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宏觀經濟管理》
關注()期刊簡介:
《宏觀經濟管理》雜志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委刊,1985年由原國家計委主任宋平同志指示創辦,作為宏觀經濟領域重要輿論宣傳陣地,雜志注重研究探討國民經濟運行中的重大問題,國家產業發展政策、重大投資方向、經濟體制改革、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編制和執行情況等重要內容。
《宏觀經濟管理》雜志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的指導工作的機關刊物,誕生于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中期,創刊于1985年1月,雜志的前身是《計劃工作動態》,半月刊,內部發行。隨著計劃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1988年更名為《中國計劃管理》,國內外公開發行。黨的十四大之后,為了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式,雜志更名為《宏觀經濟管理》。《宏觀經濟管理》致力于宣傳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研究探討中長期計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針對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與建議;分析和預測國民經濟運行態勢,刊登月度經濟運行的監測預測,景氣分析資料、市場運行情況和地區經濟發展動態,報道季度、半年、全年宏觀經濟形勢;探討深化改革和改進經濟工作的政策措施;交流地方、部門的經濟管理經驗、做法和提出經濟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發布傳遞國家的重要政策法規信息。期刊榮譽:《宏觀經濟管理》雜志在新聞出版署2004年舉辦的第三屆國家期刊獎評選活動中榮獲國家期刊提名獎(二等獎),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惟一獲政府最高獎的期刊。期刊欄目:主要欄目包括“宏觀視點”、“特稿”、“形勢分析”、“專家論點”、“規劃與戰略”、“政策與建議”、“觀察與思考”、“熱點問題”、“區域經濟”、“財金調研”、“三農問題”、“綠色發展”、“能源專題”、“探討與研究”、“經濟史話”、“經濟新概念”、“環球經濟”、“學習與借鑒”、“監測與預測”等。管理科學核心期刊投稿:關鍵風險指標與績效考核研究摘要:關鍵風險指標(KRI)是能反映企業風險領域變化情況的早期預警指標,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項重要工具。平衡計分卡是企業績效考核的重要管理工具。將關鍵風險指標有效的納入平衡計分卡中,能夠達到對風險管理進行評價的目的,增加企業員工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促進企業風險管控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因此,本文對二者融合進行系統研究,為實務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關鍵風險指標,績效考核,平衡計分卡
1.關鍵風險指標的概念
伴隨著新巴塞爾協議的出臺和實施,關鍵風險指標(Key Risk Indicators,KRI)應運而生。早在2002年巴塞爾委員會就提出KRI的概念,并由RMA專業咨詢與風險管理協會作為金融業KRI體系研發行動的發起人。巴塞爾委員會在2002年7月發布的《Sound practic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operational risk》中明確指出:“風險指標通常是財務方面的統計數據指標,可用于監測銀行的風險狀況變化。”作為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進行識別和監測的重要工具,KRI的設計和使用也得到了我國銀監會的重視。銀監會在2007年5月發布的《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中,將KRI定義為“代表某一風險領域變化情況并可定期監控的統計指標”。關鍵風險指標可用于監測可能造成損失事件的各項風險及控制措施,并作為反映風險變化情況的早期預警指標,高級管理層可據此迅速采取措施,具體指標例如:“失敗交易占總交易數量的比例、員工流動率、客戶投訴次數等”。
宏觀經濟管理最新期刊目錄
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經濟思想扎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者:Party Leadership Group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摘要:<正>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在經濟領域的集中體現,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是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必須持續學思踐悟、不斷深化理解、全面貫徹落實
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者:金軒;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法治經濟。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社會信用體系在市場經濟中的基礎性地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和監管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對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增強國家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作者:本刊記者;
摘要:<正>本刊訊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能源領域價格改革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標志著我國以市場化方式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邁出關鍵步伐
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產業結構調整路徑————作者:何大梽;
摘要:產業結構調整是推動產業對國民經濟發揮支撐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對順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總體戰略部署意義重大。中國式現代化對產業結構調整提出了新要求,從以往側重對經濟效益目標的追求演變為對經濟、布局、科技、綠色、開放等多元目標的追求。當前,我國產業存在結構虛實失衡、外流形勢嚴峻、基礎研發能力不足、綠色溢價限制和數字技術制約等問題。對此,應遵循以壯大實體經濟為關鍵抓手、以統籌產業境內轉移和境外布...
