網絡成癮,但可以通過心理素質進行間接預測;母子關系不僅能夠直接負向預測青少年網絡成癮,還能通過心理素質發揮...
學業壓力對青少年問題性網絡使用的影響:認知重評的中介作用————作者:陳子豪;郭成;佘仁葉;
摘要:為探討認知重評在學業壓力與青少年問題性網絡使用之間的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情緒調節問卷和問題性網絡使用量表對四川省2901名中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學業壓力與問題性網絡使用呈顯著正相關,與認知重評呈顯著負相關;認知重評與問題性網絡使用呈顯著負相關,并在學業壓力與問題性網絡使用之間起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提出建議:在干預青少年問題性網絡使用時,應重視提升其認知重評能力,以緩解學業壓力的負面...
正念水平對初中生網絡依賴的影響:親子關系的中介作用————作者:周文璟;鄧志君;
摘要:為了解正念水平對初中生網絡依賴的影響,采用問卷法對重慶市銅梁區某中學996名初中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1)正念水平和網絡成癮呈負相關,和親子關系呈正相關,網絡成癮和親子關系呈負相關。(2)正念水平對網絡成癮的負向預測作用顯著,對親子關系的正向預測作用顯著;親子關系對網絡成癮的負向預測作用顯著。加入親子關系這一中介變量之后,正念水平對網絡成癮的負向預測作用依然顯著。研究結果初步揭示了正念水平對初中...
中職生短視頻使用及成癮的現狀調查與教育干預對策————作者:武雨;劉衍玲;孔令勇;徐林;
摘要:短視頻的廣泛使用豐富了青少年的生活,但也加大了短視頻成癮風險,引發了諸多消極后果。中職生作為特殊的青少年群體,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其短視頻使用更廣泛,成癮的風險更高。對重慶市和成都市3103名中職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中職生群體的短視頻使用情況及成癮水平。針對中職生短視頻使用及成癮的現狀,從學校、家庭、政府等多方主體出發,為有效指導中職生合理使用短視頻、降低成癮風險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干預對策
數字誘惑:青少年網絡成癮的原因分析與綜合干預——“應對青少年網絡成癮”專題簡介————作者:劉衍玲;
摘要:<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已深度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成為其學習、娛樂和社交的重要平臺。然而,互聯網的廣泛使用也引發了諸如網絡成癮、社交焦慮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青少年網絡成癮不僅是個體層面的挑戰,更給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教育部及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旨在加強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預防與干預工作
慧眼識微處:資源取向的心理課堂優化探析————作者:孫海燕;
摘要:在心理課堂中,教師敏銳捕捉學生的真切體驗、重視生成性資源的利用、以資源取向看待心理課堂非常重要,能有效提升課堂效果。具體而言,教師可從邏輯梳理、傾聽表達、共情涵容和時空騰挪四個方面捕捉鮮活的生成性資源,通過構建課堂活動的邏輯鏈條、傾聽學生的情緒表達、共情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及靈活調整課堂內外的時空布局,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資源,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以正念的態度應對心理課實施過程中的艱難————作者:林貝;
摘要:心理課是當前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和重要載體,在實施過程中的艱難險阻常讓心理教師感到身心疲憊,工作的成就感、幸福感逐漸消退。正念作為一種技術或方法被廣泛運用于心理課堂當中,其所倡導的七個態度既是正念練習的目標,也貫穿于正念練習。正念的態度能夠幫助心理教師及時覺察自己及周圍環境中發生了什么,從而以更好的狀態應對課堂教學。鑒于目前心理課堂中存在的狀況,提出了以正念的態度應對心理課實施過程中的...
走出“聚光燈”——認知行為療法在高中生強迫思維心理輔導中的應用————作者:凡雪;
摘要:自我價值感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動力源泉。一位高中男生因自我價值感低、嚴重依賴他人評價而飽受強迫思維困擾,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了負面影響。心理教師在建立良好咨訪關系的基礎上,通過認知行為療法、森田療法幫助他覺察和改變不合理信念,減少強迫思維出現的頻率。通過五次心理輔導和精心設計家庭作業,來訪學生的自我價值感明顯提升
從“重開”到成長:生命史理論在青少年挫折教育中的應用————作者:王雅;
摘要:在面對挫折和挑戰時,部分青少年表現出了“重開”的心態。生命史理論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一方面,有助于教育者理解個體在不同生命階段面對挫折和挑戰時所采取的態度和所作的選擇;另一方面,將其融入生命教育中,有助于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教育策略,引導青少年從“重開”的幻想中走出,學會在挫折中成長。從生命史理論的視角開展挫折教育的策略包括整合生命階段教育、強化資源管理與策略制定能力、進行風險教育與韌性培養等。這些...
