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中國建材科技》
關注()【雜志簡介】
《中國建材科技》期刊是由國家科委批準、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國建筑材料檢驗認證中心、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主辦的中央級正式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至今已有20多年的發行史,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11-2931/TU,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3-8965,郵發代號:2-491。
《中國建材科技》期刊主要宣傳建材建筑行業的產業政策,迅速報道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建材建筑工程設計與施工經驗,公布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各類建材產品檢測、抽檢結果,傳播行業信息動態。
【主要內容】
報導各類建筑材料新及裝飾裝修領域的進展及動向,介紹建材工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及新裝備,交流技術和管理經驗。內容涉及各類建筑材料,例如:水泥、耐火材料、建筑衛生陶瓷、建筑涂料、建筑防水材料、膠粘劑、建筑塑料、建筑幕墻(玻璃幕墻、鋁塑板幕墻、石材幕墻)、保溫材料建筑節能、新型墻體材料、化學建材、裝飾裝修材料及各類混凝土外加劑、磚瓦砌塊與機械、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專業領域。設有綜述、工藝設備與自動化、研究與探討、新型建材與建筑施工、耐火材料技術、生產應用、實用技術及國外信息等欄目。該期刊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大。版本為大16開。發行量5萬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專家論壇、新型建材與建筑施工、耐火材料技術、研究與探討、生產應用、經驗交流、網絡知識、產品推廣。
特別關注:報道中國建筑材料工業的重要活動,傳遞政府、協會對行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綜述與論壇:宣傳行業產業政策,分析現狀與前景,提供行業各界人士發表意見、評述熱點、交流經驗。
研究與應用:介紹建筑材料科研新成果及其推廣應用
建筑防水:介紹各類屋面、外墻、橋梁、道路、地下與隧道防水的工程實例或設計方案。
新型建材與建筑施工:介紹各類新型建材的技術特點、施工方法
耐火材料技術:水泥廠、玻璃廠窯爐用耐火材料的應用選型
實用技術:投資少見效快的建材項目
國外信息:介紹國際建材建筑領域的動向
工藝設備與自動化:介紹各類建材產品流水線、裝備等
國家標準與檢測:介紹各類建材新標準制修訂情況,探討標準執行中的問題,介紹檢測儀器及設備
行業掃描:介紹國內各地建材建筑知名企業的發展歷程、管理經驗和經營理念
經驗交流:企業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大學教師好的經驗交流平臺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路基路面工程試驗檢測方法探究 仉長勇
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與歐盟CE指令市場監管的比較及啟示 顏敏,戴磊,張平,隋超英
公路橋梁試驗檢測技術的應用探討 郭慶華
平板載荷試驗在強夯地基土承載力檢測中的應用 馬青峰,辛淑珍,劉文興
高層建筑地下室剪力墻裂縫成因分析與控制措施 周茗如,王東紅,于娟,侯紅紅
探討全自動壓力檢定相關技術的使用 李志俊,王震,徐瀟旭,沈超
力學計量儀器檢定中的注意事項 王震,徐瀟旭,沈超,李志俊
試析壓力傳感器自動檢定系統的相關設計 徐瀟旭,王震,沈超,李志俊
拉伸扭轉組合作用下泡沫鋁力學性能 謝福航,范志毅,張強,司菡
公路工程中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分析 胡楨
公路試驗檢測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陸艷菊
分析如何提高公路試驗檢測質量 王曉麗
淺議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對工程質量的影響 肖云鵬
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現狀及發展 焦宏濤
城市規劃教育發展趨勢與觀念更新研究 白立敏
智能化家具設計的多元化發展 譚洪巖
淺談當代混合功能建筑的發展趨勢 張立
