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
關注()《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月刊)1980年創刊,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本刊是面向生產和科研的學術性刊物。主要介紹國內、國外技術經濟與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與發展方向,交流產業結構、宏觀、微觀方面的學術研究和工作經驗,她融入了世界、融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一本提供學術咨詢和工作指導的刊物。榮獲中文核心期刊(2008)、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技術經濟 、創新創業 、企業管理 、宏觀經濟 、金融工程 、產業經濟、區域經濟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雜志社簡介
1、《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
閱讀推薦:廣東合作經濟
《廣東合作經濟》省級經濟期刊,是由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廣東省合作經濟學會主辦、集"政策性、綜合性、學術性、動態性"于一體的雙月期刊。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最新期刊目錄
世界遺產地社區居民適應性驅動機制研究——以平遙古城旅游開發為例————作者:張琳;李富佳;
摘要:研究古城在旅游影響下居民適應性機制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研究聚焦文化遺產型古城——平遙古城的在地群體,解析在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空間博弈過程,遺產地居民對旅游發展下的感知、態度及其響應行為,重點揭示社區群體在旅游開發下的適應策略選擇及其驅動要素。結果表明:古城社區居民正負面感知均強烈,但總體持支持態度,且參與意愿決定其參與行為;“旅游經營+常年務工”這種復合型生計模式成為古城居民在旅游經濟發展下的主...
數字金融創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作者:祝煒;
摘要:以2010—2022年滬深A股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固定效應、中介效應等模型,實證分析數字金融創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與作用機制。結果表明,數字金融創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顯著促進作用,且經過一系列穩健性檢驗后結論依然成立。中介效應結果顯示,數字金融創新能夠以新質生產力為作用路徑賦能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數字金融創新對戰略性新興產業...
科技金融政策對城市就業的影響——基于雙重差分法的評估————作者:趙靜文;劉高生;
摘要:充分就業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科技金融政策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其能否有效促進更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至關重要。選取2006—2023年中國287個城市面板數據,采用雙重差分法評估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政策對城市就業的影響,并探討其內在機制。研究發現,科技金融政策顯著擴大了城市就業規模。對就業結構而言,這一政策顯著促進了高技能勞動力的就業水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低技能勞動力的就業水平。中介...
數字技術發展與過度教育緩解——基于“寬帶中國”戰略的準自然實驗————作者:鄒建華;謝尚;王毅航;
摘要:數字技術發展對人力資本合理配置與過度教育緩解存在深刻影響。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采用多期雙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后發現,以“寬帶中國”戰略為代表的數字技術發展能夠顯著降低個體過度教育水平。從受益群體來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顯著緩解低技能、女性和農村群體的過度教育狀態。在宏觀就業環境渠道,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行業創新水平,促進了就業環境的法制公平,保障了就業群體權益。在微觀個體(家庭)渠道...
高技術產業集聚、技術創新績效與新質生產力————作者:陳萍;
摘要:選取2014—2022年我國27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面板數據,從技術創新績效視角,探討高技術產業集聚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機理。研究結果顯示,高技術產業集聚顯著促進了新質生產力發展。機制檢驗結果揭示,技術創新績效是高技術產業集聚影響新質生產力的中介渠道。異質性分析表明,在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市和東部地區,高技術產業集聚對新質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更為顯著。因此,提出促進高技術產業集聚、推進技術創新績效提升以及差...
中國股市的國際市場風險暴露研究——基于DCC-CARR模型————作者:張萌萌;何亮;
摘要:選取2013—2023年日內極差數據,運用DCC-CARR模型,分析五種不同類型國際市場(國際股市、國際加密貨幣市場、國際碳市場、國際原油市場與國際黃金市場)對中國股市的動態風險傳染效應。研究發現,極差模型在模型預測、模型擬合方面優于傳統收益率模型。樣本期內國際股票市場對中國股市風險的傳染效應最強,其次是國際能源市場,且大多數市場引發的風險傳染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進一步地,中國股市主板市場中大...
