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學語文教學》
關注()【雜志簡介】
《中學語文教學》是在呂叔湘先生倡議下于1979年創刊的,葉圣陶先生親筆題寫刊名,劉國正先生曾任副主編,是行業內的龍頭刊物之一。多年來,本刊始終恪守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同時密切關注教學實際。本刊的權威性、高品位與實用價值都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本刊是全國性中學語文專業學術期刊。創辦20余年來形成了學術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辦刊特色,在國內同類刊物中獨樹一幟,頗受廣大讀者好評。近年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本刊登載了大量有關文章,成為業內人士了解教改動態的重要窗口,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2002年在中國語文報刊協會“編校質量評比”中獲優秀獎
2003年在中國語文報刊協會“編校質量評比”中獲優秀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語文萬維網、進修與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語言知識與教學等。
2015年06期目錄參考:
護持生命的詩意 杜桂萍
理想的中學語文教材:語言運用+經典閱讀 顧振彪
語文教材應當堅持文體組元 吳格明
教材編寫要突出“怎么教” 黃厚江
巧抓各種矛盾 索解文章意涵 陳金華
整合:追求教材運用的個性化——以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為例 李文軍
段落:語文教學的核心部件 榮維東,陳家堯
過程化寫作教學的三大策略 鄧彤
作文取舍之道 莊平悌
句子有密碼 妙處與君說 梁增紅
孤獨寂寞的歌者 偉大崇高的行吟——《漁父》文本試析 馬丹丹,馬軍峰
意識流的影像思維——解讀《墻上的斑點》 楊林玉
細讀《臺階》:那些鄉土視域下的人與事 黃剛
破解孔乙己話語密碼 孫衍明
向文本的更深處漫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研究綜述及教學建議 賈桂強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教學設計 徐昌才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 殷秀德
成人教育雜志社投稿:石油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創新研究
摘要: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本文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深入研究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機制現狀及原因,在此基礎上圍繞重慶科技學院學風建設主線和石油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內容,從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內容、方式、載體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構建了富有專業特色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為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的特色化開展提供實踐指導。
關鍵詞:專業特色,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學生黨支部
1 引言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政治保障,更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提高黨的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保證。與時俱進地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緊迫任務,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優良學風建設的內在需求。本文從微觀視角出發,深入調研了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現狀,并結合石油專業特色,重點研究了學生黨建工作理念、內容、方式、載體等方面的創新途徑和方法,構建了具有石油專業特色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機制。
中學語文教學最新期刊目錄
筆法和章法細微處的呼吸沉潛——《項脊軒志》文本新解————作者:童志斌;吳月江鴻;
摘要:《項脊軒志》是明中期作家歸有光創作的散文,被視為“淡筆深情”的代表。文章以項脊軒為中心,記述了家族的興衰和作者與三位重要女性的回憶。文學作品解讀,唯有貼近文本自身,沉潛于文本深處,方可從筆法和章法細微處聆聽作者的“呼吸”,從而避免只關注作者情感主旨變化,單純地結合文本外在背景進行談論的外行行為
