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資源與產業》
關注()【雜志簡介】
《資源與產業》雜志的前身是國土資源部主管的《礦產資源開發》,1999年更名為《資源•產業》,2006年1月更名《資源與產業》,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編帥開業教授。它集政府政策宣傳、專題論壇、經驗推廣和情報信息于一體,由學校、研究所、企業、多部委聯手辦刊,特邀多部委、各省有關廳局、國家大型企業、大專院校知名人士共同組成編委會!顿Y源與產業》是服務于政府、企業、科研和教學的,以土地、礦產、海洋、水和其他資源的管理、開發、利用為內容的權威雜志。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欄目被評為“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資源與產業》雜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類期刊,雙月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2464;國內統一刊號:CN11-5426/TD。本刊999年4月正式創刊,其前身是原地礦部主辦的《礦產資源開發》,在國土資源領域一直享有較高的聲譽。目前,是我國關于自然資源與產業化研究的權威期刊。 由于《資源•產業》中間的點號嚴重影響了作者和讀者在網上的檢索,經研究協商,并報請主管部門批準,《資源•產業》于2006年第1期正式更名為《資源與產業》,以全新的面貌與讀者見面,同時保持本刊的辦刊特色。
【辦刊特色】
本刊具有權威性、科學性、前瞻性、實務性等鮮明的辦刊特色,深受廣大從事資源管理、教學和研究人員的關注與好評,并贏得和吸引了眾多的作者和讀者。
【辦刊宗旨】
本刊設有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資源管理、資源戰略、資源開發、資源環境、資源調查、資源評價、資源產業、資源市場等主要欄目,涉及土地、礦產、海洋、水等自然資源的管理與研究。本雜志立足于科學發展觀,集理論與現實于一體,其辦刊水平和雜志質量正在進一步提高,社會影響也在不斷擴大。辦出特色,辦成精品,正是雜志的奮斗目標。本雜志自創刊以來,獲得多項榮譽,并被國內多家數據庫收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本刊的一個重要和特色欄目,在2003~2004年度被評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期刊榮譽】
《資源與產業》雜志曾獲得“全國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2003~2004年度‘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編輯質量獎’”,“‘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欄目獲‘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欄目’”等獎項;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以及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數據庫收錄和引用。本雜志辦出特色,辦成精品的進程任重道遠,2006年的全新面貌將是我們工作的新起點,我們真誠期待來自國土資源界及相關領域更多的支持和關注,誠摯邀請更多的讀者和作者加入《資源與產業》雜志的建設行列!顿Y源與產業》雜志愿與您的事業共同騰飛。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
《中國期刊網》入編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入編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編期刊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入編期刊
【欄目設置】
設有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資源管理、資源戰略、資源開發、資源環境、資源調查、資源評價、資源產業、資源市場等主要欄目,涉及土地、礦產、海洋、水等自然資源的管理與研究。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自然重砂的應用現狀與前景 董國臣,李景朝,張虹,王偉清,潘彥寧,DONG Guo-chen,LI Jing-chao,ZHANG Hong,WANG Wei-qing,PAN Yan-ning
滇西來利山錫礦自然重砂礦物組合及其成礦響應 潘彥寧,董國臣,王鵬,Pan Yan-ning,Dong Guo-chen,Wang peng
信息動態
相廣錳—銀礦區礦石礦物富集規律及重砂綜合找礦模型 張大可,張琳,張桂鳳,張素榮,田粉英,劉燕,杜金利,ZHANG Da-ke,ZHANG Lin,ZHANG Gui-feng,ZHANG Su-rong,TIAN Fen-ying,LIU Yan,DU Jin-li
措莫隆錫多金屬礦自然重砂特征及其找礦意義 賀洋,徐韜,文輝,HE Yang,XU Tao,WEN Hui
自然重砂異常圈定及其對中條山銅礦的找礦指示意義 薛生升,張雙奎,趙楠,石磊,XUE Sheng-sheng,ZHANG Shuang-kui,ZHAO Nan,SHI Lei
東北地區金礦自然重砂異常及其找礦指示意義 韋少港,董國臣,莫宣學,董美玲,賈麗瓊,聶飛,張翔,薄海軍,任龍
秦巴地區金礦物自然重砂異常形成機理及其找礦意義 張銀龍,萬曉明,張敏,ZHANG Yin-long,WAN Xiao-ming,ZHANG Min
