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是教育部主管、武漢理工大學期刊社主辦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主要刊登文史哲、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新聞傳播與出版、文化學、心理學、美學、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與社會科學學科及其相關學科、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最新理論研究成果,歡迎社會各界從事人文社科研究的學者和學人及作者惠賜佳稿,歡迎各高校、圖書館和院系資源室征訂收藏本刊,歡迎社會圖書館和科研院所圖書館征訂和收藏本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全國建材優秀科技期刊
湖北高校先進學報期刊編輯部
湖北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先進集體
全國理工農醫院校優秀文科學報
《CAJ-CD規范》優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經濟管理、政治學法學、社會學、哲學、美學、文學語言、歷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多孔磷酸鹽水合陶瓷的制備及性能研究董偉明,盧忠遠,李軍,宋開平,賴振宇,牛云輝,廖其龍
2. 磷化處理對軟磁鐵粉性能影響高慶慶,肖超,張忠健,劉存奇,尚福亮,楊海濤
3. 光學氧敏感膜的溶解氧敏感特性及長期穩定性劉忠勛,李坤,劉慧超,黃俊
4. P、V共摻雜納米TiO2的制備和性能研究彭麗萍,葛紅美,徐凌
5. AZ31鎂合金在Hank's仿生溶液中的電化學腐蝕行為研究張春艷,劉成龍,楊惠,張露瑤
6. 輥道窯富氧燃燒的數值模擬研究何峰,郭建東,金明芳,文進,程金樹
7. 復合膠凝漿體中粉煤灰組分反應程度定量表征方法研究王志亮,丁慶軍,黃修林
8. 酸對硫酸鋁系列液體無堿速凝劑穩定性影響甘杰忠,王玲,田培,趙霞,陳拴發,關博文
9. 納米甲基纖維素接枝共聚物制備與表征帥闖,張弛,林曉艷
10. 廢舊LDPE/SBS復合改性瀝青SMA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牛冬瑜,韓森,徐鷗明,黃啟波,關甫洋
11. 纖維瀝青碎石封層層間粘結性能及其影響因素張爭奇,石偉,邊秀奇
12. 設同步碎石下封層的基面間剪切強度影響因素分析周澤洪,鄭南翔,紀小平
13. 基于多目標遺傳算法的汽輪機轉速PI控制器參數優化涂環,陳輝
14. 基于Quest3D的抓斗挖泥船平挖作業交互式仿真呂學昭,肖漢斌,崔建勛,沈威
15. 基于改進引力模型的集裝箱班輪網絡構建研究王杰,梁金鵬
16. 基于RFPA2D的巖石裂紋擴展模式的研究鐘波波,張永彬,李宏
17. 深部硐室圍巖分區破裂化現象數值模擬研究蘇仲杰,錢七虎
18. 水分及凍融效應對頁巖力學特性影響的試驗研究張慧梅,楊更社
論文發表代理: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對就業教育的促進作用
摘 要: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季扎堆社會求職,在就業形勢日漸嚴峻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前景更是不容忽視。高職院校通過對在校生進行創業教育,使得他們在思想理念、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創新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同時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以及良好的就業技能,更好的推動高職院校就業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就業教育
就業是教育的根本。據有關數據表明,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低達3%,而高職生創業成功的概率更低。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其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創業型人才,更是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就業技能,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通多更加有效的創業教育,不斷推動其對就業教育促進的作用。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建筑企業投標決策系統動力學分析————作者:李紅兵;柯升;
摘要: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投標報價是建筑企業重要的業務活動。投標策略的選擇是一個兩難問題,即投標報價應“足夠低”從而能夠順利中標,同時又應“盡量高”而讓企業獲得必要的利潤。該文從建筑企業的角度出發,以項目管理理論和戰略管理理論為基礎,分析影響投標決策的多種因素,包括項目層面、企業層面和行業層面的影響因素。建立系統動力學模型模擬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項目績效情況以及其對企業戰略發展的影響,為建筑企業科學投...
大型LNG運輸船自主進港控制方法研究————作者:黃立文;向守源;王杰;張胡偉;徐錄平;賀益雄;
摘要:為解決LNG(Liquefied Natural Gas)運輸船進港控制問題,以樂清灣進港航道為例,分析總結進港航段的交通特點及通航管理規定,建立了數字化交通環境和船舶運動模型,基于自適應最優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航向控制,提出了一種大型LNG運輸船自主進港的自適應預定目標態勢下的航速航跡耦合控制方法,包括根據分檔車鐘控制船舶變速和自適應最優PI...
