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防汛抗旱》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防汛抗旱》是淮委機關刊物,是淮河流域指導治淮工作的綜合性刊物,雜志緊緊圍繞治淮中心工作,把握正確的宣傳輿論導向,關注流域水利發展的重大問題,綜合介紹和探討水利政策、法制建設,流域管理、水利經濟、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新問題、新經驗,是治淮宣傳的重要陣地。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全國水利科技優秀期刊
華東優秀科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要文、特稿、規劃與治理、政策法規、水資源研究、防汛與抗旱、科技論壇、改革與探索。
期刊優秀目錄參考:
建設水生態文明維護河流健康生命 本刊編輯部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為治淮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在淮委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錢敏
圍繞治淮中心任務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淮委2014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摘要) 肖幼
2013年安徽省淮河干流大中型水閘調度運用與減災分析 張峰
淺談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 劉馳,趙長河,劉影
板集電廠取水水源論證 曹百會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徐州市節水型社會評價研究 余瑩瑩,汪永進,梁森,孫瑞
淺談泵站自動化系統機組運行臺時統計方法 王浩,張暉,于振山
“自然-社會”遞進式地表水文模擬方法及應用(Ⅱ)--流域節點水源條件模擬研究 史文美,李珂,鄭言峰,花金祥,劉順
SWAT 模型國內徑流模擬研究進展 余昭里,穆秀麗
佛子嶺水庫溢洪道改造工程拆除爆破振動監測研究分析 邢朝陽
頂托敏感系數法在淮河洪澇關系研究中的應用 徐迎春,夏廣義,海燕,辜兵
環氧樹脂混凝土在交通橋箱梁補強中的應用 董獻國,李亞南
淺談淮安四站電機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設計與運行維護 馬樹齊,盧飛
VB.NET在遙測水位數據生成一潮推流數據文件中的應用 任曉東,唐曉春,顏小華
淺談泵站工程精細化管理 張德友,狄運超
南四湖韓莊節制閘閘墩混凝土防碳化處理 馮露,黃春雷
淮安市南水北調截污導流工程穿越運河頂管的施工實踐 謝亞軍,韋正峰,陳中原
淺議工程施工期間業主方項目管理措施 劉曉輝
機械助理工程師論文:公路養護機械設備更新的經濟性
摘 要:適時合理地更新公路養護機械設備,采用和推廣使用新的養護機具,是提高養護生產效率和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手段,是加速公路養護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公路養護,機械設備,經濟性
隨著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公路建設項目配套機械設備數量、機型、機種的大量增加,大大提高了公路養護部門的機械化裝備水平,因此對機械設備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養護機械的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
中國防汛抗旱最新期刊目錄
福建龍巖市“2024.6.16”極端強降水雨洪特征分析——以棉花灘水庫為例————作者:卞逸舒;劉玨;何榮才;肖秀珠;
摘要:以2024年6月16日福建省龍巖市棉花灘水庫流域的強降水過程為例,系統分析了此次強降水過程的降水時空分布特征以及水庫入庫流量的變化規律。通過分析水庫流域降水與水庫入庫流量的相關性,建立了雨洪關系經驗模型,并提出了臨界面雨量預警指標。同時引入了TOPMODEL水文模型對該洪水過程進行模擬預報。結果表明:此次強降水過程累計面雨量大,且強降水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導致水庫入庫洪水短時間內迅速上漲,并形成超...
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擬合方法對比分析————作者:周正道;黃斌;普祥和;李云霞;
摘要: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的擬合是水文資料整編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其精度直接影響資料整編成果的質量。隨著水文現代化發展,水文站點數量急劇增加,傳統人工定線方法難以滿足工作需求。為提高水文資料整編質量,綜合對比分析最小二乘法、規劃求解、正交函數擬合曲線的精度與結果。結果表明:正交函數擬合結果優于規劃求解與最小二乘法,該方法可快速實現水位流量關系曲線的擬合,不僅便于計算機分析處理,而且消除了人為主觀性,無需人為干...
小流域典型暴雨山洪災害全過程分析論證研究————作者:黃啟有;
摘要:小流域暴雨山洪具有突發性、高強度、難預測的特點,一般缺乏全過程監測資料,山洪災害的發展和影響過程復盤及分析論證較為困難。基于西南某小流域“2022.8.9”特大暴雨山洪災害實際案例,采用造峰雨的重現期分析論證方法和小流域設計洪水及數值模擬等技術,通過全過程分析論證,系統還原了該暴雨山洪災害發展和影響全過程,并根據調查測驗資料驗證成果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多方法融合的綜合分析論證技術對于小流域山洪災害...
