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現代教育管理》
關注()期刊簡介
《現代教育管理》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現代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問題編發稿件,引導理論探索和實踐應用,為教育行政決策提供咨詢服務,為教育管理理論創新提供平臺,為教育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典型示范。主要讀者對象是各級教育行政管理者;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者;教育管理理論研究者;各級各類學校的廣大教師;師范院校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等。
獲獎情況
1992年和1993年兩次被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評定為優秀期刊;1994-2008年連續四次被確定為全國中文核期刊;2000年以來先后被確定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入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2004年以來四次被評為遼寧省一級期刊。
國外數據庫收錄:文摘雜志
應用力學評論
本刊MARC數據 本刊DC數據
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辦刊宗旨
現代教育管理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密圍繞現代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問題編發稿件,引導理論探索和實踐應用以鄧,為教育行政決策提供咨詢服務,為教育管理理論創新提供平臺,為教育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典型示范。
雜志欄目
設有決策咨詢、熱點研究、教育發展戰略規劃、教育政策、院校改革與發展、教育法制建設、教育督導與評估、教育管理學學科建設、師資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職業教育、比較教育、大學生就業等欄目。
讀者對象
各級教育行政管理者;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者;教育管理理論研究者;各級各類學校的廣大教師;師范院校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等。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高校發展戰略規劃的理論與實踐 別敦榮,BIE Dunrong
我國高校戰略規劃執行研究:進展、內容與方法 齊明明,劉靜,QI Mingming,LIU Jing
高校發展戰略風險:識別與控制 林偉紅,曾成棟,LIN Weihong,ZENG Chengdong
我國高校戰略發展困境及其破解 陳斌,CHEN Bin
走向現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權力重構 王珊,蘇君陽,WANG Shan,SU Junyang
地方教育行政分權:韓國教育公共治理現代化的基石 孫芳,李根珍,SUN Fang,LI Genzhen
新公共管理視野下的國外大學治理轉型——以英、德、法、荷四國為例 馬曉龍,都健,MA Xiaolong,DU Jian
大學服務屬性:“一般屬性”抑或“本質屬性” 錢志剛,QIAN Zhigang
關于大學社會職能演變、異化問題的思考 王愛民,WANG Aimin
轉型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存在的風險與規避策略 許曉輝,高光琪,張優,XU Xiaohui,GAO Guangqi,ZHANG You
權力博弈與價值嬗變:我國高校專業設置政策演變的雙重邏輯 李峻,陳鶴鳴,顏曉紅,LI Jun,CHEN Heming,YAN Xiaohong
高校自主招生權的制衡 魯鑫,王瑜,LU Xin,WANG Yu
省屬“211工程”高校科研發展水平差距的實證研究 任初明,張超,REN Chuming,ZHANG Chao
基于歷史數據的發展性評價研究進展分析 李振超,陳琳,鄭旭東,LI Zhenchao,CHEN Lin,ZHENG Xudong
中級職稱論文: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
摘要:中小學的校外教育活動對于學生的能力成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靈活多變的方式和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增長,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內教育的重要彌補。本文主要對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展開論述,在基本概念的分析之上,對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的建設實踐進行研究探討,不斷提升校外教育活動課程的意義和作用。
關鍵字:中小學,校外,活動課程,實踐
一 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
第一、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的特點
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是指根據學生發展和教學的需要,在校外的活動課程實踐教育中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認知進行指導的實踐課程。中小學校外教育活動課程的特點主要是實踐性、自主性、啟發性。實踐性主要是指校外活動課程在進行的過程中學生全程參與,通過自己的實踐行為促進教學活動的不斷開展,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對于活動課程有更深入的理解;自主性主要是在學生在活動課程中對于活動的開展以及自己的行動有明確的自主性,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行為,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獨立的思考決定自己的行為,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啟發性主要是指活動課程對于學生精神思想的影響,更準確的說是對學生思想的啟發,學生從活動課程中收獲啟示,精神思維獲得增長,實現了個人能力的提升和個人思想的增長。比如說參觀科技館,學生的主要活動就是看和聽,用自己的親身實踐來驗證自己的思考,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很大的自由,能夠獨立思考,完成自我的想象和沉淀,學生通過參觀思考對于思想產生影響和變化,引導自己的思想行為和更高的高度延伸。
現代教育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貫徹落實之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作者:劉來兵;張勇明;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發展進入以公平、高質量為核心的新階段。構建公平優質的基礎教育體系要以實現公平優質為主要目標,以系統推進公平為基本原則,以全面提升質量為核心任務,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為重要方式。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在普及水平、教育投入、教師隊伍建設、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卻也面臨著人口結構轉型與教育資源適配...
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的若干政策建議————作者:周洪宇;李宇陽;
摘要:要使《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繪就的藍圖變為現實,須著力破解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全面提升教育強國建設的執行力。為助力《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適應人口變化形勢,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探索逐步擴大免費教育范圍;有序推進中考改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錨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強拔...
