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生物加工過程》
關注()【雜志簡介】
《生物加工過程》是由南京工業大學主辦、中國化工學會生物化工專業委員會協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技術性期刊。主要刊登:生物工程研究方面的新技術、新成果和新進展;特別關注在生物技術與化工技術界面上的生物能源、生物新材料以及新醫藥、新食品資源等。主要內容涉及發酵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的應用及下游分離、純化技術等,特別歡迎有關清潔工藝及產品的研究、應用論文。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該刊物已經被美國BIOSIS、CA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生物科學》收錄,2006年經過多項學術指標綜合評定及同行專家評議推薦,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數據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同時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等收錄。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為:專論與評述、研究與開發、技術與設備、工程與工藝、新產品介紹、新專利摘編等等。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高山被孢霉發酵產花生四烯酸油脂的補料工藝 聶志奎,紀曉俊,商靜生,顏佳鋮,張璦琿,黃和,NIE Zhikui,JI Xiaojun,SHANG Jingsheng,YAN Jiacheng,ZHANG Aihui,HUANG He
加工番茄污水污泥生物好氧發酵對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影響因素 孫世陽,SUN Shiyang
抗生素對雨生紅球藻無菌化培養的影響 孫雯,黃和,林海龍,彭超,蘇會波,SUN Wen,HUANG He,LIN Hailong,PENG Chao,SU Huibo
樹脂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制備低聚半乳糖 費俊杰,李冰冰,陳勇,應漢杰,FEI Junjie,LI Bingbing,CHEN Yong,YING Hanjie
重組大腸桿菌共表達亮氨酸脫氫酶和甲酸脫氫酶發酵條件優化 劉維明,楊震炯,羅積杏,壯曉健,沈文和,胡燚,黃和,LIU Weiming,YANG Zhenjiong,LUO Jixing,ZHUANG Xiaojian,SHEN Wenhe,HU Yi,HUANG He
南極細菌Pseudoalteromonas sp.3312產胞外多糖條件優化 李凱,杜宗軍,林學政,LI Kai,DU Zongjun,LIN Xuezheng
α環糊精葡萄糖基轉移酶催化合成α熊果苷 趙如奎,吳劍榮,詹曉北,朱莉,ZHAO Rukui,WU Jianrong,ZHAN Xiaobei,ZHU Li
超聲輔助酶促合成丙二酸單對硝基芐酯 李亞,趙四方,韓萍芳,LI Ya,ZHAO Sifang,HAN Pingfang
脂肪酶YCJ01拆分對位取代α苯乙醇 秦燕,李文豪,汪斌,何冰芳,QIN Yan,LI Wenhao,WANG Bin,HE Bingfang
海芋過氧化氫酶的分離純化及其性質 李思瑩,黃卓烈,鄭華章,黃丹丹,LI Siying,HUANG Zhuolie,ZHENG Huazhang,HUANG Dandan
優秀科技小論文:乳化炸藥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管理
摘 要 隨著我國爆破技術應用廣泛程度的增加,各種炸藥的生產技術層出不窮,乳化炸藥無論是在安全性能、爆破性能以及使用性能上都具有很強的優勢,除此之外,乳化炸藥的生產環境相對較好,沒有污染性的氣體或有毒物質,同時,其抗冷、抗水的優點也很明顯。近些年,乳化炸藥生產技術發展的非常迅速,從最開始的間斷式發展到微機監控的連續式,生產工藝的發展伴隨著工藝裝備的逐漸成熟,這種發展逐漸朝向安全、節能、環保方向努力,同時產品技術的更新也在加快步伐,對于在這種背景下的生產技術的快速進步,非常需要總結和探討乳化炸藥生產過程中的技術管理要點,給生產企業以借鑒。
關鍵詞 乳化炸藥,冷卻方法,裝藥技術
1乳化工序
在整個乳化炸藥生產過程里,乳化工序是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在這道工序里,乳化器是最為重要的以個設備,它的工作狀態直接影響著乳化炸藥的質量,同時,在這個工序里面,必須注意將安全和質量尋找好平衡點,例如,在炸藥質量提高的時候,如果忽略了安全性,增加乳化器的功率,提高轉速,減小間隙,增加定轉子組數等,都有可能對安全構成威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味地增加安全性,忽略炸藥的質量,把靜態乳化用來生產商品炸藥。以上那些不能把安全與質量綜合考慮的生產,都不能稱之為正常的生產工藝。有的企業只顧提高產能,經常選用大功率,轉速高的乳化器,埋下很大的安全隱患,甚至發生爆炸事故。
生物加工過程最新期刊目錄
糖尿病性肝損傷中NADPH氧化酶NOX4的表達及意義————作者:韋景薰;金鑫;李佳琪;索嘉良;張弛;李薇薇;苗族一;陳德智;馬博;
摘要:通過高脂飼料喂養、高脂飼料喂養結合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STZ),分別建立了NAFLD小鼠、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12周后,分別通過肝功能檢測、組織形態學觀察并結合蛋白免疫印跡(Western-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檢驗,實驗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NAFLD組和糖尿病(DM)組小鼠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酸(ALT)肝功能指標異常升高,肝臟組織明顯腫大,呈現小泡性脂肪病...
