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邯鄲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邯鄲學院學報》以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繁榮科學文化事業,促進學術交流,發現培養人才為宗旨,以學術性、師范性、地方性為特色,立足本校,面向全國,是開展國內院校之間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 歡迎廣大作者踴躍投稿。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學術名家研究、趙文化研究、教育研究、文學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多視角的趙文化研究》序 李學勤
2. 《荀子·仲尼篇》校釋訂補 王天海,宋漢瑞
3. 信息動態
4. 荀子對“儒”的分類 李文娟,LI Wen-juan
5. 批判與分析: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訪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學部委員程恩富教授 楊莘
6. 孔子的“中道”哲學及其意義 楊朝明,YANG Chao-ming
7.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儒學現代化 魯力,LU Li
8. 合情合理——正當對合理性的超越 揭芳,JIE Fang
9. 上博簡(八)楚辭類作品與楚辭學的新認識——兼論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關系 陳民鎮,CHEN Min-zhen
10. 上博簡(八)楚辭類作品與屈原賦詞類比較研究 鐘之順,ZHONG Zhi-shun
11. 上博簡(八)楚辭類作品草木意象初探——以《李頌》、《蘭賦》為中心 張彩華,ZHANG Cai-hua
12. 上博簡《李頌》與《楚辭·橘頌》比較研究 萬德良,陳民鎮,WAN De-liang,CHEN Min-zhen
13. “才子應須才子知”——金圣嘆批點《西廂記》心態新探 李克,LI Ke
14. 現代散文言志論中傳統資源的再認識 胡前,HU Qian
15.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獻疑(四則) 劉芳
16. 太極拳真諦探析 段玉銘,盧建輝,劉文星
17. 系統論視角下永年楊式太極拳品牌文化構建研究 劉昆,韓志磊,馬秀杰,LIU Kun,HAN Zhi-lei,MA Xiu-jie
18. 廣府太極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與運用的研究 李建設,LI Jian-she
19. 太極拳騰空擺蓮540°接雀地龍動作起跳階段技術的運動學分析 徐偉龍,王乃虎,盧建輝,黃海
相關論文范文:德育教育是遠程開放教育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鋼性需求
摘要:在“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試點項目中,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被確定為“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試點單位。遠程開放教育作為這一建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首當其沖地站在這個陣地的最前沿。如何培養一批開放大學的學生楷模、祖國各行各業的優秀建設者,就成為電大德育教育的一門永久課題。
關鍵詞:德育教育,遠程開放教育,鋼性要求
一、 電大遠程教育學生的德育教育現狀
1、近幾年來,現代遠程教育在不斷的探索和改進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對于現代遠程教育學習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
邯鄲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秦人族源蠡測——兼論秦趙共祖說————作者:安子毓;顏永政;
摘要:秦國族源當為雙重二元。既有研究已指出,秦國族源為二元,其公族為東來的惡來一族之后,而中下層民眾則為當地之西方土著。然仔細分析史料,秦國公族的來源恐亦并非如此簡單,其很可能是惡來一族與當地某親周戎族部落通婚融合的產物。其中下層公族的父系祖先當為東來的惡來一族,而核心王族的父系祖先或為戎人。秦族世系表中的中潏應即此戎族部落之祖先,其混入東方族源的世系表當為秦人所附會。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秦趙共祖之說,...
從新見“邯亭”陶器看趙都邯鄲的市亭設置————作者:郝良真;
摘要: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邯鄲、武安、永年等地先后發現了十數件“邯亭”戳記陶器,有的出土于戰國晚期至漢初的遺址,有的出土于西漢墓葬之中,有的屬于在古遺址采集。就“邯亭”戳記陶文而言,屬于秦代文字。在邯鄲的考古研究中,戰國末至秦代的器物沒有明確的標識,在此我們將這一時期遺址出土的“邯亭”陶器暫定為秦代器物,那些明確出土于西漢墓葬的“邯亭”陶器則為西漢早期器物。這樣看來,秦代統一推行的市亭制度,在邯鄲...
道貫與廢起:荀子對儒家歷史理性的堅持與開拓————作者:石洪波;
摘要:荀子的歷史思想包含著對歷史之常的認識,外在的歷史條件以及崇德、尊圣、貴賢、隆禮等均是其內容,這些歷史之常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在治亂廢起(變)之中實現的;荀子的歷史思想也包含著對歷史之變的認識,即同情異道與異情同道兩方面,表明歷史變動并不是單純的歷史演進,而是蘊含著歷史規律(常)并受其支配的過程。歷史之常與歷史之變的張力貫穿著荀子對儒家歷史理性的認識,這種認識上承孔子、孟子而有所堅持,下及韓非、李斯...
