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廣東氣象》
關注()搜論文知識網并非《廣東氣象》的官網或雜志社,為客戶提供期刊征稿、論文發表等中介服務,在客戶與期刊雜志社之間搭建了一座省時、省力的便捷橋梁。本站與《廣東氣象》等上百家同類正規期刊保持著多年的密切合作關系,切實提高客戶期刊發表的質量與效率。通過本站發表論文,客戶將獲得更大的選擇空間、更高的通過率、更快的發表速度、更滿意的服務質量。
【雜志簡介】
《廣東氣象》主要刊登有關氣象及相關領域學科,有一定創造性的學術論文、研究綜述、簡評,國內外氣象發展動態綜合評述,學術爭鳴以及相關學術活動報道等。反映氣象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進展,促進國內外的學術交流,為西部大開發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萬方數字化期刊(網絡版)源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源刊、廣東金科信息網科技期刊源刊
【欄目設置】
天氣與氣候、應用氣象、氣象與經濟、計算機技術與應用、大氣探測與儀器、每季天氣與氣候
2014年01期目錄參考:
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氣象現代化大力加強和優化公共氣象服務——2014年全省氣象局長會議工作報告 許永錁
1319號超強臺風“天兔”強度變化的診斷分析 于玲玲,麥健華,程正泉,YU Ling-ling,MAI Jian-hua,CHENG Zheng-quan
“韋森特”臺風的路徑和強度分析 鄭浩陽,涂建文,詹棠,許連豐,ZHENG Hao-yang,TU Jian-wen,ZHAN Tang,XU Lian-feng
最近5年深圳大暴雨降水特征及主要影響系統 陳元昭,林良勛,陳訓來,陳潛,張蕾,鄭群峰,CHEN Yuan-zhao,LIN Liang-xun,CHEN Xun-lai,CHEN Qian,ZHANG Lei,ZHANG Qun-feng
2013年廣東省氣候綜述及氣候異常成因分析 鄭璟,伍紅雨,王兵,ZHENG Jing,WU Hong-yu,WANG Bing
海陵島溫度≥10℃活動積溫變化趨勢的預估 劉勝文,游大偉,湯超蓮,LIU Sheng-wen,YOU Da-wei,TANG Chao-lian
東江流域汛期降水時空分布的非均一性特征 段海花,侯學源,郝建平,郭志萍,DUAN Hai-hua,HOU Xue-yuan,HAO Jian-ping,GUO Zhi-ping
西南季風爆發背景下東莞兩輪強降水的特征分析 張勁梅,莫偉強,鄢俊一,ZHANG Jing-mei,MO Wei-qiang,YAN Jun-yi
1961-2010年開平市高溫的氣候特征分析 鄧明,余江華,潘心順,DENG Ming,YU Jiang-hua,PAN Xin-shun
1999-2011年茂名市灰霾天氣的氣候特征分析 蕭飛,李英,XIAO Fei,LI Ying
用兩種極值推斷法推算粵中上百年一遇最大日降雨量 李文斌,吳振強,史成,劉祖健,鄧明,張興鈴,LI Wen-bin,WU Zhen-qiang,SHI Cheng,LIU Zu-jian,DENG Ming,ZHANG Xing-ling
大埔縣的氣候特征分析 李恒宇,李鴻洲,謝龍生
珠三角地區人工增雨消霾的可行性分析 高建秋,林鎮國,林俊君,趙博,鐘晨,鄭凱
高級工程師論文:制導雷達回波信號模擬器設計
【摘 要】 運用雷達信號模擬技術,研制了指令制導艦空導彈武器系統用目標模擬系統。闡述了模擬器的系統結構、收發模塊及基于數字儲頻技術的信號模擬模塊硬件設計方法,構建出適用于指令制導武器完整作戰過程的雷達信號模擬系統。建立了指令制導武器系統多頻段雷達回波信號幅度、結構、多普勒頻率等參數模型。
【關鍵詞】 高級工程師論文,制導雷達,回波模擬器,DRFM,FPGA
