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生物技術通訊》
關注()【雜志簡介】
《生物技術通訊》是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主辦的關于生物技術的專業性學術刊物(國內統一刊號 CN11-4226/Q,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009-0002),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報道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及相關學科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與進展,尤其關注生物技術在生物醫學、醫藥工業、農業、環保、衛生、食品等各領域的應用。本刊適于從事生物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工業、農業、環保等領域應用的科研、教學、管理人員,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其他對生物技術感興趣的人員閱讀參考。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期刊網、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收錄。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有:研究報告、技術方法、研究簡報、專論、綜述、論壇、講座、經驗交流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Cas9-sgRNA共質粒系統提高在AAVS1位點的打靶效率 俞珺瑤,李曉蘭,張健萍,程濤,張孝兵,YU Jun-Yao,LI Xiao-Lan,ZHANG Jian-Ping,CHENG Tao,ZHANG Xiao-Bing
卷柏多糖抗腸道病毒71型活性及機制研究 夏燕平,馬騰,齊向云,李慶軍,王升啟,楊靜,XIA Yan-Ping,MA Teng,QI Xiang-Yun,LI Qing-Jun,WANG Sheng-Qi,YANG Jing
應用噬菌體隨機肽庫技術篩選鼠疫耶爾森菌F1抗原中和性表位 尹可欣,遲象陽,任軍,房婷,劉樹玲,劉炬,楊秀旭,李建民,于長明,YIN Ke-Xin,CHI Xiang-Yang,REN Jun,FANG Ting,LIU Shu-Ling,LIU Ju,YANG Xiu-Xu,LI Jian-Min,YU Chang-Ming
幽門螺桿菌毒素相關蛋白A的EPIYA多態性對胃上皮細胞AGS形態及IL-8表達的影響 劉鹿,王艷春,陶好霞,袁盛凌,王令春,劉純杰,LIU Lu,WANG Yan-Chun,TAO Hao-Xia,YUAN Sheng-Ling,WANG Ling-Chun,LIU Chun-Jie
人體微生物組 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鼠疫耶爾森菌F1-V融合蛋白改構體的構建、原核表達及純化 房婷,尹可欣,任軍,張曉鵬,于蕊,宋小紅,楊秀旭,于長明,FANG Ting,YIN Ke-Xin,REN Jun,ZHANG Xiao-Peng,YU Rui,SONG Xiao-Hong,YANG Xiu-Xu,YU Chang-Ming
人白細胞介素7在CHO細胞中的表達及活性鑒定 李金松,麻粉蓮,張騫,鄭麗舒,LI Jin-Song,MA Fen-Lian,ZHANG Qian,ZHENG Li-Shu
鉤端螺旋體層粘連蛋白結合蛋白Lsa20的表達與功能分析 魏穎,袁盛凌,姚雪晶,陶好霞,王令春,劉純杰,田威,王艷春,WEI Ying,YUAN Sheng-Ling,YAO Xue-Jing,TAO Hao-Xia,WANG Ling-Chun,LIU Chun-Jie,TIAN Wei,WANG Yan-Chun
GFP-LC3B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鑒定 朱杰,丁麗華,劉婕,禾榮華,張亞楠,陳志達,羅曉麗,葉棋濃,呂朝暉,ZHU Jie,DING Li-Hua,LIU Jie,HE Rong-Hua,ZHANG Ya-Nan,CHEN Zhi-Da,LUO Xiao-Li,YE Qi-Nong,LYU Zhao-Hui
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超限運輸對公路的危害及有效治理
摘 要:本文從專業角度分析了超限運輸對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以及公路附屬設施的危害。根據國內外實踐經驗,提出了三個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關鍵詞:超限運輸,危害,有效治理
一、超限運輸的危害
超限運輸指的是在公路上行駛的機動車輛,其車貨輪廓總體幾何尺寸或者軸載質量超過國家規定限值的運輸行為。超限運輸對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及其公路附屬設施會產生嚴重危害。
生物技術通訊最新期刊目錄
利用丙氨酸掃描突變探究crotalphine結構與鎮痛活性的關系————作者:李夢;劉艷麗;王真;宋云揚;蔣輝;
摘要:目的:研究南美洲響尾蛇蛇毒中鎮痛多肽crotalphine(CRP)的一級結構與其鎮痛活性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開展其機制研究和藥物研發奠定基礎。方法:采用丙氨酸掃描策略將CRP中所有非丙氨酸殘基位點進行突變并化學合成突變體;構建小鼠醋酸扭體模型對CRP及其突變體的鎮痛活性進行評價。結果:在小鼠醋酸扭體模型上,與CRP相比,突變體CRP-E5A的鎮痛活性增強約20%(P<0.05),突變體CRP-Q...
