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陜西氣象》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陜西氣象》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陜西氣象》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陜西氣象》是陜西省氣象局和陜西省氣象學會主辦的,以氣象科學為主,融知識性、實用性于一體的綜合期刊。堅持為氣象業務服務、為相關學科和行業服務、為氣象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基層臺站和廣大氣象科技工作者服務的辦刊宗旨。積極回應讀者的意見和要求,進一步提高刊物質量和水平。
重點刊載氣象科學技術各領域的最新研究論文和應用成果,追蹤和及時介紹國內外氣象科技動態;交流和積極推介氣象業務及服務的新經驗和新做法,促進氣象從業人員業務技術素質不斷提高;刊載和介紹有關氣象工作重點和熱點問題的氣象軟科學研究成果,幫助各級管理人員提高氣象科學管理水平,促進陜西氣象事業發展?晒庀蟆⑥r林、環保、交通運輸、民航、水文、衛生、地理、旅游等部門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閱讀參考。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1995年和2000年分別獲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和“陜西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
2010年被評為“陜西省特色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研究論文、技術報告、經驗交流、工作研究、氣象科普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1. 陜西2011年7月連續強對流天氣成因及特征分析 孟妙志,韓潔,王仲文,龐翻,高菊霞
2. 陜北北部一次雹暴的特征及成因 井宇,陳闖,陳寧,黃少妮,萬紅衛,艾麗華,井喜
3. 新疆阿勒泰地區大到暴雪概率分布特征 田忠鋒,胡磊,李博淵
4. 新疆博州一次秋季局地大暴雨過程分析 陳萍,徐遠波,吐莉尼沙
5. 西安地區大霧天氣的分析與預報 鄧小麗,林楊
6. 2012年陜西氣候影響評價 程肖俠,蔡新玲,雷向杰
7. 基于GIS的榆林市暴雨災害風險區劃 張建康,李強,王云,萬慧,馬鋒
8. 眉縣獼猴桃氣候適應性分析及災害防御 張毅軍,顏勝安
9. 宜君春季核桃低溫凍害分析及預防探討 楊亞利,鄭合清,孫田文
10. 陜西氣象探測設備運行監控與評估體系構建與運行 孟珍,張世昌,楊家鋒
11. 陜西省輻射月報數據文件質量檢查結果 張紅娟
12. GTC2型探空數據接收機天線的標定技術 朱敏武,李崇福,李嶸,楊輝
13. 防雷工作相關主體各自職責及其相互關系 劉興元
14. 地市級觀測業務競賽能力建設探討 高娟
15. 2012-08-13關中西部致災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孟妙志,韓潔,龐翻,邊赟
16. 基于GIS的楊凌區獼猴桃適宜性區劃 李少蘭,牛占峰,同延安,韓衛省,李獻軍
17. 寶雞市冬季大霧氣候特征分析 李建芳,龐翻
儀器與實驗雜志投稿:電網調度自動化實時信息分析與評估系統
【摘 要】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作技術支撐。本文通過對電網調度自動化實時信息的分析和評估,可以實時準確的了解電網的運行狀態,為電網監控人員的輔助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關鍵詞】儀器與實驗雜志,電網調度自動化,實時信息分析,評估系統
電網的自動化是未來電網的發展趨勢,電網的自動化調度需要先進的技術作支撐,從而為電網的自動化運行提供基礎信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網系統也在不斷使用先進的技術而實現更好的發展。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很多先進的高層應用軟件都已經在電力調度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極大的促進了電網的現代化進程,為電網調度提供了一定的技術支持。隨著電網自動化系統的逐漸升級,采集信息量的逐漸增多,對實時數據進行準確的評估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提高電網調度的自動化水平。
陜西氣象最新期刊目錄
MCC引發的一次短時強降水環境場和云參數特征————作者:喬丹楊;王瑾婷;劉帆;盧曄;高萌;謝逸雯;
摘要:利用常規觀測資料、歐洲中心ERA5再分析資料以及FY-4A衛星定量產品,對2022年7月15日陜西關中東部中尺度對流復合體(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 MCC)引發的一次短時強降水過程發生的環境場和云特性參數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此次過程發生在副高、短波槽和低渦切變線共同影響的環流背景下,前期受副高控制不穩定能量持續積累,水汽條件充沛,在地面輻合線動力抬升作用...