寧夏衛寧北山地區自然重砂異常特征及其找礦指示意義 王美芳,WANG Mei-fang
膠萊盆地東南部可能存在礫巖型金礦——自然重砂異常的啟示 張素榮,楊俊泉,張應德,賀福清,相振群,聶仁祥,ZHANG Su-rong,YANG Jun-quan,ZHANG Ying-de,HE Fu-qing,XIANG Zhen-qun,NIE Ren-xiang
西藏蛇綠巖帶鉻鐵礦重砂礦物特征及找礦指示 鄧午忠,曹振宇,譚江云,DENG Wu-zhong,CAO Zhen-yu,TAN Jiang-yun
新疆阿希金礦區自然重砂異常及找礦意義 鄭玉潔,陳建明,陳銘榮,ZHENG Yu-jie,CHEN Jian-ming,CHEN Ming-rong
自然重砂數據處理流程及輔助工具開發 嚴向軍,楊曉君,朱志立,馮磊,汪新慶,YAN Xiang-jun,YANG Xiao-jun,ZHU Zhi-li,FENG Lei,WANG Xin-qing
河北職稱論文發表:城鎮化綜合水平演變特征及驅動因子分析
[摘 要] 通過以合肥市為研究對象,從人口、經濟、土地、生活方式四個方面,構建城鎮化綜合水平評價體系;運用熵值法,對2000-2012年合肥市城鎮化綜合水平進行測度,結果表明:自2000年以來,合肥市經濟水平和基礎設施增長速度較快,作為省會城市,經濟中心與行政中心一致。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資金等要素向省域中心區集聚使經濟發展的能力強化,但是相對于東部發達地區,合肥市前期的經濟和設施水平較低;貧w模型分析結果表明:合肥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主要由政府行政力、產業集聚力、民營經濟拉動力、外資推動力四個方面推動,其中政府行政力對合肥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合肥市,城鎮化綜合水平,熵值法,驅動因子,結論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鎮化進入大規?焖侔l展階段,是世界上城鎮化最快的地區,引領了整個亞洲城鎮化的進程,受到了國際廣泛關注[1-2]。進入2000年以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信息、科技、體制創新等城市與區域發展的新因素的出現[3]重塑了我國城鎮化發展的格局。
資源與產業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定量分析的綠色創新文獻評述與整合框架————作者:武素明;程家豪;丁秀好;
摘要:為系統梳理國內綠色創新領域研究成果,本文以CNKI數據庫(1998—2024年)1566篇文獻為研究樣本,首先,通過文獻計量分析呈現國內綠色創新研究的發展脈絡;其次,厘清不同視角下綠色創新的概念內涵、研究方法與設計;再次,根據“影響因素—作用機制—結果效應”的邏輯范式構建綠色創新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提出未來應深化理解綠色創新概念內涵、開發成熟測量量表、采取多樣化研究方法、拓展不同視角下作用機制和...
數字化轉型、綠色創新與重污染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兼論公司治理的調節作用————作者:張倩;邢志華;
摘要:為了研究數字化轉型、綠色創新與重污染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三者間的作用關系,以及公司治理在三者間發揮的調節作用,本文將2010—2022年滬深股市A股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首先運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數測算了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并通過構建計量模型研究了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發揮的影響作用;其次通過構建中介作用檢驗模型與調節效應檢驗模型,分別研究了綠色創新水平在數字...
對我國省級地勘基金運行的思考與建議————作者:甄怡;
摘要:中國的省級地質勘查基金是為了實現國家地質找礦重大突破,而由我國各省份(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的專項地質勘查基金,著重用于支持對各省重點礦種和重要成礦區(帶)的前期勘查工作。自2004年我國開始設立省級地勘基金以來,該基金緊緊圍繞著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這一目標,大力資助了我國各省對重點礦種與重要成礦區(帶)的地質勘查工作,從而在我國的地質找礦突破及礦產資源的增儲上產方面均發揮出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國省...
長江三角洲地區生態效率空間關聯網絡演化及其影響因素————作者:王夢;張新林;
摘要:為了研究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生態效率空間關聯網絡,本文首先基于2010—2021年長三角地區41座城市的空間面板數據,采用Super-EBM 模型測度了2010了-EBM年該地區各城市的生態效率值,并選取2010年、2015年、2021年3個時間節點分析了長三角地區生態效率的時空演化特征;其次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測算了長三角地區各城市生態效率的關聯強度,不但剖析了該地區生態效率空間關聯網絡的演化特征,...