TOE框架下ESG嵌入模式研究——基于“多元共治”視角————作者:鄒艷芬;肖志文;
摘要:基于TOE框架構建ESG多元合作嵌入模式理論模型,運用fs QCA方法結合嵌入性理論從“多元共治”視角探討數字化水平、綠色技術創新、董事會網絡關系、高管綠色認知、政企關聯、行業競爭、社會監管7個前因條件對ESG履責的聯動效應。研究發現:ESG嵌入模式主要包括“數字賦能—技術嵌入型、協同推進—結構嵌入型和內外聯結—文化嵌入型”三種;數字技術和媒體監督是ESG履責的兩個核心條件;政治關聯和行業競爭單一...
數字要素投入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效應與機制————作者:甘元玲;
摘要:基于2013—2022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全方位考量數字要素投入與新質生產力的影響效應。研究結果顯示,數字要素投入可正向影響新質生產力,這一結論在經過多種穩健性檢驗后依舊成立。由異質性檢驗結果可以知悉,數字要素投入對新質生產力的正向推動作用在長江經濟帶表現得更為顯著。中介效應結果顯示,數字要素投入可通過縮小前沿技術差距、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間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調節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數字要素...
數智化賦能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作者:高靜;馮鮑;黃愛蓮;
摘要:文旅深度融合是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和建設旅游強國的必然要求,數智化正成為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動能和新引擎。遵循融合理念分別構建數智化與文旅融合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選取2012—2022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實證檢驗了數智化賦能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影響效應和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數智化可以顯著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中介機制檢驗表明,數智化可以分別通過推動科技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正向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產業數字化與新質生產力:理論機制與實證分析————作者:邊作為;
摘要:選取2012—2023年中國30個省份面板數據,實證考量產業數字化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研究發現:產業數字化可正向推動新質生產力水平提高,這一結論在經過穩健性檢驗與考慮內生性問題后依舊成立。中介效應結果顯示,市場化改革與顛覆性創新在產業數字化與新質生產力間發揮中介作用。異質性結果顯示,相較于北方地區而言,產業數字化對南方地區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更為顯著;不同類型產業數字化對新質生產力的影響呈現“數字...
數字賦能、技術創新與中國制造業綠色韌性————作者:丁玉龍;趙亞娟;
摘要:選取2012—2021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實證分析數字賦能對制造業綠色韌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數字賦能可以增強制造業綠色韌性,且數字賦能通過促進制造業技術創新,進而提升制造業綠色韌性水平。環境規制顯現出正向調節效應,強化數字賦能對制造業綠色韌性的驅動作用。數字賦能對制造業綠色韌性的影響呈現多重異質性。門檻效應分析表明,當制造業規模跨越門檻值之后,數字賦能對制造業綠色韌性的正向效應才開始顯現。此...
數字新基建對制造業虛擬集聚的影響————作者:謝麗彬;高鵬懷;徐國立;
摘要:虛擬集聚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制造業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從理論層面剖析數字新基建對制造業虛擬集聚的影響機理,并選取我國30個省份2012—2022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第一,數字新基建顯著促進了制造業虛擬集聚;第二,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數字新基建對制造業虛擬集聚的影響在東部地區和高市場化水平地區顯著,但是在中西部地區和低市場化水平地區不顯著;第三,政府規模、產業結構和傳統基建...
制造業價值鏈演變及其升級對策——以數字經濟趨勢為研究視角————作者:朱祖平;阮榮彬;
摘要:研究探索數字經濟背景下制造產業鏈各環節交易費用及其對價值鏈形態的影響,選取2015—2020年中國工業企業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制造產業鏈各環節利潤水平具有顯著提升效果,交易費用在制造和營銷環節發揮調節作用,在研發和制造環節發揮部分中介作用。對制造環節而言,數字經濟通過降低制造交易費用提升利潤,交易費用降低幅度越大,數字經濟對利潤水平的提升作用越顯著,而研發和營銷環節交易費用...