富水粉細砂隧道初期支護施工質量控制探討 李紹杰
論文發表代理投稿范文:造粒反應器處理高硬度水試驗研究
摘要:為降低水的硬度,以一定粒徑的細砂為填料,構建新型造粒反應器軟化高硬度水。反應器在中溫(20 ℃)條件下運行,通過改變pH值、填料粒徑、水力條件、反應時間檢測填料中碳酸鈣的含量,考察反應器性能。試驗結果表明,控制原水的pH值大于12、砂石填料粒徑為0.2~0.5 mm、原水進水流量為10~35 mL/s,反應器的運行效果達到最佳。隨著反應器運行時間的延長,細砂填料表面附著的碳酸鈣晶體逐漸增多,運行15 d左右填料表面所附著的碳酸鈣晶體達到飽和,將沉下的填料取出,更換成新的填料。反應器對原水硬度的去除率為58%~67%,出水水質良好。
關鍵詞:造粒反應器,硬度,砂石填料,吸附
中國建材科技最新期刊目錄
光伏智能關斷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作者:張惠登;陳圣迪;李娜;卜聰;高丹妮;張可佳;胡曉陽;
摘要:聚焦光伏智能關斷技術,探究其理論基礎、核心技術架構、多種實現策略以及在實際光伏系統中的綜合應用效果。通過原理分析、性能對比和案例研究,闡述該技術對提升光伏系統安全性、穩定性與運維便利性的關鍵作用,并對其未來在智能化、高效化及多功能化等維度的發展趨勢進行前瞻性探討,旨在為光伏領域的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提供參考
裝配式輕質混凝土道面耐磨性能初探————作者:郭琨;
摘要:道面的高耐磨性是提升機場服役壽命和保障飛機安全的重要技術指標。本文結合實際工程應用,首次針對機場裝配式輕質混凝土道面開展材料耐磨性和摩擦性能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特制輕質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耐磨性,磨損量小于3kg/m2,滿足一級公路磨損量設計要求;同時裝配式道面現場實測表面摩擦系數大于0.55,滿足機場道面表面摩擦系數的設計要求
礦物摻合料及納米SiO2對煤矸石混凝土基本性能影響研究————作者:常小龍;王玲玲;
摘要:采用粒徑4.75~25mm的煤矸石粗骨料進行納米SiO2溶液強化處理,將其制備成替代率為30%的煤矸石混凝土,并摻加不同替代率的礦粉和粉煤灰,研究其對煤矸石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抗凍性能影響。研究發現,1.5%濃度納米SiO2溶液對煤矸石吸水率、壓碎指標的強化效果最好,較普通煤矸石粗骨料壓碎指標降低22%,吸水率降低13%。強化后的煤矸石混凝土較未強化抗壓強度...
民用建筑典型空調的生命周期評價————作者:石宇;龔先政;王志霞;王偉;
摘要:結合我國空調產業現狀,采用生命周期評價(LCA)方法對空調設備進行“從搖籃到墳墓”的資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清單編制和環境影響分析,并考慮設備性能衰減導致運行能耗增加的影響。結果表明,1臺使用年限為10年的空調設備,與理想狀態相比,空調運行階段用電總量波動24.86%,空調末年用電量為第一年的1.73倍。特征化結果中全球變暖潛值(GWP)最大,約6800kgCO2eq,人體...
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泊松比特性研究————作者:張晨晨;顏肖健;孫藝涵;韓博;
摘要:泊松比是瀝青混合料的重要力學參數,其取值大小直接影響瀝青路面結構計算結果。為了研究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泊松比特性,采用間接拉伸模式下的動態模量試驗,測定高模量瀝青混合料和普通瀝青混合料的泊松比。結果表明,瀝青混合料的泊松比具有明顯的時-溫依賴特性,且高模量瀝青混合料的泊松比在高溫狀態下明顯低于普通瀝青混合料。利用時-溫等效原理,建立了兩種瀝青混合料的泊松比主曲線,并用實測結果對MEPDG泊松比預估模...
高速公路隧道內火災區域損傷檢測分析——以甘肅某高速公路隧道為例————作者:王雄;金彥軍;蔣軍強;
摘要:針對甘肅某高速公路隧道車輛火災事故,分析火災對隧道結構的損傷現狀,明確檢測項目的技術依據與規范,包括襯砌混凝土強度、碳化深度、凈空斷面尺寸等。結果顯示,火災對隧道襯砌表層和路面造成顯著損害,內部結構仍具備承載能力。依據檢測結果進行技術評級,火災核心區段襯砌混凝土評級為c級,需重點加固。在修復技術上,結合火災區域受損情況,提出受損襯砌和路面的加固方法、排水系統和標識優化方案,為隧道結構的長期安全提供...
低溫煅燒高活性石灰性能影響因素————作者:黃文;章文明;包婷婷;王敏;王雷;韓振宇;姚廣;
摘要:通過XRD、TG-DTA、SEM、有效鈣含量、活性度測定等方法研究影響低溫煅燒高活性石灰性能的因素。結果表明,石灰石細度、煅燒制度、外加劑種類和摻量是影響石灰活性的重要因素。當石灰石粉體平均粒徑小于15.33μm時,分別摻少量Na2CO3和K2CO3的石灰石,以15℃/min的速率升溫至1000℃后保溫4h可促...
