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冶金能源》
關注()【雜志簡介】
《冶金能源》為全國核心期刊,其辦刊宗旨為:貫徹國家科技政策和能源政策,宣傳報導治金工業能源合理利用方面的政策、理論、工藝技術、設備、材料和實踐經驗,促進與合理利用能源密切相關的熱能與熱工業專業的科學技術交流,為企業培養管能與用能人才。讀者對象為企業能源管理人員,熱能與熱工專業的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是讀者增進知識了解信息的平臺,搞好企業能源利用工作的良朋益友,是交流技術宣傳產品的理想園地。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2004年遼寧省優秀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能源管理、工藝節能、熱工理論、爐窯熱工、燃燒技術、余能回收、環境保護、測探技術。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鋼鐵企業煤氣資源的利用途徑 胡建江,謝國威,Hu Jianjiang,Xie Guowei
電爐還原渣制備鋼渣陶瓷的實驗研究 李少華,宗燕兵,李宇,蒼大強,Li Shaohua,Zong Yanbing,Li Yu,Cang Daqiang
高爐-轉爐界面不同運輸方式的探討 賈啟超,劉常鵬,孫金鐸,馬文勇,李衛東,張天賦,孫守斌,Jia Qichao,Liu Changpeng,Sun Jinduo,Ma Wenyong,Li Weidong,Zhang Tianfu,Sun Shoubin
熔融鋼渣顯熱處理含鋅粉塵的熱力學研究 高春群,郝素菊,蔣武鋒,張玉柱,趙春志,Gao Chunqun,Hao Suju,Jiang Wufeng,Zhang Yuzhu,Zhao Chunzhi
立式連續退火爐內帶鋼-爐輥熱力耦合研究 李立強,劉義平,溫治,Li Liqiang,Liu Yiping,Wen Zhi
漆包機烘爐均風道仿真及結構優化 曹祎,張家元,段珺皓,Cao Yi,Zhang Jiayuan,Duan Junhao
深度還原爐蓄熱式燒嘴噴口的模擬分析 岳悅,夏寶森,Yue Yue,Xia Baosen
100 t轉爐用煉鋼四孔氧槍射流數值模擬研究 李三三,Li Sansan
三元燃燒技術在燒結點火爐上的應用 何森棋,牟乃劍,宋新義,寧德乙,He Senqi,Mou Naijian,Song Xinyi,Ning Deyi
DV -RRZY -3燃氣熱值儀在加熱爐上的應用 張富,王剛,趙桐斌,東野長海,Zhang Fu,Wang Gang,Zhao Tongbin,Dongye Changhai
改質煤、蘭炭和木炭作為高爐噴吹用燃料的基礎特征 李鵬程,張建良,徐潤生,宋騰飛,Li Pengcheng,Zhang Jianliang,Xu Runsheng,Song Tengfei
幾種生物質熱解特性的對比分析 李艾霖,袁婷,余江龍,Li Ailin,Yuan Ting,Yu Jianglong
微波熱處理鎂碳磚的最佳工藝條件 郭玉香,曲殿利,Guo Yuxiang,Qu Dianli
工業期刊論文:浮法玻璃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應用
摘要:隨著我國玻璃工業不斷發展,玻璃產業已開始走向國際化,在生產過程中對電氣自動化產品和技術也相應的提出了國際化的要求,致使我國浮法生產技術和裝備水準的不斷得到提高,而且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對電氣自動化設備控制精度、可靠性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圍繞浮法玻璃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分析,并針對浮法玻璃生產自動化控制的應用提高了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玻璃,浮法玻璃,自動化,技術應用
1當前我國浮法玻璃的特點
(1)建設快。玻璃原材料經過嚴格的科學制備、電子稱量、材料混合、熔窯熔化、錫槽浮法成型、退火窯退火等程序后,然后通過輸送到冷端切割并進行包裝,從而完成玻璃生產過程。(2)投資省。生產成本只需相同規模的雙面連續磨光玻璃線的一半。要是與機械磨光玻璃相比則會低得更多,在成本制造上可以說基本與普通窗玻璃接近。(3)質量好。由于生產技術過關,所生產的浮法玻璃憑借著平整度、平行度、透光度等優質特點,在實際應用中完全可與機械磨光玻璃相媲美,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質量,其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等相對機械磨光玻璃要更為優秀。(4)產量高。在生產過程中,決定玻璃產量的產量因素,基本上都是取決于熔窯的熔化量和玻璃帶成型的拉引速度。國外浮法玻璃生產線的熔窯熔化量為400~900t/d,而我國的一般為200~700t/d。(5)品種多。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用浮法可以生產0.55~25mm的優質平板玻璃;這與其他生產產品相比較,可以說那絕對是過關的優質玻璃。
冶金能源最新期刊目錄
基于PSO-MLP的RH精煉終點溫度預報模型開發與應用————作者:施樹蓉;韓嘯;胡倩倩;何志軍;辛宇;
摘要:建立RH精煉終點鋼液溫度預報模型,有效控制RH終點鋼液溫度,有利于降低鋼鐵生產成本,提高鋼鐵生產的質量和效率。采集某鋼廠RH精煉實際生產數據,對生產數據進行預處理,利用遞歸特征消除法選擇對RH鋼液溫度影響度高的生產工藝關鍵參數作為特征集,利用BO和PSO算法優化MLP模型提高了鋼水終點溫度預測精度和魯棒性。研究結果表明,基于PSO-MLP的RH精煉終點鋼液預測模型的平均誤差和均方根誤差分別為1.1...