國際貿易通道建設與跨國創新網絡演化——來自“一帶一路”倡議的證據————作者:肖婧文;
摘要:貿易通道是推動跨國技術創新合作的重要載體。選取2009—2020年14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知識產權數據構建復雜網絡模型。研究發現,國際貿易通道建設能夠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織就聯結緊密、結構穩定、機會均等的包容性創新網絡,通過跨國技術關聯關系的“破”“立”機制銜接跨國創新鏈斷裂帶;進一步區分技術流動方向后,國際貿易通道既推動技術流出網絡突破傳統合作模式,形成從單中心到多中心的技術升級路徑,...
中國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水平測度與比較————作者:姚娜;
摘要:基于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技術創新、數字營商環境、數字產業規模、數字市場效益5個維度,構建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對全球30個國家2012—2023年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水平進行測度和比較。研究顯示:2012年以來,中國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排名由第11位上升至第4位,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漸縮小;從分維度指標來看,中國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數字技術創新競爭力、數字產業規模競爭力和數字市場效益競爭力...
金融創新、新質生產力與中國式現代化————作者:蔡濱;
摘要:選取2013—2022年中國30個省級面板數據,探討金融創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影響作用及傳導機制。研究表明:金融創新能夠顯著促進中國式現代化,且能夠同時促進本地區和周邊地區的中國式現代化。異質性結果顯示,金融創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正向促進作用在東部地區更為突出。機制檢驗分析結果表明,新質生產力是金融創新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傳導機制。門檻效應結果顯示,金融創新對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作用具有正向邊際遞增效應。...
數字化轉型、企業社會責任與員工滿意度————作者:刁璟璐;步曉寧;李健;
摘要:數字要素作為重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態,給予企業發展微觀創新支持。員工作為企業穩定運轉的基石,是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助力,因此提升員工工作滿意度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目標之一。通過對A股上市公司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行度量,驗證其對員工滿意度的影響,研究表明,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顯著促進員工就業及薪酬滿意度提升。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這種提升作用在行業競爭激烈企業、非國有企業及員工權益保護更好企業較為顯著...
環境政策組合對ESG不確定性的影響——基于企業差異化行為響應————作者:李雙圓;徐曉莉;朱富顯;
摘要:以2016—2023年中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分析環境政策下企業差異化響應行為及影響后果。研究發現,懲罰型和市場型環境規制政策顯著加劇ESG不確定性,激勵型環境規制政策則相反。機制分析表明,懲罰型和市場型環境政策“倒逼”企業分別進行低質量和高質量綠色技術創新,加劇ESG不確定性,激勵型環境政策“激勵”企業進行“漂綠”掩蓋ESG不確定性。進一步研究發現,在良好的綠色融資環境與政府監管環境下,“...
媒體關注、內部控制與企業綠色創新————作者:隋馨;田國雙;
摘要: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企業綠色創新已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媒體關注和內部控制作為企業治理中的重要因素,對企業綠色創新具有驅動效應。選取2017—2022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探討媒體關注、內部控制和企業綠色創新的關系。結果發現:媒體關注作為企業創新的外部驅動因素,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綠色創新的內部驅動因素,均對企業綠色創新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媒體關注能夠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水平;...
監管處罰與商業銀行ESG表現:促進還是抑制?————作者:謝婷婷;馮梅菊;
摘要:ESG建設已經成為銀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銀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選取2009—2022年我國38家上市商業銀行的季度數據為樣本,分析監管處罰對商業銀行ESG表現的影響。結果表明,監管處罰抑制了商業銀行ESG表現。機制檢驗結果表明,監管處罰通過成本和收益渠道降低商業銀行ESG表現。異質性檢驗結果表明,監管處罰對商業銀行ESG表現的抑制作用在非國有銀行、中小型銀行和信息不對稱低的銀行中更顯...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