北京大興區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及建議————作者:唐亞麗;徐嘯林;
摘要:灌溉水利用系數是反映灌區水資源利用程度的關鍵指標,其還能代表灌溉工程用水管理水平和質量,對指導灌區節水灌溉配套設施建設和節水改造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介紹了2020年大興區農田節水灌溉水利用系數測算項目的測算方法和成果,并針對測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適宜的對策及建議,為今后北京市灌溉工程建設及水土資源平衡提供參考,對類似省市地區節水灌溉工作的開展具有借鑒意義
氣候變化背景下南方城市極值降水演變研究————作者:曹一豪;陳曉宏;李瀟;
摘要:以東莞氣象站1960—2020年共61 a的實測降雨量作為基礎資料,運用M-K突變檢驗法、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東莞市極值降水的演變特征,研究結果表明:①東莞市極值降水具有明顯的年際和代際變化。逐年極值降水序列呈現增大的趨勢;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21世紀00年代年最大日降雨量平均值和最大值都比較大,20世紀60年代最大日降雨量平均值最小,20世紀90年代最大日降雨量最大值最...
北京昌平區“23·7”特大暴雨防洪調度分析評估與經驗啟示————作者:胡小紅;劉曉林;汪麗麗;楊浩;盧亞靜;周星;路成爽;張旭旻;李永坤;
摘要:北京市昌平區遭遇“23·7”特大暴雨洪水過程,昌平區采取滾動洪水預報、水庫精準預泄及聯合調度、蓄滯洪區運用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洪澇災害損失。本文分析了暴雨洪水特點,核算了區域水利工程防洪調度指標,系統分析總結此次場次暴雨防洪調度經驗與不足,提出了未來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建設、山洪監測預警響應能力、水利工程系統化調度的措施,為極端暴雨場景下區域洪水防御提供重要參考
湖南平江縣2024年“7·1”特大暴雨洪水災害分析及啟示————作者:楊銘威;胡可;譚軍;潘洋洋;魏永強;
摘要:本文剖析了平江縣2024年“7·1”特大暴雨洪水災害的全過程,包括雨情、水情、災情等方面的具體數據與情況,深入分析了平江縣受淹的原因以及在此次洪災中暴露出的城市防洪體系、預防應急準備和應急預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可為今后的城市防洪減災工作提供借鑒
新疆水庫在自然災害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探究————作者:張婷;
摘要:新疆地區頻發洪澇、干旱與地震等自然災害,對當地生態和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威脅。水庫作為關鍵水利設施,在洪澇、干旱和地震等災害應對中作用顯著。本文剖析新疆水庫在防洪、抗旱、抗震及生態保護等方面的作用,旨在為提升新疆地區災害防御能力和水資源管理水平提供基本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指導
渾河閘工程防洪能力復核分析————作者:謝海亮;
摘要:水閘工程防洪能力復核是水閘安全評價的重要內容,按照《水閘安全評價導則》(SL 214—2015)規定,收集渾河閘工程的基礎資料并開展工程現狀調查分析。基于基礎資料和現狀調查結果對渾河閘工程的洪水標準、洪水位、閘頂高程和過流能力進行分析計算,并結合渾河閘工程實際運行情況得出工程防洪能力等級的結論,以期為開展工程安全評價提供可靠支撐
李國英赴內蒙古調研部署黃河防凌工作
摘要:<正>2月15—17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赴內蒙古自治區調研部署黃河防凌工作。他強調,當前黃河防凌已進入關鍵期,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減災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預字當先、防線外推,錨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黃河干支流堤防不決口”目標,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扎實做好黃河開河期各項防御工作
黃河進入開河關鍵期 水利部安排部署開河期防凌工作
摘要:<正>隨著氣溫逐步回升,黃河內蒙古河段開始融冰解凍,2月17日內蒙古海勃灣水利樞紐上游23 km處以上封凍河段開河10 km,2月28日16時,內蒙古封凍河段開河至三盛公樞紐(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較常年偏早11 d,黃河進入開河關鍵期。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李國英高度重視黃河防凌工作,多次作出安排部署,春節正月初一視頻調度黃河防凌工作,2月15—17日帶隊赴內蒙古防凌一線調研指導黃河開河期防...
數字孿生松遼流域預報調度平臺應用建設研究————作者:李博;彭勇;丁勇;任明磊;潘曉健;
摘要:在全球氣候變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水利已成為我國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水利部松遼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松遼委)積極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依托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和松遼委水利“一張圖”等信息化建設成果,構建了數字孿生松遼流域“四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平臺。預報調度平臺作為該平臺“四預”業務的核心,深度耦合洪水預報和水庫調度模型算法及系統功能,支持實時正向調度與反向優化計算,實現...