基于BP神經網絡PID控制器的Buck電路電壓控制研究————作者:石宇揚;胡磊;肖剛;肖朋;
摘要:針對傳統PID控制的Buck電路動穩態性能較差等問題,提出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PID控制器在線優化的Buck電路電壓控制方法,將Buck電路的輸出電壓、參考電壓以及其差值作為神經網絡輸入,PID控制器參數Kp、Ki、Kd作為神經網絡輸出,利用BP神經網絡的在線優化功能,提高控制效果。在Simulink仿真平臺搭建基于BP神經網絡PI...
基于VMD與IFTTA-ELM的電力電子電路軟故障診斷方法————作者:李鈺欣;姜媛媛;
摘要:軟故障作為電力電子電路常見故障,如果不及時診斷并排除,將會轉化成硬故障,對電路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為解決電力電子電路軟故障診斷過程中存在的特征區分度差、診斷難度大的問題,提出通過變分模態分解(VMD)聯合改進的足球隊訓練算法(IFTTA)對極限學習機(ELM)初始參數優化的故障診斷方法。首先,將采集的故障信號經過VMD分解成本征模態分量(IMF),提取重構后IMF的十三維時、頻域參數作為故障診斷的...
改性鎂基固化劑固化工程棄土性能研究————作者:陳杰;吳春然;寇世聰;
摘要:我國建筑工程每年產生約20億t工程棄土,綜合利用率僅5%,填埋處置對環境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采用氧化鎂和硫酸鎂制備鎂基粘土固化劑,并添加檸檬酸和CaSO4晶須纖維改性,研究其固化棄土的性能。結果表明,固化劑與棄土質量比為2∶3時,固化土3 d和28 d強度分別為43.2 MPa和61.1 MPa。摻入60%棄土的試塊浸水28 d后軟化系數為0.64,仍具較高強度且無皴裂。MI...
建筑渣土再生夾芯墻板制備及性能————作者:李仁雙;鄭俊峰;陳紹游;殷曉明;金超;楊奉源;蔣俊;盧忠遠;
摘要:以建筑渣土泥漿為成孔劑,礦渣粉、水泥為膠凝材料,設計制備建筑渣土再生多孔材料,用作保溫芯材與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復合,獲取建筑垃圾再生夾芯墻板,開展性能測試與節能效能評估。研究表明:膠凝材料56 kg/m3,泥漿1 279 kg/m3時,可以獲得干密度為745 kg/m3,導熱系數為0.108 W/(m·K)的再生多孔材料;利用該再生...
再生細粉泡沫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研究————作者:甘可穎;侯莉;李軍;蔣俊;劉志艷;
摘要:為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利用率,試驗采用建筑垃圾取代水泥的方法,摻入廢棄紅磚粉或廢棄混凝土粉,制備不同密度等級的泡沫混凝土,設置0%摻量為基準組,分別按20%、40%、60%、80%的比例取代泡沫混凝土中的水泥,研究建筑垃圾對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導熱系數、吸水率以及軟化系數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建筑垃圾取代量增加,泡沫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導熱系數降低,吸水率增加,對軟化系數的影響不大;與摻廢棄混凝土粉相...
周期性荷載作用下混凝土-環氧涂層界面多氣泡損傷演化————作者:常留紅;朱勇;曾子彬;郭洋;周佳瑤;王壽林;
摘要:在波浪等周期性荷載作用下,海工建筑物涂層多氣泡的貫連極易發生力學剝蝕。建立環氧涂層-混凝土基體界面初始損傷內聚力模型,分析周期性荷載作用下涂層界面不同形態和相對距離多氣泡損傷演化。結果表明,圓形和同行、并列橢圓形多氣泡最大應力應變出現在兩氣泡底部中間,正交橢圓形多氣泡則出現在右側氣泡左側短半軸,其最大應變分別為1.265×10-5,1.175×10-5,...
