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交通科技雜志
關注()《交通科技》雜志簡介
本刊是國家科技部批準創辦,由交通部主管,武漢理工大學主辦的科學技術期刊。提高與普及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水陸運輸并舉,路橋、港航工程兼顧,為交通運輸行業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務。全面具體反映交通領域和科研成果、技術經驗以及應用技術為主,兼顧科研、實驗、生產、管理等方面,為交通企事業單位服務。《水運科技信息&水運科技情報》現用刊名《交通科技》
《交通科技》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交通科技》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道路工程、橋涵工程、交通工程、材料與實驗、智能運輸、船舶海事、港船工程、物流工程。
《交通科技》雜志投稿須知:
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300個漢字以內,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最好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用A4紙打印,正文用5號宋體。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推薦期刊:《公路交通科技》
《公路交通科技》自1984年創刊以來,以“報道公路建設科研成果,展示公路建設新產品、新技術”為使命,致力于為公路建設的科研人員、公路建設者們服務。
交通科技雜志最新期刊目錄
水泥路面金剛石研磨紋理的施工參數研究————作者:陳博;張清;叢卓紅;
摘要:為獲得水泥路面金剛石研磨紋理的施工參數,在ABAQUS中建立刀片正交切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金剛石研磨紋理施工過程中進給速度、刀片轉速、切削深度3個施工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結果表明,平均切削力隨進給速度和切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隨刀片轉速的增大而減小;進給速度對切削力的影響最大,刀片轉速對切削力的影響最小。根據室內紋理施工效果,確定金剛石研磨紋理的優選施工參數為進給速度0.9 m/min...
溫拌型就地熱再生瀝青技術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研究————作者:陳志江;張睿達;吳仕高;
摘要:就地熱再生是一種預防性養護技術,能夠在保證節約、高效、優質的基礎上,實現環保目標,打造低碳經濟道路,延長公路壽命,提升路面性能。針對粵北地區冬季低溫導致施工難的問題,結合某高速公路就地熱再生工程,對舊瀝青路面混合料進行室內試驗研究和工后檢測,通過添加溫拌劑確定可降低的攤鋪溫度及各檔材料的摻配比例。結果表明,溫拌型就地熱再生攤鋪溫度可降低至125℃;且該溫度條件下,芯樣壓實度可達到95.0%,同時具...
多邊界條件影響下的山區高速公路選線————作者:彭文件;馬康;李慧;
摘要:邊界條件是高速公路選線的控制因素,邊界條件的復雜性直接決定高速公路選線的難度。文中以貴州某高速公路城區段為例,為完成控制因素錯綜復雜的城區段公路選線工作,采用多方案比選論證的方法,闡述景區、鐵路、公路、河道、管道、危巖體、堆積體共同制約的“五地物-兩地質”耦合邊界條件下的山區高速公路選線對策。分析各邊界條件的特性及對高速公路建設的影響,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并綜合各邊界條件的特性,提出具有可...
山區反傾錯落型滑坡治理實例分析————作者:張文勇;何洋;
摘要:文中以某山區公路建設過程中治理的反傾巖體錯落型滑坡為例,在調查地質背景及分析滑坡成因的基礎上,采用鉆探、自動化結合人工監測等綜合勘察手段對滑坡變形破壞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通過優化排水系統、支擋加固、削坡減載措施等綜合治理,并基于實際監測數據驗證治理方案的有效性
基于數學模擬法的道路聲屏障聲學設計實踐————作者:陳誼;
摘要:目前道路聲屏障設計以經驗設置為主,缺少具體的工作流程規范,導致聲屏障實施過程中調整比例大,整體設計質量不易得到保證。文中以實際工程為依托,介紹基于數學模擬的“等聲線包絡法”及其相應的計算架構,并揭示了道路聲學模擬的計算邏輯和內容。經驗證,該計算方法操作便捷、簡單,計算結果滿足工程設計需求,可為進一步規范化道路聲學設計提供技術參考,建設者也可根據相應計算成果提升建設質量
鋼管約束下新舊混凝土的劈拉性能及影響因素研究————作者:冷鑫立;朱海清;徐培藝;楊福寧;
摘要:為解決含新舊混凝土結合面構件易破壞的問題,基于鋼管約束混凝土提出鋼管約束新舊混凝土結構。通過試驗和仿真分析,探究混凝土強度等級、鋼材強度等級、鋼管厚度等因素對鋼管約束下新舊混凝土黏結面劈拉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當舊混凝土強度等級由C25提升至C45,極限承載力增加41.9%;鋼管厚度從3 mm提升至6 mm,極限承載力增幅21.0%;鋼材強度等級由Q235提升至Q420時,極限承載力增加3.1%,...