多源觀測資料在延安兩次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中的應用————作者:寧欣婷;王文波;楊麗;薛丹妮;李雨星;
摘要:利用NCEP(1°×1°)逐6 h再分析資料,延安多普勒天氣雷達、微波輻射計、風廓線雷達以及探空觀測等資料,對延安市2023年6月26日和6月27—28日的兩次強對流天氣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6月26日,延安位于高空槽后部的西北氣流中,受到干冷空氣輸送的影響,同時低層存在風向切變,導致了降雹天氣;而6月27—28日,受高空西風槽前暖濕氣流、低層偏南風以及風向輻合的共同作用,導致了降雹和降水天氣...
陜西夏季短時暴雨時空特征分析————作者:井宇;陳闖;姚靜;張蔚然;
摘要:基于2008—2023年陜西省95個國家氣象站的小時降水資料分析了陜西夏季(6—8月)短時暴雨的時空特征。結果表明:短時暴雨頻次日變化存在區域差異,陜北和關中的極大峰值出現在午后至夜間,陜南變化范圍較小。短時暴雨空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陜南中西部;與全省其他區域相比,陜西東部和西南部短時暴雨的累計降水量占夏季總降水量的比例相對較高。包含短時暴雨的降水事件午后至傍晚多發,夜間至清晨較少發生,但持續時...
改則縣1981—2020年氣候變化及氣象災害特點分析————作者:格桑卓瑪;賈茂瓊;王峰博;
摘要:利用改則縣1981—2020年降水、氣溫等站點觀測資料,采用累積距平、一元線性回歸分析、Mann-Kendall突變檢驗等方法,分析了改則縣1981—2020年不同時間尺度的降水、氣溫變化特征,并分析了改則縣主要氣象災害特征。結果表明:40 a來,改則縣氣溫逐漸升高,尤其冬季和秋季增溫突出;降水量呈現波動增多趨勢,降水明顯向夏季集中。改則縣12月—次年5月易出現雪災、凍災等災害性天氣;10月—次年...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陜北退耕還林區植被NPP的影響————作者:王娟;何慧博;
摘要:基于2000—2022年MODIS 17A3實際植被凈初級生產力和氣候模型計算的潛在凈初級生產力,定量分析陜北退耕還林區植被凈初級生產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結果表明:(1)2000—2022年研究區實際植被凈初級生產力總體呈現南高北低的趨勢,均值為257.45 g/(m2a)。(2)研究區實際植被凈初級生產...
2021年春節期間關中地區重霾污染過程氣象成因分析————作者:李雙雙;杜一博;高星星;李培榮;祁春娟;劉慧;
摘要:利用顆粒物質量濃度數據、氣象觀測數據及ERA5再分析數據,對陜西關中地區2021年春節期間一次持續性重霾過程的氣象成因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此次污染過程關中各地市PM2.5質量濃度具有區域同步變化特征,咸陽、西安和渭南嚴重污染累計小時數均達20 h以上;關中地區500 hPa上以平直偏西氣流為主,無明顯冷空氣擾動,地面上氣壓梯度力小,天氣形勢靜穩;霾發展階段涇河站垂直風場呈3層...
城市氣象觀測與研究進展綜述————作者:宋曉雯;董自鵬;陳乾;李星敏;陳闖;彭艷;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引發的城市氣象災害事件發生頻率增加,強度增大,因此,作為城市天氣預報、氣象服務與致災天氣機理研究基礎的城市氣象觀測變得尤為重要。近些年,國內外開展了大量的城市氣象觀測與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本文從城市氣象綜合觀測、大型外場觀測試驗以及城市氣象觀測研究進展三個方面對城市氣象觀測進行了綜述,并對今后相關研究作了展望
基于統計分析和馬爾可夫鏈的日照數據質控————作者:劉銳;高燦中;羅曉林;
摘要:觀測數據的準確性是做好氣象預報和服務的前提。特別是地面觀測自動化改革后,如何提高數據質控水平,縮短發現異常數據時間,是觀測業務工作的重點。利用統計分析和馬爾可夫鏈兩種方法,對巴中地區4個國家基本氣象站1971—2022年的日照時數分析,探討日照數據質控的可行性。結果表明:(1)各站的月日照時數符合正態分布,其人工觀測極大值與氣候異常值吻合度極高,統計分析中關于異常數據的識別方法在數據質控上有較好的...