雷達回波信號模擬器廣泛應用于雷達調試、試驗及雷達對抗等領域,能夠逼真模擬雷達信號替代實際回波。本文基于DRFM技術設計一種雷達回波模擬器,用于模擬指令制導導彈武器作戰過程中相關雷達信號,通過接收搜索警戒雷達、跟蹤制導雷達等的輻射信號,經過存儲和分析,變換和轉發,模擬搜索警戒雷達、跟蹤制導雷達,導彈制導指令等不同頻率回波信號,代替實際配合目標,保障武器系統完成從搜索、目指、跟蹤制導全過程。
廣東氣象最新期刊目錄
梅州市茶葉高溫熱害的時空變化特征————作者:羅碧瑜;陳金星;林立進;李思敏;羅威;
摘要:基于梅州市1965—2023年7個國家氣象站氣溫數據,采用線性趨勢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梅州市茶葉高溫熱害的時空變化特征,結果表明:梅州市茶葉高溫熱害年平均為13.7次,以0.21次/a的速率呈顯著上升趨勢;21世紀10年代的茶樹高溫熱害次數最多。7—8月為高峰期,約占梅州市茶葉高溫熱害總次數的75.1%。茶葉高溫熱害次數具有5~7、15、28 a的準周期震蕩;空間上由北向南遞減,大埔縣、梅...
深化改革開放 聚力實干篤行 開創廣東氣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2025年全省氣象工作會議報告————作者:莊旭東;
摘要:<正>(2025年1月22日)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全國氣象工作會議、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部署,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廣東氣象實踐開創新局面...
華南“回南天”監測預報及防御————作者:程正泉;
摘要:回顧了近十幾年來華南“回南天”的監測預報研究和業務進展,介紹了“回南天”過程中的物理機制及典型天氣形勢、“回南天”監測預報及分級,并從“回南天”物理機制角度討論了其防御方法
1967—2022年粵東地區干旱特征————作者:謝漢良;陳洵;林曉吟;許瓊蕓;蔡銘舜;丁麗佳;
摘要:基于1967—2022年粵東地區20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的逐月氣溫、降水資料,采用標準降水蒸散指數(SPEI)、游程理論、經驗正交函數、干旱頻率和強度等方法,分析了粵東地區干旱特征。結果表明:粵東地區進入21世紀后,干旱波動加劇,干旱程度越來越重,其中2020—2021年是干旱發展最強、持續時間也最長的一次過程。粵東地區干旱平均強度為中旱,平均頻率為28%;重度干旱、極端干旱事件發生可能性較小,北部...
河源高影響臺風氣候特征及其路徑關鍵區————作者:劉裕強;鐘校堯;甘海;張秋燕;凌鵬洲;林潔;
摘要:利用中國氣象局上海臺風所整編的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據集以及河源市5個國家氣象站地面觀測資料,篩選出165個對河源有影響的歷史臺風,利用百分位法分別確定河源強降水臺風和強風臺風,并將其統稱為河源高影響臺風。通過統計河源高影響臺風的氣候特征,并比對強降水臺風和強風臺風的生成源地、登陸點、登陸強度、移動路徑及路徑關鍵區的異同點。結果表明:1957—2022年期間河源共發生31次高影響臺風,其高發期為7—9...
近10年開平市各片區暴雨特征————作者:劉儉彤;鄭嘉勛;洪佳娜;
摘要:基于開平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和區域自動站的逐日降水資料,分析開平市各片區的暴雨特征,結果表明:開平市各地區的年暴雨日數和年暴雨量的變化趨勢大致相同,其中南部的年暴雨日數和年暴雨量最多,中部地區最少;開平市各片區暴雨日數的月變化呈雙峰型分布,峰值出現在5和8月,其中5—10月的暴雨日數占全年的81.3%,說明汛期更容易出現暴雨天氣;各站點的初暴日大多集中在3和5月,暴雨終日大多在9和10月,與本地汛期的...