高海拔地區紫外老化對橡膠瀝青流變性能及微觀結構的影響分析————作者:陳望平;馬曉燕;
摘要:青藏高原高海拔、強紫外線輻射的氣候特點容易導致瀝青變脆、變硬,加劇瀝青路面溫度收縮裂縫、龜裂、坑槽等病害的產生。針對高海拔地區紫外光造成的橡膠瀝青性能劣化,在室內模擬西寧地區紫外輻射強度,對橡膠瀝青進行加速紫外老化試驗,分析橡膠瀝青流變性能及微觀結構變化。結果表明:隨著紫外老化的時間延長和強度增加,橡膠瀝青的復數模量呈指數增長;橡膠瀝青相位角隨紫外老化呈線性減小,紫外老化后橡膠瀝青的變形恢復性能增...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網格加固混凝土梁抗折性能研究————作者:劉占清;張昆;朱玉雪;袁志欣;陳蘇;康素梅;
摘要:為了研究碳纖維不銹鋼網格(CSN-W)和碳纖維網格(CFN)對混凝土梁的加固效果,對4個混凝土梁進行抗折試驗,分析界面劑、加固材料種類對混凝土梁的抗折性能影響。結果表明,采用兩端錨固壓條,聚合物砂漿粘貼CSN-W和CFN對混凝土梁進行加固可提高混凝土梁抗折承載力。界面劑可提高CSN-W、聚合物砂漿和混凝土梁的界面性能。混凝土梁涂抹界面劑,聚合物砂漿粘貼兩層CSN-W的加固效果最好,其次是混凝土梁涂...
某商業辦公建筑初始隱含碳評估及減碳策略研究————作者:閆浩春;孫沛然;韓曉莉;王晨;王子劍;常嘉琦;楊旭;武曉影;田淑明;
摘要: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推進,對建筑進行準確的環境影響評估越來越重要。以北方某商業辦公建筑為例,使用中國國檢測試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開發的“重點原材料行業雙碳公共服務平臺”下的生命周期評估工具及配套數據庫進行初始隱含碳評估。結果表明,建材生產階段產生了最多的初始隱含碳排放。造成初始隱含碳強度差異的原因與建筑本身及施工方式有關,也與碳排放計算過程涉及參數有關。可行的初始隱含碳減碳策略分為技術層面和政策層...
建筑工程土方階段碳排放與減碳量化研究————作者:韓都;卓俊好;劉璐;伍林莉;汪永東;張桐;鄧也;馬平;
摘要:建筑行業碳排放占全國總碳排放近50%,進行碳排放量化是制定減碳策略的重要依據。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碳排放強度大、缺乏可實施監測方式和精細化計算的問題,依托成都地區實際案例,選取最具代表性且碳排放較大的土方階段進行碳排放與減碳量化研究,找出土方施工碳排放影響因素,分析減碳潛力較大的項目,并形成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碳排放因子庫。結果表明,“將燃油機具替換成電動機具”和“縮短運距”的方式具有...
基于建筑垃圾洗砂泥資源化利用的陶粒制備研究————作者:邢麗君;謝小元;段錦濤;冷發光;
摘要:建筑垃圾的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是全球關注的環保課題。本文探討了利用建筑垃圾洗砂泥制備陶粒的可行性,分析了陶粒的成型、燒制條件以及原料配比、燒制工藝對陶粒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合理的原料配比與工藝參數優化,洗砂泥制備的陶粒在堆積密度、抗壓強度和吸水率等性能上均達到標準要求,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條綠色可行的路徑
結構膠熱變形溫度的影響因素分析————作者:李明霏;劉寧;邵博宇;劉鑫鑫;婁玉科;
摘要:在混凝土結構加固工程領域,結構膠憑借優異性能得到廣泛應用。建筑結構膠本質上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溫度對其性能的影響極為顯著。但當前針對建筑結構膠性能的研究大多是在常溫條件下展開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結構膠在不同溫度環境下性能變化的了解。本文依據GB 50728-2011《工程結構加固材料安全性鑒定技術規范》的方法,對影響結構膠熱變形試驗結果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旨在為進一步認識結構膠在不同溫度條件...