纖維率對無腹筋UHPC梁受剪性能的影響研究————作者:張俊超;何擁林;堵健;房宣成;戚家南;
摘要:為研究纖維對無腹筋超高性能混凝土梁(UHPC)受剪性能的影響,設計6根無腹筋UHPC模型梁,參數包括纖維率和剪跨比,對其進行剪荷載試驗,得到試驗梁破壞模式和裂縫開展特征,并分析梁體撓度、縱筋應變、裂縫寬度隨荷載的發展規律。結果表明,提高纖維率可顯著提高無腹筋UHPC梁抗剪承載力與變形能力;正常使用極限狀態下,纖維率1%,2%和3%試驗梁最大裂縫寬度對應的荷載比無纖維梁分別提高48%,79%,161...
主跨60 m的懸掛式單軌系桿拱橋研究————作者:張子堯;
摘要:為研究適用于懸掛式單軌的大跨度橋梁,依托武漢光谷空軌旅游線項目,研究懸掛式單軌25 m+60 m+25 m系桿拱橋。以“一橋一景”為設計理念確定主橋景觀,對主橋支承體系、主梁橫斷面布置形式、拱肋、橋墩細部構造等內容進行設計研究,并對主橋進行靜力、抗震和車橋耦合分析,結果表明,主橋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滿足設計要求,乘坐舒適性優秀
不同工況下橋梁無縫伸縮裝置力學特性有限元分析————作者:范磊;王剛;甄治國;郝占雷;張輝;
摘要:為探討車輛荷載(超載、制動)和溫度荷載對無縫伸縮縫受力特性的影響,為無縫伸縮縫的設計及優化提供理論依據,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橋梁無縫伸縮縫系統的數值模型,考慮標準荷載、超載條件、溫度變化及緊急制動產生的水平荷載等多種工況,深入分析伸縮縫各組成材料的受力情況及其相互作用。結果表明,在超載200%時,超韌彈性體的豎向應力最大值為1.21 MPa,位移最大為0.63 mm,結構更易發生損傷。在高溫條件下,豎...
基于Web3D的多源異構公路BIM模型加載優化技術研究————作者:朱凌;徐文峰;
摘要:針對公路工程BIM模型在Web端加載、渲染效率低下的問題,提出基于多源異構工程數據的融合方法,使之和BIM模型共同實現公路工程三維場景構建。通過采用前端緩存優化、文件傳輸優化及渲染優化等多種優化策略,顯著提高BIM模型和多源異構數據在Web端的加載與渲染效率。實現了多源異構數據的高效整合,減少了響應時間,增強了用戶體驗
基于微生物礦化的土凝巖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作者:魏慧杰;鐘輝祥;萬海峰;滕建軍;
摘要:再生骨料通過回收建筑垃圾制備,減少了對天然資源的依賴。土凝巖作為一種低碳膠凝材料,可減少混凝土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再生骨料的低強度和土凝巖的膠結弱性有待解決。研究以脫氮假單胞菌為微生物礦化菌種,探究反硝化細菌礦化反應對再生骨料物理性能的影響及礦化處理后土凝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提升。結果表明,礦化處理可增加再生骨料表觀密度,降低吸水率和壓碎指標;凝巖摻量為12%時,混凝土7,14,28 d的抗...
基于三維點云模型的鋼橋塔虛擬拼裝應用研究————作者:蒲潔;陳維剛;李鵬翔;陳仕軍;賀均;
摘要:針對鋼橋塔的預制構件傳統人工尺寸檢測耗時費力、易出錯,預拼接工作實地操作困難和成本高等問題,提出基于三維點云模型對鋼橋塔預制構件加工精度檢測和虛擬拼裝的方法。通過制定合理掃描方案獲取點云數據并對點云數據預處理,實現對預處理后各節段點云數據進行逆向建模,基于點云模型和設計3D模型比較的誤差檢測方法,對節段制作精度進行評估;并對滿足制作精度的節段,基于點云模型的角點特征約束,完成預拼裝。文中以某鋼橋塔...
城市地下互通立交應急交通疏解效率評價研究————作者:葉亮;劉前瑞;楊濤;陳強;丁乃侃;
摘要:為應對城市地下互通立交突發事件情況下的應急交通疏解問題,以武漢市兩湖隧道工程地下互通立交為實際案例,通過VISSIM開展應急疏解微觀交通仿真試驗,對比分析突發事故發生前、后各重點路段的通行效率。結果顯示,上行疏解路段的平均行駛速度53.51 km/h高于無事故發生時的平均行駛速度50.03 km/h,平均行駛速度增長約6.96%,平均排隊長度增長1.85%,該區間路段的平均行程時間需13.12 s...