渭河流域近30年氣象水文要素的特征分析————作者:劉博文;張立平;王江偉;于晶;龐博;代光爍;
摘要:基于渭河流域近30 a的氣象水文數據,運用不均勻系數、M-K檢驗、R/S分析方法對渭河流域氣象水文要素變化特征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渭河流域的氣溫年內變化相對穩定,降水和徑流分配不均勻且變化大。流域內干旱期更干旱,雨季降水則更多。過去30 a,氣溫經歷了不同階段的波動與上升,年際變化率為0.25℃/(10 a);降水量增加趨勢明顯,年際變化率為34.87 mm/(10 a)。年徑流量呈減小趨勢,年...
V-3θ圖在茂名地區冰雹天氣預報中的應用————作者:吳永志;鄧曉瑤;陳天成;凌康敏;鄒福通;
摘要:基于潰變原理,運用V-3θ(潰變)圖結構方法,分析了茂名一次冰雹天氣過程,結果表明:通過V-3θ圖可以提前預報出冰雹天氣的條件有(1)對流層頂層存在較厚的超低溫層,厚度達50~100 hPa;(2)大氣非均勻結構特征明顯,3條位溫θ曲線多層折拐,850~500 hPa的假相當位溫θsed和θ*曲線與T軸成鈍角;(3)θsed和θ 陽江市地閃密度與雷暴日數的關系————作者:吳華斌;王光波;曾憲逢;江山; 摘要:利用1964—2013年廣東省86個地面氣象站的人工觀測雷暴數據和2007—2013年廣東省雷電定位系統陽江地區的閃電定位數據,采用數理統計方法分析了雷暴日數td的分布特征及其與陽江市地閃密度Ng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廣東省2007—2013年與1984—2013年的年平均雷暴日數無顯著性差異,陽江站16km、陽春站7km半徑范圍內的Ng
茂名地區“雨窩”的降水特征————作者:陳煜杰;梁露文;莫梁狄;劉祖任;
摘要:利用茂名地區93個區域自動氣象站的降水觀測資料對茂名地區的“雨窩”進行識別判定,并從降水量和極端短時強降水頻次兩個角度對“雨窩”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馬貴、北界和羅坑為茂名地區的“雨窩”,是茂名地區發生極端短時強降水最頻繁的區域;(2)羅坑的年降水量與其年極端短時強降水頻次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北界和羅坑的月降水量與其月極端短時降水頻次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3)馬貴的極端短時強降水主...
地面-空間天氣要素與雷暴強度的關系————作者:李文斌;潘志豪;許春林;
摘要:分析雷暴大氣電場強度與降雨強度、氣溫、相對濕度、空間天氣要素(高能質子通量、電子通量、地磁活動指數)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陣雨雨強等級(0.2 mm≤Rh≤9.9 mm)出現的雷暴次數最多,平均強度最大。20℃氣溫為弱雷暴與中等強度以上雷暴發生的臨界溫度;氣溫在20℃以下時發生中雷暴強度以上的概率為0。空氣相對濕度小于90%時雷暴強度均為弱到中等強度。在相似地面氣象要素的狀況...
華南區域數值模式在市縣降水預報效果的評估————作者:謝尚佑;張凱鋒;唐源;張春燕;張敏;
摘要:基于CMA-GD和CMA-TRAMS區域數值模式進行2022年4至6月批量試驗和2022年5月10—13日個例試驗,開展不同分辨率數值模式預報在廣東、佛山、南海三個區域的降水業務預報效果檢驗分析,結果表明:(1)對批量試驗,CMA-GD的0.1 mm降水TS評分較優。10 mm以上降水廣東區域兩者表現基本一致;對于佛山、南海區域,24 h各級降水和48 h的150 mm降水,CMA-GD表現更優;...
