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371 時間: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農村金融研究》
關注(371)声明: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服务详情
【雜志簡介】
《農村金融研究》是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中國農村金融學會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創刊于1980年,1994年開始與臺灣多家金融機構建立期刊交換;1996年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第五名;同年八選世界期刊博覽中心參展,并成為會員。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國際交流刊物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封面文章、金融市場、經營探索、宏觀經濟、管理學苑、三農/經濟、三農/金融、三農/社會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農村金融研究》征稿啟事
民營銀行熱潮需要更多冷思考
民營銀行:觀念辨析與發展路徑 曾剛
對民營銀行發展的若干關鍵問題的思考 金雪軍,陳哲,嚴谷軍
利率市場化與民營銀行發展探討 馬永波
從金融發展視角看民營銀行對我國金融改革的影響 梁綺利
美國小銀行發展模式對我國民營銀行設立的借鑒 藍美靜,丁俊峰
美聯儲退出QE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及對策 卜國軍
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新趨勢--知識管理型人力資源學 王軍善
新媒體時代商業銀行聲譽風險管理芻議 中國農業銀行貴州省分行課題組
農行不良貸款內部評估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 中國農業銀行特殊資產經營部課題組
“縣財省管”政策下銀行營銷對策探析 農行廣西分行機構業務部課題組
強化信息數據整合對防控信貸風險的思考 高建峰,詹乃許,張志榮
主要同業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經營模式對比分析 陳穎,丁維岱
施工技術雜志投稿:基于房產測繪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摘 要】測繪的質量是測繪土建發揮作用的基礎和前提,它促使房地產市場的交易行為更加有效規范,提高房產產權產籍管理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房產測繪是根據房產產權確權的需要,用測量的手段,以權屬為核心,權屬單元界限為基礎,房產的平面位置、形狀、面積為重點,繪制成房產圖,并以房屋和房屋用地調查表補充配合圖面信息顯示的專業測繪。為了有效加強房產測繪的質量管理,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全面系統地做好工作。
【關鍵詞】施工技術雜志,房產測繪,質量,措施
房屋是人們生活、生產的必要場所。房產測繪作為保證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關信息客觀、公正、完整、準確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規范房地產市場的交易行為,提高房產管理的科學性和準確地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成果質量作為房產測繪的命脈更顯重要。
農村金融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金融支持縣域富民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與推進策略————作者:高鳴;黃增;
摘要: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抓手,也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論文在梳理金融支持縣域富民產業發展內在邏輯的基礎上,深入剖析了金融支持縣域富民產業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困境。研究發現,盡管當前涉農融資規模不斷擴大,金融支農體系持續完善,政策支撐更加有力,為金融支持縣域富民產業發展夯實了一定基礎,但在供給側、需求端和政策層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支持路徑。面向縣域富民產業...
高新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機理、困境與對策————作者:李鴻飛;趙春江;李瑾;
摘要:農業高新科技成果轉化是促進顛覆性科技創新向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橋梁,貫穿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與發展始終。論文明確了農業高新科技成果轉化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認為通過全方位、多維度的成果轉化活動,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將顛覆性、原創性科技成果深度落地扎根至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可以促進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高新科技成果轉化主要通過催生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動能,培育和發展...
數字普惠金融、新質生產力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者:申韜;彭江;
摘要:作為數字技術與普惠金融有機結合的產物,數字普惠金融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厘清數字普惠金融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機制,可為我國扎實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論文選取2011—2023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深入剖析數字普惠金融、新質生產力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數字普惠金融能顯著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而且這一促進效應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和財政自給率較低地區更加顯著。傳...
數字經濟政策何以影響家庭收入流動性?——基于CFPS和政府工作報告文本數據的分析————作者:郭利華;吳青嶺;李大銘;
摘要:在數字經濟深入發展、數字經濟政策密集出臺的現實背景下,厘清數字經濟政策對家庭收入流動性的影響機理,對于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論文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2~2020年數據和地級市數字經濟政策文本數據,采用有序Probit模型等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現:數字經濟政策通過作用于家庭就業與家庭理財對家庭收入流動性產生影響,呈現先促進、后抑制的“倒U型”態勢;更高的家庭基期收...
