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關注()【雜志簡介】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院綜合計劃局和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共同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科技雙月刊。本刊發表和報道的重點是當代基礎研究、前沿探索以及各自然學科領域,如能源、材料科學、信息技術與通信、生物技術、環境保護、生命科學、化學化工、現代農業等學科的研究內容,以及當代高科技領域或新興交叉學科方面的研究論文或綜述。近年來已發表近300篇兩院院士學術論文。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CNKI)最新統計數據,本刊影響因子從2001年的0.234上升到2005年的0.624,2007年則達到0.674,現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庫(CSTPC)、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等收錄為核心期刊。
【欄目設置】
化學化工、自動化、計算機技術、電子電工、機械工程、醫藥衛生、管理學、科技政策、科研管理評論與報道、交通運輸、環境科學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換能器焊點對聲場分布影響的研究 沈勇,曾淼,王華,SHEN Yong,ZENG Miao,WANG Hua
雙離合器自動變速器起步控制與仿真 高奇峰,朱金芳,吳雄喜,盧俊飛,李澤松,GAO Qifeng,ZHU Jinfang,WU Xiongxi,LU Junfei,LI Zesong
基于T-S模糊神經網絡的淋水井筒溫度預測分析 馬恒,劉亮亮,MA Heng,LIU Liangliang
用于采空區穩定性分析的FOA-GRNN模型研究及其應用 陽亦青,羅周全,謝承煜,YANG Yiqing,LUO Zhouquan,XIE Chenyu
大興礦N2-203開采保護層卸壓瓦斯抽采研究 王瑞妮,胡春巖,劉軍,解麗娜,張書莉,王福超,WANG Ruini,HU Chunyan,LIU Jun,XIE Lina,ZHANG Shuli,WANG Fuchao
基于PCA和BP神經網絡的采空區穩定性評價模型研究 陳軼俊,劉敦文,陳杰,朱鼎耀,鄭榮凱,CHEN Yijun,LIU Dunwen,CHEN Jie,ZHU Dingyao,ZHENG Rongkai
高瓦斯低透氣性煤層水力壓裂增透技術研究 周西華,畢建乙,王海東,雷云,王軍,ZHOU Xihua,BI Jianyi,WANG Haidong,LEI Yun,WANG Jun
Gamma分布下基于年齡更換的二態混聯系統綜合重要度計算 王寧,李淑敏,蔡志強,WANG Ning,LI Shumin,CAI Zhiqiang
列車振動荷載作用下黃土動力特性分析 柯雨田,尹葉鵬,梁收運,KE Yutian,YIN Yepeng,LIANG Shouyun
城市交通系統發展的公平性研究及其實證分析 張軍,王桐遠,ZHANG Jun,WANG Tongyuan
微藻生物柴油研究文獻計量分析 張波,王金平,ZHANG Bo,WANG Jinping
土地集約利用知識圖譜研究 何國軍,梁賢軍,馮秀麗,陳陽,馬仁鋒,HE Guojun,LIANG Xianjun,FENG Xiuli,CHEN Yang,MA Renfeng
評工程師論文發表:儀表自動化設備故障與維護技術探討
摘要:自動化儀表在電力、化工等各個行業得到大力的推廣和應用,在這些領域主要起測量和記錄作用。雖然自動化儀表在各個行業都有廣泛應用,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會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問題,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要重點關注自動化儀表的故障,并且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方法。文章對儀表自動化設備故障與維護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評工程師論文,儀表自動化,設備故障,維護技術,溫度控制儀表,醫療控制儀表,流量控制儀表
隨著國家化工、油藏等制造業產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化工產業自動化水準越來越高。但與之同時,企業日常生產中會不斷遇到自動化儀表、設備故障問題隨時有可能影響正常生產,進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加強自動化儀表的日常維護與故障處理具備重要現實意義。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最新期刊目錄
美英澳合成生物學評估實踐及啟示————作者:馬雪晴;朱成姝;張學博;劉曉;陳大明;熊燕;
摘要:合成生物學正以顛覆性態勢推動生物技術創新,賦能醫藥、農業及環保等領域發展。美、英、澳等國已強化戰略布局,通過路線圖制定與系統評估推進該領域發展。本文系統梳理了美英澳三國對合成生物學/工程生物學進展的評估及遠景展望。研究發現,三個國家依據各自發展目標開展了獨具特色的評估,基本遵循“目標—結果—舉措”的評估框架,重點構建了創新水平、產業發展及基礎生態環境三大模塊的核心評估指標,并主要以定性的描述性分析...
