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陶瓷科學與藝術》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陶瓷科學與藝術》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陶瓷科學與藝術》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陶瓷科學與藝術》雜志創刊于1965年,由最初時的《湖南陶瓷》到《陶瓷》、再到《陶瓷工程》,至2002年再次更名為《陶瓷科學與藝術》。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進一步提高雜志的辦刊水平,服務于社會、服務于陶瓷行業、加強與各陶瓷企業、大專院校、相關機構的聯系與合作。今年我們對雜志的編委的結構進行了調整,組建了一個代表性、權威性強大的專家、學者編委會.并與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達成了合作協議。并將雜志的選題,刊載的內容進行了分類。有針對性擬以《陶瓷科學與藝術》藝術卷、科學卷、陶瓷中國卷出版。同時加大各類文稿的征集,并在各類別雜志上設立專題論壇。并在各大陶瓷產區設立特約通訊員及特邀編輯。以此來提升雜志的發行范圍,擴大影響,樹立行業中的權威性。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工業與實踐、科研與應用、綜述與述評、藝術隨筆、藝術隨筆、陶藝縱橫。
本站已成功發表的論文:
1 徐建章·陶瓷作品欣賞 徐建章; 1
2 中國畫和“陶瓷繪畫裝飾” 楊世得; 2-4
3 平庸是你的選擇嗎? 馬德; 1
4 努力打造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升級版”——關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發展調查報告 陳海;波袁莉; 4-5
5 生命之泉長流 藝術之樹常青——張守智、呂曉莊教授陶瓷藝術精品欣賞(下) 黃鐘; 6-9
6 根植傳統 求新求變——我的龍泉青瓷創作之路 張晞; 10-12
7 從“巴拿馬”瓶 淺析釉下五彩汾水工藝的發展和提高 張志堅; 13-15
8 試論紫砂的概念及紫砂熱的興起 任惠芬; 16-17
9 釉雕作品《愛因斯坦》的創作步驟和技法 丁邦海; 18-22
10 客家藝術資源引入陶瓷設計中的可開發、利用空間 熊青珍; 23-25
11 謝華作品欣賞 謝華; 26-29
12 朱振洪作品欣賞 朱振洪; 30-33
13 譚異超作品欣賞 譚異超; 34-37
14 聶強作品欣賞 聶強; 38-40
15 劉志廣作品欣賞 劉志廣; 41-43
16 徐建章作品欣賞 徐建章; 44-47
17 楊子初作品欣賞 楊子初; 48-50
電力國家級期刊投稿:變壓器直流電阻故障分析
摘 要:正常的變壓器三相直流電阻基本平衡,容量為1 600kVA以下的配電變壓器,直流電阻不平衡率相為4%,線為2%;2 000kVA及以上的變壓器,直流電阻不平衡率相(有中性點引出時)為2%,線(無中性點引出時)為1%。然而在實際測試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這些情況綜合來看無非就是兩大方面,一是不平衡,二是測不準。本文通過對影響直流電阻不平衡率超標的幾個典型原因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法,提高試驗效率。
關鍵詞:電力國家級期刊,變壓器,直流電阻,不平衡率
1.引言
直流電阻測量可以檢查出繞組內部導線接頭的焊接質量、引線與繞組接頭的焊接質量、電壓分接開關各個分接位置及引線與套管的接觸是否良好、并聯支路連接是否正確、變壓器載流部分有無短路情況以及繞組有無短路現象。
陶瓷科學與藝術最新期刊目錄
景德鎮陶瓷民間故事的當代美學價值————作者:郭紫芯;
摘要:景德鎮陶瓷民間故事作為文化載體,蘊藏了豐富的美學價值,滿足了現代人們的精神需求。創作者通過對景德鎮陶瓷民間故事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及現代意義進行了系統分析,揭示了這些故事不僅承載著深厚的傳統美學價值,還蘊含著當代審美需求的新特征。進而發現,景德鎮陶瓷民間故事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展現出獨特的文化魅力,能夠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氣質和精神享受。因此,通過深入挖掘和傳承景德鎮陶瓷民間故事,既可以豐富現代社會的文...