電化學微針的研究進展————作者:廖志俊;周錢;高兵兵;
摘要:近年來,微針正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給藥與檢測方式,在美容護膚、透皮給藥和疾病監測等領域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基于微針的電化學傳感器具有很好的靈敏性,在實時監測病人部分生理指標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雖然有關電化學微針的報道層出不窮,但是對新型電化學微針的全面介紹仍然較少。因此,綜述了電化學微針的制備方法與材料、監測方式,總結了其在醫藥領域的實際應用,并展望了目前電化學微針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基于中藥顯微鑒定的一種小量淀粉提取法————作者:董云哲;鄭倩倩;宋煒;金澤蘭;林宏峻;潘萍萍;董莉莉;王忠華;
摘要:為探究一種高提取、低損傷的小量淀粉提取法,采用有機溶劑溶解樣品干粉,并進行超聲酶解,對26個三葉青塊根樣品進行淀粉提取,并通過顯微觀察驗證本法提取效果與淀粉粒性狀。結果表明:本法可提取出純度較高的淀粉,通過顯微鏡成像對差異樣品具有較高的鑒別能力,所有樣品提取的淀粉在熒光倒置顯微鏡下,均可以觀察到清晰的淀粉粒,包括:粒徑差異、輪廓差異、消光現象、層紋和臍點等。本法僅需原材料1.0 g,即可高效提取粒...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通精1號方治療少弱精子癥的作用機制————作者:田朝暉;劉嘉;解為全;夏偉;楊超;張金紅;曾慶琪;
摘要:運用中草藥系統藥理學平臺數據庫(TCMSP)獲取通精1號方的化合物和靶點蛋白數據;運用蛋白質序列與功能信息數據庫(UniProt)和人類基因綜合分析數據庫(GeneCards)獲取通精1號方靶基因和少弱精子癥靶基因。運用Cytoscape 3.7.0軟件構建“中藥-成分-靶點-疾病”網絡;運用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網絡分析數據庫(STRING)及Cytoscape 3.7.0軟件構建蛋白質間相互作用網絡...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作者:李陽;劉彥楠;朱晨輝;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化學實驗作為生物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其教學改革與探索有助于推進工學教育發展。目前,生物化學實驗教學存在內容陳舊,方法落后,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時間、空間、裝備條件限制等問題。基于此,本文通過實驗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創新、多元考核體系完善、課程思政元素融合等措施,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評價體系等角度,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方案,已全面提升本校生物化學實...
基于學習共同體的研究性教學模式構建及實踐——以《環境生物工程》為例————作者:成卓韋;鄒金特;王家德;陳建孟;
摘要: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當今教育改革的靈魂。研究生課程建設的內在邏輯是堅持教育性與研究性相結合。基于學習共同體的研究性學習模式從根本上變革了教學模式。根據建構主義理論組建學習共同體,在此基礎上開展自主的、集體合作的研究式學習,并獲得學習效果。該模式已在研究生課程《環境生物工程》進行了應用,學生普遍反映良好。該模式可應用在相類似的研究生課程教學中,體現課程教學的高階性、探索性和合作性,培養研究...
灰氈毛忍冬藤葉水提液抗埃可(Echo)腸道病毒活性研究————作者:劉一涵;吳春晨;曾露芝;饒力群;彭國平;劉實;夏劍波;汪啟明;
摘要:本研究旨在評價灰氈毛忍冬藤葉水提液(Lonicera macranthoidesleaves water extracts,LmLW)對埃可病毒(EchoV)的抑制作用。采用CCK 8法評價了LmLW對人類橫紋肌瘤細胞(RD細胞)的細胞毒性,通過致細胞病變效應法(CPE)初步探索LmLW對EchoV的抑制活性;采用致半數細胞病理改變的病毒感染計量法(TCID50)和蛋白免疫印...