北向資金信息披露與公募基金羊群行為————作者:馬夢璇;賈春新;
摘要:北向資金信息披露程度明顯高于其他所有投資者,這種披露制度在業界引起了較大爭議,但學術界至今缺乏針對性研究。北向資金進入A股也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天然實驗,可以觀測當外生出現新的“領頭羊”時,基金羊群行為會發生何種變化。論文以A股股票成為陸股通標的股票作為外生沖擊,研究發現,當公募基金觀測到高頻率的北向資金交易信息后,傾向于簡單模仿北向資金,羊群程度明顯提高。論文還通過股價信息含量的變化及公募基金模仿...
農村養老服務供給籌資:理論框架、實踐探索與政策建議————作者:龔俊梅;蘆千文;
摘要:完善農村養老服務供給籌資機制是農村養老服務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事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養老服務資金籌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政策執行層面,存在資源配置失衡與供需錯配的矛盾,降低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多元主體協同參與養老服務籌資機制也尚未有效激活,導致養老服務成本難以有效分攤,產生了養老服務財務不可持續的困境。部分地區在實踐過程中,通過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營、創...
金融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培育的理論邏輯及實現路徑————作者:何廣文;成琳;
摘要:金融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其內在邏輯在于促進農業“技術突破—要素升級—產業躍遷”動態循環機制的構建。同時,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內涵聚焦于技術驅動。因而,金融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在于助力農業科技創新以及農業技術與農業生產要素融合催生的未來農業新形態,通過推動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農民參與”的農業科技金融生態體系,并著重關注五大路徑...
雙碳目標下碳金融助推農業碳匯的機制與路徑————作者:張奇;焦婕;馬震宇;楊欣澤;
摘要:增匯固碳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中國農業生產規模及其碳匯潛力巨大,但面臨氣候及環境風險復雜、融資渠道有限且成本高、價值核算及變現難等現實挑戰。碳金融作為支持經濟社會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將發揮其風險分散、資源配置、交易定價功能幫助農業碳匯提高氣候風險應對能力、緩解融資約束問題和完善價值實現機制。因此,未來需要加快完善碳金融體系建設、健全農業碳匯價值評估體系、建立農業碳匯價值實現體系、助推農業碳匯克...
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設立對城鄉融合的影響————作者:許騫;李夢晗;
摘要:城鄉融合發展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環,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是我國深化金融改革的創新嘗試,但現有文獻對其促進城鄉融合影響的研究較少。論文基于2008—2021年間中國地級市層面面板數據,采用多時點雙重差分法,探究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設立對城鄉融合發展水平的影響和作用機制以及異質性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的...
輸入性金融風險背景下宏觀審慎管理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水平的影響————作者:蔡鑫;謝賢君;袁智慧;
摘要:論文深入解構了輸入性金融風險視域下宏觀審慎管理對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水平影響的理論機制,認為在外部不利沖擊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向上調整可改善信貸資金期限結構、減少信貸集中度;在外部有利沖擊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向下調整也可改善信貸資金期限結構、減少信貸集中度,從而降低商業銀行風險承擔水平。以全口徑外債規模和增長率作為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整的代理指標,并運用2014—2022年季度層...
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與流動性創造————作者:廉永輝;羅琦;李杰;
摘要: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對流動性創造的影響引起了廣泛關注。論文基于2010—2021年中國227家商業銀行非平衡面板數據,實證檢驗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對流動性創造的影響效果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第一,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顯著促進了流動性創造,這一結論在內生性處理后依然成立。第二,機制分析表明,數字化轉型主要通過提升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創造能力和增強其流動性創造意愿來促進...
