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財經問題研究
關注()《財經問題研究》財經刊物,創刊于1979年,是由東北財經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本刊以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前瞻性的風格,著重反映國家經濟管理部門、研究部門、高等財經院校的專家學者探討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的成果。
《財經問題研究》獲中國經濟類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雙十佳社科學報。
財經問題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與經濟改革、理論研究、國際經濟、金融與保險、資本市場、區域經濟與城經濟、市場營銷、經濟統計
財經問題研究雜志榮譽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社科雙效期刊
閱讀推薦:上海財稅
《上海財稅》財政稅收雜志,是由上海市財政局和上海市稅務局聯合主辦的刊物,財政、稅收、財務與會計專業刊物。旨在宣傳財稅政策,探討財稅理論,介紹財稅工作經驗和有關知識,推動財政稅收、財務體制的改革。榮獲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財經問題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數字化賦能服務型制造網絡組織協同演化研究————作者:王曉蕾;呂清舟;
摘要:服務型制造網絡組織協同演化既是推動服務型制造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數字經濟時代產業組織變革的具體體現。協同共生是服務型制造網絡組織演化的基本方向,組織內協同增強和跨組織協同擴張是服務型制造網絡組織協同演化的兩種表現形式。在TOE理論框架的基礎上,本文引入數據維度,從技術、數據、組織和環境四個維度進行分析,認為要素間相互作用構成數字化賦能產業組織協同演化的基本邏輯。服務型制造網絡組織協同演化是企業...
綠色信貸政策能否提升商業銀行特許權價值——基于《綠色信貸指引》的準自然實驗————作者:顧海峰;曹玉臣;
摘要:綠色金融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轉型,以及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亦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文以2012年發布的《綠色信貸指引》為準自然實驗,基于2007—2023年中國199家商業銀行的年度面板數據,采用多期雙重差分(DID)模型實證分析了綠色信貸政策對商業銀行特許權價值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綠色信貸政策能夠提升商業銀行特許權價值,且這一結論在經過平行趨勢檢驗...
算力共享與算力市場培育——基于需求側的算力資源配置研究————作者:王勇;傅芳寧;陸樹檀;
摘要: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算力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素。當前中國算力資源的分配與利用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失衡,表現為算力資源利用效率相對較低,數據中心的計算設備存在閑置現象,因而構建以算力共享為核心理念的需求側算力基礎設施是提高算力利用效率、解決算力供需矛盾的關鍵。本文從共享經濟視角分析了算力共享的內涵與特征,探討了培育算力共享在短期應對算力供給受限、優化算力資源配置和在長期促進算力產業...
債券風險信息披露與債券信用利差——基于信息錨定機制的U型關系新解————作者:張軍;于瑤;楊策;
摘要:現有研究指出,投資者對債券募集說明書中的風險信息披露持“風險觀”。為進一步挖掘風險信息披露的定價反應,本文以2010—2021年中國上市公司發行的一般公司債為研究對象,基于對債券募集說明書“風險因素”章節中風險詞匯的文本分析,通過構建非線性模型研究債券風險信息披露對債券信用利差的影響。研究發現,債券風險信息披露與債券信用利差之間存在U型關系。異質性分析發現,債券風險信息披露與債券信用利差之間存在的...
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能夠緩解金融要素扭曲嗎?————作者:張林;蔣李雯;丁曉蘭;
摘要: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在緩解金融市場資源錯配和促進金融要素價格均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國30個省級單位的面板數據,運用空間杜賓模型和空間中介效應模型實證檢驗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金融要素扭曲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發展不僅能夠緩解本地區金融要素扭曲,而且能夠對周邊地區金融要素扭曲產生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金融要素扭曲的緩...
