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現代中小學教育》
關注()收錄情況
《現代中小學教育》為教育類核心期刊、北方優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期刊網”。
編委組成
該刊由東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盛連喜教授任主編;東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柳海民教授,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馬云鵬教授,博士生導師袁桂林教授任副主編;張捷編審任常務主編。
辦刊宗旨
該刊始終以刊物質量為中心,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出版方針,緊緊圍繞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教育熱點、重點、難點展開報道。以提高中小學教師和基礎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理論水平與科研能力、促進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繁榮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為宗旨。牢固地樹立起“出精品,創名刊”意識,確立了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刊方略,形成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辦刊新局面。
該刊物堅持前瞻性與時代性相結合、學術性與科學性相結合、現實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及時捕捉“新、奇、特”的思想與研究,注重信息的時效性、快捷性。已形成了鮮明的風格與特色,風格即立足基礎教育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既有學術理論深度,又有實用性。特色就是探討理論,反映最新政策導向、理論前沿;側重教學,指導教研;透視熱點,關注教改新動向;突出應用性,操作可行。
讀者對象
該刊以廣大中小學校長、教師,教科研人員為主要讀者群。
主要欄目
設置突出體現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刊物的指導性、應用性,重點反映地方教育特色,專欄刊發地方教育科研成果,宣傳報道地方教育動態。開設有教育改革、德育探索、課堂教學理論與實驗、教學論壇、新課程研究、課程資源開發、校本教研、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方式與教學藝術、學法指導、教材分析、各科教學疑難解析、教學設計、教案集粹、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與評價、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調查、現代教育技術、外教動態、班級管理、課題之窗、特色學校介紹等欄目。
發行情況
刊物組建了具有高素質、高職稱、高學歷、高水平的作者隊伍,目前,訂戶已經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得到廣大讀者的充分肯定與稱贊。
獲獎情況
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宣傳陣地,在傳播、介紹先進經驗,宣傳最新學術動態,推進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刊物曾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信息網》首批上網刊物,成為國內基礎教育理論方面的重要期刊。刊物有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文摘周報》等文摘刊物轉載,其中在《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的轉載量始終位居教育科學類期刊前列。刊物已連續兩屆被評為吉林省一級期刊,并成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后撤點并校時代”鄉村學校的文化使命及其實現路徑 郭文良
新型城鎮化下的農村教育:“干涸”、“貧血”及“缺土” 官愛蘭,周麗萍
新疆雙語學生跨文化適應及其評價 杜文軍,康陽陽
大學與中小學合作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薛正斌
論家庭文化資本對子女教育的影響及其回應 楊瓊
主線教學場效應的營造方式 鄭春
同學共生:教師在“活動導學”中的應然抉擇 張建國
論有效的學生研究 袁穎,黎聚才
希爾伯特·邁爾的優質課堂觀及啟示 丁彥華
聊讀:讓兒童“在場” 朱明海,許志君
依托結構導圖 助力布局謀篇 王亞
閱讀與寫作的交融性及其教學策略 楊巍,黃薇
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 薛海蓮
文化視野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 沈素英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表現性評價 李繼,劉坤贊
科學概念思維:小學科學課探究的內涵 張玉平
小學科學“概念建構課”課型解析 夏敏軍
教學與研究雜志投稿: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摘要: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有效
前言: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關鍵在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我們的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怎樣做才能提高課堂效率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談談自己淺顯的認識。
現代中小學教育最新期刊目錄
論陶行知的勞動教育思想對我國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啟示————作者:趙怡忻;張新海;
摘要:近年來,我國愈加重視勞動教育,其地位有所提高,而勞動教育本身也是“五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勞動素養、勞動習慣、勞動能力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的強烈呼喚。但在現實中,由于應試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勞動教育與實際生活相分離以及勞動教育重理論而輕實踐,導致我國的勞動教育存在概念模糊化、內容淺層化、過程形式化和評價片面化等問題。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導和踐行的“...
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匯聚“縣中振興”的磅礴力量——以淮安市清江浦區域高中發展為例————作者:徐振偉;張磊;
摘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步伐。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深化包括縣域高中在內的教育綜合改革。立足現代教育治理的宏觀視角,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根本遵循,通過厘清政府、社會、學校和教師等多種內外部主體因素職責,針對縣中衰落的原因探索振興縣中的有效策略,以期推進縣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為實現教育強國貢獻力量
“雙減”政策下小學編程社團活動設計與實踐研究——以重慶市S小學為例————作者:王洪梅;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與實施,全國中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已有序進入深化階段,這意味著學校需要更進一步關注和改進課后延時服務的實施細節,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編程社團活動是學校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設計和有效開展小學“混齡制”編程社團活動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關鍵問題。基于此,以素質教育、多元智能、建構主義學習等理論為基礎,構建編程社團活動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并提出編程社團活動實施...
