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教育期刊 熱度: 時間:
現代教育技術
關注()《現代教育技術》核心教育期刊,創刊于1991年,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為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會刊。本刊刊名由清華大學胡東成教授題字。2001年獲正式刊號,對外公開發行之際,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率先為本刊題詞:“開展教育技術研究,促進教育現代化”。
《現代教育技術》秉承“立足學術研究、帶動實踐探索、促進教育技術發展、推動教育現代化”的辦刊宗旨,本刊面向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探索的諸多領域,尤其關注教育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為教育技術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供學術園地。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2009年《現代教育技術》特別策劃并重點推出了“美國教育技術學領軍人物學術思想研究”系列專題。2010年《現代教育技術》將重點關注三大主題: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研究案例、精品課程建設及其可持續發展。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欄目設置
專家訪談、特約稿、理論研究、實踐探索、其它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現代教育技術雜志社簡介
1、現代教育技術有價值:圍繞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信息技術切實推動教學、科研、管理和學習等的變革與提升,論文具有啟發引導、總結提升或示范推廣的作用。切忌為論文而論文。
2、現代教育技術有創新:除了文章選題的創新外,研究視角、論述角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新穎性往往也可以得原創性的觀點或結論。當前我刊特別關注教育技術應用層面的創新實踐。
3、有觀點:觀點是文章的核心思想,要求作者在論文中能夠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研究得出的結論,并要能自圓其說。
閱讀推薦:蘇州教育信息化
《蘇州教育信息化》蘇州省教育期刊投稿,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現代教育技術最新期刊目錄
國產大語言模型的語文作文評價能力測試————作者:魏順平;張悅;冉柔;
摘要:大語言模型作為人工智能的最新技術成果,將對數智時代的教育樣態產生深刻影響。為調查大語言模型的作文評價能力,文章選取500篇小學語文作文,設計了37條提示語,以“智譜AI”“訊飛星火”這兩款國產大語言模型為測試工具,從評分和評語兩個方面進行評價,發現:在評分的可用性上,國產大語言模型的評分與原始分數具有微弱相關關系;在評分的穩定性上,國產大語言模型前后兩次評分的相關度低、穩定性較差,而前后兩次評級的...
GenAI賦能的人機雙師協同教學研究——基于清華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案例分析————作者:李秀;陸軍;牛佳麗;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技術的出現,給高校教育教學帶來了重大變革。在此背景下,文章從AI數字能力培養、教學模式構建、教學平臺建設、課程設計與實踐四個方面,對GenAI賦能的人機雙師協同教學展開了探索:首先,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時代的教學任務是培養學生的AI數字能力;接著,文章以人機雙師互補、人機雙師協同為理論框架,構建了GenA...
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識別與仿真研究——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演化分析————作者:黃嘉松;萬昆;鄭旭東;李榮輝;
摘要: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識別是實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教育政務數據有效共享與合理利用的前提。為此,文章首先采用德爾菲法確定了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的來源,分別為參與主客體風險、制度環境風險、技術平臺風險和經濟成本風險。然后,文章利用熵權法確定了各風險因素的比重,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識別模型,并進行了模擬仿真。結果表明:教育政務數據開放風險受技術平臺的影響最大,技術提前介入可...
具身認知視野中的合作:對“何以必要”與“如何可能”的新認知————作者:鄭旭東;王昕瑋;
摘要:“合作”是教育領域的一個基本概念和范疇。合作的主體是人,對合作的科學理解必然建立在對人類認知進行把握的基礎之上。文章從認知的具身觀點出發,對合作“何以必要”與“如何可能”這兩個基本問題進行了新探索;同時,對合作過程中“共同理解”和“共同行動”的心理機制做出了新解釋,即學習者自身的內部前向模型之間發生碰撞后產生“共鳴”,以“共同理解”作為粘合劑形成聯合行動空間,進而達成“共同行動”。在此基礎上,文章...
師范生智慧課堂教學勝任力:概念框架、關鍵要素和結構模型————作者:趙一婷;唐燁偉;王福浩;龐敬文;方東玲;
摘要:以智慧教育引領課堂模式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下與之相適應的師范生教學勝任力成為教育教學發展的時代要求,智慧課堂環境下師范生的教學勝任力也亟需被重新審視和界定。基于此,文章首先對智慧課堂環境下師范生教學勝任力的概念和內涵進行了理論審視;之后,結合政策文件、文獻梳理和行為事件訪談提煉了師范生智慧課堂教學勝任力的關鍵要素,并運用德爾菲法對要素進行了修訂;最后,形成了由7個一級要素和27個二級要素構成的師...