網絡視角下諾獎科學家流動軌跡及其影響分析————作者:阮偉南;張志強;馮志剛;
摘要: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孕育與演進,科技競爭已成為科技強國之間博弈的核心領域。科技競爭本質上是科技人才的競爭,科學家是科技競爭中獲取主動權的關鍵。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如何吸引和留住科學家。掌握科學家跨國流動演變歷程及影響分析有助于為科技情報工作提供實質有效的支持,進而完善我國的人才政策體系。本文基于1945—2022年自然科學...
國際科研評價改革的趨勢特征及典型實踐————作者:陳衛靜;張宇娥;
摘要:立足我國當前所處科研評價改革“破”與“立”的關鍵時期,本文首先調研了國際上主流的科研評價改革政策,并圍繞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等科研評價的關鍵環節,歸納總結當前國際科研評價改革的趨勢特征,為我國科研評價政策的優化調整提供參考;然后結合國際科研評價改革的重點方向及我國科研評價實施過程中的實踐難題,聚焦社會影響力評價、多樣性評價和負責任評價,從評價維度、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角度剖析國際上成功的實...
軍民科技政策的供給與協調:基于“工具-對象-目標”框架的政策文本量化研究————作者:宋雨薇;汪雨鑫;劉紀達;安實;
摘要:軍民科技政策是科技協同創新的“拐杖”,量化軍民科技政策的屬性特征,有利于促進軍民科技政策科學合理制定、推動軍民科技創新持續穩定發展。本文基于政策工具理論構建了“政策工具-政策對象-政策目標”三維分析框架,運用政策文本量化方法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層面發布的軍民科技政策分別進行單一維度的具體分析及交叉維度的復合分析。研究發現,中央有關部門已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制度對軍民科技發展進行全方位部署,但仍存在...
美國智庫生物安全研究:主題、演進與啟示————作者:謝宇恒;李程;李春雷;
摘要:研究美國智庫21世紀以來生物安全研究主題與演進趨勢,有助于推動我國生物安全智庫與安全話語體系建設、完善我國生物安全保護與治理體系。本文基于LDA-Word2vec模型,以美國國防與國家安全領域六家主流智庫研究產出為樣本,以美國歷屆總統任期作為階段劃分依據,進行主題識別與演進分析發現,在形成主題框架基礎之上,美國智庫對于生物安全研究演進過程包括主題興起與體系建構、戰略發展與實踐深化、技術創新與國際合...
日本“K計劃”制度的戰略布局特征分析及啟示————作者:李嵐春;霍春雁;裴亞軍;
摘要:為保障復雜國際局勢和科技競爭下的國家經濟安全,日本設立了由政府主導的經濟安全保障重要技術培育計劃(“K計劃”)。本文從科技安全的主要特征及國際動向,深入剖析K計劃的戰略構架及主要特征,為我國加強科技安全研發布局提供參考借鑒。研究顯示,日本該計劃旨在確保關鍵技術的戰略自主性、不可或缺性和自律性,從航天航空、海洋、生物、網絡和交叉4個戰略領域,遴選布局戰略前沿、支撐保障、防務安全3類技術攻關任務,并對...
世界主要經濟體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共同特征及啟示————作者:馮雪嬌;劉暢;王建平;
摘要:對世界主要經濟體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研究,是我國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研究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現代化產業結構變遷的異同和經驗發現,科技革新與人才管理、內部市場優勢、外部發展機會、產業政策引領和實體經濟發展五方面是世界主要經濟體推動產業體系建設的共性特征。結合這些特征,對比分析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實際,本文研究得出如下啟示:我國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具備堅持黨集中統一領導、堅...