上海市應對2413號臺風“貝碧嘉”和2414號臺風“普拉桑”措施及建議————作者:沙治銀;徐雙全;龔成剛;張寧騰;
摘要:2413號臺風“貝碧嘉”為1949年以來正面登陸上海市的最強臺風,2414號臺風“普拉桑”創下了上海浦東、奉賢等區域暴雨歷史紀錄。2個臺風接踵而至給上海市防汛工作帶來嚴峻考驗。介紹了上海市應對臺風“貝碧嘉”“普拉桑”的對策措施,總結了臺風防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經驗,并提出了改進建議,有助于上海市建設更加安全的韌性城市
流域防洪調度系統研發與應用————作者:唐榕;任明磊;劉昌軍;魏國振;王剛;
摘要:為提升洪水風險防控能力,迫切需要構建科學精準的防洪調度體系,防洪調度系統建設是實現水庫等水利工程科學精準調控的重要手段。介紹了依托多層B/S架構體系,結合Vue、Node.js和ElementUI組件化開發技術等研發的一套高效、靈活的流域防洪調度系統。該系統能實現通用化防洪調度模型配置與調度范圍靈活界定,支持規程調度、優化調度、指令調度、不攔蓄等多種防洪調度方式的模擬計算,成功應用于山東省大汶河流...
《中國防汛抗旱》雜志征稿啟事
摘要:<正>《中國防汛抗旱》雜志創辦于1990年,是我國唯一以防洪抗旱減災為主題公開發行的刊物。以“及時報道黨和國家在防洪抗旱方面的方針政策、交流推廣防洪抗旱系統的先進經驗技術、探討減輕水旱災害的對策及措施、介紹防洪抗旱及相關領域的新理論、新技術、新研究成果,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水患意識、促進防洪抗旱工作”為宗旨,是我國從事防洪抗旱工作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的重要參考,也是防洪抗旱領域專家學者溝通的重要交流平臺...
江蘇新沂市“四河一湖”堤防工程標準化管理經驗與思考————作者:林少喆;吳旭;密文;劉益鎣;朱奕舟;
摘要:江蘇新沂市境內沂河、沭河、新沂河、中運河及駱馬湖(以下簡稱“四河一湖”)作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淮委)直管堤防工程,近年來持續加強標準化建設,于2023年10月通過淮委直管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驗收。介紹了“四河一湖”堤防工程情況,從保障防洪安全、提升工程面貌、規范河道管理、強化科技文化賦能等堤防工程管理方面總結了工作舉措,分析了工程標準化管理取得的防洪效益、生態效益、人文效益,并針對暴露出...
永濟渠——漕運要道的水利奇跡
摘要:<正>在華北平原的廣袤腹地,一條被歲月磨洗的河道靜臥在麥田與城鎮之間。隋唐稱其為永濟渠,宋元稱其為御河,明清稱其為衛河。永濟渠作為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不僅見證了多個朝代的興衰更迭,更在海河流域的水系演變與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永濟渠肇始于東漢末年的白溝與利漕渠。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隋煬帝為東征高麗、強化東北漕運,調河北諸郡百余萬壯丁,引沁水南匯黃河,北達涿郡(今...
水利部召開部務會議 審議加快完善松花江和遼河流域防洪體系實施方案
摘要:<正>2月13日,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國英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加快完善松花江和遼河流域防洪體系實施方案。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和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嚴格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全面加強京津冀等北方地區防洪排澇抗災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完善松花江和遼河流域...
專欄導言————作者:任明磊;
摘要:<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構建智慧水利體系,以流域為單元提升水情測報和智能調度能力。”水利部高度重視智慧水利建設,將推進智慧水利建設作為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六條實施路徑之一,并將智慧水利作為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2021年,水利部先后出臺了《智慧水利建設頂層設計》等系列文件,同年12月水利部召開推進數字孿生流域建設...
基于一二維耦合模型的山東省彌河干流平交道口洪水風險分析————作者:郝建浩;王封祚;牛小茹;
摘要:為評估彌河干流平交道口的洪水淹沒風險,通過構建一二維耦合水動力數學模型,模擬計算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設計洪水淹沒過程,從淹沒范圍、平均淹沒水深、不同量級淹沒水深及占比、淹沒歷時、不同時刻流場變化等分析平交道口淹沒風險。計算結果表明,現狀平交道口還存在較大的洪水淹沒風險,漫溢洪水持續時間在48 h左右,淹沒區淹沒水深以小于0.5 m為主,淹沒歷時在24 h以上占比較高。模擬分析結果可為未來河道防...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