深圳市臭氧污染氣象條件指數————作者:羅紅艷;張麗;何美鈿;楊紅龍;
摘要:基于2018—2023年深圳市國家氣候觀象臺的氣象數據、深圳市環境監測站的空氣質量數據,運用相關分析、量綱一閾值和多元回歸等方法,構建了深圳地區的臭氧(O3)污染氣象條件指數(OMI),并開發了監測和預報產品,業務運行良好,結果表明:(1)從O3生成、擴散、清除條件3個方面選取了9個氣象因子,其中平均氣溫、最高氣溫、日照時數、弱風時數與O3 2304號臺風“泰利”預報檢驗及氣象服務總結————作者:馮沁;郭春迓;黃曉瑩;楊詩琪;王鳳; 摘要:對2023年首個登陸我國的臺風“泰利”(2304號)進行業務預報檢驗和氣象服務總結,結果表明:廣東省氣象臺對“泰利”臺風路徑和強度預報誤差整體優于本臺當年及過去3 a臺風主觀預報平均水平,其中路徑預報誤差為各預報機構中最低或接近最低,24 h路徑預報誤 廣東省氣候康養資源分析與評價————作者:劉暢;段海來;李文媛;陸立凡; 摘要:基于1991—2020年廣東省86個氣象站逐日觀測資料、2013—2020年廣東省121個區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數據以及有關團體、行業標準,選取適宜氣溫日數、適宜降水日數、人體舒適度氣象指數和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等指標,建立氣候康養資源評價模型,基于GIS技術對廣東省氣候康養資源的豐富程度和類型進行了分析評價,結果表明:1991—2020年全省年平均適宜氣溫日數為152.7 d,以每0.3 d/(10 ... 廣東省氣象地理信息服務平臺設計與實現————作者:黃宇宸;阮惠華;黃偉;尹天翔; 摘要:針對廣東省氣象業務需求,將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氣象業務數據、防災減災數據等多源空間數據融合,與氣象專題分析、專題應用等疊加,設計并建設廣東省氣象地理信息服務平臺。平臺整合了多源空間數據,實現空間地理信息服務的共享;統一規范了地圖數據、制圖表達、地圖服務接口以及地圖服務應用,避免出現問題地圖;為全省氣象部門多個業務系統提供地理信息和空間分析服務,實現資源共享、信息集約和服務規范的目標 廣州市重大天氣過程查詢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作者:劉暢;梁之彥;張蘭;田聰聰;傅佩玲;劉子杰; 摘要:為提升業務人員在查找天氣個例歷史資料時的便捷性,構建了廣州市重大天氣過程查詢系統。系統收集了2010年至今對本地造成較明顯的天氣個例,包括強對流、高溫、冷空氣、臺風、暴雨等5大類;系統采用B/S架構,用戶可通過瀏覽器登錄后進行訪問,已于2023年2月份正式業務運行,總體穩定 2024年11—12月廣東省天氣氣候特點及其影響評述————作者:簡云韜;伍紅雨;杜堯東; 摘要:2024年11—12月,廣東省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略偏多;臺風“銀杏”、“桃芝”、“萬宜”相繼帶來風雨影響;共出現2次強降水和4次中等強度冷天氣過程以及氣象干旱階段性發展,給農業、民生、交通和電力帶來影響 “議題設置”在新媒體氣象科普傳播中的應用研究————作者:趙慶;袁玉;苗紹慧;達月珍; 摘要:利用2021年全國36個省(市、區)政務氣象微信公眾號年度最佳文章、臺風“煙花”登陸期間11個氣象公眾號科普文章數據和信息,探索借鑒大眾傳播學“議程設置”理論,圍繞顯要性話題、導向需求、反向議題設置3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措施和方法,以此提升新媒體氣象科普傳播功效 《廣東氣象》征稿簡則 摘要:<正>《廣東氣象》是由廣東省氣象局主管、廣東省氣象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創刊于1973年,現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廣東氣象》主要刊登有關大氣科學研究的綜合評述及研究論文、短論;天氣、氣候診斷分析與監測預報技術;氣象業務技術及業務現代化建設經驗;氣象災害的規律及防災減災決策;公共氣象服務和專業氣象服務技術方法;應用氣象技術;氣象科技信息動態;氣象科普新思維等。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1.來稿務求論點明...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