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煉油技術與工程》
關注()【雜志簡介】
《煉油技術與工程》是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LPEC)主辦的煉油和石油化工方面的科技刊物,是北京圖書館確認的國家級核心期刊,已進入國外權威檢索系統,《煉油設計》創刊于1971年,月刊,標準大十六開(210×297mm),國內外公開發行,在國外權威文摘雜志如工程索引和化學文摘中收錄率均超過80%。是石油化工行業各級領導、管理及工程技術人員必不可少的閱讀刊物,主要報道煉油、石油化工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的新成果及其應用。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國家優秀期刊二等獎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綜述、工廠設計、加工工藝、機械設備、計算機應用、油品與添加劑、油品儲運、數據圖表。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CH4-SCR脫硝催化劑研究進展 張相俊,蔡卡莎,李巖,王虹,李翠清,宋永吉,Zhang Xiangjun,Cai Kasha,Li Yan,Wang Hong,Li Cuiqing,Song Yongji
大型芳烴聯合裝置的優化設計 楊旭東,董海芳,Yang Xudong,Dong Haifang
信息動態
延遲焦化焦炭塔沖塔處理措施的探討 姚堅剛,Yao Jiangang
煉油廠火炬氣補充燃料氣系統優化改造 陳思,Chen Si
哈油FCC汽油硫及烯烴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李鳳琪,全瀛寰,朱凌輝,徐曉寧,別克,Li Fengqi,Quan Yinghuan,Zhu Linghui,Xu Xiaoning,Bie Ke
FCCU單級旋風分離器料腿的負壓差和蓄壓計算方法 魏志剛,李曉曼,宋健斐,嚴超宇,魏耀東,Wei Zhigang,Li Xiaoman,Song Jianfei,Yan Chaoyu,Wei Yaodong
催化裂化裝置襯里-金屬復合結構非穩態熱載傳熱研究 劉銘剛,楊秀娟,閆相禎,閆濤,Liu Minggang,Yang Xiujuan,Yan Xiangzhen,Yan Tao
制氫轉化爐運行問題分析和對策 崔欣,楊玉國,柴保群,李明,Cui Xin,Yang Yuguo,Chai Baoqun,Li Ming
DMTO反應器及催化裂化再生器內置三級旋風分離器的設計 張世成,Zhang Shicheng
渣油加氫循環機蒸汽透平HT102結垢清洗分析 傅風雷,張磊,原棟文,Fu Fenglei,Zhang Lei,Yuan Dongwen
基于pH值計算的加氫空冷器系統腐蝕風險分析 偶國富,孫利,朱敏,王凱,王寬心,Ou Guofu,Sun Li,Zhu Min,Wang Kai,Wang Kuanxin
國產催化劑在50dam3/h制氫裝置中的應用 朱赫禮,潘巖,陳金丹,Zhu Heli,Pan Yan,Chen Jindan
S Zorb吸附劑失活問題的研究及對策 吳言澤,Wu Yanze
國家級期刊投稿范文:地質礦產勘察的方法及防護措施
【摘要】礦產資源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國礦產資源總儲量較大,但由于相對人口眾多人均量較少使得我國礦產資源相對匱乏,加上我國礦產資源多分布于偏遠地區開采難度大,部分礦石依靠進口來滿足工業所需。由此可見,地質礦產勘察對于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對地質礦產勘察的方法及其防護措施兩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察,方法,防護措施
一、礦產勘查內容
首先地質礦產勘察是依據先進的地質科學理論,進行大量野外地質觀察并搜集整理相關地質資料,在此基礎上采用地質測量、物化探、鉆坑探工程等手段和方法取得可靠的地質礦產信息資料并對所獲信息進行研究分析最終找到所研究工作區的礦床。地質礦產勘查是一項性質特殊的生產勞動,它既具有科學實踐性又具有生產實踐性,是一項具有雙重性質的科研生產性工作。其研究的對象是地下礦產資源,研究目的是最終形成儲量已探明的工業礦床。對礦產的形成和分布進行分析,探究礦床賦存的規律,并且對礦體的變化特征進行熟悉和掌握,將其運用到礦山開采的過程中,為礦山生產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
煉油技術與工程最新期刊目錄
封面照片介紹————作者:左鐵;
摘要:<正>照片為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LPEC)作為EPCC總承包商承擔的哈薩克斯坦阿特勞煉油廠有限責任公司石油深加工聯合裝置“交鑰匙”建設工程130萬噸/年汽油選擇性加氫裝置(3206 UNIT),2018年5月該裝置開汽一次成功。哈薩克斯坦阿特勞煉油廠有限責任公司石油深加工聯合裝置交鑰匙建設工程包括催化裂化、汽油選擇性加氫、柴油加氫精制等12套工藝裝置及相關配套系統(共61個單元),2019年1...