MIR6766的抗百草枯功能及其分子機制初探————作者:李娜;陳晨;董研博;王健;李山虎;
摘要:目的:利用人肺癌細胞系A549研究對百草枯的潛在耐藥基因及可能的分子機制。方法:使用CRISPR/Cas9全基因組敲除文庫,在人肺癌細胞系A549中篩選出抗百草枯基因MIR6766和POR,將它們的sgRNA序列與CRISPRLentiV2載體連接,分別構建敲除MIR6766、POR的A549細胞系。Q-PCR驗證MIR6766敲除情況,CCK8法驗證百草枯耐藥性,Western印跡驗證MIR67...
后抗生素時代的輔助抗菌策略研究進展————作者:劉暢;沈瀚;
摘要:隨著細菌耐藥問題的逐年加劇,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進度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緊迫的臨床用藥需求。因此,能夠與傳統抗生素配合使用,有效提高其治療效率的新型輔助抗菌策略正逐漸成為最近幾年的研究熱點。簡要介紹了幾種較為經典的輔助抗菌策略,并對其作用機制和發展現狀進行總結
吸血動物和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功能研究進展————作者:朱明儒;吳若男;肖蓉;
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夠與半胱氨酸蛋白酶可逆地競爭性結合并抑制其活性,從而參與調節機體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簡要綜述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的分類、結構,以及來源于吸血動物及蛇毒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的生物學功能,以期揭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在體內的作用及機制,為后續利用其進行相關疾病的治療奠定基礎
基于輻射防護基因集預測的輻射損傷防護化合物活性評價————作者:賈廣彥;劉禎;錢坤;周喆;
摘要:目的:利用輻射損傷動物模型,評價基于輻射防護基因集預測化合物的防護作用。方法:C57BL/6J小鼠隨機分為輻射對照組、氨磷汀(150 mg/kg)組、預測結構組[包括來那度胺(200 mg/kg)組和醛脫氫酶-2激動劑(5 mg/kg)組],各組給藥后接受致死劑量8 Gy60COγ射線一次性全身照射,觀察30 d存活率,挑選輻射損傷防護效果較好的結構。小鼠注射生理鹽水、氨磷汀...
小鼠視神經損傷模型建立及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療效評價————作者:朱丹妮;楊佳蕾;吳詩坡;李瑤;陳旖;張金龍;宋小紅;侯利華;
摘要:目的:建立并評價小鼠視神經損傷(ONC)模型,在此基礎上初步探討重組人神經生長因子(rhNGF)的療效。方法:采用夾傷法建立ONC模型,比較不同夾傷時間條件下建立小鼠ONC模型的差異。采用免疫熒光染色,觀察ONC后不同時間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GCs)存活率,評價ONC模型建立。在此基礎上,以rhNGF滴眼液為治療組、生理鹽水滴眼液為對照組,初步評價rhNGF治療ONC模型的療效。結果:采用夾傷5...
長鏈非編碼RNA Linc8910對膠質瘤干細胞增殖和自我更新的影響————作者:蔡巖;肖大可;潘欣;滿江紅;
摘要:目的:通過非編碼RNA測序篩選,發現在膠質瘤干細胞(GSC)中特異性高表達的長鏈非編碼RNA,并研究其在GSC中的功能,為針對GSC的腫瘤治療提供新的潛在靶點。方法:對不同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來源的GSC和非干性腫瘤細胞進行RNA測序,鑒定到在GSC中特異性高表達的長鏈非編碼RNA Linc8910。利用慢病毒感染體系在GSC中敲低Linc8910的表達,利用Q-PCR技術檢測Linc8910的表達及...
