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懷化學院學報》
關注()雜志簡介
《懷化學院學報》是懷化學院創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大16開本,160頁,雙月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43-1394/Z,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671-9743。現任編委會主任陽柏蘇,主編陽柏蘇博士、羅康隆教授(特聘);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劉景慧副編審。《懷化學院學報》注重政治性、現實性、學術性、科學性、地方性,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
在欄目設置上能推陳出新,開辟了“鄧小平理論研究”、“地方文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欄目,力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平我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遴選刊發了大量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立論科學、論證充分、學術價值高和現實意義重大的文章,發揮了作為地方性大學學術期刊其引領學術思潮和學術導向的作用。《懷化學院學報》先后與國內600余家期刊建立了交流關系,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學報》、《香港大學學報》、《香港浸會大學學報》。
此外還與《新加坡理工大學學報》、德國《數學文摘》、美國《數學評論》、俄羅斯《文摘雜志》有密切的交往。有許多文章先后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的各刊物、《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科學院《中國數學文摘》、美國《數學評論》等權威刊物轉載、摘錄。《懷化學院報》是我國僅有被德國《數學文摘》收錄的60多家學報之一。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經國務院新聞辦、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核備案,《懷化學院學報》被《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并被列入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懷化學院學報》1989年被曾獲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期刊處、湖南省高校研究會頒發的質量優秀獎。1999年,在湖南省高校社會科學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在湖南省高校自自然科學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并獲優秀欄目設計獎。2002年在湖南省高校學報評比中獲二等獎。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被《中國期刊網》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并被列入中國學術期刊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欄目設置
開辟了“鄧小平理論研究”、“地方文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1. 天門冬主要營養物質的月變化規律研究 歐立軍,賀安娜,OU Li-jun,HE An-na
2. 金櫻子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肝功能及血脂代謝的調節作用 肖慧,李麗,譚娟,皮建輝,XIAO Hui,LI Li,TAN Juan,PI Jian-hui
3. 接骨草的綠原酸含量測定及方法學考察 姚元枝,李愛民,全妙華,湯立志,YAO Yuan-zhi,LI Ai-min,QUAN Miao-hua,TANG Li-zhi
4. 向量值 Littlewood - Paley 算子的多線性交換子的 Lipschitz 函數估計 陳大釗,曠偉平,CHEN Da-zhao,KUANG Wei-ping
5. 一類兩個質子系統的周期運動 孟凡淇,黃娟娟,MENG Fan-qi,HUANG Juan-juan
6. 重排數與限對排列的若干關系式(Ⅱ) 楊艾欣,吳康,YANG Ai-xin,WU Kang
7. 基于單邊 Tchebychev 不等式的 TSF 模型改進 龍君,曾三云,LONG Jun,ZENG San-yun
8. 圖的矩陣在開關網絡上的應用 冉慶鵬,RAN Qing-peng
9. 4-乙酰氧基-5-乙酰基-青藤堿的合成與表征 林紅衛,李勇,朱士龍,陳迪釗,歐陽玉祝,LIN hong-wei,LI Yong,ZHU Shi-long,CHEN Di-zhao,OUYANG Yu-zhu
10. 微生物果膠酶新進展 徐君飛,張居作,XU Jun-fei,ZHANG Ju-zuo
11. 張家界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調查及園林應用研究 彭昭儀,朱妍蓉,萬緒,范玉祥,羅華,吳吉林,PENG Zhao-yi,ZHU Yan-rong,WAN Xu,FAN Yu-xiang,LUO Hua,WU Ji-lin
12. 多點采集無線傳輸的智能灌溉系統的設計 李曉帆,尹勝,LI Xiao-fan,YIN Sheng
13. 指紋識別模塊的二次開發與應用研究 張學斌,ZHANG Xue-bin
