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常州工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常州工學院學報》刊物歷史:本刊1983年11月創刊,原名《常州教育學院學刊》,為季刊。1995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公開發行,并更名為《常州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11月江蘇省常州師范學校、常州教育學院、武進師范學校合并,組建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更名為《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并改為雙月刊。2003年9月常州師范專科學校并入常州工學院,學報于2004年10月更名為《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為季刊。2005年10月改為雙月刊。
辦刊宗旨:活躍哲學與社會科學學術思想,增進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人文學科專業的教學改革,促進社會科學研究。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常州文化、四海論壇、心理學、經濟管理、文學藝術、語言文字、高等教育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論考茨基對民主社會主義始祖伯恩施坦的批判--兼論應對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對青年思想影響的策略 張保和,ZHANG Bao-he
新常態視野下協商民主問題探究 潘超,武紅陣,PAN Chao,WU Hong-zhen
新時期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路徑研究 竇玉菁,DOU Yu-jing
農民工勞動權益保護法律問題及對策探析 張旭,ZHANG Xu
試論語義特征分析法 程樹銘,呂亞萍,CHENG Shu-ming,LU Ya-ping
“格外”、“分外”句法語義探究 陳秀利,CHEN Xiu-li
“十二五”以來我國連鎖餐飲業與經濟增長關系探析 朱芬華,ZHU Fen-hua
常州市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測度和評價 李夏玲,LI Xia-ling
迷失的美國《大都會》 章淮平,ZHANG Huai-ping
內部殖民主義下“非洲烏托邦”理想的幻滅--《荒原蟻丘》中非洲現代化道路的誤區 陳玲,王大鵬,CHEN Ling,WANG Da-peng
常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周蘭珍,吳建軍,侯滌,ZHOU Lan-zhen,WU Jian-jun,HOU Di
論新生代農民工閱讀生活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以常州市部分新生代農民工閱讀狀況的調查分析為例 王雷宇,WANG Lei-yu
家國情懷的當代培育 張斌,段周燕,ZHANG Bin,DUAN Zhou-yan
學問考談 甘正芳,GAN Zheng-Fang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 王聰,WANG Cong
回顧與展望:高校班級建設研究綜述 高淑紅,GAO Shu-hong
由鵝湖之會看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競爭力構建 秦琰,QIN Yan
創新驅動新常態下高校知識產權戰略 王建文,WANG Jian-wen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高校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徐春艷,XU Chun-yan
基于農村視角的地方高校通識教育課程建設 陳真,CHEN Zhen
文藝理論投稿:試論李漁小說“新奇同質”思想在喜劇風格中的體現
摘要:李漁小說的尚奇觀理論在內涵上包含著三方面的內容:“非奇不傳”、“常中求奇”和“新奇同質”。縱觀李漁的白話小說集《連城璧》與《十二樓》,可以看出許多作品都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喜劇效果,而這種喜劇效果的形成與李漁小說“新奇同質”的思想是密切相關的。本文試從李漁小說所選取的題材、所塑造的人物、設置的情節以及大團圓的結局等方面闡述李漁小說“新奇同質”的思想在喜劇風格中的體現。
關鍵詞:李漁小說,新奇同質,喜劇風格,文藝理論投稿
李漁小說喜劇風格之奇主要表現在喜劇風格之“新”這個層面上,這是他小說“尚奇觀”中“新奇同質”思想的具體展現(李漁小說“尚奇觀”的理論詳見2010年05期《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中《李漁小說的尚奇觀在藝術手法中的展現》一文)。在李漁之前,詼諧幽默的話本小說不能說沒有,但在作品總體上形成如此鮮明統一的喜劇風格,可以說就只有李漁一人。無論什么樣的題材、人物、故事,到了李漁筆下,都被賦予了喜劇的特質,無不透露出喜氣和樂意。李漁極力主張文學創作要使人“消愁”,給人帶來快樂,即所謂“傳奇原為消愁設,費盡杖頭歌一闕;何事將錢買哭聲,反令變喜成嗚咽。惟我填詞不賣愁,一夫不笑是吾憂;舉世盡成彌勒佛,度人禿筆始堪投”[1]9。在李漁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作家在作品總體上形成如此鮮明統一的喜劇風格。而李漁小說所顯現出的喜劇風格,正是他求新求奇,是其“新奇同質”思想的具體實踐。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