深化農村電商發展 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作者:宋長鳴;劉笑;章勝勇;
摘要:農村電商重塑了農產品流通模式,是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重要渠道之一,能夠延伸鄉村產業鏈、增加就業崗位、拓展農產品銷售場域、降低交易成本,對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鄉村產業生產的部分農產品與市場需求脫節,同質化程度高,主體市場風險意識不強,電商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缺乏專業化電商人才。對此,建議優化農產品生產布局,引導鄉村產業市場主體穩健經營,拉長電商平臺留在鄉村的產業鏈條,建立農村電商社會化...
建設高水平、大能級、強耦合的創新聯合體————作者:申海燕;
摘要:創新聯合體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的重要探索,是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組織模式,在破解技術“卡脖子”問題、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增強創新系統整體效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對標建設高水平、大能級、強耦合的聯合體,仍存在戰略性重視不夠、使命感不強、理論實踐處于起步、政策制度缺乏統籌、大創新格局尚未形成、大治理機制亟待完善等問題。面對新形勢下現代化強國建設與大國博...
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造東北全面振興新增長點————作者:邱靈;
摘要:<正>冰雪經濟產業鏈條長、導流效應大、社會效益高,對擴大消費、拉動投資、增加就業的促進作用日益凸顯。日前,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立足東北冰雪資源稟賦,聚焦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全產業鏈發展,明確了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舉措,有利于把冰雪經濟培育成...
發展儲能新質生產力 開創固態電池新格局 固態電池技術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作者:本刊記者;
摘要:<正>本刊訊2025年1月19日,固態電池技術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主辦,中宏國發文化發展中心承辦,以“發展儲能新質生產力,開創固態電池新格局”為主題。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中國大唐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會長劉順達,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雜志社社長、總編輯韋大樂,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原主任、中國開發區協會首席顧問、原會長師榮耀,甘肅省...
交通強國:從“交通強”到“強國家”————作者:李連成;
摘要:交通強國建設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更高水平的交通強國建設,應由“交通強”邁向“強國家”,形成高質量運輸服務引領交通強國建設,智能現代的交通運輸網絡、完備有效的交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創新自主的交通技術研發體系3大基石和若干重大工程夯實“交通強”,通過交通運輸支撐和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和保障區域協調發展、完善國際通道和國際供應鏈體系3大關鍵路...
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動發展改革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作者:鄭柵潔;
摘要:<正>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深刻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系統部署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和對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扎實推動經濟穩定向上、結構不斷向優、發展態勢...
在復雜形勢中掌握戰略主動——2024年世界經濟發展回顧及未來趨勢展望————作者:常榮平;
摘要:2024年,世界經濟表現為經濟緩慢復蘇但雙重分化明顯,全球通脹有所回落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偏弱,勞動力就業缺口較大且結構性矛盾突出,貿易投資加快轉型但區域行業表現差異顯著。展望2025年,世界經濟發展主要受技術進步、大國博弈、制度競爭及地緣沖突等因素影響,將呈現再分化、非穩態、多極化3大發展趨勢。對此,我國應持續加強國際形勢跟蹤研判,推動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國際合作,穩步提升有效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能力水...