中國畫色彩的獨特性及其文化內涵研究————作者:陳思奕;
摘要:通過對中國畫色彩發展過程的整理,剖析中西方繪畫中色彩體系的顯著差異,詳細解析了中國畫色彩的獨特表現形式,如墨分五色、隨類賦彩等概念。接著,對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畫色彩的發展變化進行了梳理,進一步挖掘中國畫色彩與五行觀念、民族審美心理、民俗文化等的緊密關聯,闡述了其在傳達情感和象征意義方面的重要作用
陶瓷材料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延續護理的應用————作者:高巖;
摘要: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是改善髖關節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治療方式。本文探討了術后延續護理的關鍵因素,包括傷口管理、疼痛控制、康復和飲食。同時,強調了預防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重要性。髖關節置換術后的綜合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康復成功率,為老年患者重返健康生活提供了堅實基礎
詩意空間:粉彩山水瓷畫工藝與文學意象的互文性研究————作者:覃淑琴;
摘要:本文深度剖析粉彩山水瓷畫里文學意象與釉上彩工藝的互文生成機理,探究“詩畫一體”傳統在陶瓷載體上的創新性轉化。通過運用文本細讀、圖像分析以及工藝還原等方法,結合“詩畫互文”理論與物性美學視角展開研究,發現粉彩山水借助“題詩構圖”“釉色賦情”“器形表意”三條路徑,構建起跨越媒介的詩意空間,達成文學性與工藝性的深度融合
黃夢新藝術作品鑒賞————作者:黃夢新;
摘要:<正>~
沈國良紫砂藝術作品鑒賞————作者:沈國良;
摘要:<正>~
淺析高溫顏色釉仕女圖的藝術魅力————作者:易夢幸;
摘要:在當代陶瓷藝術領域,高溫顏色釉仕女畫巧妙融合了古典仕女圖的雅致韻味與現代高溫顏色釉工藝的獨特風采,展現了傳統美學與現代技術的和諧共生
仿生設計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思路探究————作者:劉哲;張晗;孟舒婕;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設計思維的創新,仿生設計正逐漸成為陶瓷產品設計領域的新趨勢。本文介紹了仿生設計的概念與特點,從美學、功能、環保層面梳理了仿生設計在陶瓷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價值;結合不同陶瓷產品案例,從肌理、形態及功能仿生層面總結了陶瓷產品仿生設計思路,為推動陶瓷產品的個性化設計提供參考借鑒
淺談當代顏色釉茶器造型設計的范式轉換————作者:吳國濤;
摘要:當代茶器設計中,景德鎮顏色釉工藝與造型創新的融合,正在以跨越時空的對話方式重新定義東方美學的當代性表達。這種演變并非簡單的形式革新,而是基于釉色物性特征的深度解構與重構,在傳統工藝基因與現代生活場景之間建立起詩意的聯結
唐宋越窯青瓷刻花裝飾的審美特征————作者:沈燕榮;
摘要:越窯青瓷最輝煌的時代在唐宋時期,研究唐宋越窯青瓷刻花工藝,分析其裝飾審美特征,對于研究越窯、繼承傳統與現代青瓷創作極具現實意義。文章結合歷史時期的越窯青瓷刻花圖案的主題與內容分析、刻花工藝的形式美與裝飾性表達、唐宋越窯青瓷刻花工藝極具藝術表現力及其審美價值的文化內涵與社會影響進行綜合探析
京劇元素在陶瓷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作者:徐靜蕾 ;馮延明 ;李光亮;
摘要:目的,深入探究京劇文化所蘊含的藝術元素,采用陶瓷作為創意表達媒介,設計出彰顯獨特審美、富含文化底蘊的京劇主題陶瓷文創產品。方法,采用桌面調研法、文獻分析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系統探討京劇的文化特點。提煉京劇藝術中的核心元素,進行分析與再設計探索。提出將京劇元素有效融入陶瓷文創產品設計的應用策略,并據此進行具體的設計實踐,以期實現藝術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結論,本文構建并闡述了一系列關于京劇元素在陶瓷文化...
