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水利水電快報》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水利水電快報》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水利水電快報》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水利水電快報》是水利部主管、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辦的技術類期刊,1980年創刊,1985年經國家科委批準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自創刊以來,《水利水電快報》始終堅持為我國水利水電事業發展服務的辦刊宗旨,堅持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辦刊方針,堅持規范化、標準化辦刊,不斷提高期刊質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翻譯報道國外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經驗和先進技術為主,并適量刊載國內水利水電新工藝及新技術文章和簡要信息,報道快、信息新,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在我國水利界具有較大影響,讀者分布多個國家和地區。
主要欄目有:戰略與規劃、設計與施工、運行與管理、水文水資源、環境與生態、經濟與法規、試驗與研究、水庫與移民、水資源論壇等。適合從事水利水電建設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科研、監理、運行和建設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人員以及有關大專院校師生參閱。
雜志曾榮獲水利部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全國水利系統優秀期刊、湖北省優秀科技期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期刊。
期刊特色:《水利水電快報》以翻譯報道國外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為主,并適量刊載國內水利水電新工藝及新技術文章和簡要信息,以報道快、信息新為主要特色。譯文原稿主要選自以下列刊物:英刊《水電與大壩》、《水力電與壩工建設》、《水資源開發》、《世界水》;美刊《國際水》、《環境工程》、《世界水電評論》、《土木工程》;俄刊《水工建設》;荷刊《水資源管理》;日刊《大壩》、《砂防學會雜志》;印刊《動力與河谷開發學報》;法刊《白煤》、《工程》;澳大利亞大壩委員會通報;國際大壩會議、水電技術研討會及水論壇論文集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1995年獲湖北省優秀期刊科技期刊
1996年獲水利部優秀科技期刊
1999年列為湖北重點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水文、水資源、地質勘測、水利規劃、水工建筑物、工程施工、機電、運行管理。
水利水電快報最新期刊目錄
超聲衰減法測量懸移質含沙量的影響因素分析————作者:李世豪;賈俊嶺;楊大鵬;劉明堂;
摘要:超聲衰減法在懸移質含沙量測量領域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超聲波在水體中傳播時會受到多種環境因素影響,導致基于超聲衰減法的懸移質含沙量測量系統的精度和穩定性都不高。因此,在利用單對傳感器超聲數據的基礎上,分析多種因素對超聲波傳感器的影響關系,證實了超聲法含沙量測量需要綜合考慮多種環境參數的共同影響。首先對超聲波傳感器的內在因素進行分析,重點分析了超聲波幅值、頻率以及探頭間距對含沙量測量的影響...
江西省水污染與經濟發展脫鉤關系研究————作者:楊暉;馮倩;周亞奇;
摘要:通過選取江西省2007—2021年間經濟與環境數據,分析了江西省水污染與經濟發展脫鉤關系,并建立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計量模型。脫鉤分析結果表明,在過去15年間江西省水環境污染與經濟發展以處于弱脫鉤階段為主,即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而水污染緩慢增長。通過對EKC曲線的分析發現,工業廢水、工業氨氮和工業化學需氧量的EKC曲線均呈下降趨勢且曲線呈倒“U”型,表明了江西省工業廢水排放和經濟發展沒有產生較...
安徽省水資源空間均衡性評價分析————作者:孫增金;顧雯;李惠民;田野;孫金彥;
摘要:本研究為分析安徽省水資源空間分布存在的不均衡性,利用水資源負載指數、水土資源匹配系數以及用水效益指標構造指標體系,通過集對分析方法與引力模型耦合計算2014年到2018年,安徽省16個地級市的絕對聯系強度值Pi與相對聯系強度值Ni。結果顯示,安徽省多數地市Pi值小于Ni值,水資源綜合實力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城市...
引調水工程勘察設計數字孿生平臺關鍵技術與應用————作者:宗珊;徐志敏;管林杰;葉文坤;
摘要:當前引調水工程勘察設計平臺面臨數據承載量大、巖性識別效率低、線路比選分析難等問題,難以滿足引調水工程的相關應用。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引調水工程勘察設計數字孿生平臺架構設計方法,實現了多源數據融合、巖性智能識別、云渲染、線路比選、數字化移交等關鍵技術,并以公明水庫-清林徑水庫連通工程為例,驗證了勘察設計數字孿生平臺的應用可行性。結果表明:引調水工程勘察設計數字孿生平臺可提升勘察設計工作質效,對于推動...
基于HEC-RAS的典型山丘區洪水淹沒分析————作者:王靖雯;鄧斌;周翀;熊凱;
摘要:山丘區縣因地形復雜、居民點分散且山洪頻發,防洪減災措施實施難度大,亟需適用模型以指導洪水風險評估和防洪搶險。通過提取長沙縣、汝城縣地形數據和歷史洪水資料信息,進行洪水淹沒三維可視化分析和洪水淹沒分析建模,利用GIS技術處理地形數據,使用HEC-RAS軟件進行河道范圍繪制、邊界條件設置、水流數據處理,建立了二維洪水淹沒模擬分析模型。該模型模擬了研究區域內洪水重現期為二十年和五十年的淹沒變化過程,提取...