14. 一種基于灰度圖像的汽車牌照預處理方法 王明華,WANG Ming-hua
15. 我國中南地區體育專業招生考試內容的比較研究 陳德林,雷鳴枝,CHEN De-lin,LEI Ming-zhi
16. 中、美、俄投擲運動員競技能力形成時空特征研究 譚廣,TAN Guang
17. 2010-2012年懷化學院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分析 王磊磊,WANG Lei-lei
18. 中國女排進攻戰術運用效果分析--以第30屆奧運會中國女排比賽為例 馮建,靳小雨,FENG Jian,JIN Xiao-yu
19. 湖南省高校體育代表隊各主體間的價值沖突與調諧 孔繁,KONG Fan
20. 論表上作業法與單純形法的一致性 段春香,DUAN Chun-xiang
中級職稱論文范文:消除高職學生人文素質課程學習障礙的對策
摘要:消除高職學生人文素質課程的學習障礙首先要扭轉學生認知偏差,克服功利主義取向,強化學生學習人文素質課程的學習動機。并且從學生心理入手,努力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更要幫助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掌握學習的訣竅。
關鍵詞:中級職稱論文,高職學生,人文素質課程,學習障礙
高職院校學生在人文素質課程的學習上存在著障礙,導致學習效果不佳。要消除這一障礙,就應該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與思維方式的訓練。
懷化學院學報最新期刊目錄
西藏田野調查卅年反思————作者:堅贊才旦;
摘要:1994年接觸文獻,1996年親歷西藏,完成博士學業后又續上舊弦,至今仍在西藏及其周邊奔走。走進藏族聚居區三十年,現身說法:從確定基本研究方向到產出系列成果,從獨自調查到組建團隊,點破在世界屋脊做田野工作的奧秘,那就是堅持信念、笑看人生,順利時珍惜資源,逆境中不屈不撓,冷靜分析形勢,科學確定目標,講究協同效應,破解“高投入、低產出”的難題
辰河高腔民族志文本書寫范式建構————作者:熊曉輝;
摘要:從辰河高腔文本和田野調查結果來看,辰河高腔是結合當地民俗音樂、宗教音樂,特別是融入了本地花燈、儺戲、陽戲等唱腔曲調,自成一體的地方宗教儀式戲曲。辰河高腔文本民族志作為戲曲研究范式和劇本書寫范式,能為地方戲曲研究提供科學的田野作業方法,并為地方戲曲文本的書寫提供科學的范式。從辰河高腔民族志研究范式及辰河高腔民族志文本書寫范式等維度著手,致力于探索與建構辰河高腔文本民族志方法論體系
鄉村文體設施建設對農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作者:楊延申;郭泉;郭婷婷;張立中;
摘要:基于2016年中國勞動力動態調查數據,通過實證分析鄉村文體設施建設對農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研究結果顯示:鄉村文體設施建設程度對農民主觀幸福感具有正向作用,健康狀況改善和農民主觀社會地位提升在鄉村文體設施建設程度對農民主觀幸福感的影響中存在機制效應,機制效應占比分別為20.82%和11.34%,家庭成員關系在鄉村文體設施建設程度對農民主觀幸福感的作用機制中發揮了遮掩作用。以上結論經內生性檢...
共生·再生·相生:新質生產力驅動下湘西手工藝研究————作者:楊碩;袁瑄琪;黃友圣;張芬溶;劉衛東;
摘要:在人工智能、AIGC技術和鄉村振興的影響下,探索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湘西地區手工藝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為厘清湘西手工藝發展現狀和在智能制造時代背景下湘西手工藝的發展路徑,采用Citespace軟件對在中國知網檢索的“湘西手工藝”的626篇相關文獻進行關鍵詞可視化分析。發現湘西手工藝發展面臨三大困境:傳承危機與自動化時代的挑戰;工藝復雜與社會觀念錯位;脫離日常生活與缺乏協同發展。提出了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
審計全覆蓋視域下基于AHP的高校二級學院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作者:劉文華;張勇;余榮萍;
摘要: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是對高校二級學院負責人權力運行和促進責任落實的一種監督機制,也是促進二級學院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種治理模式。基于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原理,選取了5個二級、17個三級經濟責任評價指標,并通過1-9標度賦予各指標相應的權重,最后通過模糊綜合評判法進行量化評價,構建了系統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旨在促進高校二級學院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的科學發展
新時期新型特色智庫咨政服務能力與水平提升策略研究————作者:鄭代良;
摘要: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日益增多和嚴峻的各類挑戰和風險,迫切需要加快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因而提升政府科學決策能力和水平成為必然要求和基本抓手。為此,充分發揮智庫決策咨詢服務體系的參謀輔助功能,在幫助黨政部門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解決各種重大現實問題及矛盾的過程中促進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發展;同時需要從改善智庫咨政服務定位及地位、優化智庫咨政服務體系結構、創新智庫決策咨政服務方式方法、暢通...