中國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基礎教育評價的生態重塑————作者:孫杰遠;潘芳;
摘要:構建良好的基礎教育評價生態是重構基礎教育生態,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切。基于生態學視角,基礎教育評價生態的問題表征為:評價生態位高度重疊,主體差異性模糊;評價生態因子固化,評價指標缺乏靈活性;評價生態場單一,評價范圍窄化;評價生態環境支持力不足,評價改革乏力;評價生態節律弱化,評價過程簡單化。為重構良好的基礎教育評價生態,需要分化生態位,實現評價價值取向多元化;監測評價生態因子,保障評價指...
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邏輯與實現路徑:基于中介方法論的思考————作者:許曉革;張祥蘭;
摘要:隨著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的不斷深入,家校社協同育人理論發展被賦予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階段的家校社協同育人理論不能很好地闡釋或指導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究其原因,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沒有真正地遵循實踐邏輯。從中介方法論的角度解釋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邏輯的方法論意蘊,總結歸納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作為中介方法論具有融合性、關系性與生成性三大關鍵屬性。基于實踐邏輯的中介方法論,進一步提出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實踐路...
多元與一體: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高等教育系統發展形態、路徑及啟示————作者:吳寒天;曾令琴;嚴天怡;
摘要:加拿大大多倫多地區高等教育系統呈現多元化與一體化發展的特征。這不僅緣于其獨特的發展歷史,更得益于其實施了促進高等教育機構差異化發展、建立機構間高效且穩定的轉學機制、提升機構及整體系統的國際化水平等舉措。“多元一體”的發展形態促進了該地區高等教育資源的整合,實現了域內高等教育機構的錯位競爭,回應了地區發展需求體現了該地區對高等教育機構及整體系統國際化進程的重視,使國際化要素內嵌于“多元一體”發展形態...
行動主義視域下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內涵表征、邏輯向度與應然建構————作者:林琳;
摘要:行動主義視域下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內源動力、行動選擇和目標指向受到治理主體權力互動中的行為交換、權變調適和公共價值等方面的影響。從工具理性走向實踐理性、從線性思維走向系統思維、從計劃秩序走向自生秩序、從協作治理走向合作治理是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邏輯向度。高等教育治理主體權力互動應消解主客體界限、依托內源性解釋、強化促進性規則、建構行動者網絡,進一步增強治理主體權力互動的主體間性,形成權...
中國教育現代化背景下基礎教育評價的價值轉向及其實現————作者:李廣海;史立民;甘鵬;
摘要: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為核心宗旨。在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基礎教育評價面臨著價值轉向與方法創新的雙重任務。價值轉向上,要從單純注重學業成績向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轉變,方法創新方面,需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評價過程的動態化、精準化...
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三重向度————作者:唐世綱;
摘要:作為現代大學的支持性力量和保護性力量,現代大學制度是一種具體包括價值理念、規則體系和運行機制在內的“價值-規則-運行”縱橫交織邏輯序列的結構性存在。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是世界現代大學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有各國現代大學制度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基于此,新時代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可從結構性視角出發,對其進行問題反思和進路建構。具體而言,從價值向度來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大...
我國縣域教師流動失衡的生成邏輯、現實審視與治理策略————作者:王銳;楊宇軒;柳海民;
摘要: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近年來,黨和國家持續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教師結構化流動是推進縣域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必要保障,我國通過政策設計、主體推動等措施大力推進縣域教師合理、科學、穩定地流動。從生成邏輯來看,縣域教師流動更多處在相對穩定的科層組織之中,受政策調控和個人能力意愿雙重因素共同驅動,并通過信息勢能、知識勢能、經濟勢能、制度勢能和關系勢能等單一變量作...
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如何規劃——基于12所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地圖的透視————作者:陳玥;董海霞;張峰銘;
摘要:世界一流大學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行為體,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世界一流大學統籌推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系統性規劃。對全球12所世界一流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進行戰略地圖分析發現,大學可持續發展依循人與自然和衷共濟的生態邏輯和意識與實踐相互作用的行動邏輯,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整個戰略系統,在充分保障人力資源、組織資源和信息資源的前提下,通過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參與和校園運營為利益相關主體的可持續發展...
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建設的特征、問題與應對————作者:荀淵;潘岳林;
摘要:加快構建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和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也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保障。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以制度銜接、結構合理、供需適配、協同聯動、持續改進為關鍵特征,最終指向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政策目標。當前,我國在建設高質量教師教育體系過程中面臨教師教育機構與制度體系銜接不足、教師教育院校區域分布不均、教師培養層次偏低、各教師教育參與主體協同乏力及教師培...