雙酚芴暴露于MCF-7乳腺癌細胞可引起細胞全基因組表達譜改變————作者:齊香榮;黃苑;李桐;王培龍;蘇曉鷗;
摘要:目的:研究內分泌干擾物雙酚芴對MCF-7乳腺癌細胞的毒性效應。方法:用不同濃度(10-5~10-12mol/L)的雙酚芴分別暴露MCF-7細胞,通過細胞增殖實驗(MTS法)研究雙酚芴對細胞存活率的影響;采用DCFH-DA熒光染色法測定細胞活性氧水平;利用人類全基因組表達譜芯片分析雙酚芴對細胞轉錄組的影響。結果:細胞增殖實驗顯示,10-5 miR-21與胃癌的關系————作者:蘇利佳;蘇華華;王艷華;趙金映; 摘要:microRNA是近年發現的一類小分子RNA,在腫瘤增殖、侵襲和轉移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在體液中較為穩定,常被視作評估疾病進展的生物標志物。臨床上早期胃癌確診較為困難,患者來診時多為晚期,腫瘤進展較快,預后較差。因此,尋找新的早期檢測和治療胃癌的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可能性是必要的。新近研究發現miR-21參與調控胃癌的增殖和遷移,在胃癌的病理進程中起關鍵作用。本文簡要總結了miR-21與胃癌關系的... TIGIT在消化系統腫瘤中免疫應答作用研究進展————作者:曹莉婷;于曉輝;張久聰; 摘要: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體酪氨酸抑制性基序結構域(TIGIT)是表達在NK細胞和T細胞表面的一種免疫抑制性受體,可與細胞表面相應的配體結合,激活細胞內的負性調節信號,抑制機體免疫系統的激活,從而發揮免疫抑制作用。TIGIT在腫瘤性、感染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TIGIT在消化系統腫瘤中的免疫應答作用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TKS4和TKS5在腫瘤中的研究進展————作者:李青峰;奎翔;易曉佳;王小芳;王燕; 摘要:TKS4和TKS5是酪氨酸激酶底物(TKS)蛋白家族中的經典亞型,兩者的結構和功能十分相似,是重要的生理調節因子,也是機體功能正常發育不可或缺的因子之一。同時,在腫瘤的發生及進展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TKS4和TKS5可能是潛在的生物學標志,對于靶點治療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TIM-3在腫瘤免疫中的研究進展————作者:張泰榕;高波;潘云; 摘要:免疫檢查點是人體自身的"剎車"機制,通過抑制T細胞避免損傷自身。然而,腫瘤細胞利用此機制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殺傷作用。T細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3(TIM-3)是一種免疫檢查點,已發現在多種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中表達上調,造成免疫抑制,從而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抗TIM-3藥物正在臨床實驗,多聯用藥正成為新的趨勢。現對TIM-3在腫瘤免疫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支架蛋白家族IQGAP在腫瘤中的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作者:劉飛能;夏成興;歐譯天;楊德林; 摘要:人類IQGAP蛋白家族由3種蛋白質組成,分別是IQGAP1、IQGAP2、IQGAP3。IQGAP蛋白家族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通過介導多種信號并與相應目的蛋白相互作用而發揮重要的生物學功能。IQGAP蛋白家族主要通過影響腫瘤細胞增殖、增強細胞侵襲能力、改變細胞間黏附性,從而在腫瘤的發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IQGAP1、IQGAP2、IQGAP3的生物學功能不完全相同,IQGAP1和IQGAP3可能發... 