地方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賦能高中思政課教學: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作者:方寧;陳宇博;
摘要: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聚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對新時代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提出新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的關鍵課程,是新時代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以地方愛國主義教育資源賦能高中思政課教學,能夠延伸德育廣度、拓展課程厚度、提升素養高度。在“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教師應把握“課...
校長經營學校的理念進階:管理、治理與善治————作者:陳殿兵;繆怡郡;
摘要:校長經營學校的理念決定著學校發展的高度與溫度。一位優秀校長理念的成長往往始于管理的開端、經歷治理的磨礪、成于善治的修為,最終實現教育場域內所有人的幸福成長。本文通過分析、解讀校長經營學校理念進階中每個階段的基本內涵、特征標識及發展方向,探究校長專業成長的層級,進而促進學校育人質量的整體提升,為將校長培養成具有先進理念、獨特風格的“大先生”和“教育家”進行有益探索
學習習慣對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學科與年級差異考查————作者:田佳奇;付瑤;田瀾;鄭興國;王應宗;
摘要:為考查學習習慣對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本文采用《小學生學習習慣問卷》評估了1 038名小學生。小學女生在課堂紀律、勤奮度、任務承諾、聽講專注度4個維度及總體學習習慣上的平均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小學生的總體學習習慣與其語文、數學單科成績及兩科總分成績呈顯著性正相關;去拖沓、課堂紀律、課外閱讀和任務承諾4個維度對語數兩科總分具有顯著正向預測效應;去拖沓、課堂紀律和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語文和數學單科成績的共同...
勝任力視角下中小學校長專業發展路向審思————作者:韓利鵬;
摘要:從勝任力視角審視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應選優配強校長隊伍,扎實開展基于勝任力提升的校長培訓。以辦學績效改善為根本點,以勝任力模型作為需求評估、課程設計和評價激勵的出發點,以經驗學習為主的內隱學習為支撐點,以問題導向的實踐研修為側重點,以反思改進、自我提升為結合點,以精準修復勝任力“缺口”為突破點,持續優化選拔培養路徑,切實提升中小學校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深化新時代教師評價改革的阻滯困境及紓解之策————作者:姬國君;宋麗芹;
摘要:深化新時代教師評價改革是教育評價總體改革的重要一環,不僅可以促使教師更好地履行立德樹人職責,還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為此,在價值理念的引領下,嘗試從教師價值認同、區域層面的制度設計、學校對教師育人方式變革等方面存在的困境予以分析,并進一步探尋出破解之策。以立德樹人引領教師評價改革價值認同,著力發揮區域層面的推進“橋梁”作用,激發內生性的專業學習,提升教師評價素養
“雙減”背景下教師工作壓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全國3313名教師的實證調查————作者:張泉靈;尹紹女;
摘要:在“雙減”如火如荼開展的當下教育環境中,學校作為教育主陣地肩負著更多教書育人的責任與擔當,而在逐步落實“雙減”各項措施中,教師更是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基于3 313份調研數據,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討“雙減”政策實施后教師工作壓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結果發現:“雙減”變革需求下教師工作壓力劇增;教師工作壓力在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職責擔當、工作氛圍、工作滿意度、自我效能感均對教師工作壓力具有負向預測...
基于學業質量要求的“選”“必”融通教學——以“古代西亞史”的專題教學為例————作者:儲天虎;代月俠;
摘要:在古代西亞史的專題教學中,以學業質量水平3、4級的要求為指引,開展“選”“必”融通教學。通過整合教材,厘清時空線索,把握關鍵語句,劃分發展階段,全面深入地認識古代西亞文明成就和地位,促進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等學科核心素養的涵養與落地。形成對古代西亞史的整體認識,構建起古代西亞史的高中教學框架,助力目前存在的教學困境和學生疑惑的解決
初高中銜接視域下創新高中歷史教學的五個維度————作者:許銳;劉金鵬;
摘要:作為中學教育領域的永恒話題,初高中教學的銜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至關重要,因此要把銜接的具體操作置于創新高中歷史課堂的維度中。可以嘗試依據課程標準研讀初高中教材,從而確定教學宏觀方向和關鍵性教學內容;課前開展準備性評價,從而了解學生基礎,并確立適宜的教學目標;引入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從而培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理性認知精神;踐行歷史課堂深度學習,從而實現知識的橫向拓展和縱向挖掘;轉變教學方式方法,設置多元...
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教育真實性評價的意蘊與建構————作者:鐘星霞;李雪平;陳璇;
摘要:當前,素養導向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教育追求,我國促進核心素養發展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與此同時,教育評價面臨著新要求與新挑戰。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能力,與之相匹配的教育評價體系建構應當注重全面性、真實性、過程性、多元化。而真實性評價具有相關系列特征,是融合多種評價方式于一體的評價體系,是指向核心素養發展的教育評價方式,為破解長期以來小學教育在評...