高爐內鈉蒸氣對焦炭結構和性能的影響————作者:張非;馬方清;徐濤;孔亞東;周峰;李克江;張建良;
摘要:在高爐煉鐵全流程中,堿金屬對焦炭結構和性能的影響始終是關注的重點。文中研究了高爐下部高溫區域中鈉蒸氣對焦炭結構的破壞及焦炭氣固溶損反應的影響。吸附鈉蒸氣后的焦炭未產生粉化現象,但氣孔數量增加,同時伴有內部裂紋的產生,焦炭機械強度降低。焦炭吸附鈉蒸氣后,反應性明顯提高,反應后強度逐漸降低,表明鈉促進了焦炭與CO2的氣固溶損反應。此外,非等溫熱重實驗結果顯示,在升溫過程中,隨著鈉...
燒結在線漏風監測及高效補漏技術在本鋼的應用————作者:林宇;劉慶濤;孟慶林;龐清海;何志軍;鮑磊;
摘要:為了快速、準確地定位到燒結系統中具體的漏風部位,遼寧科技大學開發了在線漏風率監測系統,通過對本鋼1號燒結機進行實時監測,確定漏風部位并制定高效補漏方案,經過對燒結系統漏風點的高效修補,實現了燒結機本體漏風率降低4個百分點,系統漏風率降低2個百分點,燒結礦產量提高1.74%,同時燒結礦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氧氣高爐不同噴吹機構下煤粉燃燒行為的數值模擬研究————作者:張立坤;彭星;王靜松;左海濱;王廣;薛慶國;佘雪峰;
摘要:文章通過構建直吹管—噴槍—風口—回旋區的氣粉流動燃燒三維數值模型,深入分析了三種不同風口噴吹機構(傳統高爐TBF-T、氧氣高爐OBF-T1和OBF-T2)下的煤粉燃燒行為。結果顯示,相較于傳統高爐TBF-T,OBF-T1和OBF-T2顯著提高了回旋區的溫度和高溫區面積,煤粉燃盡率從58.2%分別提高到80.5%和76.9%。OBF-T1工況雖然提高了燃盡率,但可能引起風口內部較大的溫度梯度,縮短風...
微波場中H2還原磁鐵礦行為研究————作者:萬新宇;艾立群;洪陸闊;周美潔;佟帥;
摘要:為了研究微波場和常規場下H2還原磁鐵礦行為,在1 173~1 373 K下進行了磁鐵礦還原實驗。對比研究了微波加熱和常規加熱條件下,磁鐵礦還原效果,礦物形貌以及微觀組織。實驗結果表明,微波加熱的金屬化率和還原度均高于常規加熱的。當還原溫度為1 373 K,微波場60%H2-Ar還原磁鐵礦40 min時,金屬化率達到92%;觀察還原產物形貌,微波場可有效改...
結焦時間對焦炭產量及熱態性能的影響研究————作者:黃先佑;邱淑興;王建明;徐廷萬;胡鵬;魏志芳;張生富;
摘要:文章通過改變結焦時間制備不同的搗固焦炭和頂裝焦炭,研究了結焦時間對焦炭產量及熱態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結焦時間的延長,焦炭產量降低,且頂裝焦炭產量較搗固焦炭降幅更大。延長結焦時間,還使得搗固焦炭的比表面積增大,光學組織指數減小,從而導致焦炭反應性升高,反應后強度降低;而頂裝焦炭的光學組織指數隨結焦時間的延長,先上升后下降,導致焦炭的反應后強度先增大后減小,反應性先減小后增大。實際生產中,結焦時...
