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是一所以廣播電視、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計算機課件等多種媒體為主要手段,基于衛星電視網絡、計算機網絡和教學管理網絡模式進行遠程開放教育的省屬本科院校。《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是由江蘇廣播電視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1990年創刊,半年刊;1994年改為季刊;1998年國內外公開發行,1999年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2000年加入“中國期刊網”;200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改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刊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關注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論研究,刊登各學科的研究成果。為突出本刊特色,辟有“遠程開放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終身教育研究”、“社區教育研究”、“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等特色欄目。“遠程開放”是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的最重要特色,學報設立了以“遠程開放教育”為主的特色欄目,積極關注遠程開放教育的熱點和廣播電視教育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及時、全面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據統計,近年來《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及選作索引的文章有二百余篇,在全國電大系統中名列前茅。
自創刊以來,《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不斷提高質量,創出特色,成為江蘇廣播電視教育系統重要的學術交流陣地,受到讀者的一致好評。多年來,獲得過各種獎勵:1996年,被評為全國電大優秀期刊;2000年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2002年榮獲第二屆全國電大優秀期刊一等獎;同年,在第二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評優活動中,被評為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2004年評為江蘇省一級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獲獎情況:
2000年獲首屆執行《CAJ-CD規范》優秀獎
2002年4月獲全國電大優秀期刊一等獎
2002年6月被評為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遠程開放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終身教育研究”、“社區教育研究”、“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等特色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MOOC在線教學模式的啟示與再思考--以江蘇開放大學實踐為視角 張璇,ZHANG Xuan
2. 數字化學前教育資源庫的構建研究 方兵,楊成,FANG Bing,YANG Cheng
3. 微型學習資源:“微”理念與實踐的思考 吳嚴超,WU Yan-chao
4. 我國服務外包人才需求與培養的調查研究--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視角 蘇娜,SU Na
5. 高職生自我妨礙與自尊、學業成敗歸因的關系研究 朱燕菲,ZHU Yan-fei
6. 高職院校素質公選課的現狀分析及思考--以江蘇城市職業學院為例 徐亞,徐甜甜
7. 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程開發 周忠浩,ZHOU Zhong-hao
8. 基于網絡的高校體育與社區體育互動研究 鄭斌,ZHENG Bin
9. 公平視閾下城鄉社區教育發展均衡化問題研究 王銘,王義保,WANG Ming,WANG Yi-bao
10. 紫色的苜蓿紅色的玫瑰--《帶燈》正文、后記互文閱讀 錢旭初,QIAN Xu-chu
11. 論馮至1949年前詩歌風格的轉變 楊洋,YANG Yang
12. 唐代文學視閾中的藥商形象探析 馬國云,MA Guo-yun
13. 魏晉女性文學創作述論 王征,WANG Zheng
14. “轉語”:王陽明的經典詮釋方法論 楊虎,黃玉順,YANG Hu,HUANG Yu-shun
15. 牟宗三“坎陷”內涵述解 張立恩,ZHANG Li-en
16. 民事訴訟當事人庭審遲到問題研究 李海霞,黃素貞,LI Hai-xia,HUANG Su-zhen
17. 新《民事訴訟法》視野下的民事二審發回重審制度 高鴿,GAO Ge
18.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域下的高校組織工作 盧福毅,LU Fu-yi
19. 文化自覺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綜述 刁秋華,郝書翠,DIAO Qiu-hua,HAO Shu-cui
20. 關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實效性的研究 楊斌
省級文學期刊投稿:珍珠首飾設計的色彩應用搭配問題
摘要:珍珠作為首飾設計中常用的有機寶石之一,得到我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愛。珍珠被賦予了許多美好的寓意。珍珠很好地詮釋了女性之美。珍珠的顏色與不同的金屬顏色和寶石顏色相搭配,碰撞迸發出不同的美感。首飾制品色彩心理學的研究從理論的高度指導了設計實踐。本文就珍珠飾品設計的色彩應用搭配進行了分析,以期為設計實踐提供理論依據與支撐。
關鍵詞:珍珠,色彩,色彩心理學,色彩搭配
寶玉石材料被分為有機寶石和無機寶石兩大類。有機寶石含有有機材料,是由古代或現代的動物和植物等生物所衍生。珍珠即為一種常見的有機寶石,其佩戴價值廣泛被世界各國的愛美人士所推崇。國際寶石界將珍珠定義為六月的生辰石,結婚三十周年的紀念寶石。我國也有悠久的珍珠佩戴歷史,其與玉石、瑪瑙、水晶并稱為我國古代傳統“四寶”。我國宋代將珍珠定義為佛教七寶之一,這七寶分別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又作玻璃,意為水精、水玉。寶石的一種,與人造玻璃不是一種物質。)、硨磲、真珠、琥珀。其中“真珠”即為“珍珠”。藏傳佛教中可作為七寶圣物的寶玉石有十多種,其中也包含珍珠。從佛教意義上來說,珍珠蘊含光明和圣潔。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