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經濟期刊 熱度: 時間:
經濟科學
關注()《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雙月刊)1979年創刊,是經濟理論研究刊物。發表有關政治經濟學、經濟管理、世界經濟、中外經濟史、經濟統計、人口經濟學等方面的論著,刊登書刊評介、讀書札記、學術動態等。讀者對象為經濟界人士及經濟院校師生。
《經濟科學》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經濟科學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知網數據庫、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
3、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2.279;綜合影響因子:1.388
7、經濟科學雜志榮譽:
社科雙效期刊
閱讀推薦:財政科學
反映我國經濟運行當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經濟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流動人口為何回流?——基于社會因素視角的分析————作者:王也;董小琦;吳群鋒;賈珅;
摘要:近年來,我國流動人口的回流規模增大、增速上升,對城鎮化模式與人口空間布局產生了重大影響。既有文獻較少關注這一重要轉變,也尚未對此做出有效解釋。本文將婚配壓力引入流動人口決策過程以對上述轉變進行有效解釋,以期擴展對社會性因素在經濟中重要作用的認知。研究發現:第一,流動人口所面臨的婚配壓力會顯著促進流動人口回流,本文通過各類檢驗并運用工具變量方法驗證了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第二,婚配壓力同時在統計上和經...
股市波動與城市房價——基于2011—2017年月度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程怡璇;李輝文;戴嚴科;徐楊菲;
摘要:城市住房兼具消費和投資雙重屬性,在金融市場不完備的背景下,大城市住房的投資屬性得以進一步強化。當股市波動幅度上升時,具有投資屬性的住房作為投資品的吸引力增加,進而通過替代效應推動房價的上漲;在適應性預期下,前期房價漲幅更大城市的住房價格受股市波動的正向影響更大。本文基于2011—2017年城市層面的月度面板數據對上述機制進行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在非限購期間,股市波動的上升增加了前期房地產市場繁榮城...
風險態度的代際傳遞——基因傳遞還是家庭傳授?————作者:易禎;劉越;
摘要:本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解釋了風險態度代際傳遞的動因,并使用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和美國收入動態面板調查(PSID)數據加以驗證。理論模型顯示,風險態度代際傳遞的原因是,父母希望子女與自己保持相似的決策。中國樣本中父母的風險態度有37.4%通過基因渠道和傳授渠道傳遞給孩子。這種傳遞存在子女性別差異,不受家庭背景因素、重大家庭沖擊、父母對子女偏好的影響,但受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城鄉地區差異的影響...
不完全出口退稅、稅負轉嫁與企業勞動收入份額————作者:何小鋼;沈立錦;劉叩明;
摘要:增值稅的稅收中性特征在促進共同富裕的初次分配中發揮了基礎性作用,但是出口環節不完全退稅的非中性特征有礙于稅負的合理轉嫁,不利于勞動要素收入的合理分配。本文利用2007—2016年出口退稅率文庫、全國稅收調查數據與海關匹配數據,測度了企業層面由不完全出口退稅形成的“出口增值稅”,研究了增值稅出口退稅對勞動收入分配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完全出口退稅的上升顯著降低了出口企業的勞動收入份額。機制分析發現,不...
行政邊界與稅負分布————作者:行偉波;田曉函;石光;
摘要:省際交界地區不僅是各省經濟發展較弱的地區,而且可能存在由行政邊界導致的稅收分布差異。本文基于中國縣級層面稅收數據,系統考察了行政邊界對縣級稅負空間分布的影響。研究發現,省邊界縣稅負顯著高于非邊界縣,且異省相鄰縣稅負差顯著高于同省相鄰縣,即稅負在省內呈現為由非邊界地區向邊界地區的不連續性,在省際呈現為跨省際邊界的不連續性。異質性分析表明,相較于內陸地區、西部大開發地區、人口規模小的地區,沿海地區、非...