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部門隱含電力轉移——基于IOA和SPA方法的實證分析————作者:趙偉博;周穎;王陽;韋于思;羅志尉;邱敏;嵇靈;
摘要:為了探究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部門隱含電力的轉移問題,本文基于長三角地區電力消費數據,通過構建2017年該地區的多區域投入產出表,并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方法與結構路徑分析方法,進而深入研究了長三角地區各省份、各產業部門之間隱含電力的轉移情況,以及隱含電力轉移的產業鏈層級路徑分解。研究結果顯示:1)在2017年,江蘇省既是長三角地區的隱含電力輸入大省也是輸出大省,從而促使該省在長三角地區的隱含電力網絡中...
B/S架構下的電網企業環境保護能力多尺度特征量化識別方法————作者:楊雪松;于海峰;夏良;王菲;閆榮華;
摘要:由于將B/S架構與多尺度特征量化識別方法相結合,既可以有效量化電網企業環保能力多尺度特征,還能夠針對性改善電網企業環保能力構成要素,因此本文選擇運用B/S架構,通過構建電網企業環保能力多尺度特征量化識別技術架構,以及電網企業環保能力多尺度特征體系,不但對電網企業環保能力多尺度特征量化識別方法進行了深入探究,而且還將中國電網福建省電力公司作為實驗對象,從而進一步檢驗了本文創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結...
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監督制度:現實訴求、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作者:苑帥;成金華;王爭艷;李光;陳嘉浩;郭永穎;
摘要: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監督制度是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的核心內容,更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制度保障。本文基于“現實訴求—制度演進—問題歸納—理論邏輯—實現路徑”的研究框架,從自然資源資產監督的現實訴求出發,回顧了我國自然資源資產監督的制度演變,總結了現行監督制度的結構性矛盾,系統分析了制度優化的理論邏輯和優化路徑。研究表明:1)我國現行監督制度以行政監...
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方式與綜合開發利用途徑研究——以旺蒼縣興榮頁巖礦山為例————作者:顧彩玉;陽宇;劉濤;龍艷梅;
摘要:為了探究我國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方式與綜合開發利用途徑,本文將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興榮頁巖礦山作為研究對象,進而對其生態修復情況和綜合開發利用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旺蒼縣對興榮頁巖礦山采取了“場地整治+邊坡災害治理+植被恢復”的生態修復方式,不但清理了礦區內堆積的棄土廢渣,而且還對礦山邊坡實施了錨桿掛網噴砼護坡、錨桿格構梁支護、坡面截排水等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并通過采取坡面客土回填,...
長江經濟帶低碳農業發展水平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作者:李瑜;畢藍夏;
摘要:長江經濟帶作為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之一,其低碳農業發展水平關系到我國“雙碳”戰略目標的實施成效。為了展示當前我國長江經濟帶低碳農業發展的現狀并揭示其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為促進我國區域農業低碳化發展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因而本文決定以長江經濟帶低碳農業發展水平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該區域低碳農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來測算長江經濟帶的低碳農業發展水平,并使用固定效應模型以深入研究影響該區域低...
國際稀土資源與國際稀土市場————作者:李裕偉;
摘要:稀土不但在全球關鍵礦產清單中居于首位,而且還是我國在國際上占據著優勢地位的礦種之一。為了能夠進一步壯大我國稀土產業的實力,本文通過搜集整理國內外關于稀土產業的相關資料,經過統計分析,從而對國際稀土資源與國際稀土市場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如下主要結論:1)稀土不稀。由于主要的稀土礦床類型均具有成礦倍增率低、全巖成礦的特點,因此該礦床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并不稀有。目前,經查明全球陸地上稀土的儲量約為1....
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及DPSIR模型評價研究——以徐州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為例————作者:劉澤照;翟云晶;
摘要:為了研究如何推動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通過引入DPSIR分析模型,并將聯合國發布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作為評價指標,不但以此構建起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DPSIR評價指標體系,而且還以江蘇省徐州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為具體案例,進而對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DRSIR模型評價,以及DPSIR模型中5個子系統之間的耦合協調關系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在建設國家...
環境規制、人工智能與企業綠色創新————作者:任思綺;相楠;李圣楠;徐峰;
摘要:為了探究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影響,以及人工智能在環境規制與企業綠色創新之間發揮的作用及其作用機制,本文基于2000—2019年滬深股市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并運用雙向面板固定效應模型以展開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1)環境規制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綠色創新水平,且應用人工智能可以增強環境規制對企業綠色創新水平的提升作用。2)應用人工智能可以分別通過緩解企業融資約束、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節約企業勞動...