何以破解在線研修中教師的“共享困境”?——基于fsQCA的隱私感知類型與應對策略組態研究————作者:李夢;王玥;汪基德;郝兆杰;
摘要:作為教育數據的生產者與受益者,在線研修中教師的隱私決策制約數據要素流通效能。既有研究因未系統解析群體隱私感知異質性,導致實踐中普遍存在過度防護傾向,抑制教育數據的價值轉化。為此,亟需構建隱私治理框架實現數據效用與權益保護的協同優化。文章首先運用隱私計算理論的基本變量法進行聚類分析,將教師隱私感知類型劃分為評估平衡型、收益導向型、整體疏離型三類。隨后,文章引入變量并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uzzy...
在線學習空間下的話語互動質量評價及其實踐研究————作者:彭晛;靳燕燕;劉三女牙;楊微;劉智;
摘要:當前,在線學習的快速發展使學習者互動質量評價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全面評價學習者話語互動的社會交互、情感態度、認知建構等質量水平,已成為長期困擾教育工作者的實際問題。對此,文章首先以活動理論為上層牽引,采用文獻調研法和德爾菲法,解析在線學習空間下話語互動質量評價的多要素組構成分,確定指標權重系數,并耦合關聯學習者的外顯社交行為和內隱情感、認知、知識特征,構建了包含三級目錄結構和四維特征要素(即社交、情...
中小學數字化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組態路徑研究————作者:梁云真;許晨晨;王玥;
摘要:作為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核心引擎,數字化轉型為中小學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范式,但既有研究對多要素協同作用機制及其非線性賦能路徑的探討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文章首先從技術、組織、環境三個維度,構建了中小學數字化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組態效應分析模型。之后,文章進行了組態效應分析,結果發現:中小學數字化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整體組態路徑有4條(H1~H4),可歸為內生驅動型、環境優越型、戰略引領型三類,建議通過優...
邁向無界社區的多人可視化協同學習研究現狀與前沿趨勢——基于對32篇實踐研究的系統性綜述————作者:姚佳佳;陳佳妮;劉明月;馬志強;
摘要:當前,多人可視化協同互動技術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社會互動的時空邊界,協作學習場景逐漸邁向一種“無界社區”。為系統探究該技術在人機協同學習場景中的應用研究現狀,文章通過系統性文獻綜述法,梳理了2015~2024年國內外相關實踐研究案例,并基于扎根理論將32篇樣本文獻按技術應用的功能機制、支持策略、發展趨勢三大維度進行逐級編碼。研究發現:該技術多用于高等教育領域的任務探究、問題討論、項目設計、協同寫作等協...
解決高校教學與管理難題的新路徑:云端一體超融合云桌面————作者:高士娟;王李昌;
摘要:高校教育數字化轉型對教學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高校多媒體教室較為分散、面臨管理困境且移動設備存在安全隱患。而以虛擬化技術為基礎的云端一體超融合云桌面的出現,為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思路。基于此,文章以中南大學為例,首先介紹了云端一體超融合云桌面的設計原則、部署方案和部署策略;之后闡釋了云桌面的主要應用,并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其應用效果,發現云桌面在多媒體教室中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和依賴度,整體滿意度很高...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用戶體驗研究——基于“智慧中小學”APP評論語料的主題挖掘和情感分析————作者:汪存友;南慧麗;
摘要: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是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對于落實“雙減”工作、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2022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國內主流應用商店中“智慧中小學”APP的用戶評論語料為數據源,采用主題挖掘和情感分析技術,重點分析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用戶評論量趨勢、關注話題和情感態度。研究發現,平臺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主要存在資源建設任重道遠、...
教育強國背景下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理論依據和實踐路徑————作者:蔣玲;杜嬙;孫司宇;
摘要: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著龍頭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實踐路徑對于推進高等教育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基于此,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與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之間的關系,以此為理論依據建構了中國話語體系的高等教育強國指數,并結合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觀數據,對比分析了我國在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的優勢和劣勢。之后,文章提出了我國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實踐路徑,...