《經濟科學》2024年度優秀論文介紹
摘要:<正>《外資企業質量優勢與東道國產品質量升級——基于中國對外開放經驗的量化分析》(2024年第1期)外資企業在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上的優勢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進而提升中國的福利水平?如何構建量化模型并對其進行較為準確的評估?準確把握外資企業相對于內資企業的特性,從而精準地量化其對中國出口產品質量升級和福利水平提升的貢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數字經濟真的縮小了收入差距嗎?——來自Meta分析的發表偏倚證據————作者:祝嘉良;蔡熙乾;陳鋒;
摘要:本文對54項實證研究中的960個估計值進行Meta分析,以探索數字經濟對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發現,學術期刊更傾向于發表“數字經濟顯著減少收入差距”的研究成果。在控制了發表偏倚后,數字經濟仍表現出顯著的收入差距縮小效應。本文的研究還揭示了學術期刊對于數字經濟與不同類型收入差距的異質性發表傾向:期刊傾向于發表數字經濟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文章;而對于地區收入差距、行業收入差距以及其他收入差距(如企業、...
輪船航運與市場整合——來自晚清中國的證據————作者:郝煜;王志強;張喆;
摘要:以蒸汽為主要動力的輪船的引進改進了內河航運的效率,降低了交通成本,提高了清末中國的市場整合程度。本文以清政府在《馬關條約》后允許輪船進入非通商口岸的內河航運為準自然實驗。研究發現,輪船航運提高了位于同一條長江支流的府對之間的市場整合程度,相對于對照組,這些府對間的糧價差異降低了4.65%。這解釋了該地區這一時期實際糧價差異下降的37%。機制分析表明,這種效應只在具備通航條件的長江支流以及通航條件較...
城市評比表彰是否推動了工業用地綠色配置?——來自全國文明城市評比的證據————作者:黃志基;余姝瑾;易成棟;袁佳麗;
摘要: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如何通過合理配置生產要素實現綠色發展,已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以“全國文明城市”評比為例,利用2004—2019年的土地出讓數據,運用多期PSM-DID方法評估了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是否能夠有效促進工業用地綠色配置,并深入探究了其傳導機制。研究發現,全國文明城市評比表彰顯著提升了地方政府工業用地配置給低污染企業的比例,并且這種影響在資源型城市、規模較大...
新型城鎮化與工商資本下鄉——基于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準自然實驗————作者:馬雙;胡雯鏇;
摘要:考察在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的環境下工商資本是否下鄉,對中國實現鄉村振興、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利用7 396萬個企業工商注冊信息、2013—2019年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將市場主導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作為一項“準自然實驗”,使用雙重差分模型評估其對勞動力、土地的流動以及對工商資本下鄉的影響及機制。研究發現:第一,新型城鎮化試點實施后,下鄉的工商資本反而顯著減少。分企業所有制和地區...
行政邊界阻礙了跨界縱向經濟關聯嗎?——重慶直轄影響川渝交界區人口分布的證據————作者:劉姝伶;楊文舉;尹虹潘;
摘要:腹地人口密度隨著遠離中心城市而衰減,體現了中心城市有效輻射腹地的區域發展規律,但是行政邊界常常會割裂這種縱向關聯。本文借助重慶直轄準自然實驗進行地理斷點回歸,檢驗了重慶城區對川渝兩側潛在腹地縣域人口分布的影響。研究發現,行政邊界分割阻礙了重慶城區對四川縣域人口分布的影響,交通連接、體制環境等跨界差異和地方保護政策都是其重要影響機制。川渝邊界不同區段的異質性表明,重慶直轄前的計劃單列市邊界與直轄后的...
