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生物學教學》
關注()【雜志簡介】
《生物學教學》雜志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華東師范大學主辦,向國內外正式發行的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創刊50多年來,努力為讀者、作者服務,密切讀者、作者和編者的關系,已經在中學生物學領域成為我國生物學教育工作者提高學術水平及教學水平、促進我國生物學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重要媒體,成為我國中學生物學教師的良師益友。據“中國知網”統計,《生物學教學》期刊機構用戶已達3000個,國際個人讀者已遍布12個國家和地區。《生物學教學》的主要讀者對象為中學生物學教師,兼顧高校和其他教育和研究機構的生物學工作者。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評為“中小學教育類”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生物科學綜述、國家課程標準與實驗教材、現代教育論壇、國外教育動態、教師教育、教育教學研究、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信息技術、考試與命題、實驗教學、科技活動、教學參考、生物學科技信息、科學技術與社會及讀者之窗等。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生物燃料———新能源的希望之星 蘇兆瑞 4-5
2 生態系統的抵抗力和恢復力穩定性 新等; 6-7
3 植物干細胞及其應用概述 劉建華 8-9
4 引領中學生物學教師專業發展的教育敘事研究 任雅楠等 10-11
5 論生物學方法的建構 繆仁票 12-14
6 用 POE 教學策略進行“性狀分離比的模擬”教學 春; 15-16
7 構建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高效課堂的嘗試 趙永麗 17-18
8 生物科學史的教育教學價值———以人教版高中《分子與細胞》模塊為例 姚秀林 19-20
9 談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舍” 李安靜 21-22
10 新課程背景下生物學課堂教學中的文化意識 彤; 23-24
11 在“飼養和觀察蚯蚓”教學中讓生物學課堂動起來 磊等; 25
12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學設計 欣向紅 26-27
13 運用課本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徐德琪 28-29
14 “軟體動物”一節的教學 李麗娟 30-31
15 “減數分裂中的染色體行為”一節的教學設計 胡國勝 32-33
16 家庭實驗在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中的作用 瑜; 34+33
《生物學教學》雜志編輯部投稿須知:
題目簡明、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煉、標點準確。
1字數 一般不超過4000字。特別歡迎1000~2000字的短文。
2姓名、單位 在題目下一行寫姓名,然后在括號內寫省、市(縣)、單位全稱和郵政編碼。
3摘要、關鍵詞和作者簡介 2000字以上的文稿需有150字以內的摘要,2~5個中文關鍵詞以及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只介紹第一作者,如:出生年份、性別、職稱、學位、電子信箱、電話、手機等,排在文稿末。
4標題 層次的劃分一般不超過3級,每級標題均于左邊起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寫,然后空1格再寫標題(參見本刊正文)。
5計量 計量單位及其他專業符號以國家頒布的標準為準(例如:mL、kg、cm等)。
6參考文獻 文中若涉及重要的數據資料,應列出參考文獻。
物理教師評職稱論文:高一物理個性化作業設計與研究
人性百樣,有的人循規蹈矩,活的是無奈,有的人張揚個性,活的是灑脫。傳統的作業就是一種無奈,它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我校課題組在新課改的春風吹拂下,以人為本,大力推行個性化作業,張揚學生個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提高學習效率和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在此拋磚引玉,談談我校課題組對物理個性化作業設計的初步探索的幾點認識。
一、精題簡量是個性化作業的基本要求