淺析外來文化對明代瓷燭臺造型與裝飾的影響————作者:趙旭明;
摘要:明代主要以伊斯蘭文化瓷器為主流,主要體現在器物的造型、紋飾和銘文三個方面。這些伊斯蘭風格的瓷器在明代深受皇帝重視,并且一直在工藝、造型、裝飾上傳承和發展。本文以明代陶瓷燭臺為例,探討明代不同時期以伊斯蘭文化為主流對陶瓷燭臺造型和裝飾的影響
宋代龍泉青瓷器型的美學特質————作者:劉建波;
摘要:宋代龍泉窯青瓷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和藝術發展時期,龍泉窯瓷器以其獨特的造型美學和精湛的工藝而聞名。其瓷器因釉色清澈、造型優雅、裝飾簡約而受到廣泛贊譽,成為了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瑰寶
淺談紫砂壺《魚躍》的藝術設計與文化寓意————作者:劉穎濤;
摘要:紫砂壺藝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與文化邏輯,構建起來一套明確的藝術規范,充分反映了其藝術價值。紫砂壺《魚躍》在藝術設計方面體現了簡繁得當與精工細作的特點,表達了豐富的文化寓意,分析此壺可了解其藝術特征,也可了解紫砂壺藝術所具有的文化表現與傳承功能
淺談紫砂作品《四方線韻壺》的藝術之美————作者:莊旻;
摘要:紫砂壺的造型種類豐富多樣、別具一格,充分展現出紫砂藝術設計的特點,其中四方壺是紫砂作品中獨特的造型,受到大眾的喜愛與認可,在眾多紫砂作品中,四方形器占據著重要的部分,能夠全面展現出紫砂壺器的特點,突出紫砂作品的藝術魅力。作為傳統手工藝術,紫砂壺與其他陶瓷制法不同,其獨特的創作體系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過程,以《四方線韻壺》為代表的四方器注重傳統、不忘創新,讓人們對紫砂壺的工藝價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淺析紫砂壺《一葉知秋》的造型之美與工藝之魅————作者:沈敏鋒;
摘要:秋,是落下的葉,有些悲涼;秋,卻也是豐收的歲,熱鬧喜慶。見一葉落而不只知歲之將暮,見一葉落也可知收獲將至。“一葉知秋”既可以是對時光流逝之嘆,可以是對秋涼肅穆之悲,更可以是對春華秋實之喜。以此創作理念而創作的紫砂壺《一葉知秋》以葉與南瓜這兩個極具代表性的秋的元素為創作題材,通過造型上的巧妙設計與工藝上的精湛演繹,將《一葉知秋》進行了具象化的演繹,壺中不僅有葉的詩意,也有豐收的喜悅與收獲的祝福
走進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作者:史建平;
摘要: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特做此壺以慶。以形色相生的藝術手法,體現黨的百年征程,意蘊豐厚。作為紫砂藝人,能以紫砂壺藝的形式記錄這百年盛世,是我們的榮幸,也是紫砂藝術社會意義的體現
淺析紫砂壺《竹節提梁》的造型藝術與文化內涵————作者:呂永勤;
摘要:一把好的紫砂壺必然是集中了美的造型藝術與豐厚的文化內涵的壺藝作品,這不僅是紫砂壺優劣的評判標準,也是紫砂藝人創作的自我要求與藝術追求。《竹節提梁》作為一件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壺,我們從造型藝術與文化內涵兩方面進行剖析,從而評判其優劣,探索其藝術價值
紫砂壺《梅竹提梁》的壺藝賞析————作者:蔡華強;
摘要:梅花和竹都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文化寓意也極其豐富。竹,四季常青;梅,傲雪迎霜,它們是自然界靚麗的風景,組合在一起也有著美好的寓意。紫砂壺《梅竹提梁》以竹和梅為題材,塑造了一幅生動有趣的茶壺,描繪了一幅趣味盎然的畫卷
探析紫砂壺《鴻運提梁》中的內涵寓意————作者:戴國仙;
摘要:現代茶藝不僅工藝、裝飾技法等都趨于成熟,在造型上也是精彩紛呈、千姿百態。紫砂壺《鴻運提梁》以柿子為題材,造型寫實而逼真,制作技法嫻熟,搭配多種色澤的泥料,形成了十分生動形象的畫面,充滿了吉祥韻味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