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PLS-SEM和fsQCA方法————作者:周欣;王耀斌;賀相春;
摘要:數字化教學能力是教育數字化轉型時期教師必備的關鍵能力,深入探究并分析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師應對技術挑戰、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環節。基于此,文章依托統一接受和使用技術(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結構方程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St...
學術生產者ChatGPT學術使用的影響因素及群體差異——基于SEM和fsQCA的實證分析————作者:周云倩;張新彤;夏婧;
摘要:當前,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引發的學術生產變革中,學術生產者正面臨機遇與風險交織的不確定性前景,其對ChatGPT的學術使用,實屬基于潛在收益和損失的一種風險決策行為。因此,文章首先基于前景理論和技術接受模型構建學術生產者ChatGPT學術使用的影響因素假設模型。然后,文章分別采用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Fuzz...
基于“認知-使用-創造”三重維度的數字游戲素養指標體系研究————作者:何威;牛雪瑩;
摘要:針對當前游戲素養相關研究中的概念指涉不一致、測量指標不成熟、框架構成不完善等問題,文章將數字游戲素養的概念拓展到“認知-使用-創造”的三重維度,構建了數字游戲素養指標體系,并采用德爾菲法,向15名專家進行了兩輪意見征詢,對此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優化,形成了包含3個一級指標和17個二級指標的數字游戲素養指標體系。文章還通過“數字游戲素養量表”和問卷調查,驗證了此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和可拓展性。文章設計的數字...
“教學法轉型”:人機共生時代的教學原則構建————作者:樂惠驍;宋小偉;于青青;汪瓊;
摘要:當前,隨著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教學活動正從傳統的“師-生”二元主體結構轉變為“師-生-機”三元結構。在此背景下,作為新主體的AI代理應該秉持怎樣的設計原則,才能夠實現不輸于傳統“師-生”互動的有效教學?“人-人”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又能否遷移到“人-機”教學的場景中?為回答上述問題,文章回顧了教學代理的相關研究,圍繞兩個方面展開研究:一是保證情感互動。在媒介層面,提升...
開欄語————作者:汪瓊;
摘要:<正>近三年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對教育的影響日益凸顯,尤其是2025年1月底中國Deepseek大模型開源,其深度求索的思維鏈將思維過程透明化,初步實現了具有強推理能力的通用智能學伴和通用課程助教,這將觸發新的主流學習模式。例如,與AI的多輪思維交鋒,可能成為發展知識和思維的新途徑;在多種教學應用場景中出現的GenAI,可打破時空限制和資源隔閡,提供即時反饋。反饋及時可以促進深度學習,...
地方政策如何響應“人工智能+”教育變革?——基于政策文本的邏輯解析————作者:趙曉偉;李欣雅;沈書生;汪瓊;
摘要:“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入推進,亟需在政策層面進行前瞻規劃與提前布局。基于此,文章首先通過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介入后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的增項與變化,明晰了其發展的邏輯導向,發現:政策目標體現為穩定發展與動態調適的有機融合,政策內容呈現出保底支持向提質創新的有序遞進,而政策工具實現了從供給需求到環境規制的有效拓寬。之后,文章介紹了地方“人工智能+”教育政策推進的行動舉措,包括提供落實戰略的配套支...
GenAI重塑課堂活動:應用路徑與實踐樣態————作者:黃星云;焦建利;曾君;李琪茵;
摘要: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這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可能,然而當前研究較少從微觀視角分析GenAI參與的課堂活動發生了何種變化。基于此,文章通過案例分析法挑選國內外16個教學視頻進行分析,提出了四條GenAI支持下的課堂活動應用路徑,進而通過梳理活動主體和交互行為,提煉出六種Gen...
GenAI教育落地的多案例溯因分析——基于教師愿景、學生參與和課堂技術集成的三維分析框架————作者:柳晨晨;王欣穎;倚楊瑩;王佑鎂;汪瓊;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有效賦能課堂教學,是當下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議題。為探求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課堂教學的實現路徑,文章首先構建了包含教師愿景、學生參與、課堂技術集成三個分析維度的GenAI賦能課堂教學的三維分析框架,以指導GenAI賦能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之后,文章采取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挑選7個中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案例,圍繞“教師愿景何以實現?”“學生參與因何激活?”“智能技術如何接入?”三個問題...
相關教育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