美國能源部核安全局國家實驗室的功能定位與創新協同機制研究————作者:王辛未;李軍凱;付震宇;龔軼;
摘要:本文通過類型化分析方法,重點探析美國能源部核安全局國家實驗室協同舉措和邏輯。研究認為,該實驗室的主要功能定位是維護國家安全和提升競爭力;采取了內部協同、外部協同和國際合作三種不同模式;根據研究議題和研究模式采取了差異性協同策略。在涉及安全議題的應用研究中,選擇內部協同,而在涉及發展議題的基礎研究中,傾向于采取開放的措施,借助國際合作掌握前沿科技動向。我國國家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中,可主動搭建跨實驗室...
圍繞三大維度開展高質量科技戰略咨詢工作————作者:陳云偉;
摘要:組織科技戰略咨詢工作需聚焦三大維度,即科技戰略與決策、科技前沿與態勢、科技管理與政策。首先,科技戰略與決策是科技創新工作的先導性問題,是以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為目標的科技戰略研究,需要回答科技創新的基本規律,分析科技強國的實現路徑等重大戰略問題。其次,科技前沿與態勢分析重點要系統地把握科技領域研究前沿與態勢,科學預見未來科技前沿與突破性方向,客觀評價國家科技領域競爭力。科技管理與政策研究是事關科技戰...
“鹽堿地綜合利用”專題序言————作者:孫宏勇;
摘要:<正>鹽堿地是指土壤中可溶性鹽類含量過高,致使部分植物不能正常生長的土地,其土壤稱為鹽漬土或鹽堿土,包括各種鹽土和堿土以及其他不同程度鹽化和簡化的土壤。鹽堿地綜合利用是一個跨領域、多學科的系統工程,需要進行系統集成創新,涉及了土壤學、農學、農田水利學、農業氣象學等多門學科。我國現有適宜開發的鹽堿荒(草)地4000萬畝左右,潛力巨大;鹽堿化耕地1.14億畝,亟需改造
鹽堿地綜合治理的國際研究態勢分析————作者:賈信;任珩;孫平安然;馬碧峰;
摘要:鹽堿地的綜合治理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和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方法對當前鹽堿地綜合治理的研究態勢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全球鹽堿地綜合治理領域的研究處于上升趨勢,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早、發文數量和發文機構數量具有顯著優勢,且近年來形成了可持續性學術輸出的研究機構,但在研究質量和國際交流合作方面仍有提升空間。研究熱點集中在作物耐鹽堿性、傳統鹽堿地改...
鹽堿地土壤水肥鹽動態調控機制與技術研究進展————作者:孫文倩;張新軍;劉帆;郭凱;成功;張玉翠;
摘要:中國鹽堿地面積大、分布廣,開發利用潛力大,其科學治理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前期我國在鹽堿地改良利用中取得了矚目成就,但目前鹽堿區環境、水文條件都發生了顯著變化,鹽堿地改良難度更大,鹽堿土壤水肥鹽調控機制不明,難以支撐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為了探討中國鹽堿地土壤水肥鹽動態調控的現狀、機制、主要技術及其未來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2010—2024年的相關文獻,總結了鹽堿地...
缺水鹽堿區農田多水源協同利用的思考————作者:孫宏勇;張雪佳;胡燕哲;李騰;王金濤;董心亮;郭凱;劉小京;
摘要:水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礎,缺水鹽堿區農田多水源協同利用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分析了缺水鹽堿區農田多水源利用的現狀及其面臨的挑戰,蒸發降水比大是鹽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淡水資源匱乏仍是制約鹽堿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核心問題;在我國不同類型鹽堿區的降水資源存在明顯差異,年降水量小于500 mm,其他水源也有一定差異;結合農田生態系統五水轉化理論的研究進展,重點從植物高效用水、降水集蓄高...