三亞市氣候特征及氣候舒適性分析————作者:朱梅;方勉;尹群;
摘要:稀缺的冬適氣候類型、優質的空氣質量是三亞市氣候康養產業發展、氣候+旅游產品開發的重要依托。為深挖三亞市氣候資源優勢,利用三亞市6個氣象站逐日氣溫、降水、風速、相對濕度等常規觀測數據,及空氣質量數據,選取溫濕指數、風效指數、人體舒適度指數、氣候旅游指數、空氣質量指數等指標對三亞氣候條件及重點旅游景點氣候舒適性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三亞市氣候具有暑熱期短、嚴寒期無、降雨充沛、干濕季分明、太陽能資源豐...
慶陽市道路結冰特征及指數預報研究————作者:韓晶;焦美玲;王娟;賀濤;徐耕;
摘要:利用慶陽市8個國家氣象觀測站2008—2022年冬季逐時氣象觀測資料,分析道路結冰時空分布特征;基于回歸模型篩選出影響道路結冰的敏感氣象因子,并結合道路結冰有效樣本庫計算影響指數,采用聚類分析法進行歸類分級,建立道路結冰影響指數分級預報模型;并利用2023年氣象觀測資料進行檢驗。結果表明:道路結冰年際變化整體呈現波動下降趨勢;月際分布中道路結冰出現日數和出現時間均為1月最多,2月次之,12月最少,...
建筑物對大氣電場畸變影響的數值模擬————作者:楊春明;
摘要:利用馬鞍山2個大氣電場儀站點2019—2021年的監測資料,借助MATLAB工具,運用數理統計、有限差分法,模擬了建筑物對大氣電場測量值的畸變影響,對模擬結果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大氣電場儀安裝在建筑物頂部時,模擬的電場畸變系數與建筑物的高度成正相關,建筑物越高,大氣電場畸變系數也越大,畸變越顯著,畸變區域越趨于半球狀;在一定寬度范圍內,大氣電場畸變系數隨著建筑物寬度增加而減小,建筑物最窄處電場電...
基于“天鏡-陜西”的業務系統數字化監控設計————作者:賈晨剛;喬青;王瑋;
摘要:為加強陜西氣象業務系統的精細化管理,做好“云原生”與“云化改造”業務系統的資源使用、系統運行、數據服務等數字化監控與分析評估,設計基于“天鏡-陜西”的全省氣象站點信息、臺站級網絡拓撲、機房動力環境、高性能計算機系統、CMACast下行資料、資料共享服務、秦智系統、數據共享網系統、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等的運行監控界面,提高氣象業務集約化運行質量與數據分析評估效率。實際運行結果表明,具有本地化特色的“全業...
基于混合云的氣象大數據云平臺改造及安全防護設計————作者:陳增境;卓鳳艷;韓格格;高英育;
摘要:針對傳統私有云受限于本地計算資源供給和部署空間不足、擴建成本和管理成本高的現狀,提出將公有云與本地私有云有機融合,構建混合云運行模式,以氣象大數據云平臺中解碼處理子系統作為改造對象,將業務流程向公有云延伸,并按照三級等保要求,從邊界防護、流量管控和終端安全三方面設計構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以寧夏為例,從數據完整性和傳輸時效性兩方面開展對比分析,評估業務改造效果。結果表明,混合云運行模式下,總體時效性...
韓城大紅袍花椒氣候品質評價研究————作者:沈姣姣;盧珊;周心河;黨超琪;
摘要:為了助力韓城大紅袍花椒氣候品質評價,提升市場競爭力,基于1992—2022年韓城國家氣象站逐日觀測數據和2018—2022年花椒品質檢測結果,根據生態適宜度理論,采用專家決策法、百分位數法和加權求和法,建立韓城大紅袍花椒氣候品質評價模型,并對2023年花椒氣候品質進行評價。結果表明:花椒開花坐果期日照時數、平均氣溫、累計降雨量,果實膨大期日照時數、平均氣溫、累計降雨量和果實著色期日照時數、平均氣溫...