渣油加氫裝置進料帶水危害分析及對策————作者:陳健;
摘要:某采用兩系列進料、兩系列反應系統渣油加氫裝置,實際工作中因罐區原料油帶水常引起裝置進料系統紊亂,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原料油過濾器濾芯損壞、高壓進料泵機械密封損壞、進料泵及原料油加熱爐聯鎖停運、催化劑床層壓差升高、原料油過濾后緩沖罐罐頂安全閥起跳。針對渣油加氫原料油帶水的情況,提出以下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原料渣油含水量;更換原料罐前,進行渣油供料的水和機械雜質含量分析;更換原料罐時應嚴格監視進料系統,做好...
常減壓裝置減壓深拔運行問題分析————作者:涂連濤;邱皖龍;龔傳波;李興彪;顧濤;
摘要: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10.0 Mt/a常減壓蒸餾裝置減壓深拔在2019—2024年運行周期末期,因減壓塔洗滌段填料層壓力降大幅上升、原油性質劣化等因素,減壓渣油收率大幅上升,嚴重影響渣油平衡。分析導致洗滌段填料層結焦進而造成壓力降上升加快的主要因素:洗滌油噴嘴堵塞、洗滌段填料層噴淋密度偏低、原油性質劣化、減壓爐出口溫度偏高。為保證裝置5 a運行周期,建議裝置在下個運行周期減壓塔洗滌段填料層底部...
某氣液兩相流管道振動分析與對策————作者:張軍文;王春鵬;南歡;
摘要:針對某裝置胺液管道氣液兩相流管道振動的具體案例,通過與振動理論相結合的方法,對于振源暫時無法消除的已建項目采用改變振動管道剛度矩陣和阻尼矩陣的方法來降低振動影響,對于新建項目則采用改變管道走向的方法降低或消除振源對于管道的影響。綜上得出兩相流振動管道振動影響程度的判定方法、已發生振動問題管道激振力的計算方法以及降低兩相流管道振動的措施和方法,為后續工程提供參考
高丁烯選擇性HBC-B催化裂化助劑的工業應用————作者:劉志凱;于善青;嚴加松;王壽璋;蔡凱;藏學昊;馮海春;
摘要:介紹了新型高丁烯選擇性催化助劑HBC-B在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2.9 Mt/a MIP-CGP催化裂化裝置的工業應用情況。HBC-B丁烯助劑采用新開發的中大孔基質和多級孔特殊分子篩的原位改性技術,用于提高液化石油氣中丁烯濃度,進而增產丁烯。工業應用結果表明:當HBC-B助劑占系統催化劑藏量的2.7%時,丁烯收率增加了0.71百分點,其中異丁烯收率增加了0.17百分點,液化石油氣中丁烯體...
柴油加氫裂化裝置全體相金屬催化劑應用總結————作者:童軍;黎臣麟;武寶平;郭曉雷;陳馬奔;周杰;
摘要:為了提高柴油產品質量,降低柴油收率,某公司將3.5 Mt/a柴油加氫精制裝置改造為3.0 Mt/a柴油加氫裂化裝置。采用全體相金屬催化劑Nebula 20實現中壓柴油加氫裝置在單臺反應器高空速工況下生產國Ⅵ柴油,增產部分重石腦油。在精制體積空速2.08 h-1,裂化體積空速4.39 h-1情況下,柴油收率為81%,達到了降低柴油收率的目的。控制原料中二次...
基于嚴格機理模型的催化裂化裝置實時優化技術————作者:劉建;楊志鵬;李榮亞;康浩;辛華;李群勇;沈興;徐煥;
摘要:介紹了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0 Mt/a蠟油催化裂化裝置優化項目的開發與實施過程。該項目基于嚴格機理建模技術,運用ROMeo軟件包開發實時優化(RTO)技術系統。經標定測試,投用RTO系統后,穩定汽油收率降低0.15百分點,柴油收率增加0.60百分點,液化石油氣收率增加0.07百分點,總輕油收率提高0.52百分點,估算年經濟效益增加近4 000萬元。結果表明:在先進過程控制系統支持下,該RTO系...