龍頭企業和競爭對手對企業開放式創新的影響——基于同群效應理論————作者:劉淑春;鄧杭坤;潘李鵬;
摘要:開放式創新是一種促進多元創新主體協同合作的重要模式,已成為學術界和實踐界的重要議題。本文基于2007—2022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檢驗了龍頭企業和競爭對手開放式創新對企業開放式創新的影響及機制。研究結果顯示,龍頭企業和競爭對手開放式創新均能促進企業開放式創新。龍頭企業開放式創新對企業聯合申請專利的促進作用在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和非高科技行業更明顯,競爭對手聯合申請專利對企業開放...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性救濟機制研究——理論分析與平臺經濟領域執法實踐比較————作者:白讓讓;王晨雨;
摘要:在結構性救濟面臨諸多立法難題和實施障礙的背景下,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家或地區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將行為性救濟作為規制平臺運營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主要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具體的執法案例為研究背景,將一般意義上的行為性救濟解構為執法者與壟斷者之間的機制設計問題,并給出了三種行為性救濟模式靜態均衡的若干條件。本文選取美國微軟IE瀏覽器壟斷案、歐盟微軟播放器壟斷案、中國阿里巴巴集團“二選一”壟斷案...
新一代人工智能驅動新型工業化:范式變革、實踐方向及路徑選擇————作者:鄒起浩;任保平;
摘要:新一代人工智能驅動新型工業化,是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創新為邏輯起點,突出生產組織在銜接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將傳統的技術—經濟范式變革為技術—組織—產業范式。在變革后的新范式中,新一代人工智能表現出滲透性、融合性和創新性三大特征,決定著新型工業化的實踐方向,主要通過生產組織的有效銜接深層次賦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新興產業成長,形成新型工業化的新生產條件、新生產模式和新動...
消費類數據平臺化開發的商業模式與監管框架————作者:杜創;朱勁燃;
摘要:在數字時代,合理開發消費類數據對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數據的公共產品屬性、間接性和規模效應等特征,本文提出平臺化開發是消費類數據開發的核心商業模式,即由數字平臺收集來自不同企業或商家的交易數據,并據此構建數據模型,以間接方式(出售基于數據分析的產品或服務)或直接方式(出售原始數據)供第三方用戶使用。首先,本文系統總結已經相對成熟的線上消費類數據平臺化開發模式。其次,本文分析了線下消...
數字平臺“內卷式”競爭的發生機制、潛在風險與破解對策————作者:歐陽日輝;劉璇;
摘要:當前,數字平臺以低價競爭為具體表現的“內卷式”競爭已成為制約數字平臺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相較于傳統企業,數字平臺通過低價策略爭奪市場份額的“內卷式”競爭行為,表現出傳染性、強制性、技術性和隱蔽性等技術—經濟特征。數字平臺“內卷式”競爭的核心邏輯是通過流量規則重塑市場規則,發起價格戰的數字平臺通過規則撬動低價供給、利用算法加劇商家價格競爭、借助雙邊流量實現低價供需匹配,形成“規則設計—算法...
環保部門垂直管理改革的減污降碳協同效應————作者:周慧君;呂煒;
摘要: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是中國實現生態環境多目標協同治理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4—2019年區縣級面板數據,以2016年中國省以下環保部門垂直管理改革政策為準自然實驗,采用雙重差分法實證檢驗了環保部門垂直管理改革對減污降碳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顯示:環保部門垂直管理改革能夠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環保部門垂直管理改革的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在經濟發展水平低、環保重視程度低的地區更...
財政支出結構是否促進了居民服務消費?————作者:胡東蘭;蔡曦;李勇堅;
摘要:在服務業成為主導產業的新發展階段,服務消費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財政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務消費水平增長過程中發揮作用,成為服務經濟時代的重要問題。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研究了財政支出結構對居民服務消費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發現,財政支出結構的社會偏向性能夠促進居民服務消費,該結論在經過內生性檢驗和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在...
互聯網平臺中的信息不對稱與賣方策略性定價行為——來自中國電商平臺的證據————作者:劉重陽;曲創;王夕琛;
摘要:互聯網平臺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構成和關鍵形態,其影響并塑造了賣方與消費者的交易行為。本文基于搜尋理論,解釋了互聯網平臺中價格離散的形成機制,理論推演了互聯網平臺中的信息不對稱與賣方策略性定價行為的關系;利用淘寶、天貓和京東三大電商平臺的260萬條商品信息,實證檢驗了互聯網平臺中的信息不對稱與賣方策略性定價行為的因果關系。研究結果顯示,信息不對稱對平臺價格分布的“策略性”有正向影響,對平臺價格分布的“波...