兩種推焦串序下焦爐耦合模擬研究————作者:吳佳輝;樓國鋒;溫治;劉訓良;豆瑞鋒;蘇福永;
摘要:推焦串序操作會對焦爐燃燒室和炭化室產生一定的影響,文章建立了焦爐多室耦合數學模型,利用燃燒室兩側炭化室固定時間差的方式進行了推焦串序過程的研究。結果表明,推焦串序對燃燒室產生明顯的影響,會使燃燒室出口溫度和NO濃度出現W曲線的變化趨勢,其中2-1推焦串序過程呈現對稱型W曲線,5-2推焦串序過程呈現不對稱型W曲線。在整個結焦周期內,5-2推焦串序具有較低的NO和較小的直行溫度波動,能夠更好地滿足6 ...
混合模式對天然氣低負荷燃燒特性影響的實驗研究————作者:張海洋;劉子睿;涂垚杰;楊濤;
摘要:在實驗室規模燃燒臺架上開展了天然氣燃燒器低負荷穩燃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實驗,系統考察了4種燃料和空氣混合模式下的天然氣旋流火焰結構、穩燃極限范圍及NO、CO排放濃度。結果表明,隨著負荷的下降,天然氣旋流火焰尺寸逐漸減小,全預混燃燒火焰體積最小,非預混火焰鋒面上出現褶皺;全預混火焰易發生回火導致穩燃極限范圍最窄,非預混燃燒穩燃極限范圍最寬,但CO生成量、排放量最高。綜合考慮穩燃和排放性能,推薦采用部分預...
基于鋼包內壁損蝕邊界反演的鋼包溫度預測————作者:廖晨;李國軍;魏琳揚;
摘要:鋼包的內襯直接暴露在鋼水中很容易受到腐蝕,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為了降低這種風險,文章提出了基于鋼包內壁損蝕邊界反演的鋼包溫度預測模型。通過建立鋼包的傳熱數學模型,利用導熱反問題技術,并結合粒子群優化算法,以易于獲得的鋼包包殼外壁測量溫度作為輸入量,對鋼包內壁未知的損蝕邊界進行反演。基于邊界反演結果,可以進一步對鋼包溫度進行預測。數值模擬實驗結果表明,該模型能夠較為準確地對鋼包內壁的損蝕邊界形狀進行...
水蒸氣含量對M2Al高速鋼高溫加熱氧化的研究————作者:王文卓;曾維冬;王婷;郭悅;戴方欽;丁翠嬌;
摘要:為探究爐內氣氛中的H2O對鋼氧化的影響,在1 250℃的溫度及不同水含量H2O-N2氣氛下進行了M2Al高速鋼的氧化實驗。通過對氧化增重的測量得到了不同H2O含量下的氧化動力學曲線,采用掃描電鏡(SEM)等對氧化鐵皮的形貌和結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氧化動力學曲線服從拋物線規律,H2O含量...
基于殘氧—模糊神經網絡的加熱爐燃燒系統的應用————作者:滕克勇;
摘要:為了實現燃燒精確控制,降低氧化燒損,文章設計了基于殘氧—模糊神經控制的燃燒系統,主要包括多點的自動化殘氧監測、爐溫數學控制模型和模糊邏輯技術。將該系統應用于工程實踐中,氧化燒損率由1.011%降低至0.896%,噸鋼單耗由94.4 m3/t降至91.715 m3/t,綜合節能率2.84%;同時加熱爐的整體溫度進一步靠近標準溫度,鋼坯加熱溫度均勻性更好
SiO2含量對鎂質熔劑性球團回轉窯結圈的影響————作者:黃紹翔;田鐵磊;王子昂;張玉柱;龍躍;郭宗恒;劉連繼;
摘要:圍繞鎂質熔劑性球團礦回轉窯結圈問題,以唐鋼提供的礦粉為原料進行了焙燒實驗,研究了SiO2含量對球團粉末壓塊的抗壓強度和軟熔特性的影響,分析了不同SiO2含量的球團粉末壓塊的微觀礦相結構及元素組成,解析了SiO2對球團回轉窯結圈物的形成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壓塊中SiO2含量不斷增加,壓塊的抗壓強度逐漸提高,壓塊...
基于PSO-DE-XGBoost的小方坯缺陷預測模型————作者:田炎霖;閆文青;高峰;顧進廣;
摘要:針對某廠的小方坯缺陷分類數據,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粒子群優化(PSO)、差分進化(DE)和極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的小方坯缺陷預測模型。首先通過過采樣、隨機采樣和特征工程三種數據增強的方法對不平衡數據集進行預處理,隨后采用PSO和DE方法優化XGBoost算法的超參數,并驗證模型性能。實驗結果表明,經過特征工程增強的數據集訓練的模型性能最優,對于中心縮孔等級、內部裂紋等級、表面缺陷等級和形...