某煉化企業低溫熱整體利用優化研究————作者:顧黎東;施俊林;鄭建偉;
摘要:通過對某沿海煉化企業的化工型煉油項目低溫熱整體分析研究,結合裝置工藝流程特點,引入回熱循環理念,利用夾點技術,在煉油化工、公用系統以及裝置內部不同區塊,以水為熱流媒介,創新性地全局構建串、并、混聯換熱網絡。正常工況下可節約標準煤450 kt/a,減少CO2排放量1 115 kt/a,通過優化蒸汽平衡、增設熱媒水系統及凝結水顯熱回收等措施,項目整體節能效益顯著,減少循環水當量約...
氫能產業鏈安全事故分析與對策研究————作者:杜延年;王寧;李云飛;段永鋒;張國信;
摘要:氫能作為清潔的二次能源,正成為全球能源焦點。氫氣易燃易爆,對金屬材料有潛在力學損傷,氫能產業鏈各環節均存在泄漏、火災、爆炸等風險。通過對歐盟和美國涉氫事故數據庫的統計分析,發現事故原因主要集中在系統設計、制造/安裝、人為因素、安全管理和應急響應等方面。在氫安全事故預防方面,針對氫安全事故的高發領域進行了安全事故原因分析,總結了較為系統的防護策略。同時,為了有效預防金屬材料氫損傷事故的發生,在材料選...
兩段再生催化裂化裝置非氨基SNCR脫硝技術應用總結————作者:王營;林德溪;劉建暉;
摘要:現行選擇性催化還原(SCR)脫硝技術存在NH3逃逸和NH4HSO4結垢等問題;低溫臭氧氧化(LoTOx)脫硝技術會將煙氣中的NOx轉化、帶入洗滌塔外排含鹽污水中生成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二者均易導致總氮和化學需氧量(COD)超標。對催化裂化煙氣中氮化物的轉化規律進行了分析。某催化裂化裝置在不同工況下進行了非氨基選擇...
超聲波技術協同處理含油污泥試驗探索————作者:曹鍵;
摘要:探索基于超聲波技術,利用超聲波的機械振動、超聲空化等與其他單元協同作用處理不同類型含油污泥,實現油泥中的油、水、泥三相深度分離的應用可行性。試驗結果表明:處理后,落地油泥含油率在1%~2%;罐底油泥含油率低于1%;煉化油泥含油率在2%~5%;其他類型油泥處理后含油率全部低于2%。經分析得出:石蠟是影響落地油泥超聲波處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水的存在形式和含量是影響罐底油泥超聲波處理效果的關鍵因素;煉化油...
微氣泡強化臭氧氧化處理含酚廢水效能分析————作者:肖向群;何慶生;范景福;袁紹雨;
摘要:由于含酚廢水可生化性差、難降解,采用常規臭氧處理法的臭氧利用率低、氧化效果差,因此開展了微氣泡強化臭氧氧化小試研究,并與常規曝氣盤式臭氧氧化(常規臭氧氧化)進行了對比。冷模實驗結果表明:微氣泡強化臭氧氧化反應體系的氣泡粒徑小,臭氧傳質速率和氧化還原電位高。在相同條件下,微氣泡強化臭氧氧化反應體系中的·OH(羥基自由基)貢獻率比常規臭氧氧化大。在最佳反應條件下:微氣泡強化臭氧氧化和常規臭氧氧化的CO...
LS-05L低溫型COS水解催化劑天然氣脫硫應用總結————作者:徐秦川;劉劍利;朱超;劉增讓;龍飛飛;徐翠翠;
摘要:中石化川西氣田脫硫站的建設采用中國石化自主開發的天然氣短流程低碳化凈化技術,在LS-05催化劑基礎上,采用多級成孔、分步集成的新型載體,合理匹配活性組分,定向調控了催化劑孔結構和表面弱堿性活性位數量及強度,進一步提高了催化劑的水解活性,開發出了低溫型COS水解催化劑LS-05L。催化劑工業生產后在川西氣田各脫硫站陸續進行了工業應用,各站開工后均運行正常。運行一段時間后對裝置進行了工業標定。標定結果...