情感、生命意志、哲學精神:定篇閱讀教學的三個層級————作者:王開東;
摘要:王榮生把教材選文分為“定篇”“例文”“樣本”和“用件”。“定篇”作為經典文本,超越了語文的實用價值。其教學需要花大氣力,在文字中“出生入死”,努力破譯作者的情感密碼,深入生命意識層面把握作品的哲學精神內核,獲得超越時代的情感和價值觀念,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解憂之旅 道阻且長——《駱駝祥子》深度研讀課教學設計————作者:王慧;
摘要:<正>【教學目標】1.通過命運軌跡圖的設計與優化,解析祥子的人生動態。2.通過對假想與現實的矛盾分析,探究祥子悲劇的成因(重點)。3.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辯證地看待個人與環境的關系,認識到個體的覺醒和行動能改變社會環境,初步形成改良社會的公民意識。(難點
語文學業成就表現的教學導向————作者:吳欣歆;
摘要:現行課標將學業質量界定為學生完成一門課程或一個階段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體現關注正向發展、指向未來潛力的基本理念。學業成就表現明確了教學變革的基本方向: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引導學生借助評價洞察現有成就,反思現有經驗,探索獲得更大成就的方向與方式。更新“學業成就觀”,是一體化設計教學與評價的基礎,是達成教學與評價一致性的重要前提
從轉化到活化: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標準的實施策略————作者:袁文;
摘要:為了建立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評價與日常教學之間的聯系,教師需要依據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標準進行“三級轉化”,即聚焦課程內容,實現從課程標準到教材單元的轉化;聚焦學習內容,實現從教材單元到學習單元的轉化;聚焦評價場域,實現從學習單元到學習任務的轉化。通過這樣的逐級轉化,高中語文學業質量標準對日常教學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才能有效發揮,“教—學—評”一致性才能得以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得以提升
《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作者:邰雅利;
摘要:<正>師:2003年首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給獲得2002年年度杰出成就獎的作家的授獎詞是這樣說的:“他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他,就是史鐵生
分裂與重合——《哦,香雪》中香雪的性格系統————作者:宋獻普;
摘要:鐵凝的小說《哦,香雪》中,香雪與鳳嬌這兩個友好親密的人物形成“躍進與退縮”“外塑與內修”“大膽與嬌羞”“告別與歸來”等一系列既矛盾又統一、既沖突又互補的關系,并且沿著情節進展形成由分裂趨于重合的軌跡。鳳嬌是香雪的潛在人格的表征,它與香雪的顯性特征組合成香雪完整意義上的人物性格系統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應凸顯思維品質的培養————作者:郭躍輝;
摘要:<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整本書閱讀”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并將“提高整體認知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之一,這也是提升核心素養中的“思維能力”的體現。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應凸顯思維品質的培養,尤其是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研讀王慧老師的這篇設計后,我對此有了更新的認識
發問,文學的靈魂————作者:趙憲宇;
摘要:<正>最近,江蘇省官媒連續兩天發出“三問”:DeepSeek為什么會出現在杭州?為什么南京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么?盤點一下,一些關于人生之問、生命之問,特別是錢學森的世紀之問,都那么振聾發聵,催人奮進。發問,是一門學問,它發源于文學,文學就像是發問的母機。文學最善于發問。屈原特別善于發問,《天問》一下就覆蓋了天宇,一篇文章就有一百七十多處發問
思維力:中考寫作復習的指歸————作者:蔣興超;
摘要:中考寫作是思維的展現和比拼。抓住思維力,就抓住了中考寫作復習的牛鼻子。中考復習階段,教師需從創設高質量思維場域、全方位檢視學生的思維品質、系統性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三個維度聚焦和發展思維力,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事理說明文表現性評價工具的研制與使用策略————作者:王從華;