個性、風格與品牌:學術期刊核心競爭力“三劍客”————作者:劉京希;
摘要:以期刊的個性化追求為起始點,經由以“不可取代性”欲求為指引的獨特風格的化約與凝練,最終通達品牌化之標的,當是學術期刊逐步提升其核心競爭力、向著“名刊”目標邁進的“三段式進化”過程。個性決定期刊的運勢;風格表征著期刊相對穩定而具有的內在的思想理念與獨有氣質;品牌則外化與傳遞著辦刊人的理念、品位和境界追求。故而,似可將個性、風格與品牌,謂之學術期刊核心競爭力“三劍客”。從個性、風格到品牌的逐級打造,無...
論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脫鉤的必要性————作者:陳穎;
摘要:以論文影響因子作為期刊評價的基礎是不可靠的。影響因子源于論文的被引率,被引率受研究對象、研究隊伍、研究方法的影響和制約,存在機會的不均等;當下期刊評價導致學術期刊價值取向混亂、惡化了學術生態、影響了學術公平競爭;在網絡化數字化新媒體勃興時代,學術成果的呈現已經碎片化,對于期刊整體評價的價值和意義需要重新審視,強化學術共同體對于論文的定性評價,淡化期刊的整體評價,減少行政干預,是今后學術評價的方向,...
從清華簡《成后》看《度訓》的相關問題————作者:劉國忠;
摘要:從清華簡《成后》篇可以看出,“度”在西周早期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傳世文獻中,《尚書》的《度訓》《命訓》和《常訓》3篇也有同樣的內容,而《尚書》的《洪范》篇“皇建其極”也是相關意識的反映。對比這些文獻,可以看出以中道治國的思想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并深刻影響了西周早期的政治生活
武術美學三題——論《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與藝術性》————作者:馬劍;
摘要:武術本是用于格殺的技能,它如何與藝術審美關聯且緊密結合,并衍生出龐大的演武技藝群和藝術審美體系。從武術藝術審美的生發再至中西文化比較,依邱丕相教授《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與藝術性》文章為基礎,進一步梳理武術藝術審美的三個主要論題:武術美學是技擊與藝術的融合與升華、武術美學須與真實技擊保持距離、武術美學是追求一種尚武之意境。通過三題,以期進一步挖掘《武術套路運動的美學特征與藝術性》中的武術美學內涵,...
考古博物館建立的思考————作者:申慧玲;黃楠;
摘要:通過研究考古博物館的發展及現狀,闡述考古博物館在保護文化遺產、推動學術交流、滿足公眾需求和助力地方發展中起到的作用,總結考古博物館的特點與優勢,并從文物保護、展示利用、教育宣傳和理論研究等方面提出展望,為博物館的建設與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從而更好地發揮其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獨特作用,推動博物館事業朝著更加專業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邁進
論初中美術教學五育融合的理論依據與方法策略————作者:馬驍驊;郭彥;
摘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加強五育融合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從美術學科的特點出發,闡述了初中美術教學五育融合的理論依據。然后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在常規美術課、跨學科教學和項目式教學中加強五育融合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分析了五育融合對初中美術教師在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
地方文化遺產研究成果融入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和路徑——以邯鄲市為例————作者:劉曉坡;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九年制義務教育普及,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校園文化建設也越來越受重視。盡管如此,目前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特色并不鮮明。地方文化遺產因其獨特的地域性,越來越受到學術界重視,不斷推出新的成果。這些成果與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具有獨特的優勢,更加容易為當地學生接受,有利于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但是,地方文化遺產研究成果運用于校園文化建設還有很多路要走。需要對這些成...
《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先秦、秦漢史》2024年第6期 全文轉載《邯鄲學院學報》2024年第2期史黨社教授文章
摘要:<正>《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先欒、秦漢史》2024年第6期全文轉載《邯鄲學院學報》2024年第2期發表的史黨社教授的《戰國時代趙在河西有土考》一文,該文指出“戰國時代的趙國,其西北疆域也歷經變遷,舊多認為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后到達內蒙古河套一帶,根據新的考古、陶文、簡牘資料,可知早在武靈王向西北牌土之前,很可能在戰國早期趙嬰子之時,其疆域已經擴大至晉陜黃河以西地區。戰國早中期之時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年第1期轉摘 《邯郭學院學報》2024年第4期王子今教授文章
摘要:<正>《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5年第1期“全國高校文科舉報概覽”轉摘《邯鄲學院學報》2024年第4期發表的王子今教授《趙豹反戰論的生產力比較視角一一論“秦以牛田,水通糧”“不可與戰”》一文。文章指出《戰國策·趙策一》記載,趙豹警告趙王應避免與秦國對抗,“秦以牛田,水通糧,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嚴政行,不可與戰
征稿啟事
摘要:<正>《邯鄲學院學報》是河北省教育廳主管,邯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本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持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跟蹤理論前沿,促進學術交流,以學術性、地方性為特色。立足區域,面向全國,是校內外展開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2014年本刊“趙文化研究 ”專欄入選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2023年入選中宣部首批哲學社會科學期刊重點專欄建設名單,并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是有全國乃至世界性影響的地域文化...