基于雙重優化的VMD-CNN-BiGRU水位預測模型——以長江航道為例————作者:江媛媛;劉留;譚國光;楊會波;徐燕龍;李陽;葉永盛;
摘要:為降低水位數據的非線性和非平穩特性,克服水位預測誤差較大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基于雙重優化的組合預測模型。首先,采用冠豪豬優化算法對變分模態分解的模態分解數和二次懲罰因子進行優化,確保分解過程的最優設置,以獲取表征水位數據特性的本征模態函數;然后,引入麻雀優化算法對CNN-BiGRU網絡參數進行優化,以提升模型的預測能力;最后,整合各分量預測序列,得到最終水位預測結果。為驗證本文所提組合預測模型的有...
烏江流域暴雨氣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作者:邢雯慧;劉海力;董軒;馮歡;楊雁飛;
摘要:為更好地開展烏江流域暴雨預測,本文利用烏江流域40個氣象站1961-2020年的日降水資料,統計了烏江上、中、下游的年暴雨日數及暴雨量,通過線性趨勢、Mann-Kendal突變檢驗、功率譜等方法分析,并對暴雨典型年份前冬氣候因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烏江上、中、下游的暴雨日與暴雨量60a來存在明顯的年代際及年際變化且均呈上升趨勢,各個流域的暴雨日及暴雨量異常偏多的年份除個別年份外基本一致;烏江中...
“三水統籌”下流域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體系研究————作者:徐忠良;
摘要:為了研究“三水統籌”理念下流域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構建污染溯源-風險評估-協同治理的創新路徑。在“三水統籌”的研究背景下,分析流域污染來源并探討污染風險評估方法。從污染控制的理論基礎和關鍵技術兩個方面,提出涵蓋源頭、過程及末端控制的流域污染控制策略,構建生態修復的理論框架,通過案例分析驗證了生態修復技術的實用性和有效性。研究結論表明,“三水統籌”理念為流域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提供了全...
長陽雞公巖危巖帶落石運動特征與防護措施研究————作者:馬思哲;王建平;黨超;
摘要: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雞公巖危巖帶多年來常有落石發生,其不穩定性嚴重威脅到公路和清江航道的運營安全。以雞公巖危巖帶為研究對象,利用無人機攝影技術結合現場調查,采用RocFall和Rockfall Analyst軟件模擬落石的運動軌跡,并根據熵權法得到相關因素權重,通過多重因素疊加分析得到該危巖帶危險性分區圖,從而提出修建明洞的防護措施。研究結果表明:該危巖帶主要的破壞模式為墜落式破壞,危巖帶中東部大部...
鄱陽湖區穿堤建筑物汛期險情及搶護措施研究————作者:林太清;戴國強;熊陽;
摘要:以大堤為依托修建的穿堤建筑物主要用于水利排灌和交通運輸等,與圩堤一起成為鄱陽湖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歷年的防汛經驗和統計資料顯示,穿堤建筑物在防汛中起到調節內外水的同時,在汛期高水位下也成為了堤防的薄弱環節,是汛期出險點的主要部位之一。根據2020年和2024年鄱陽湖流域防汛經歷,總結分析了穿堤建筑物險情的判別、探測監測和搶護方法。提出將穿堤建筑物的險情根據發生部位劃分為建筑物結構類、閘門類和土-...
藻渡水庫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預警系統設計與應用————作者:劉光彪;李少林;戴領;紀傳波;丁林;
摘要:為提高藻渡水庫工程從施工期到運行期的安全監測管理標準化水平,提升安全監測管理效率,本文在工程安全監測自動化系統等系統或功能的基礎上,基于藻渡水庫樞紐工程和輸水工程的二/三維可視化場景和數據底板,開發了包含工程管理、監測管理、資料分析、監測預警、巡視檢查、三維展示等功能的藻渡水庫工程安全智能分析預警系統。該系統針對水庫樞紐工程和輸水工程結構特點、安全隱患與薄弱環節,建立了安全狀態分析模型,并采用數據...
長江干流中下游坡式護岸工程導流標準研究————作者:陸賀;王哲;李堰洲;劉全;
摘要:針對長江中下游坡式護岸工程施工導流難以匹配現行規范規定的洪水頻率標準問題,本文從坡式護岸的導流特點出發,認為其意義是在合理的資源投入下,有足夠的可施工時間保證工程按期完工,提出采用可施工時間重現期衡量坡式護岸工程的導流標準。以長江干流武漢段某護岸工程為例,五年一遇可施工時間為36天,水上護坡工程安排在36天內完工,可滿足五年一遇的導流標準。可施工時間重現期可以衡量坡式護岸工程“導流系統”失效的風險...