摘要:在課堂教學評價由“對學習的評價”向“促進學習的評價”轉型的背景下,表現性評價尤其需要關注。研制和使用表現性評價工具能提高高中事理說明文寫作教學的效率。研制表現性評價工具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確保評價內容要素與核心寫作知識一致,二是語言表達準確、易懂、層次鮮明。使用這一評價工具,應處理好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自評與他評、評價工具預設與生成等四組辯證關系
“癯而實腴”:情、理、詞、格的相稱——蘇軾《記承天寺夜游》解讀————作者:張香來;汲安慶;
摘要: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一文很自然地實現了他“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的美學追求。該篇散文以“明月”意象為統攝,以“欣然——陶然——釋然/悵然”的情脈一路貫穿,不僅在閑人、明月、竹柏三種意象中寄寓了豐富的哲理內涵,而且也映射了作者赤子之心、忻合共情、空明心地這些言語人格的特質,創造了情詞相稱、理詞相稱、格詞相稱的美學范式,具有無窮的韻味
“的”的密碼——汪曾祺《昆明的雨》語言藝術賞析————作者:孟凡軍;
摘要:汪曾祺散文善用“的”字。對“的”的語境理解直接影響對汪曾祺為文為人的理解。基于語用學,從言語形式、言語情感和言語人格三個層面,解碼汪曾祺《昆明的雨》中“的”的語言藝術。其細語輕聲、疊詞后綴、情感克制等是理解“的”言語形式和言語情感的技術密碼,而平淡從容的生命品性則是理解“的”言語人格的人文密碼
審視悲劇 思辨尋美——《孔雀東南飛(并序)》教學設計————作者:劉兆勛;
摘要:<正>【教學目標】1.研讀故事,探究出故事的悲劇原因。2.遷移拓展,體悟故事背后的力量。【課前準備】學生結合課本注釋自主閱讀,做到字通句順,能陳述出故事背景、故事梗概,初步了解人物性格。【教學過程】一、課堂導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千年前的一聲喟嘆拉開了愛情悲歌的序幕
明體求變 因疑解惑————作者:徐曉彬;
摘要:<正>《孔雀東南飛》是思想性和藝術性交輝的漢樂府名篇,有著巨大的認識價值、審美價值和教學價值。教者不同,見識不同,對教材的處理也就各有千秋。有的重言(文言),有的重文(文學);有的連堂累課,細大不捐;也有的提綱挈領,單兵突進,譬如劉老師這篇教學設計。現行教材中對《孔雀東南飛》的特點只不過略有提示,如“長篇敘事詩”“愛情婚姻悲劇”等,而在如何兼顧“敘事詩”的獨特體裁和“悲劇”的深刻主題方面,本篇教學...
教材“讀寫一體化”的教學實踐路徑——以《阿房宮賦》為例————作者:劉臻;
摘要:針對高中語文教學“讀寫分離”的現象,應改變“講授型”教學思維,運用教材“讀寫一體化”策略。以統編教材必修下冊《阿房宮賦》教學為例,依據教材文體特征,開發基于真實情境的寫作任務,融讀于寫,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與個性化表達意識;緣文設疑,回應質疑,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思辨性表達能力;以單元學習任務為導向,啟發學生融通知識與技能,提高解決綜合化、系統化的真實問題的能力;讀寫協同,充分發揮教材作為教學資源...
“倡議書”練一次即可————作者:王棟生;
摘要:<正>基礎教育階段,有些實際生活問題,學生沒機會接觸,或是不想了解,他們不了解社會問題的復雜,甚至不清楚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出現的,這時,要求他們“準確”“正確”地表明個人態度,不僅有難度,也容易使之對教育產生誤解,同樣也是對人的不負責。學生不表態,不代表沒有正確的態度;表了態,也未必代表內心真實想法。若能不要求學生表態,減少或降低表態要求,就能讓他們有比較多的機會全面觀察并深入了解事實,逐漸形成個人...
寫作教學,在求“真”中救贖——從高考作文之病說起————作者:周京昱;
摘要:當下高考作文,存在就題附和、萬能堆砌、問題缺失、自我逃逸、文風浮華等程度不同卻相當普遍的問題。高考作文訓練,應以“真生活”為內容,切實為文;以“真說理”為核心,深入為文;以“真表達”為保證,嚴謹為文。這是提升學生寫作素養的迫切任務,也是語文教育從業者自我反思、自我救贖之道
《〈說得清,道得明〉寫作指導》教學實錄————作者:劉曉玲;
摘要:<正>【教學設想】必修下冊第三單元圍繞“事理說明文”的寫作設計了兩個寫作情境:一個是說明“你發現的某一事理”;另一個是以“常識中的理為話題”。我們設計了基于身邊新聞的寫作情境任務:2024年4月,江西贛州在氣溫高達32°C的情況下突降冰雹,這一極端天氣引發了同學們熱議,大家發現35°C以上高溫天氣下冰雹的現象在全國屢見不鮮。為營造良好的科學文化氛圍,學校學生處擬在宣傳欄張貼一組文章,普及“高溫天氣...
“以經證經”的典范之作————作者:漆永祥;
摘要:<正>《論語本解》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全宋詩》與《儒藏》主編之一的孫欽善先生所著,是當代比較權威、準確,也比較接近孔子原意的《論語》注譯本之一。《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大多數語錄已經失去了孔子當時說話的語境與場合,很難知道此話對誰而講,因何而說,再加上語簡義奧,給后人理解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古代《論語》注本極多,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存在歷史局限性;今人注譯之作亦不少,且利用出土...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