兒童舞臺劇推進少年兒童政治啟蒙的路徑研究————作者:張玉田;謝延龍;胡洋;
摘要:兒童舞臺劇備受少年兒童喜歡,是體現“以美育人”的思想、符合情境教育基本原理的藝術活動,以此方式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啟蒙教育是一種可行的路徑。兒童舞臺劇在施行時要注意考慮兒童的特點,以兒童喜歡且能接受的方式,做好與政治啟蒙教育思想的有機融合。利用兒童舞臺劇對少年兒童進行政治啟蒙教育要開發利用多種組織形式、多種途徑對少年兒童施加教育影響,利用多種方式加深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效果
膠東紅色文化融入德育體系的路徑研究————作者:王嘉榮;
摘要:膠東紅色文化資源是中國抗戰革命歷程中的重要文化資源,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以膠東紅色文化資源為引領,采取多項措施貫穿到德育體系中:深入挖掘和探究膠東紅色文化的內涵;改變和創新教育理念;建立科學、多元的德育模式;研發和創新校本課程和教材;注重營造氛圍,加強社會協作,更好地發揮立德樹人中文化育人的價值和作用
鄉鎮小學中等生學業成就困境成因及對策研究——基于扎根理論的探索性研究————作者:王鳳嬌;尕藏草;張文茹;德吉央宗;董慧瑩;
摘要:中等生在班級群體中占據多數,是班級中的主力軍。然而現行“抓兩頭,帶中間”“橄欖型”的評價方式以及中高考強調區分的選拔性特征,使得中等生教育在科目教學、班級管理和學校發展中極易成為被忽視和“一帶而過”的區域。本研究在甘肅省禮縣兩所鄉鎮小學中抽樣30位中等生進行結構性訪談,采用扎根理論方法對訪談資料進行三級編碼。從教育公平視角出發,運用教師期望效應和文化資本理論,對鄉鎮小學中等生學業困境進行歸因分析。...
強化學生勞動素養:價值、困境與突破——以H省部分普通高中為例————作者:王宏偉;劉世麗;
摘要:強化學生勞動素養涵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政治訴求、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育人訴求、滿足高校招生精準選拔的甄別訴求。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勞動素養面臨落地實施遭受質疑、體制機制有待完善、課程體系建設亟待改進、素養評價有待落地、師資隊伍亟需增強、實踐基地尚需整合等諸多現實困境。新時期,強化學生勞動素養應致力于建立健全學校勞動教育制度、深入探討勞動教育的時代內涵、整合優化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積極...
科學教師核心素養城鄉差異調查研究——以X縣義務教育綜合科學教師為例————作者:林光第;蔡樂;葉劍強;
摘要:科學教育肩負著未來科技人才培養和公民科學素養提升的重任,科學教師良好的素養是影響科學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對浙南地區X縣義務教育綜合科學教師展開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城鄉科學教師在性別、學歷、職稱等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教師核心素養方面也存在顯著性差異。為此從教學實踐、育人理念以及學科思維等方面針對城鄉科學教師核心素養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主動尋求發展,提高教學實踐能力;整合育人資源,落實全程育...
課后服務的家校社協同實踐研究————作者:宮義達;
摘要:課后服務的實施是減輕學生負擔、緩解家長焦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教學重回學校主陣地的重要舉措,家校社協同為課后服務的高水平開設提供保障。在交疊影響域理論視角下,繪制課后服務協同模型,探究多方協作模式,闡明協同機理,并在此基礎上,厘清責任劃分、運作執行、資源統籌等方面存在的困境。以此為前提,探究實踐路徑:樹立正確觀念,明確家校社三方責任;完善參與機制,開創融合發展新局面;打通共享渠道,統籌家校社協同...
以語文教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價值與方法————作者:李瑩;石利;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從青少年開始,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初中階段是鑄牢個體價值觀的關鍵時期,語文課程具有其獨特的人文價值,是新時期鑄牢初中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要途徑。用好部編版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首要任務,也是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此,本文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要視角,以其“五個認同”意識內涵為主線,從語文教材的文本分析、語文教材的資源挖掘、語文課堂教學...
“雙減”背景下大概念單元作業設計與實踐——以初中化學“物質構成的奧秘”單元為例————作者:袁梓健;嚴文法;李秀敏;詹思敏;
摘要:以“雙減”政策和《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指導,以人教版初中化學“物質構成的奧秘”單元為例設計作業。使用質性分析軟件Nvivo等方法研究新課標和教材,通過樹立單元教學目標、提煉單元大概念群、明確單元核心問題鏈等步驟,打造以大概念為錨點的“自選作業超市”投入教學實踐,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