《經濟科學》2024年總目錄
摘要:<正>~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召開學習貫徹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專家座談會
摘要:<正>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全面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為扎實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遵循。12月31日上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聯合《經濟科學》編輯部,在學院“黨員之家”舉辦“深化規律性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習貫徹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專家座談會”,學習領會會議精神
隱私保護與企業業績表現——基于《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實證研究————作者:馬瑄憶;施新政;
摘要:數據作為一種繼資本、勞動力之后的新型生產要素,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為社會經濟形態、商業模式、生活方式等帶來一系列變革。然而在數據的獲得和處理過程中,用戶常面臨著個人信息濫用和泄露的風險,平衡好個人信息保護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成為當前數字經濟發展中的一大難題。本文基于2021年頒布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借助于自然語言處理的辦法,構建雙重差分模型,研究隱私保護政策對企業業績表現指標的影響。本文...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的長期福利效應——來自中國“赤腳醫生”歷史實踐的經驗證據————作者:胡志安;朱可桐;張川川;
摘要:本文基于我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赤腳醫生隊伍建設的歷史實踐,考察了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對居民健康和社會經濟狀況的長期影響。實證結果顯示,個體幼年時期(0—5歲)所在村莊的赤腳醫生隊伍建設能夠顯著改善其在青少年和中老年時期的自評健康狀況,并顯著降低其在中老年時期患有慢性病的概率。進一步研究顯示,個體幼年時期所在村莊的赤腳醫生隊伍建設能夠顯著降低其在成年時期由于健康原因停止工作的概率和家庭負債率,提...
數字金融深度與相對貧困——基于家庭數據的實證分析————作者:張紅;鄭凱軒;汪晨;顧乃華;
摘要:隨著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中國致力于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打破西方現代化模式中少數人富裕、多數人相對貧困的兩極分化,建立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家庭數據來探究數字金融深度對家庭相對貧困的影響,并結合家庭具體情況打開數字金融深度指數“黑箱”,以深入分析其具體作用路徑。研究發現:首先,數字金融深度能夠顯著減少家庭的相對貧困狀況并促進共同富裕,且該影響在經工具變量解決內生性問題后依...
財政激勵型環境規制中政府對企業的“隱性補貼”——基于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視角的研究————作者:鄧明;黃鈺萱;
摘要:如何在環境規制的過程中不額外增加企業負擔,是環境規制設計需要考慮的問題。本文基于2009—2014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以2012年皖浙兩省正式簽訂《新安江流域水環境補償協議》為準自然實驗,構建雙重差分模型,以評估跨省流域生態補償這種橫向財政激勵型環境規制對受償地區企業的影響。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橫向財政激勵型環境規制顯著降低了受償地區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水平;更重要的是,受償地區企業的所得稅實際...
自由貿易協定如何影響價值鏈貿易隱含碳排放?——考量貿易協定環境成本的經驗研究————作者:彭水軍;周杰;
摘要:本文使用2000—2014年國家間投入產出數據,實證探究了自由貿易協定(FTA)如何影響其成員國價值鏈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以考察FTA的環境成本。研究發現,FTA顯著提升了價值鏈貿易隱含碳排放。這一效應強于FTA對最終品貿易隱含碳排放的影響,且FTA對不同價值鏈路徑中的碳排放影響不同。FTA一方面通過規模效應促使成員國排放增長與環境成本加劇,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效應有效降低價值鏈貿易隱含碳排放強度,有...
節制資本、勞動力配置與企業內部收入不平等——基于反壟斷執法機構改革的證據————作者:彭飛;王玲;王勝男;周世彪;吳華清;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對于優化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2018年反壟斷執法機構改革為準自然實驗,采用雙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節制資本對企業內部收入不平等的影響。結果顯示,節制資本改革充實了反壟斷監管力量,加強了反壟斷執法力度,對企業內部收入不平等具有顯著改善效應,相當于在改革前的平均水平上下降了10.76%。機制檢驗證實,為了應對反壟斷執法對資本的嚴格規制,企業主動優化了勞動力...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否促進了分工?——來自城市失信被執行人的經驗證據————作者:何歡浪;耿若璇;毛健;
摘要: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水平,由此可能通過影響企業融資行為和交易行為來影響企業的專業化分工。本文選取中國2000—2013年238個地級市的工業企業為樣本,以2010年限制高消費政策為政策沖擊,利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法人數據構建雙重差分模型,探究城市信用體系建設對中國制造業企業專業化分工的影響,同時分析其主要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第一,信用體系建設的完善可以降低企業...
相關經濟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