數字新質生產力驅動產業創新:邏輯、類型與路徑————作者:白雪潔;程鈺嬌;
摘要:數字新質生產力是新質生產力數字化的結果,是數字經濟時代先進生產力的核心表現形式。現有文獻從數字技術的通用性和普適性出發,關注數字新質生產力對產業創新的賦能作用,而面對具有不同創新類型和組織特征的產業,數字新質生產力驅動產業創新路徑的差異性值得進一步研究。本文在分析數字新質生產力的特征及其驅動產業創新的邏輯基礎上,基于產業生命周期劃分產業創新類型和總結產業組織特征,提煉數字新質生產力驅動不同類型產業...
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力躍遷————作者:劉誠;
摘要:前三次產業革命時期,英美日生產力躍遷主要依托工業技術及其經濟形態,而當前中國處于第四次產業革命歷史機遇期,正依托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形態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生產力躍遷。本文從“技術—要素—產業—生產關系”四個方面論述數字經濟時代新質生產力的躍遷特征,具體包括:通用技術由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變為智能化,技術動力由熱力變為算力;主要驅動要素由資本變為數據,要素組合形式由生產函數變為算法;產業形態由行業...
數字化轉型如何賦能企業突破式創新?————作者:師博;侯迎信;王錚;
摘要:突破式創新拓展了科技創新的邊界,是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實證檢驗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突破式創新的賦能效果及作用機制。研究結果顯示:數字化轉型能夠賦能企業突破式創新;數字化轉型對非國有企業、知識產權保護較強地區的企業和產業數字化水平較高地區的企業突破式創新的賦能效果更顯著;數字化轉型通過緩解企業融資約束、降低企業委托代理...
試用服務定價策略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研究————作者:賈培培;李東進;張宇東;
摘要:本文以顧客參與新趨向為背景,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和自主決策理論,構建實現型快樂感框架模型,試圖探索顧客參與情景下試用服務定價策略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以及實現型快樂感的中介效應和卷入度的調節效應,并采用實驗研究法進行驗證。研究結果表明,試用服務會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產生正向影響,然而付費試用服務會使消費者購買意愿和實現型快樂感更為強烈。同時,卷入度在試用服務定價策略對消費者購買意愿和實現型快樂感的影響...
數字經濟發展與地方財政可持續性————作者:許慧;王世杰;
摘要:數字經濟發展極大地提升了政府數字化治理水平,為實現地方財政可持續發展和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本文基于2015—2021年中國278個地級市的平衡面板數據,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探討數字經濟對地方財政可持續的影響及機制。研究發現,數字經濟發展能夠顯著增強地方財政可持續性,該結論在經過內生性處理和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仍然成立。異質性分析結果表明,數字經濟發展對地方財政可持續性的增強作用在財政透明...
美歐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及關聯產業加征關稅的經濟效應評估————作者:孫嘉澤;譚詞;趙文祺;
摘要:本文將電動汽車、油電混動汽車、插電混動汽車、鋰電池、集成電路等產業從GTAP數據庫中拆分出來,構建涵蓋全球13個地區12個部門的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擬美國和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及關聯產業加征關稅的影響,并評估了中國反制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結果表明:從宏觀層面看,美國和歐盟加征關稅對中美GDP沖擊有限,但中美居民均面臨不同程度的福利損失;從產業層面看,美國和歐盟加征關稅使其電動汽車、鋰電池和集成電路...
中國中間品進口供應鏈韌性:演進趨勢、影響因素及發展對策————作者:項松林;蘇立平;
摘要:在特朗普2.0時代,提升中間品進口供應鏈韌性對于保障中國經濟安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區分了全球供應集中度和進口來源集中度,構建了一個可用于分析中間品進口供應鏈韌性的基本框架,利用CEPII BACI數據庫的基礎數據實際測算了1995—2022年中國中間品進口供應鏈韌性,并進一步分析了中國中間品進口供應鏈韌性的影響因素。研究結論如下:從演進趨勢來看,1995—2022年,中國...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