我國農村養老金融發展歷程、實踐現狀與對策建議————作者:周月書;李如珩;亓浩;
摘要:在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有效應對農村養老問題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題,而發展農村養老金融是積極應對農村老齡化的重要舉措。論文從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三個維度出發,系統梳理了我國農村養老金融的發展歷程,以江蘇省如皋市為樣本,調查分析了農村養老金融的需求現狀,并進一步剖析了農村養老金融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城鄉養老金金融發展不平衡、農村養老服務金融產品適配性不足、養老產...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突出亮點————作者:姜長云;
摘要: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對2025年的“三農”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和重點安排,圍繞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政策導向,可謂主題鮮明、重點突出,其突出亮點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即: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完善“三農”工作政策體系和工作體系,豐富拓展了“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思維,更加重視“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和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聚焦“三個提升”促進農民增收...
ESG評級分歧對債券利差結構化影響研究————作者:徐金球;
摘要:論文基于2011—2022年1548家滬深上市公司數據,實證研究了ESG評級分歧對債券利差的結構化影響效應與渠道機制。研究結果表明,ESG評級分歧顯著擴大了公司債券利差,并呈現出明顯的遲滯性。該影響主要歸因于債券超額價差,受二級市場債券投資者潛在信息摩擦所驅動。異質性分析顯示,公司產權性質(所有制)和信息披露水平對ESG評級分歧關于債券利差的擴大影響存在顯著差異,ESG評級分歧對私有企業或信息透明...
數字金融能提升實體企業新質生產力嗎?——基于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的自然實驗————作者:周雷;應皓恬;王程;
摘要: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為檢驗數字金融提升實體企業新質生產力的效果提供了自然實驗條件。論文通過收集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成都、南京六個試點地區2186家樣本實體企業2019—2023年的微觀面板數據,構建多時點傾向得分匹配-雙重差分模型,實證檢驗發現:數字金融相關的試點項目能提升實體企業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上述結論在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異質性分析表明,北京、蘇州、上海、南京的試點項目對...
農業社會化服務對農戶綠色農業技術采納的影響——基于要素配置的視角————作者:曾智;何蒲明;
摘要:論文基于2023年江漢平原地區720戶實地調研數據,分析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對農戶綠色農業技術采納的影響、異質性和作用機制,以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其中發揮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第一,農業社會化服務顯著促進了農戶綠色農業技術采納,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環節越多,越有利于促進農戶綠色農業技術采納。第二,機制分析表明,農業社會化服務通過促進土地流轉、減少資本和勞動投入,可以提高農戶綠色農業技術采納。第三,異質性分...
DeepSeek賦能商業銀行創新轉型:技術應用場景分析與未來發展路線————作者:陸岷峰;高倫;
摘要: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金融強國發展戰略,推動數字化轉型成為金融業做強的重要手段,這就迫切需要最先進的數字科技來提升金融業的數字化水平。近期問市的DeepSeek作為數字科技中先進的應用模型之一,在商業銀行的多個應用場景中具有高度的適配性,對于商業銀行的多個業務單元均可以利用技術模型的優勢,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經營成本、驅動業務增長,正在深刻改變著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論文通過比較分析Deep...
科技金融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研究————作者:陳勁;吳豐;
摘要:作為農業大國,我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但與世界農業強國相比仍存在差距,實現農業現代化迫在眉睫。科技金融對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意義重大,其不僅能緩解農業科技企業融資難題,還能推動農業技術成果轉化與推廣。論文首先闡述科技金融內涵及我國發展現狀,明確新時期創新友好的發展目標;然后深入剖析科技金融促進農業“雙創新”融合發展的內在邏輯,包括促進農業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支撐農業技術革命性突...
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專家筆談————作者:仇煥廣;林萬龍;于法穩;武拉平;
摘要:2025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五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2025年“三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提升鄉村規劃建設水平、健全鄉村治理體系、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等進行了系列部署。本刊編輯部約請四位專家,以筆談方式從不同視角研究闡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饗讀者
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專家筆談————作者:姜長云;王國剛;杜志雄;汪三貴;吳衛星;
摘要: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對2025年經濟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闡述了“五個必須統籌好”的規律性認識,強調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的12字工作要求,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