無機絕熱保溫材料的高溫性能檢測結果分析————作者:曾春燕;張金成;孫潮;吳新澤;隋承鑫;張佳愛;熊中寶;
摘要:無機絕熱保溫材料因其優異的隔熱性、耐高溫、耐化學腐蝕性能,在建筑、航空、電力等領域均有大量應用。本文對常見的4種絕熱保溫材料,玻璃棉、巖棉、硅酸鋁棉和氣凝膠的熱荷重收縮溫度、最高使用溫度、高溫導熱系數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為產品更好地應用于相關領域提供數據參考
一種新型自密實混凝土中轉料斗的改進及其實踐————作者:莊建杰;舒磊;張耀東;徐書飛;周正;任振宇;曾曉輝;
摘要:自密實混凝土在地鐵、高鐵建設中被大量應用,如何解決自密實混凝土在長距離運輸中出現的大面積離析、浮漿和石子下沉等現象成為研究重點。中鐵四局四公司聯合中南大學團隊依托雄安至大興機場快線項目研發了新型自密實混凝土中轉料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密實混凝土長距離、長時間運輸產生的離析等問題,但仍存在不足。本研究在新型中轉料斗原有基礎上增加了自密實混凝土狀態微調系統,能有效控制自密實混凝土的實時狀態,達到灌注...
國內整體地坪產品標準的介紹與選擇————作者:馮春妍;李娜;溫婷;
摘要:目前市面上的地坪產品種類較多,性能各有不同,對應的檢測標準也不同。本文介紹了國內整體地坪的發展以及相關產品標準的制訂背景,介紹了各產品標準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對廠家選擇產品標準提供建議
低放射性水平金屬廢物化學去污工藝參數研究————作者:劉景騫;
摘要:為了研究放射性金屬廢物化學去污工藝,以SXEOC型去污劑、不銹鋼和碳鋼金屬廢物為研究對象,對去污溫度、時間及去污劑濃度等工藝參數進行正交試驗研究,對試驗結果進行極差分析,同時對優選工藝參數進行工程驗證。結果表明:SXEOC去污劑對污染水平在0~95Bq/cm2的不銹鋼和碳鋼均表現出良好的去污性能,對不銹鋼的去污效果更佳;單因素影響下,去污劑濃度越大,去污溫度越高,去污時間越長...
XRF測定模擬高放廢液玻璃固化體的化學成分————作者:陳慧娟;韓蔚;許丹;李昕陽;李曼;劉麗娜;王曉云;
摘要:利用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測定模擬高放廢液玻璃固化體的化學成分,根據模擬高放廢液玻璃固化體的化學組成進行系列標準樣品的制備,并對稀釋比例、熔融時間和熔融溫度等XRF測試條件進行探討。結果表明,在稀釋比為10:1、熔融溫度為1100℃、熔融時間為20min條件下,各元素的精密度(RSD)在0.3%~4.45%之間,滿足檢測需求
機制砂尾粉綠色再利用及其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作者:尉茂;趙中玲;汪金滿;
摘要:機制砂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尾粉,對環境造成嚴重威脅,亟需探尋最佳處理途徑。本文提出將尾粉以礦物摻合料的形式應用于混凝土生產。分析了尾粉吸附性,通過試驗分析了尾粉對C30、C40及C50強度等級混凝土流動性、力學性能及抗凍性能的影響規律。結果表明,相比于純石粉,尾粉MB值更高,吸附性更強;尾粉摻量為12%時混凝土流動性提升幅度最大;尾粉摻量為6%時C30、C40及C50強度等級混凝土28d抗壓強度分別...
利用煤矸石替代原燃料制造水泥熟料的減污降碳潛力分析————作者:唐子涵;劉宇;鄭焱;李小青;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評價(LCA)方法,考慮全球變暖、顆粒物質形成、陸地酸化、人體毒性、礦產資源耗竭、化石能源耗竭等6類環境影響指標,分別量化利用干基與濕基煤矸石替代原燃料生產水泥熟料的環境影響,評估相對于完全利用化石燃料生產硅酸鹽水泥熟料的減污降碳潛力,選取“處置/利用1t煤矸石”為功能單位,對比煤矸石資源化利用與傳統處置的環境影響,量化煤矸石資源化利用帶來的環境效益,為煤矸石在水泥行業的資源化利用決策...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