至武蔚文——著名武術家邱丕相先生訪談錄————作者:崔浩軍;
摘要:邱丕相先生是當代著名武術家、教育家、書法家,從事武術教學和研究近60年,研究領域廣泛,不僅在武術競賽、武術教育、武術文化、武術歷史、武術審美、武術傳播等領域卓有建樹,還將武藝融于書藝,用筆墨雕琢身心,成就至武蔚文。2024年5月22日、6月5日、6月14日,有幸對邱先生進行了學術訪談。邱先生回顧了向武學先賢求學、問學的經歷及受到的影響,并圍繞武學之路與志業選擇、武術裁判與競賽發展、武術競賽與社會質...
太極拳的體醫融合價值與實踐——邱丕相先生“太極拳與健康促進”論繹————作者:黃海;陳軍;
摘要:受邱丕相先生“太極拳與健康促進”之觀點的啟發,從體醫融合的視角,論繹太極拳的健康價值與實踐。通過探討太極拳對體醫融合的理論貢獻及其在健康促進中的應用價值,尋求其在社區、醫療機構、學校和健康講座中的實踐路徑,發現太極拳不僅體現了整體觀念和預防為主的醫學理念,還在提高身體素質、改善心理健康和促進康復等方面展現了顯著的應用價值,并且通過在社區、醫療機構和學校教育中的實踐應用,發現太極拳有助于提升居民健康...
涿鹿爭戰與文明開篇————作者:杜勇;
摘要:在中國文明起源的歷史進程中,涿鹿大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地理舞臺。炎黃時期,華夏、苗蠻、東夷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而涿鹿大地既是炎黃部族活動的中心區域,也是當時多民族和平往來與政治角力的中心區域。阪泉之戰使炎黃部族聯合體的盟主地位由炎帝轉移到黃帝那里,而涿鹿之戰由黃帝與炎帝聯手擒殺蚩尤,則牢固樹立了黃帝在部族聯合體的盟主地位,而且使這個政治共同體進一步擴大。經過多次戰爭的洗禮和政治重組,不同民族...
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第21屆年會學術研討觀點綜述————作者:張子程;谷熠;
摘要: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第21屆年會暨“新的文化使命與文藝理論的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匯聚全國1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240位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會議不僅是對2024年度中外文藝理論研究成果的全面回顧與總結,更是聚焦于探討中國文化未來新的使命與中國文藝發展的新方向。會議探討的學術議題十分廣泛,除傳統的文藝理論、文藝批評、藝術理論、美學等問題仍為專家學者們探討的話題外,數字網絡與藝術、游戲與藝術、新媒體與藝術、人...
“沙丘”的兩次政變及其延伸問題——基于國家治理的視角————作者:顧濤;
摘要:《史記》中的“沙丘”,位于今河北邢臺市平鄉縣東北,該地與商紂王、趙武靈王、秦始皇之死有著密切關聯。尤其是趙武靈王廢去太子趙章,“傳國”少子趙何,引發前295年的“沙丘之亂”;秦始皇外遣長子扶蘇,意欲傳位給少子胡亥,在前210年秦始皇死于東巡返程途中,爆發李斯、趙高聯合發動的繼承人秘密變更事件,即“沙丘之謀”。這兩次政變,都是秦始皇和趙武靈王以個人意志構成對國家制度的不正當干預,想要在繼承人問題上突...
魯迅與趙國貨幣————作者:王時磊;
摘要:魯迅先生不僅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位頗有見地的收藏家,這為他的寫作提供了充足的養分和生動的實物形象。在《魯迅日記》中,記載有近10枚是先秦時期趙國的錢幣,既有趙氏起源地山西境內的平陽、齊貝、長子、襄桓、滋氏、藺地的布幣,也有趙國越過太行山、挺進中原時期的安陽布幣、甘丹、白人刀幣等,展示出趙國在群雄爭霸中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軌跡,也成為趙國商貿發展繁榮的縮影。趙國錢幣上所凝聚的豐富的歷史信息...
“混亂”還是“自洽”?——孟旦、何艾克對荀子人性論的辯議————作者:東方朔;
摘要:在荀子思想研究中,圍繞《性惡》篇的爭論由來已久且涉及諸多方面。盡管在《性惡》篇中荀子明確宣稱“人之性惡”,但孟旦(Donald. J. Munro)卻通過對比《性惡》篇和《荀子》一書中其他篇章的不同說法,認為荀子對人性的論說存在矛盾和混亂;何艾克(Eric L. Hutton)則站在荀子人性論具有統一性和融貫性的立場,試圖為荀子的人性理論作出辯護,并逐一對孟旦的疑問進行了反駁。究竟該如何恰當地理解...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