共同富裕背景下武陵山片區農村產業結構優化研究——來自文獻分析與實地調研————作者:郭丹;楊若鄰;候騰騰;
摘要:農村產業結構升級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厘清武陵山片區農村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因素,探尋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根源,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文獻研究和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對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和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干預、農村金融深化水平、數字經濟、地域經濟發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對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顯著且穩健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提出...
中國共產黨的長征紀念:紀念形式與社會功能————作者:高其榮;張昕欣;
摘要:中國共產黨專門的周期性開展的長征紀念活動已有七十年歷史。長征紀念的主要形式包括召開紀念會議,修建紀念館(園)和紀念碑,拍攝長征題材電影和電視劇,創作文學藝術作品,舉辦長征文物、圖片、作品展覽,進行長征史學術研究,開發長征音樂視頻、短劇和黨課,發行紀念郵票、紀念封、紀念幣,開展“重走長征路”活動等。長征紀念具有緬懷先輩光輝業績、宣傳偉大長征精神、賦能走好新長征路、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
通道會議幾個重要問題的再探討————作者:羅玉明;蔡博遠;
摘要:通道會議是在多種因素促成下臨時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不是什么“飛行集會”;促成會議召開的因素,除了國民黨大軍云集、紅軍面臨生存危機這一主要原因外,毛澤東西進入黔的主張得到了張聞天、王稼祥、朱德、周恩來等中央主要領導人的贊同,也得到了廣大紅軍指戰員多數人的支持,在實踐中也得到貫徹落實,一步步向西,并為入黔做了相應準備;同時,紅軍內部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中央召開會議來解決。通道會議不僅確定轉兵貴...
數字勞動的數據剝削:內在邏輯與實現機制————作者:歐陽詢;譚宗鳳;
摘要:基于資本主義已進入數字資本主義階段的現實背景,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以及馬克思的剝削理論,從數字勞動與剝削的關聯性入手,深入考察數據的商品化和資本化過程,進而揭示數字勞動就是資本家在數字勞動領域,通過擴大剩余價值生產和減少可變資本與不變資本投入,以占有、強迫、異化等方式掠奪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實現對數字勞動者的數據剝削
偉大轉折的開端:再論通道會議的作用與歷史意義————作者:李勇;鄒文俊;
摘要:學術界對通道會議的評價有三種基本傾向和基本觀點,即肯定、評價過高和評價過低。評價過低的觀點認為通道會議沒有接受毛澤東的意見和建議,沒有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其依據是“中革軍委”1934年12月13日、14日的兩封電令中提出的“轉入北上”。實際上,“中革軍委”北上并不能得出北上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結論,而應是如周恩來所言“循二方面軍原路西進渡烏江北上”之意。通道會議是紅軍長征偉大轉折的開端,...
《老子》“天地不仁”句探析————作者:趙暢;
摘要:近幾十年來先后出土了馬王堆帛書、郭店竹簡和北大漢簡等文獻,結合傳世文獻,通行本《老子》的定型過程已十分清晰。《老子》最早成書時間至遲似可追溯至戰國前期。不同版本的文本差異揭示了《老子》文本及其思想的復雜性和糅雜性。根據兩重證據法,細梳《老子》文本,發現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句非老子原著,而為后人所增補。根據戰國末期《文子》可推斷其與莊子思想有關,或出自莊子本人...