InSAR在水利工程變形監測中的應用研究現狀————作者:褚夫玉;張心怡;康建榮;胡海峰;
摘要:旨在掌握InSAR技術在水利工程變形監測中的應用現狀,為水利工程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技術參考。通過調研大量相關文獻,梳理目前常用SAR影像的基本信息,歸納各種InSAR技術方法并總結其基本特點。從實際應用層面,分析InSAR技術在水庫壩體、庫區邊坡、堤防、水工建筑物及水利工程基礎等多個領域的變形監測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同時探討InSAR技術在長距離地下輸水管線工程變形監測中的應用。研究結果表明,In...
基于三重維度的河流倫理建構研究————作者:溫雪秋;
摘要:為促進人與河流和諧共生,保護河流生態,科學規范開發利用河流的行為,從觀念自覺、價值重塑和實踐走向三重維度出發,深入探討河流倫理的建構問題。在觀念自覺的維度:通過對西方國家與中國河流倫理發展的梳理,揭示了河流倫理的理論淵源,并進一步闡釋了河流倫理的內涵與主要特征。在價值重塑的維度:分析了河流倫理在拓寬道德共同體邊界、勾勒倫理價值新尺度和開辟人類責任新境界等方面的意義。在實踐走向維度:提出了喚醒公眾河...
雷達產品在陸水流域致洪暴雨監測預報中的應用————作者:孔海妹;孟英杰;邱輝;韋惠紅;
摘要:陸水流域因其匯流時間短、洪水突發性強等特點,對高時空分辨率的雷達資料需求尤為迫切,以精確預報由暴雨引發的洪水。2024年7月1日,陸水流域發生極端強降雨,日面雨量190.7mm,2日,陸水崇陽站發生了超歷史洪水,本文利用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資料,在定量降雨預報中使用反射率因子(CR)、強回波厚度(CAPPI)、垂直液態水含量(VIL)等雷達強度產品,在雨團發展判別中使用徑向速度(Vc)、垂直風廓線...
U-net網絡在流場預測中的應用研究綜述————作者:趙美晨;薛海;
摘要: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通過計算機采用數值模擬計算方法對流體控制方程進行求解,存在計算成本高且效率低的問題。U-net網絡其對稱的編碼器-解碼器結構及跳躍連接,能夠捕捉輸入數據中的局部特征和全局信息,在流場預測中表現優異。文章對卷積神經網絡研究中的熱點——U-net網絡進行綜述。首先對U-net網絡結構原理進行闡述;其次從物理約束的引入、時...
2025年1月全球氣溫創新高————作者:張爽 ;李慧;
摘要:<正>2025年1月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月。科學家原本預計全球氣溫將有所下降,而事實并非如此。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指出,2025年1月平均地表氣溫為13.23℃,比1991~2020年1月的平均氣溫高出0.79℃,即使以過去2年的1月平均氣溫標準來看,也顯得異常。此外,在過去19個月中有18個月的全球平均地表氣溫超過了工業化前水平1.5℃,2024年是首個增幅突破1.5℃門檻的年...
加拿大對拉多爾大壩進行抗震升級————作者:張爽 ;李慧;
摘要:<正>加拿大卑詩(BC)水電公司已經啟動坎貝爾(Campbell)河拉多爾(Ladore)大壩的抗震升級工程,旨在確保大壩發生大地震或洪水時能繼續安全運行。該工程也將有利于保護當地的魚類和野生動物棲息地以及保障下游居民的供水。拉多爾大壩建于1949年,抗震升級工程包括更換溢洪道閘門和安裝新設備,以確保溢洪道在大地震后仍能運行,符合安全標準
2023年印度錫金洪災驅動因素、成因與影響研究————作者:高小雲 ;李慧;
摘要:<正>2023年10月3日,印度錫金喜馬拉雅地區發生多種鏈生災害,1470萬m3的側磧體崩塌并傾倒進南隆納克湖(South Lhonak Lake),引發約20 m高的類海嘯波,沖垮冰磧堰塞壩并導致約5 000萬m3湖水泄出。該冰磧堰塞湖潰決洪水沖刷侵蝕約2.7億m3沉積物,嚴重沖毀蒂斯塔河(TeestaRiver)下游的水電基礎設...
基于SWOT的全球水資源與能量研究————作者:高小雲 ;李慧;
摘要:<正>隨著氣候變化加劇,適應全球水文循環變化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在過去幾千年來相對穩定的氣候與水資源條件下,人類建立了復雜的社會體系,包括成熟的農業體系、基礎設施與經濟形態,維系著全球80億人的生計。隨著全球變暖,這一穩定的水循環狀態隨之改變。經觀測,全球海洋與陸地水文循環均在發生變化,且這種變化可能還會持續。在氣候變暖背景下,要預測全球水資源的新足跡,首先要全面觀察全球范圍內整個水資源供...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