持續深化國際次區域合作高質量發展————作者:孫彥明;李清立;石美;孫婧偉;
摘要: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持續深化國際次區域合作高質量發展是重大現實問題。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國際次區域合作作為“一帶一路”全方位多層面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和互聯互通的重要節點,對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具有重大意義。未來,應持續優化國際次區域經濟布局,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新領域,豐富國際合作新形式,創新國際合作新機制,激發國際合作新動能
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作者:高國力;王婷;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山”理論強調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生態產品價值,達到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和諧統一。這為新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明確了方向。實踐中,我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積累了較為豐富有效的做法,但仍存在產權界定不清晰、價值核算較為困難、市場機制不完善、資金支持不足、制度體系不完善的問題。對此,應強化制度保障,健全價值核算體系,完善市場交易機制,強化政策扶持...
鄉村全面振興下推動金融支持農民增收————作者:劉夢珂;張棟;魏巍;
摘要: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在助推農民增收的過程中,金融尤其是普惠金融應發揮應有作用,為農民群體提供便捷暢達、更有溫度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當前,農民群體獲取收入的渠道分別是依托涉農產業賺取收益、進城務工獲得報酬、獲得財產性分紅和借助政策性金融產品增加收入。針對金融支持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應從健全金融助農服務的體制機制、加大對涉農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強化對進城務工農民...
以高質量發展推動黃河流域農業現代化————作者:楊建飛;劉雯雯;
摘要:黃河流域農業發展在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目前,農業資源要素趨緊、生態環境惡化、產業效益不彰、農民收入低下等問題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以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在供應能力、要素配置、生產方式方面具有正向作用。新時期,黃河流域農業發展存在多維度目標需求,應立足資源稟賦的特點與優勢,從強化糧食供給、生態農業建設、數字農業發展、深化多種形態的適度規模化經營等方面促進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協同發展————作者:逯新紅;
摘要:推動“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和協同發展,對實現創新驅動、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和產業進步的質量效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進金融強國建設,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應借鑒國家、園區和企業推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實踐經驗,多措并舉以促進優化循環機制,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進一步加強跨部門協調,以舉國體制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充分...
數字時代推動消費稅央地共享改革————作者:續繼;于瀟宇;
摘要:消費稅是我國4 大稅種中唯一沒有央地共享的稅種,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后移并穩步下劃地方”具有較強緊迫性。目前,我國消費稅存在稅收結構失衡、征收力度不足、稅目調整滯后、征管難度大等問題,亟待進一步改革。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消費稅改革帶來新機遇新挑戰,建議充分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工具,適度擴展消費稅征收覆蓋面,設立動態調整機制,探索央地協同辦法,創新監測手段,...
推動石油產業鏈綠色智能化轉型————作者:郭琎;張蕾;
摘要:現階段,我國石油產業鏈綠色智能化轉型政策要求高、支持力度強,生產方式逐漸轉型、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面臨安全經濟、綠色低碳、智能高效等新要求。下一步,石油產業鏈轉型發展既存在政策環境、產業基礎和市場預期的利好機遇,也面臨技術融合、數據利用、創新轉化、資金人才等方面的短板和挑戰。建議以安全供應為前提,以低碳發展為關鍵,以轉型升級為核心,積極促進技術融合,著力夯實數據基礎,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優化完善資金支...
加快推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作者:丁金學;
摘要:我國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在網絡規模、設施質量、服務水平、管理養護和功能拓展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在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等方面暴露出一些新問題。隨著步入建設攻堅期、養護發力期、約束趨緊期和轉型窗口期等多期疊加的新階段,應實現“四個轉變”:由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益轉變、由要素拉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由鄉村拓展向城鄉協同轉變、由綜合發展向融合發展轉變,圍繞優化網絡體系、分域分類施策、補...
借鑒日韓經驗 積極應對農村人口流失挑戰————作者:趙靜;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構建農業強國。當前,我國農村呈現常住人口持續減少、勞動年齡人口和就業人口下降明顯、老齡化程度加劇、特殊人群規模龐大等趨勢性變化,由此帶來的農村醫養健康服務缺口較大、“誰來種地”問題凸顯、農村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等風險挑戰亟須高度關注。日本和韓國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也曾面臨人口空心化挑戰,在激發農村產業活力、培養新型農業勞動力、提升...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