靜電除塵技術在海滄隧道中的應用研究————作者:周義凡;楊濤;李培軍;張燦程;張奧宇;
摘要:為探究靜電除塵(ESP)技術對降低環境敏感區隧道內污染物排放濃度的實際效果,以廈門海滄隧道為工程依托,將頂部凈化站及風機式微孔靜電除塵器應用于通風系統中,對應用前、后的煙塵顆粒(PM2.5及PM10)濃度進行現場測試。結果表明,ESP技術的應用使得隧道排煙口處PM2.5及PM10平均濃度降低至標準限值以內,應用前、后的污染物濃度降幅分別為71.8%,79.8%;若隧道中貨車數量大幅增長,通過增大靜...
制備工藝對膠粒/SBS復合改性瀝青性能影響的研究————作者:劉又誠;李歡歡;張正義;毛成;
摘要:剪切時間會對膠粒/SBS復合改性瀝青物理性能、流變特性、施工特性、瀝青與橡膠的相容性造成重要影響。為探究制備工藝對膠粒/SBS復合改性瀝青的性能的影響,制備剪切時間為2,4,6 h的膠粒/SBS復合改性瀝青。采用三大指標試驗、溫度掃描試驗、離析試驗評價不同剪切時間膠粒/SBS復合改性瀝青的性能。研究表明,延長剪切時間可有效降低膠粒粒徑,提高溶脹程度,提升瀝青力學性能和存儲穩定性。4 h剪切時間較為...
基于正交試驗的乳化瀝青水泥穩定碎石強度影響因素分析————作者:楊壯;張崢;劉新利;
摘要:為研究乳化瀝青水泥穩定碎石強度形成的關鍵影響因素,采用正交試驗方法,以7 d無側限抗壓強度為指標,分析6種影響因素在18種不同工況組合下的混合料抗壓強度關系。結果表明,乳化瀝青水泥穩定碎石強度影響關鍵因素由大到小排序為:水泥摻量>乳化瀝青摻量>級配類型>壓實度>拌和方式>含水量;其中水泥摻量和乳化瀝青摻量對混合料的強度具有極顯著影響,集料級配類型、壓實度、拌和方式和含水量相對影響不顯著。最后,基于...
近接舊橋錨碇的非對稱隧道式錨碇穩定性分析————作者:馬坤;
摘要:非對稱設計的隧道錨力學行為復雜,既有應用案例及研究較少,因此對其開展針對性研究。以德興大橋新橋隧道錨為依托,研究圍巖穩定性、抗拔穩定性,以及對舊橋隧道錨的影響,文中通過三維數值模型分析發現,右幅后行洞的開挖對左幅先行洞影響較小;新隧道錨對舊隧道錨的承載力影響非常小;在6倍超載系數范圍內,新橋隧道錨圍巖仍具備較高的安全儲備
基于休止角的山區公路棄渣場穩定性評價研究————作者:蔣文鵬;李夢然;尹小濤;
摘要:當前棄渣場安全穩定性評估中棄渣工程特性測試結果存在代表性和離散性問題,穩定性評價需要借助數值工具限制了動態設計,可能導致棄渣場安全穩定性不可控。依托云南地區多條高速公路沿線棄渣場多階段安全穩定性評估工作,通過現場調查、室內外試驗及數值模擬,探討棄渣休止角跟蹤測量替代有限尺寸和有限數量實驗測試,構建基于休止角的棄渣場穩定性評價方法,進行工程應用,檢驗方法的可行性。所得結論如下:(1)山區公路棄渣成分...
山區路塹高邊坡逐級開挖及支護穩定性研究————作者:易超;巨斌斌;楊濤;董必昌;
摘要:在山區公路施工過程中,邊坡穩定性及降雨均會影響公路建設及運營安全。文中以廣西某高路塹邊坡工程項目為背景,采用midas有限元仿真軟件,對邊坡逐級開挖及在發生暴雨工況后的支護邊坡穩定性進行研究,發現在邊坡開挖過程中安全系數隨開挖的進行先增大后減小,加固之后,其安全系數得到了一定提升,處于穩定狀態,通過對監測位移及模擬位移對比,驗證該邊坡穩定性分析的準確性
基于回彈法的水下混凝土檢測技術研究————作者:陶海峰;羅原浩;程智慧;劉志懋;甘進;
摘要:為解決傳統的無損檢測方法如回彈法、超聲法等存在設備水損、數據精度差、難評估的問題。文中基于傳統回彈法測強原理,設計水下無損檢測裝置,并通過試驗驗證其性能,進一步提煉適配的水下作業測強曲線。結果表明,裝置水下作業時防水性能完善,并且所擬合測強曲線的2個誤差指標:強度平均相對誤差δ=9.13≤12,強度相對標準差er=11.61≤14,滿足JGJ/T 23-2011 《回彈法檢測...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