加沙地帶Shorouq大樓爆炸倒塌精細化數值仿真研究————作者:李鑫蔚;楊格;余啟航;吳斌;
摘要:針對加沙地帶Shorouq大樓受導彈襲擊后發生坍塌的事件,采用顯式有限元動力分析程序ANSYS/LSDYNA建立了該結構的精細化數值模型,對其在底部構件受爆炸破壞后的倒塌過程進行了模擬。數值模擬效果與實際爆炸倒塌效果基本吻合,再現了該框架剪力墻結構縱向逐跨坍塌的過程。結果表明,爆炸首先對迎爆區域的豎向受力構件產生破壞,隨后相鄰端部梁板等橫向受力構件因變形過大而出現大量塑性應變區域,成為結構薄弱區域...
鋼-混組合梁中鋼與混凝土的強度匹配試驗研究————作者:盧志芳;符潤朝;劉沐宇;馮鵬程;劉新華;
摘要:基于普通混凝土C60、超高性能混凝土180 MPa級UHPC、普通鋼Q370、Q420和高強鋼Q500等5種材料,設計制備了6根不同強度鋼材與不同強度混凝土的組合梁,開展其抗彎性能試驗,研究不同強度匹配的鋼-混組合梁的抗彎力學性能、破壞形態和裂縫分布特征,掌握鋼-混組合梁鋼與混凝土強度的匹配規律。結果表明:隨著鋼主梁強度從Q370、Q420到Q500,當混凝土為C60時組合梁的抗彎極限承載力分別為...
超高性能混凝土全裝配式閥廳內嵌式防火墻抗震性能試驗研究————作者:李建勤;高湛;胡勁松;王暉;焦一飛;
摘要: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全裝配式閥廳內嵌式防火墻抗震性能,選取原型頂部有梁的剪力墻節段制作縮尺比例模型,并進行擬靜力試驗。在試驗模型頂部沿梁方向施加低周往復荷載,研究試件的裂縫發展、破壞模式和滯回曲線等抗震性能。結果表明:塑性階段豎向裂縫集中出現在墻板兩側,破壞階段墻體兩端連接節點角落被拉開,最后在半圓弧形槽口處發生擠壓破壞。試件滯回環整體飽滿,表明結構具有較好的耗能能力;試件整體破壞形態為彎剪破壞,...
花崗巖在沖擊荷載下的動態力學性能研究————作者:刁宏煒;劉俊新;任天彬;廖文軍;王狄;
摘要:為了探究花崗巖在沖擊荷載下的動態力學響應特性,將選取的花崗巖材料加工成?50 mm×30 mm的圓柱試件進行SHPB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沖擊荷載下花崗巖應力-應變曲線峰值應力隨應變率的增大而增大,呈正線性相關。花崗巖在動態壓縮破碎過程中,能量時程曲線包括3個階段:壓密階段、能量累積階段、破碎穩定階段。當入射能量低于640 J時,大部分能量轉化為耗散能,當入射能量大于640 J時,大部分能量轉化為...
基于MAGMA的鑄鍛一體成型轉向節工藝改進————作者:張恒泰;李思源;徐志剛;王澤忠;任俊成;馬晨曦;
摘要:為解決鑄鍛一體成型轉向節熱處理鼓泡問題,運用MAGMA軟件對轉向節壓鑄過程進行模擬,分析缺陷產生原因,對鑄件結構和澆排系統進行優化改進,使用MAGMA軟件中的DOE分析對澆注溫度、模具溫度和注射速度等工藝參數進行優化。對優選的方案進行試制驗證,生產的轉向節沒有出現鼓泡等其他缺陷,內外部質量良好,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延伸率較原工藝分別提升了7.9%、16%、61.5%,并通過臺架試驗考核驗證
橋梁耐候鋼Q370qENH抗疲勞性能研究————作者:李克璋;周強;劉暉;周博洋;劉國雄;
摘要:基于寶武鋼鐵集團生產的Q370qENH高性能橋梁耐候鋼,對其開展了單調拉伸試驗與高周疲勞試驗,得到了它的力學性能與疲勞性能。采用考慮延性損傷的彈塑性模型對單調拉伸試驗的應力-應變曲線進行擬合,并識別了力學模型的參數。采用Papadopoulos模型、Wang模型、WMCM模型以及基于von Mises應力的修正MWCM模型等4種基于臨界面多軸高周疲勞準則的多軸疲勞壽命預測模型對耐候鋼疲勞壽命進行預...