青少年短視頻成癮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建議————作者:許文爽;劉衍玲;李方珍;
摘要:網絡短視頻憑借簡短豐富的內容、信息閉環的推送機制和高度沉浸的用戶體驗,對青少年群體產生了極大吸引力,部分青少年因過度使用而產生短視頻成癮。短視頻成癮是短視頻平臺和用戶交互作用的結果,除了短視頻內容簡短豐富、個性化推薦機制等因素外,還受個人、家庭、學校等因素影響。要防治青少年短視頻成癮,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協同,共同打造良好環境,護佑青少年健康成長
人生遙控器——初中生命意義主題心理課程設計————作者:蒲思宇;
摘要:<正>【活動理念】《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中關于青少年人生意義感現狀調查的結果顯示:38.0%的青少年缺乏人生意義感[1],也沒有動力去探尋生命意義,呈現出“空心病”的狀態。心理學家Michael Steger在研究中發現,人生意義感的缺失通常表現出三種狀態:困惑——無法理解過去;疏離——無法感受當下;虛無——無法邁向未來[2]...
第二把手術刀被發現后——敘事療法在高中生自傷個案輔導中的應用————作者:黃嘉穎;
摘要:一名高中女生因家庭原因缺乏自我認同,成績不良時會出現自傷行為,被醫院診斷為焦慮-抑郁共患,拒絕藥物、心理治療。心理教師以該生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的結果為導向,從其分值較低的四個維度,即情緒控制、積極認知、家庭支持和人際協助入手,采用敘事療法的問題外化、發展支線故事、觀眾見證等技術對其開展輔導。經過一個學期的心理輔導,該生情緒趨于穩定,自傷行為明顯減少,心理韌性得到提升
新高考背景下商業實踐社團對高中生涯教育的實踐影響————作者:劉俁瑤;
摘要:隨著新高考改革的實施,學生在高中階段有了科目選擇的自由,生涯規劃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成為學校的重要議題。復旦大學附屬復興高級中學基于商業實踐社團這一創新性生涯教育平臺,探索了其在新高考背景下對高中生涯教育的實踐影響。學校通過與青年成就組織的合作,設計并實施了包含公司成立與發展、運營與成果展示、產品展銷會等環節的課程體系;通過項目式教學,讓學生在相...
解密心靈,賦能成長——運用繪畫療法提升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的實踐策略————作者:王曉瑩;
摘要:留守兒童因與父母長期分離、缺少親情關愛,易出現種種心理和行為問題,而心理彈性在他們的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心理彈性的留守兒童能很好地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境。繪畫療法具有跨語言性、投射性、趣味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心理教師可將其引入初中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從“促進表達與釋放,提升情緒管理能力”“促進認知重構,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構建人際支持網絡”“發掘內在資源,喚...
以心育德:運用心理輔導技術提升班級德育工作實效例談————作者:雷喻童;
摘要:班級德育工作當前存在“說教”的問題,影響著班級管理成效與師生關系。為破解此困境,可引入心理輔導技術。自我開放技術有助于拉近師生距離,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時激發改變動力;行為塑造技術以多樣的強化方式,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問題外化技術將人和問題分開,能避免學生自責,促進學生客觀看待問題,凝聚智慧攻克問題。綜合運用這些技術,可讓班級德育工作更人性化、更高效,助力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
運用焦點解決,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作者:葉金鳳;
摘要:針對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狀,分析了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FBT)的應用優勢——關注問題解決與激發內在動力,提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策略,包括正向引領明確目標、探詢“例外”發掘潛能、充分贊美激發動能、奇跡問句聚焦未來、評量問句量化進步等,并佐以豐富的案例。實踐表明,SFBT 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視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成績與學習品質,教師應積極運用以促進教學
孩子內心強大的秘密——家庭教育中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韌性————作者:陳群桃;
摘要: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競爭激烈的背景下,青少年面臨著種種壓力和挑戰,心理韌性是他們適應變化、克服困難、實現個人成長的關鍵能力。家長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等方面來有效提升孩子的心理韌性,幫助孩子塑造強大的內心世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父母如何把“一碗水”端平————作者:丁夏睿;
摘要:<正>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家庭成功晉級為二孩家庭,甚至多孩家庭。新成員的到來,給家庭帶來的不僅是幸福與喜悅,還有“雞飛狗跳”和“手忙腳亂”的瞬間——一會兒弟弟弄壞了姐姐的書,姐姐憤怒反擊,兩人打得不可開交;一會兒姐姐吃了一口蛋糕,妹妹死活不干,找媽媽告狀;一會兒因為媽媽先抱了二孩,大孩委屈至極,崩潰大哭……諸如此類的事情讓部分二孩家長感到束手無策,每天都像有打不完的仗
封面人物檔案
摘要:<正>曾卉君,中共黨員,北京師范大學學生發展與教育專業博士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NCDA國際生涯規劃師,薩提亞家庭治療師,家庭行為分析師,系統式父母效能教練,正面管教注冊講師,深圳市寶安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教研員,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危機干預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深圳市教育學會生涯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作為資深的心理教研員,曾老師以其滿腔熱忱和專業精神,致力于心理教師隊伍的培養與發展,根據不同...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