較好的作業應該是摒棄了多而雜,知識重復而單一,題型怪異和偏癖,應該做到精選、精編、多創新題,及知識全面能力提升作用強的好題。要有精品意識,教師對作業設計中的每項目標要有清楚認識,避免出題的盲目性、隨意性,確保一題對應一個教學目標、一項對準一個訓練重點,真正從微觀上控制作業量,避免“題海”戰術,一方面體現對知識點要求層次不同,如哪些知識點只需要了解,哪些需要運用,故要求教師對物理教學大綱,高考對各個知識點的考查難易程度,習慣性出題方面,要非常清楚,根據大綱要求、高考標準。按不同的教學目的設計出作業的適宜程度。
生物學教學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葉綠素熒光技術探究不同溫度對微囊藻光合活性的影響————作者:章熙東;
摘要:葉綠素熒光作為光合作用關鍵生理過程的天然探針,為洞察植物光合效率提供了無損且靈敏的手段。將葉綠素熒光技術引入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開展定量實驗,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谠摷夹g,利用便攜式藻類熒光儀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為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注入新活力
基于SOLO分類理論測評科學思維的命題流程構建及應用————作者:廖姝燁;黃鍵;
摘要:基于SOLO分類理論,結合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四翼”的考查要求,構建測評科學思維的生物學試題命題流程,并以原創試題展示命制過程。實測結果表明所命制的試題質量較高,能有效測評不同學生的科學思維水平
大單元數字化視域下重構“雙新”實驗教學——以上海高中生物學實驗手冊修訂工作為例————作者:趙雯;
摘要:為支持和保障上!半p新”實驗教學實施,有重點、有突破、有創新地推進了高中生物學實驗手冊修訂工作。結合教學數字化轉型,手冊首次采用了紙質與數字相融合的復合型呈現形式。手冊修訂確立了整體管理、系統規劃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以大單元、數字化重構實驗教學的修訂策略,為教師和實驗員順利開展“雙新”實驗教學提供可操作的實踐指導和支持。同時進階思考了如何優化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數字資源,更好服務核心素養導向的實驗教學...
基于小組合作的“探究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實驗教學設計————作者:張金鑫;李娟娟;閆白洋;
摘要:以“探究生物體維持pH穩定的機制”為例,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通過任務分層—合作實驗—互動交流—評價反饋—構建概念的脈絡順序展開合作,以期提升生物實驗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于光合色素分離實驗相關疑問的實驗探究————作者:徐宏偉;鮑曉云;王云;
摘要:本文通過實驗探究,釋疑學生對于光合色素分離實驗結果中色素帶的寬度與色素含量是否呈正相關的疑問,明確教材光合色素的分離實驗是定性實驗,以期為一線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動物生命活動調節”原創試題命制————作者:史傳燕;
摘要: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循環禁食抗腫瘤為情境,基于高考評價體系命制一道與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相關的綜合性非選擇題。在闡述命題意圖的基礎上,結合測試結果提出了教學建議,同時對試題的命制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全學科閱讀視角下的單元復習教學策略設計————作者:李佳敏;
摘要:高中生物學復習課采用單元復習有助于學生系統回顧和整合一個特定主題的知識點,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雙新背景下,閱讀在提高學生生物學學科素養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本文以“探秘艾滋”為主題,通過與艾滋病相關的閱讀資料創建情境,以“情境(閱讀)—任務—活動”的單元教學模式展開“人體免疫調節”的單元復習教學
深;芎铣缮鷳B系統共生體研究————作者:林澤群;鄭慧清;孫湛芃;
摘要:不同于依賴太陽能的陸地和淺海生態系統,在深海極端環境中,生物群落的能量來源于化能合成微生物對硫化物、甲烷等化學物質的利用。在黑暗、高壓、高還原性的深海生境中,多細胞生物與化能合成細菌共同適應進化并形成共生體,建立了緊密的共生關系,形成了特殊的深海化能合成生態系統。本文綜述了典型深;苌鷳B系統——熱液和冷泉的環境特征,共生體的類群分布和共生的機制,也探討了共生體研究的意義及挑戰,為中學生物學教學中...