G30連霍高速公路陜西段霧的特征及成因分析————作者:張曦;沈姣姣;侯柯然;張宏芳;周冰嬋;
摘要:利用2019年11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G30連霍高速公路陜西段沿線交通氣象觀測站逐時資料、MICAPS實況資料和2020年1月9—11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RA5逐小時再分析數據,對高速公路沿線持續時間排名前5的典型霧的特征和成因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根據影響霧形成的地面系統可把霧分為3類:低壓倒槽型、冷鋒型和東路冷空氣型。逆溫是霧形成的重要背景條件之一。當平均氣溫-0.4~2.9℃...
高影響天氣下的公路交通氣象研究進展————作者:牛苗苗;張宏芳;王瑩;
摘要:在氣候變暖背景下,高影響天氣對交通的影響愈發顯著,為有效降低高影響天氣帶來的交通安全風險,公路交通氣象研究日益受到學者們的重視。從高影響天氣理論研究、預報預警技術研究及系統研發應用等三方面回顧了近30 a公路交通氣象的研究成果,指出高影響天氣不僅可通過降低能見度、減少輪胎與路面間的摩擦系數、改變駕駛員心理狀態與駕駛行為等多種途徑間接影響交通安全,還會直接影響地區交通參數及事故率,但在不同車輛類型、...
首都機場2021年8月9日超級單體天氣過程分析————作者:杜沛珩;史辰;
摘要:利用第五代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再分析資料(ERA5)、地面觀測資料、探空資料以及北京首都機場多普勒雷達資料等對2021年8月9日首都機場超級單體造成的強對流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1)此次超級單體過程發生在東北冷渦后部的西北氣流中,高空冷平流疊加在低層暖濕氣流上,形成“上干冷下暖濕”的“喇叭口”配置,大氣對流不穩定性強,為超級單體的發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條件;(2)北京城區近地面東南風的維...
秦巴山區2021年一次極端暴雨水汽輸送特征及影響系統分析————作者:杜一博;李雙雙;郭莉;馮典;
摘要:利用陜西省99個國家自動站夏季逐小時降水量數據,對2021年8月18—22日秦巴山區極端暴雨過程(“8·21”極端暴雨過程)的水汽來源、水汽輸送特征以及關鍵影響天氣尺度系統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500 hPa副熱帶高壓脊線西伸后受冷空氣影響其北側形成高空槽,配合700 hPa夜間低空急流和850 hPa氣旋性環流增強,水汽在秦巴山區強烈輻合上升造成極端暴雨天氣;(2)“8·21”極端暴雨過程...
京津冀地區1961—2020年冬季區域性寒潮過程特征和路徑分析————作者:李丹華;楊揚;李紅英;王興麗;陳佩璇;
摘要:利用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區126站逐日最低氣溫、降水量資料及ERA5再分析資料,對京津冀地區冬季區域性寒潮天氣過程進行氣候特征和影響路徑分析,結果表明:京津冀地區區域性寒潮過程一般持續2~5 d,最低氣溫平均為-18.9℃;近60 a共出現52次區域性寒潮天氣過程,年際變化呈略減少趨勢,氣候趨勢率為-0.1次/(10 a),空間分布上,從南向北寒潮頻次增加;1961—2020年冬季京津...
永州市短時強降水的精細化時空分布特征————作者:蔣麗敏;付煒;徐根生;李菁華;彭艷青;
摘要:利用2013—2022年區域氣象站和國家氣象站逐小時降水資料,統計分析永州市短時強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結果表明:1)短時強降水出現的頻次年際變化不明顯,但有明顯的月變化和日變化且空間分布差異大。4月短時強降水主要出現在永州西南部,多為夜雨;5、6月出現最多,南部山區及小盆地高于北部地區,清晨、午后到傍晚短時強降水多發;7—9月九嶷山—萌諸嶺一帶、陽明山地區為主要發生區,午后到傍晚時段最為多發。2)...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