腸球菌α-L-巖藻糖苷酶的篩選、酶學性質及其在合成2’-巖藻糖基乳糖中的應用————作者:張紫玉;李玉婷;高振;吳斌;何冰芳;
摘要:本研究從土壤中篩選獲得一株能以4-硝基苯基-α-L-巖藻糖苷(pNP-Fuc)和乳糖(lactose)合成2’-巖藻糖基乳糖的α-L-巖藻糖苷酶產生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 ZS1,將該α-L-巖藻糖苷酶基因克隆后成功在E. coli BL21(DE3)中實現異源表達,并將其命名為EntFuc,對其酶學性質以及在合成2’-巖藻糖基乳糖應用中進行研究。結果表明,α-L-巖藻糖...
貝類運輸過程中的應激反應與保活技術研究進展————作者:李晨科;公婉婷;錢怡霖;賈飛;劉尊英;
摘要:貝類在捕后的運輸過程中,由于生存條件的變化和各種環境因素的脅迫,會產生系列應激反應。這些應激反應會導致貝類存活率與營養品質降低,影響貝類經濟效益。為減緩貝類應激,提高貝類在運輸過程中的存活率并保證其營養品質,保活技術的應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對不同保活技術減緩貝類應激反應的研究進行了綜述,介紹了貝類保活過程中的各種應激源,總結了目前國內外貝類保活技術的研究現狀,分析了貝類在保活過程中的品質變...
釀酒酵母中尿嘧啶基因表達的轉錄組分析及促生長差異基因挖掘————作者:李金玲;臧國偉;王穎;
摘要:細胞密度是微生物發酵中影響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釀酒酵母發酵過程中,向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瓊脂培養基(YPD)中額外添加尿嘧啶等組分會促進菌株生長。研究發現,表達尿嘧啶合成基因的釀酒酵母ZL2與未表達的對照菌株ZL1相比,在YPD中培養時亦表現出了生長優勢。為探究造成生長優勢的原因,挖掘可能的促生長相關基因,對菌株ZL1和ZL2進行轉錄組測序,轉錄組分析結果表明,顯著上調基因有256個,顯著下調基因...
磁場輔助水產品冷凍保藏技術研究進展————作者:楊柳;錢怡霖;賈飛;劉尊英;
摘要:冷凍保藏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水產品保鮮,但降溫過程中的冰晶形態會對水產品微觀結構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從而影響水產品的加工特性與營養品質。磁場輔助冷凍是一種具有調控冰晶成核能力的新型技術,可實現對冷凍過程中冰晶形成和生長的良性控制,有效降低蛋白質變性程度,從而較好地維持水產品原有組織結構及品質。本文對磁場輔助冷凍的作用效果、磁場輔助冷凍技術在水產品領域的應用現狀進行了綜述,指出目前存在的問題:磁場輔助冷...
Fe3O4@殼聚糖固定化β-葡萄糖醛酸酶及其在生物轉化中的應用————作者:王平;周煒強;趙月;古鵬飛;李玉梅;高娟;
摘要:β-葡萄糖醛酸酶能夠催化黃芩苷和甘草酸中葡萄糖醛酸基團的水解,從而產生黃芩素和甘草次酸。從大腸桿菌中克隆到編碼β-葡萄糖醛酸酶的ecogus基因,并在大腸桿菌E.coli BL21(DE3)細胞中進行過表達。重組蛋白EcoGUS通過鎳柱純化,SDS-PAGE電泳檢測結果表明EcoGUS的分子量約為6.8×104,與預測結果相符。重組蛋白EcoGUS能夠轉化黃芩苷和甘草酸,其產...
適配體修飾的Fe3O4納米粒子用于大腸桿菌的熒光檢測————作者:王子恒;史曉杰;李向玲;宋天順;謝婧婧;
摘要:大腸桿菌(E.coli)是最為常見的致病菌之一,對人體的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基于此,提出了一種快捷、經濟地檢測E.coli的方法。將Fe3O4納米材料作為適配體(Aptamer)的載體和互補鏈的猝滅劑,以形成Fe3O4Apt納米探針,通過其對目標物E.coli的特異性結合,使互補鏈解鏈脫落,從而實現熒光信號恢復...
高活性地龍蚓激酶粗酶液制備工藝優選與分析————作者:杜金格;蔣華英;何平;王春梅;
摘要:在工業生產中,地龍蚓激酶的原料處理方法對最終蚓激酶的質量和活性有很大影響,但缺乏具體的研究數據。本文研究了粗酶液的制備方法,將為地龍蚓激酶生產工藝優化提供參考。分別采用浸泡勻漿、去上清勻漿、浸泡上清、打粉浸泡4種方法從干地龍中制備蚓激酶粗酶液,通過考馬斯亮藍法測定蛋白含量、纖維蛋白平板法檢測酶活力、SDS-PAGE電泳法和凝膠過濾色譜法探究粗品不同分子量蛋白分布。結果表明:浸泡上清法制得的粗酶液比...