基于含裂紋缺陷的箱梁損傷識別研究————作者:譚冬梅;羅豪;銀菁淼;吉柏鋒;
摘要:以某斜拉橋為研究對象,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橋有限元模型,研究橋梁結構損傷前后位移影響線的變化趨勢,分析在相同車輛移動荷載下不同局部性能下降對橋梁的影響。提取橋梁鋼箱梁局部單元,針對箱梁頂板單裂紋疲勞擴展損傷,采用FANC3D-ABAQUS有限元交互計算,研究單裂紋參數變化對裂紋擴展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位移影響線差值能有效識別出橋梁結構的損傷位置與損傷程度。同時,不同裂紋形態對應力強度...
鋼渣SMA-13瀝青混凝土耐久性研究————作者:李亞洲;楊文東;
摘要:通過壓蒸試驗、浸水馬歇爾試驗、凍融劈裂試驗、低溫-10℃小梁彎曲試驗及高溫-浸水-重載耦合車轍試驗綜合評價了鋼渣SMA-13瀝青混凝土的長期使用耐久性。結果表明:鋼渣的壓蒸粉化率較小,體積安定性良好,可用作瀝青混凝土的粗集料。在長期60℃浸水條件下,鋼渣SMA-13瀝青混凝土的體積膨脹率達到0.75%,切片試件中未出現裂紋等現象,浸水殘留穩定度為92.9%,凍融循環后的劈裂強度比為88.9%,低溫...
富水地層雙線隧道開挖的模型試驗研究————作者:王智德;周泉涌;李根;安佳興;江俐敏;
摘要:綜合理論分析、室內模型試驗和現場監測,分析了富水地層雙線隧道盾構在不同地下水位和空間位置下的力學行為。結果表明:地下水位顯著影響地表沉降,沉降最大值多出現在隧道中軸線附近,并向兩側遞減;地下水位下降時,地表沉降值先增后減,水位接近隧道拱頂時沉降增長率最高,沉降槽寬度與水位呈線性關系;圍巖應力釋放呈“雙峰”分布,峰值位于隧道拱底,地下水位在拱頂時釋放最大,對施工影響顯著;當地下水位位于隧道拱頂,隧道...
混凝土增韌對裝配式防撞護欄性能影響分析————作者:付軍;李貫超;宋曉婷;顏煜;李天祥;于永龍;
摘要:混凝土材料抗沖擊性能是影響裝配式防撞護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文中設計了低摻聚甲醛(POM)纖維和鋼纖維增韌混凝土配合比,通過落球沖擊試驗結果分析選出推薦配合比。采用推薦配合比增韌混凝土作為護欄材料,進行車撞模擬,從導向性能、阻擋性能、緩沖性能等方面,進行增韌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護欄的防撞性能增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低摻量下當POM纖維摻量為1.2kg/m3,鋼纖維摻量為20 kg...
基于多源大數據的高速公路事故預測機器學習模型對比研究————作者:李美玲;吳海偉;李子輝;冉晉;
摘要:文中研究收集了事故、駕駛行為和交通運行等多源數據,以1 km和1 h為顆粒度進行了數據融合,整合了人-車-路-環境的10個因素和事故是否發生的結果要素。引入準確率、精確度、召回率、F1分數、AUC分數作為待選評價指標,采用窮舉法選取最優變量組,以XGBoost模型為例構建了5種機器學習模型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發現,對于文中的極端不平衡數據集,F1分數作為評價指標更優,最優變量組建議使用窮舉法進行對比...
致密/疏松/致密疊層氧化鎢電致變色薄膜設計與制備————作者:張炯;李睿聰;蔡曉佳;孫丹丹;唐秀鳳;
摘要:氧化鎢薄膜因調制范圍高、可逆性和循環穩定性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電致變色領域。但是,單一形貌的氧化鎢薄膜難以滿足使用要求。因此,以直流反應磁控濺射方法,通過調控沉積氣壓和功率制備疊層氧化鎢薄膜(致密/疏松/致密),其中上致密層作為記憶效應功能層、中間疏松層作為電致變色功能層、下致密層作為附著力功能層。通過與單一形貌薄膜相比,疊層氧化鎢薄膜在波長550 nm處達到最高調制率(75%),且記憶效應與單一...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