大處理量高效節能型硫磺液下造粒系統研發與應用————作者:王宏濤;楊立民;孫繼鵬;張騫;
摘要:現有國產硫磺濕法造粒技術存在處理量較小、效率低、產品外形不規則、細粉率高、控制分散、操作復雜等問題。研發了新型硫磺成型模塊、微正壓惰化密閉振動篩系統、硫磺顆粒液下成型預結晶設施、硫磺液下造粒順序控制系統等,開發了環保、高效、節能、可集中控制的大處理量高效節能型硫磺液下造粒系統,并搭建了試驗平臺,進行了試驗驗證。在某煉化企業進行了工業應用,結果表明:系統處理量大,為100 t/h;硫磺粒徑合格率不低...
加氫反應器裙座熱應力及其厚度優化設計研究————作者:陳紹慶;
摘要:加氫反應器裙座頂部溫度梯度較大,為揭示裙座厚度與裙座頂部應力的關系,針對典型加氫反應器,建立了11個不同結構尺寸的分析模型,分析其在5個載荷工況作用下的應力狀況。結果表明:在內壓+軸向拉應力載荷工況下,裙座最大應力隨裙座厚度的增加而減小,其他4種載荷工況下,裙座最大應力隨裙座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溫度載荷工況下,裙座拐角最大應力隨裙座厚度增加變為原來的3倍左右;在溫度+內壓+軸向壓應力載荷工況下,裙...
成品油消費稅后移對石化企業稅收及效益影響分析————作者:郭杰;王金蘭;
摘要:在現行的消費稅制度下,石化企業的稅收結構中消費稅以及基于此稅種衍生的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消費稅在生產等前端環節征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調節產品結構和引導消費行為方面的潛在作用。消費稅后移至銷售或消費端,以優化稅收結構,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趨勢,成為消費稅政策改革的迫切需求之一。基于具體案例深入研究了消費稅政策調整對石化企業稅收結構和經濟效益的顯著影響。調整后,企業稅...
人工智能在煉化領域的應用現狀及思考————作者:王涵;
摘要:介紹了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全球發展態勢以及應用現狀。目前,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從上游的勘探開發場景,到中游的煉油廠生產過程,再貫穿至下游的運營、銷售、投資等領域,顯著提高了石油化工領域的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益。未來,人機協同所產生的融合智能,將更加高效地解決復雜問題,使人工智能成為人類智能的自然延伸和拓展,進一步推進石化領域工作模式轉變
費托合成油α-烯烴與烷烴分離研究進展————作者:左佳樂;薛強;劉宏宇;賈振勇;劉翔;王旭;劉彤;劉雪;蘇洋;解利軍;張曉龍;李志飛;錢震;鄭宏鋒;
摘要:采用費托合成法制備的烯烴產品碳數分布廣,主要為α-烯烴,不含硫、氮、芳烴等雜質。由于產物中存在少量烷烴,因此費托合成油中α-烯烴與烷烴的分離是制備高純度α-烯烴的關鍵,主要的分離方法有液液萃取法、精餾法、膜分離法、吸附法。文中綜述了上述方法的分離原理及研究進展:相較于極性有機溶劑,離子液體和低共熔溶劑揮發性低、不易燃、更加綠色環保,可作為液液萃取法萃取劑;萃取精餾法和反應萃取精餾法常用于分離同碳數...
加氫裂化裝置產品碳足跡評價方法研究————作者:田濤;
摘要:依據加氫裂化裝置的產品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的能量演化和化學氫耗進行碳足跡評價,提出了以搭建工藝流程、建立排放源清單、分析物料平衡、分配碳排放和碳足跡計算為過程的評價方法。以某1.8 Mt/a加氫裂化裝置為案例,計算產品碳足跡,其中干氣碳足跡最高,為1 124.370 kg/t,原因為干氣比原料的化學耗氫高;噴氣燃料和柴油碳足跡較低,分別為185.109 kg/t和226.584 kg/t;同時,由此方...
“吸收塔+膜組件+吸附罐”油氣回收裝置應用總結————作者:趙宇鵬;
摘要:介紹了某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的典型應用實例。采用“吸收塔+膜組件+吸附罐”油氣回收組合工藝,采取更換吸收油、從源頭上降低油氣回收裝置負荷、嚴格控制吸收塔液位、優化控制程序、嚴選吸附劑等措施,芳烴油氣回收排放尾氣中非甲烷總烴(NMHC)質量濃度降至11.36 mg/m3,裝卸站油氣回收排放尾氣中NMHC質量濃度降至13.30 mg/m3。兩套油...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