基于光熱劑的多功能納米材料的構建及協同抗腫瘤進展————作者:胡鵬程;宋欣怡;張丹璐;劉英;蘭曉鵬;李永新;劉春朝;劉春雷;
摘要:基于光熱劑的光熱治療,具有可控、高效和高選擇性等優點在腫瘤治療中展現出極大的臨床應用前景。然而,光穿透深度有限、光熱劑在瘤內富集不足、光熱轉換效率低、對周圍正常組織的熱損傷以及治療過程中腫瘤復發和轉移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單一的光熱治療在臨床轉化過程中面臨巨大挑戰。發展基于光熱劑的多功能納米材料可以克服單一療法的局限性,實現揚長避短,協同增強腫瘤治療效果。而隨著納米遞藥技術的發展,設計聯合光熱劑和其他治...
不同酶策略對餐廚垃圾脫水性能和降解效果的影響————作者:馮放晴;張香玲;
摘要:旨在評估不同酶策略對餐廚垃圾處理過程產物脫水性能和降解效果的提升影響。實驗中選用了淀粉酶、果膠酶、組合纖維素酶、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來構建不同的酶策略。首先以化學需氧量(COD)為指標觀察單一酶對物料水解的效果,并確定酶的添加比例和反應時間,再通過單因素實驗觀察酶對物料脫水性能和降解效果的影響,最后以全因素實驗構建不同酶的組合,確定具有顯著性影響的酶并觀察酶組合的相互作用。結果表明:在50 ℃,pH...
轉錄因子YAP1在X線誘導的HaCaT細胞損傷中的作用和作用機制————作者:黃騰;于大海;王萬霞;鹿紅;
摘要:放射性皮膚損傷是放射治療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利用人永生化表皮細胞(HaCaT),采用X線體外照射,構建放射性皮膚損傷細胞模型,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鹽(MTT)比色法,5乙炔基2’脫氧尿苷(EDU)增殖實驗和單克隆實驗證實:X線能夠抑制HaCaT細胞的活性和增殖能力。通過2’,7’二氯熒光素二乙酸酯(DCFH DA)和二氫乙錠(DHE)探針檢測X線對細胞內活性氧(ROS)水平的影響,并通過定量聚合酶鏈...
產長葉烯大腸桿菌工程菌的構建及發酵優化————作者:夏芙蓉;魏麗娟;劉歡;巴利民;劉艷輝;
摘要:以大腸桿菌BL21(DE3)為底盤細胞,通過篩選不同來源的法尼基焦磷酸(FPP)合酶以及對其內源2甲基赤蘚醇磷酸(MEP)途徑中的關鍵酶基因1脫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1脫氧D木酮糖5磷酸還原異構化酶(dxr)和異戊烯基焦磷酸異構酶(idi)進行過表達,構建出中心代謝途徑優化的且具有合成長葉烯能力的大腸桿菌細胞工廠。為增強細胞工廠合成長葉烯的前體物供給,對發酵條件進行優化,篩選出最佳誘導劑...
2019—2024年全球進出口食用香辛料及其調味粉微生物污染風險分析————作者:唐曉陽;
摘要:食品工業中香辛料及調味粉的微生物污染和重要食源性致病菌、腐敗菌的殘留給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帶來持續挑戰。本研究追溯了自2019年1月到2024年4月全球重要的進出口食品香辛料及其調味粉微生物風險數據(包括官方發布的召回、超標、通報以及輿情事件),通過統計分析描述了香辛料中微生物輸入風險及污染特征。2019—2024年45種香辛料及調味粉微生物污染相關通報案例達1 287件,進口通報國家主要是美國、德...
黑水虻幼蟲高密度養殖可行性研究————作者:孟雪松;徐猛;葉小梅;孔祥平;曾文超;杜靜;
摘要:為了考察一次投料條件下,通過高投蟲密度實現黑水虻更加快速轉化餐廚垃圾的可行性,以原餐廚垃圾打漿物為原料,采用實驗室模擬試驗,研究不同的投蟲密度工況(60 000、120 000和200 000頭/m2)對黑水虻蟲體、餐廚垃圾物料特性和生產性能的影響,為減少規模化養殖的土地面積和提升產出效益提供技術支撐。結果表明:(1)隨著投蟲密度的增加,養殖料溫度逐漸升高;經黑水虻轉化后殘余...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