氣候小說《紐約2140》中的風險書寫————作者:郭先進;
摘要:金·斯坦利·羅賓遜的小說《紐約2140》生動地描述了未來150年后因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性風險,尤其詳實地描述了紐約和其普通民眾面臨的持續的風險。這些描述蘊含了作家對氣候變化導致風險的真正根源的思考:資本的積累和擴張以及資本炒作和資本持有者的不良投機才是導致風險的真正根源。羅賓遜認為資本國有化和全球一致行動是消除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的良策
文本依附與理論自足——論王先謙《續古文辭類纂》選本價值————作者:吳巧;劉振乾;
摘要:王先謙《續古文辭類纂》在選本命名、編選體例、選文宗旨上對姚鼐《古文辭類纂》具有一定的文本依附性,但是在選文標準和編纂思想上有其選本獨立性。王先謙創造性地選文論文、文論結合,使得《續古文辭類纂》在選本之內實現了理論自足。王先謙已經自成體系的建立起一套選本理論,并將該選本理論在以后的文獻編纂實踐中不斷充實、鞏固、運用。《續古文辭類纂》的選本價值有三點:文論價值,體窮萬變,旨歸一途;文獻價值,因人存文,...
長征時期紅色歌謠的文化底蘊————作者:黃澤勤;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長征時期紅色歌謠作為中國革命關鍵歷史階段的文化樣態,展現了革命的壯烈,弘揚了革命精神,鼓舞了革命斗志,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熔鑄了它鮮活的靈魂,中國傳統優秀文化鍛造了它強壯的軀體,中國革命文化孕育了它生存的沃土
木材貿易與晚清民國時期清水江流域新式教育發展研究————作者:吳俊;
摘要:明代以后,隨著清水江流域木材貿易的興起,抽取木材貿易稅的木稅捐也隨之出現。清代初期,由于對苗疆的開拓、清水江航道疏浚等事件的進一步推動,清水江流域木材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木材”的流動,木稅捐抽取亦隨之增加。清末民初以后,伴隨著新式教育的興起,木材貿易中形成的木稅捐成為當地發展新式教育的重要經濟來源,進而助推了清水江流域的近代化歷程
“紀念紅軍長征在湖南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懷化學院舉行————作者:向國華;
摘要:<正>2024年11月15日—17日,由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湘潭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懷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在湖南9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懷化學院舉行。來自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南昌大學、嘉興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懷化學院、湖南省委黨校、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通道轉兵紀念館以及《蘇區研究》《新湘評論》《毛澤東研究》等...
流動的文本:拉祜族文字敘事與多民族文化交融————作者:張勁夫;
摘要:從失去文字的神話——歷史敘事到創制文字的設計與書寫實踐,拉祜族的案例呈現了文本流動性的意義:一是實現了本民族文字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二是從本民族的文化期望上而言,新創文字具有“失而復得”的意義。透過文字(文本)的流動和延續性,揭示了拉祜族“文字”一詞是多民族互動交流的產物,文字的“回歸”也意味著塑造多民族共有符號的可能性。將無文字民族與野蠻、落后的形象聯系在一起,不僅是口頭與文字的二分法的固見,...
城鄉融合視角下“圈子文化”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調查——以恩施市三岔鎮蓮花池村“燊和自然之家”為例————作者:王劍;李雨萱;
摘要:圈子是人們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將圈子社交和鄉村旅游相融合是鄉村農文旅發展的一個新的路徑。恩施市三岔鎮蓮花池村的“燊和自然之家”的“圈子文化”呈現出通過創新運營模式、創新運營理念、穩固消費群體等特色方式來將鄉村旅游產業進行轉型升級,“燊和自然之家”借助“圈子文化”,形成借助區位與服務增強吸引力、借助圈子互融增加消費對象、借助核心人物穩定消費客源、借助“圈子文化”提高品牌口碑的循環的方式層...
達州巴人族屬及源流研究————作者:薛宗保;
摘要:巴因與夏同源而壯大,早期活動于漢水上游。盤庚遷殷后巴成為商西陲邊際威脅,商王數次征伐巴方、虎方,扼止了巴人東進。周興,巴地族群助周伐紂,似未封巴為“宗姬”子國。周昭王時虎方聯盟周南夷、東夷26小邦“陷周土”,昭王親征歿于漢水;虎方受挫,余部與巫蜑族群南遷鹽水,被奉為廩君。城濮之戰后,漢水流域彭、盧部族越大巴山融合當地氏族而稱“板楯蠻”,公元前316年為秦所滅,其后裔秦人稱“賨人”。春秋、戰國時留居...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