“一平方米科學展覽”在項目化學習中的應用————作者:田健;
摘要:科學展覽在激發學生的科學好奇心與傳播知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設計“一平方米科學展覽”項目,用較小的空間來高效地展示科學作品,來探索生物學與社會議題的聯系,已成為生物學科技活動中進行項目化學習的新形式
促進深度學習的“DNA的結構探索和模型搭建”教學設計————作者:段曉敏;
摘要:本節課圍繞“情境—問題—任務”三線展開,循序漸進,指向深度學習。通過創設真實問題情境、聚焦核心問題和設計挑戰性學習任務,引發學生的主動學習,引導課堂的動態生成,有助于學生把握遺傳物質的本質,提高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任務驅動下的“‘碳’秘亞運會”跨學科教學實踐————作者:陳艷;
摘要:以首屆“碳中和亞運會”這一真實情境為錨點,運用數字傳感器,并結合生物學、數學、信息技術、化學、地理等多學科知識,設計探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產生途徑、探究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徑、建構“碳循環”模型、“碳”秘亞運會四個任務,完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內容的教學,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探索酵母菌的發酵現象”項目化學習活動的實施————作者:哈季蓉;
摘要:依據《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生物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學習主題的活動建議,教師開展“探索酵母菌的發酵現象”項目化學習活動,帶領學生研究酵母菌在酒類釀造與面點制作中的應用。該實踐活動可拓展學生的學科知識,提升科學思維與實踐探究能力
濟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上冊》主要特點及教學建議————作者:王海霞;
摘要:濟南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聚焦生物學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強化課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該教材在編寫上的特點,包括:重視滲透學科德育元素,依據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選擇內容,實踐活動和欄目設置豐富,教材版式設計精美等。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建議:要聚焦大概念、真實情境的創設、科學思維訓練、跨學科實踐活動的落實,充分發揮學科育人價值
微量元素鋅的生理功能及與疾病的關系————作者:王思怡;饒小珍;
摘要:鋅是人體內第二豐富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機體內鋅元素的穩態與正常生命活動緊密聯系。由鋅轉運蛋白功能障礙等引起的鋅穩態失調可導致各類疾病的發生或發展,以鋅穩態調控機制作為靶點可為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可能。本文概述了鋅的生理功能及鋅穩態與疾病發生關系的研究進展,以期為高中生物學中微量元素及穩態調節的教學提供參考
基于新教材的高中生物學教師學科知識的分析————作者:張文玉;劉靜;王楠;
摘要:為了解新教材背景下高中生物學教師學科知識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收集到的上千條教師疑難問題進行文本可視化分析,包括高中生物學教師疑難學科知識的認知水平特征分析及其在專業課程與教材中的分布,運用python及其相關程序包進行特征詞分析與主題聚類分析,提出提升高中生物學教師學科知識的建議
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中綜合情境下的問題分析與解決——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為例————作者:王偉波;
摘要:在高三生物學二輪復習中,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為案例,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生物學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通過模擬探究深化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水平,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感悟生物學的重要價值,理解生物學的重要概念,建構整體的生命觀念
核心素養視域下中學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多維鏡鑒————作者:倪曉青;
摘要:從考察一線課堂教學現狀出發,梳理當前中學生物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歸因,尋找提升教學質量的具體路徑和方法,促進從認知改變到教學行為改變的學科實踐發生
科學論證取向的生物學教學:建模、實施與反思————作者:鄒傳龍;王蓓蓓;崔鴻;
摘要:科學論證取向的教學能讓學生明確地經歷提出主張、尋求和評價證據、為主張辯護和反駁等過程。在強調科學論證的同時,提出了科學論證取向的生物學教學設計模型,并以“果實的形成需要經歷傳粉和受精的過程”為例,進行了解讀和實證檢驗,在提升學生思維進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中生物學數字化課堂教學范式的構建及應用————作者:陳雅蓉;楊守菊;
摘要:數字化時代,高中生物學教學面臨變革契機與挑戰,從科學化學情分析、彈性化教學目標、精準化教學過程和數智化學習評價等方面構建了數字化教學范式并以“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教學為例闡述應用。提出實踐時應注意范式重組而非照本宣科、教學智慧優于數字智能、教學規范制約數字倫理等問題,以實現數字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科學融合
漫畫型趣圖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作者:陸昱;
摘要:漫畫型趣圖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信息提取、邏輯推理和語言表達等多種能力。在教學中合理選擇與運用漫畫型趣圖,可使學生在趣圖創造的情境中啟動思維,在剖析與討論中探明教學主題,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圖文互助的教學中,提升對教學內容的認知精度與深度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