城市規模與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韌性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為例————作者:劉建朝;盧海鑫;
摘要:不同的城市規模對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韌性所發揮出的影響作用也不盡相同,為了把握二者之間的作用關系,本文通過構建城市規模與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韌性的關聯機理,以京津冀城市群為研究對象,并運用固定效應最小二乘估計模型,進而深入探究了城市規模對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韌性的影響作用。研究結果表明:1)超大規模城市、特大規模城市、Ⅰ型規模城市對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韌性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278 4、0.243 7、0...
三峽庫區(重慶段)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耦合時空演變分析————作者:彭國川;曹佳夢;沈娜;官冬杰;
摘要:為了探究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之間的耦合關系,本文以三峽庫區(重慶段)作為研究對象,首先構建了生態安全系統與糧食安全系統耦合協調評價指標體系,以及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評價模型,并通過測算生態安全指數和糧食安全指數,以此研究了庫區生態安全與糧食安全的時空演變特征;其次再通過構建驅動因子模型,分別測算了庫區生態安全系統與糧食安全系統中各項評價指標的灰色關聯度,從而分析了2個系統中不同評價指標對各自系統的影響...
氣候變化風險與中國企業投資效率————作者:尤荻;余昊臻;黃永;戴桂林;楊成業;
摘要:隨著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氣候風險對中國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逐漸顯現。基于2007—2022年中國A股上市企業數據,構建企業氣候風險指標,采用雙向固定效應模型,系統分析氣候風險對企業投資效率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研究發現:1)氣候風險顯著降低了企業的投資效率,并且在一系列穩健性和內生性檢驗后仍然成立;2)機制分析表明,氣候風險通過加劇代理沖突、經營風險、融資約束以及降低企業生產率,導致過度投資和投資不足...
考慮地區差異的光儲充電站碳減排作用及經濟效益分析————作者:鐘澤偉;張榮達;趙曉麗;
摘要:電動汽車的普及為交通低碳化轉型提供了一種重要方式。然而,由于中國的化石燃料發電以燃煤發電為主,電動汽車行駛所帶來的每公里碳排放仍相當于傳統汽油車的54%~73%。隨著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光儲充電站的用能模式被提出。光儲充電站通過就地消納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達到降低充電碳排放的效果。然而,中國各地區光儲充電站的碳減排作用有所不同,且目前仍缺乏系統性評估和比較。本文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及光儲充電站容量配置模...
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政策文本挖掘與量化評價——基于TOPSIS-PMC指數模型————作者:張華;劉寧;李華姣;
摘要:作為大河流域生態治理與高質量發展的典型代表,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圍繞習總書記提出的“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理念,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在一系列政策指導下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深入分析相關政策設定的合理性、內容的全面性是進一步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據。選取2016—2021年國家頒布的8項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政策,利用文本挖掘和TOPSIS-PMC指數模型對相關政策文本進行量化評價...
中原城市群產業集聚與新型城鎮化耦合協調研究————作者:馬莉;張琳媛;李娜;
摘要:中原城市群地處我國內陸核心區,產業集聚優勢明顯,該區域也是國家新型城鎮化重點發展區域之一,如何實現“以產促城、以城興產”已經成為中原城市群的重要課題。首先,將位于中原城市群的29個地級市作為研究對象,構建中原城市群產業集聚和新型城鎮化耦合協調評價體系,基于2001—2022年各地市面板數據,運用熵值法對產業集聚和新型城鎮化的綜合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其次,引入耦合協調度模型對2001—2022年中原城...
西部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測度及空間網絡效應研究————作者:奧布力·塔力普;趙光明;烏斯曼·尼牙孜;
摘要:基于2015—2022年西部地區11個省制造業數據,運用莫蘭指數和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結合修正的引力模型,構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關聯網絡,分析西部地區制造業網絡空間結構特征以及演變規律。研究結果表明:1)通過莫蘭指數測算出西部地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呈現顯著的正相關性,且較為穩定;2)四川和重慶對周圍輻射帶動作用較強,新疆則是傾向于自身獨立發展,寧夏則是在2022年之前長期游離在網絡邊緣;3)利用改進引力...
中國省域數字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效應與誘發動力研究————作者:周玲玲;
摘要:促進中國區域數字產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是加快中國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新發展格局形成、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立足于新發展格局視角,基于2017年中國地區投入產出表,一方面,從供給端出發,構建直接融合度、完全融合度與融合互動度指標,測度中國不同省份數字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效應;另一方面,從需求端出發,構建中國省域數字產業的直接生產誘發度與間接生產誘發度,探尋中國省域數字產業的誘發動力。研...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