鹽生植物飼用研究進展————作者:高峰;劉潔;牟方正;曹雅楠;孫海霞;
摘要:鹽生植物作為非常規飼料資源,具有突出的耐鹽性、抗逆性、分布廣等優勢,可高效利用邊際土地,減輕對傳統飼料的依賴。但高鹽生長環境對其營養、礦物質和代謝產物組成產生顯著影響,進而影響家畜飼喂價值。本文系統總結飼用鹽生植物主要種類、營養、礦物質和次級代謝產物組分特征、鹽脅迫對養分組成的影響和國內外鹽生植物資源飼料化利用。同時探討了飼喂鹽生植物對家畜礦物質代謝和健康等方面影響及主要的利用方式,指出了未來鹽生...
基于遙感技術的鹽漬土監測研究進展與展望————作者:耿夢清;唐夏雨;李雪草;溫亞楠;李保國;劉涵;黃健熙;孔祥斌;張超;苗雙喜;
摘要:土壤鹽漬化是制約農業生態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成為一個全球性環境問題。遙感技術作為探測和識別遠距離目標的高新技術之一,具有綜合、宏觀、動態等特點,已在鹽漬土分布、鹽漬化程度和動態變化監測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為準確、全面的認識和梳理遙感技術在鹽漬土應用中的研究進展、局限性及未來發展趨勢,以期更好地服務于鹽漬土治理與開發利用、土地資源配置及社會經濟發展等,本研究以鹽漬土遙感監測與制圖研究...
土壤鹽漬化遙感監測研究進展————作者:張越;葉回春;劉榮豪;湯明堯;聶超甲;趙筱舒;薛嬌;
摘要:土壤鹽漬化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資源和生態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發展和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近年來,遙感技術憑借大范圍的覆蓋能力、較高的時空分辨率等優勢,已成為鹽堿地遙感監測的重要手段。本文綜述了國內外相關研究,總結了多光譜、高光譜、熱紅外及多源數據融合技術在土壤鹽漬化監測中的應用現狀。重點梳理了當前常用的鹽分指數、植被指數、敏感波段及遙感反演模型,分析了不同方法在鹽漬土監測中的適用性及局限性。此外,本文...
澳大利亞國家土壤鹽漬化治理評估經驗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作者:謝華玲;楊艷萍;
摘要:澳大利亞土壤鹽漬化問題嚴重。為應對這一挑戰,澳大利亞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起相繼推出多項治理行動計劃,并配套開展了全鏈條、多維度的治理績效評估工作,以期提高治理效果與成本效益。本研究對澳大利亞土壤鹽漬化治理的多元評估工作展開了深入剖析,聚焦前期資金投入優先順序的科學性評估、各類治理措施的經濟效益評估,以及特定國家行動計劃的綜合成效評估三類代表性評估工作,重點圍繞其實施情況、治理模式以及成本效益等方...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24年優秀編委/審稿專家
摘要:<正>在廣大作者、讀者、編委、審稿專家的大力支持與關愛下,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期刊,已順利完成2024年出版工作。據CNKI最新發布的2024年《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本刊復合影響因子達2.015,創歷史新高,在283本綜合刊中位列第12位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25年選題指南
摘要:<正>為順利開展2025年《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的選題與出版,促進期刊高質量發展,有效提升期刊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本刊編輯部綜合了編委專家們的意見,提出如下選題指南。一、“科技戰略與決策”欄目重點選題1.科技強國的科技戰略布局。2.科技現代化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3.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4.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研究。5.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的戰略、政策、...
美國國防科技評估發展現狀、趨勢及啟示————作者:郝繼英;
摘要:國防科技已成為大國博弈的主要戰場,國防科技評估對于面向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需求的國防科技創新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獻調研、內容分析等方法,從立法、行政和民間等組織實施層面分析了美國國防科技評估發展現狀,并為我國加強國防科技評估工作提供參考借鑒。研究發現美國國防科技評估體系比較完善,這對其國防科技管理和科技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美國國防科技評估日益受到高度重視,數理模型逐步納入評估方法體系,多元...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