腫瘤相關基因甲基化檢測試劑臨床前研究要點————作者:包雯; 摘要:探討了腫瘤相關基因甲基化檢測試劑企業參考品的設置、反應體系的研究,分析性能評估的各個項目以及陽性判斷值確定的樣本要求,制定研究方案時應充分考慮的因素以及研究過程的質量控制要求等,并且舉例說明了推薦采用的研究方法 小鼠原代肝細胞糖異生研究模型的建立————作者:李輝龍;萬祿明;楊歡;彭雨蒙;王化鵬;韋猛;莫運海;徐藝心;魏從文;鐘輝;吳飛翔; 摘要:目的:分離小鼠原代肝細胞并建立體外糖異生研究模型。方法:利用膠原酶兩步灌注法分離并提純小鼠原代肝細胞,徹底清除細胞內糖原,以丙酮酸和乳酸作為糖異生原料,觀察胰高血糖素作用下,小鼠原代肝細胞的葡萄糖產出水平、糖代謝關鍵酶基因表達水平,以及cAMP-PKA信號通路的激活情況,建立小鼠原代肝細胞糖異生研究模型。結果:分離的小鼠原代肝細胞具有典型的肝細胞形態,可見雙核,細胞相互接觸,排列成肝索樣結構。在胰... 血清脂聯素與血糖血脂水平分析————作者:王萍;梁樂;傅茜;歐曉燦;潘世鑫;文靈躍;李永川;全飛宇; 摘要:目的:比較某部隊師級干部生化指標與脂聯素(ADPN)水平以期找到其相關性,為官兵健康管理提供詢證依據和正確指導。方法:288例體檢師級干部分為高血壓組和正常血壓組、脂肪肝組和非脂肪肝組、高血糖組和正常血糖組,組內比較血糖(BS)、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ADPN、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結果:高血壓組和正常血壓組... 利用特異性抗體建立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快速檢測方法————作者:周劉忠;胡乃靜;張丁木;王志宏;吳佳果;羅龍龍;石艷春; 摘要:目的:利用特異性靶向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B(SEB)的抗體建立2種體外快速檢測SEB的方法。方法:通過間接ELISA法及生物膜干涉技術測定3株抗體(LXY8、LXY9和LXY10)與SEB的結合活性;通過競爭ELISA法鑒定3株抗體的表位交叉情況;利用配對抗體建立雙夾心ELISA檢測法和膠體金試紙條層析技術檢測SEB。結果:3株抗體與SEB均具有較高的親和力(LXY8:KD=... 炭疽芽孢桿菌新抗原NlpC的重組表達與免疫評價————作者:胡凱;宰曉東;殷瑛;李汭樺;王美榮;李耀輝;張躍;李玉杰;辜彥霏;徐俊杰; 摘要:目的:構建炭疽芽孢桿菌新抗原NlpC的原核表達質粒,制備NlpC重組蛋白并進行免疫評價,為新型炭疽亞單位疫苗研發提供參考。方法:運用生物信息學軟件分析和預測NlpC蛋白的跨膜區、信號肽、疏水性、保守性等性質;PCR擴增nlpc基因片段,構建NlpC原核表達質粒,IPTG誘導表達,His親和層析法純化目的蛋白,SDS-PAGE與Western印跡鑒定純化的蛋白;NlpC重組蛋白聯合佐劑免疫小鼠后,E... 銅綠假單胞菌waaL突變體構建及糖基化系統的建立————作者:徐涵;潘超;黃競;馮爾玲;朱力;王恒樑; 摘要:目的:構建銅綠假單胞菌PAO1的waaL基因缺失株,并通過在缺失株中建立糖基化系統,合成糖蛋白。方法:采用同源雙交換法敲除銅綠假單胞菌PAO1株脂多糖合成途徑中的O-抗原連接酶基因waaL,并利用PCR和脂多糖銀染對敲除株的基因型和表型進行驗證;隨后導入可共表達糖基轉移酶PglL和重組霍亂毒素B亞單位(rCTB)的糖基工程載體,經IPTG誘導后利用免疫印跡檢測糖蛋白的表達情況。結果:PCR和脂多糖... 改良的幽門螺桿菌噬菌體裂解酶在大腸桿菌和畢赤酵母中表達的活性差異————作者:徐登圓;趙珊珊;竇俊;方宏清;徐曉峰;支艷艷;李曉穩;文良柱; 摘要:目的:改良型幽門螺桿菌噬菌體裂解酶由具有穿透外膜作用的疏水多肽和幽門螺桿菌噬菌體編碼的裂解酶和穴蛋白構成,比較其在大腸桿菌和畢赤酵母中表達活性的差異。方法:構建的重組質粒分別轉化大腸桿菌BL21(DE3)和畢赤酵母X33,經過表達純化得到改良型裂解酶,體外通過濾紙片法和液體法比較不同表達系統所表達的改良型裂解酶的活性差異。結果:體外抑菌實驗表明,大腸桿菌表達的改良型裂解酶的溶菌效果明顯強于畢赤酵母...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