高爐塊礦熱爆裂性的影響因素及反應機制————作者:趙鴻波;孫雨婷;王運國;高立華;張福;何志軍;張軍;
摘要:針對澳礦、PB塊礦、墨西哥塊礦和南非塊礦的熱爆裂性的差異問題,文章研究了不同塊礦的熱爆裂性的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研究結果顯示:塊礦的熱爆裂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差,其中南非塊礦熱爆裂性最優,幾乎無爆裂發生;其次為墨西哥塊礦,熱爆裂指數不超過4%;熱爆裂性較差的為PB塊礦,800℃的熱爆裂指數為16.66%;澳礦的爆裂性最差,800℃的熱爆裂指數為20.29%。引起塊礦熱爆裂現象的主要因素為塊礦中結晶...
中國鋼鐵工業生態化的實現路徑————作者:董磊;王健;張琦;
摘要:文章研究了“雙碳”背景下鋼鐵工業生態化現狀,分析了國內外低碳冶金技術路線,并提出了包含6個一級指標、30個二級指標的鋼鐵工業生態化指標體系。文章圍繞全流程減碳減排、裝備升級與工藝優化、產品研發三個方面,凝練了中國鋼鐵工業生態化的實現路徑
基于PID與模糊控制算法的高氮鋼加壓電渣爐熔速控制————作者:汪元根;郎佳紅;
摘要:為了提高氮鋼加壓電渣爐的熔速控制精度,文章設計了一種結合PID與模糊邏輯的控制系統,再利用粒子群優化算法進行了優化。結果表明,基于PID與模糊控制算法的高氮鋼加壓電渣爐熔速控制研究,不僅有效地提高了系統響應能力,還實現了系統的高精度控制
連鑄機拉速對鋼水溫降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作者:王子奇;賀東風;袁飛;劉旋;張雪菲;
摘要:在多流連鑄生產中,各流鋼水溫度的一致性對生產穩定性和鑄坯質量至關重要。文章通過跟蹤測溫及數值模擬,分析了調整拉坯速度引起的中間包水口流量變化對鋼包至中間包過程的鋼水溫降和溫度分布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總體積流量的減小、不同流體積流量梯度的增大、流量的變化程度的減小,鋼水溫降逐漸減小,中間包水口每一流鋼液的溫降逐漸穩定
120t轉爐五孔氧槍噴頭優化設計研究————作者:袁建都;劉坤;馮亮花;段華天;劉文娟;張淑萍;
摘要:針對國內某鋼廠120 t轉爐氧槍供氧強度低、吹煉時間長、化渣慢、壽命短等問題,對其五孔氧槍噴頭傾角進行優化設計。基于數值模擬軟件FLUENT,在冷態下(300 K)分析了噴頭傾角對射流特性的影響,并在煉鋼溫度下(1 873 K)進一步對比新舊氧槍噴頭的射流特性。結果表明:在冷態下,隨著噴頭傾角增加,射流獨立性改善;當噴頭傾角11°時,有效沖擊面積最大;當噴頭傾角12°時,化渣面積最大;最佳操作槍位...
榆中鋼鐵燒結返礦冷壓球團研究與使用效果————作者:王磊;
摘要:為了高效利用燒結返礦,榆鋼成功制備了滿足2 800 m3高爐的使用要求的燒結返礦冷壓球團。根據質量指標情況及生產實際,制定高爐配加冷壓球團技術方案,通過階段性小配比配加試驗和批量化配加應用,返礦冷壓球團工藝技術得到持續優化,各項指標趨于穩定。冷壓球團低溫還原粉化RDI+3.15≥68.70%、熱裂指數DI-6.3≤0.75%、抗壓強...
一種通用的燃燒過量空氣系數和實際干煙氣量計算新方法————作者:江文豪;呂冬強;張學超;楊智勇;王雷;崔子陽;
摘要:針對燃料燃燒計算現行方法的不足,從燃燒計算的機理模型出發,推導得到一種通用的燃料燃燒過量空氣系數和實際干煙氣量計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數和實際干煙氣系數的概念。在新方法中,過量空氣系數通過煙氣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數求得,實際干煙氣量通過實際干煙氣系數和理論干煙氣量求得。通過試驗數據對新方法與現行方法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過量空氣系數計算方法中,現行傳統方法較為便捷但僅適用于燃料成分因數近似為...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