高職教師專業成長的發展邏輯、現實困境與紓解路徑————作者:張家軍;馮筱佳;
摘要:高職教師在專業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外在支持,離不開自身所擁有的資源以及自身內部的發展動力,即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權力、資本、自我規訓。權力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外在的支持力量,資本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資源支撐,自我規訓為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內在動力。在現實的教育場景中,高職教師面臨著專業成長自主權受限、專業成長的資本不足、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不夠等現實困境。對此,應賦予高職教師專業成長...
教育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博弈困境與紓解————作者:楊茂慶;伍輝燕;
摘要: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是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要途徑,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價值旨歸。在以往的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分別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現家庭教育缺位、學校教育錯位和社會教育越位等錯綜復雜的局面,進而影響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有效紓解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應創設家校社協同育人條件,確保家庭、學校、社會三...
現場工程師核心能力培養的理論邏輯、行動框架與實踐進路——基于產教融合場域的審視————作者:馬廷奇;王思瑤;
摘要: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是提升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核心能力的關鍵路徑。依據布爾迪厄場域理論,產教融合場域主要包括行政場域、職業教育場域和產業場域三個子場域,相互交織構成“三場協同”的育人框架。在此框架下,現場工程師核心能力培養的關鍵要素包括“三位一體”的產教融合共生場域、“跨界協同”的主體間性關系、“和而不同”的優勢資本累積和“上顯下隱”的多維立體能力。在實踐中,需要強化政府政策和資源支持,...
我國中小學教師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原則、流程與實踐路徑————作者:鮑傳友;任榮;任俐;
摘要: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師“退出不暢”現象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成為建設高質量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瓶頸。基于程序公正性理論,借鑒西方發達國家中小學教師退出程序的設計經驗,通過對我國T市部分中小學教師、學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部門人員的調研,提出我國中小學教師退出程序公正性的六項原則,即標準性和差別性相結合原則、準確性原則、發展性原則、人際尊重原則、參與性原則及情理結合原則。在這些原則基礎上,細化我國中小學教師...
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大學超學科研究的理想圖景、現實境遇與發展路徑————作者:李翔宇;張斌;
摘要:作為大學創新知識生產的新形態,超學科研究在現代知識生產與創新中至關重要,大學超學科研究的知識領域和體系以知識集群和創新網絡為主要特點。創新生態系統視角下,大學超學科研究的理想圖景表現為多元創新主體的參與式研究、不同類型知識的生產性互動、大學主導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與支持開放式創新的制度環境。然而,出于多元創新主體參與性不強、異質性知識元素存在沖突、大學協同創新主導力缺失、開放式創新制度環境不佳等原因...
高等教育應對人口變化的多維策略與國際經驗(筆談)————作者:張德祥;盧曉中;陳廷柱;王少媛;修南;黃福濤;
摘要: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少子化趨勢逐漸增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積極應對人口變化,首先要關注老年教育,通過完善管理體制,創新教育模式,塑造數字治理優勢,加強理論與實踐研究,構建適應全生命周期的現代化老年教育體系。面對人口變化,高等教育應適時適度調整目標指向,以適應人口變化帶來的影響,如生源結構變化等;同時應認識到人口變化整體上有利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高等教育應通過拓寬生源渠道、...
大學超學科知識生產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組織變革理論————作者:趙哲;李鑫容;張德誠;
摘要:三階段組織變革理論為大學超學科知識生產影響因素研究的邏輯形成與體系構建提供了極具解釋意義和支持作用的理論框架。遵循“理論—實證”的研究思路,經過理論研判和對20所大學的調查分析,識別、篩選并構建大學超學科知識生產影響因素指標,運用熵權法對影響因素的各層次指標重要性進行順位排序,其中,“條件性因素”在一級指標中處于最重要的位置,“教師多樣化構成”等六項二級指標分別在它們所屬的一級指標中處于最重要的位...
互惠理論視域下產教融合相關主體角色關系及功能研究————作者:李夢卿;劉開亞;
摘要:深化產教融合是推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制度設計,其相關工作涉及政府、職業院校、企業等多元主體,各主體開展以自身角色為基礎的良好互惠合作是提升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基于直接互惠視角,厘清各主體角色認知、認同與踐行的內在邏輯,通過角色認知生成、角色認同增強與角色踐行內化,防范機會主義風險、避免消極互惠、警惕非對稱互惠現象的發生;基于間接互惠視角,著力加強產教融合主體的合作凝聚力,通過互惠...
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地位、主要任務與實踐路徑————作者:張志勇;儲招楊;
摘要:教育強國建設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奠基性工程。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強國建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教師隊伍改革是撬動教育綜合改革的支點。在本體論上,依照新時代教師隊伍的戰略定位,鞏固和提升“強教必先強師”的時代戰略地位。在價值論上,從教師規模需求、結構需求、層次需求和質量需求4個維度闡釋新時代應該建設一支“怎樣的教師隊伍”。在方法論上,需要實施教育...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