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氣象科學》
關注()【雜志簡介】
《氣象科學》由江蘇省氣象學會主辦,江蘇省氣象局、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南京氣象學院、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四單位合辦的學術性季刊,主要刊登氣象科學各分支領域的科研學術論文、短論和技術總結,國內外氣象科學新理論、新技術的綜合評述和氣象科學學術動態報道等。該刊系中國“自然科學”(中文版)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江蘇省科委一級刊物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論文、短論、技術報告。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季風低壓對臺風生成影響的觀測分析 邱文玉,吳立廣,QIU Wenyu,WU Liguang
多普勒雷達資料同化對江蘇一次颮線過程的數值模擬 閔錦忠,王修瑩,沈菲菲,周北平,MIN Jinzhong,WANG Xiuying,SHEN Feifei,ZHOU Beiping
全球50km分辨率SNU-AGCM模式模擬熱帶氣旋活動 曹翔,吳立廣,曹劍,CAO Xiang,WU Liguang,CAO Jian
一種風暴軸逐日監測的方法及應用 顧聰,朱偉軍,GU Cong,ZHU Weijun
大氣環流模式PIAP3物理過程對溫度的調整關系分析 王麗瓊,左瑞亭,李崇銀,于坤,WANG Liqiong,ZUO Ruiting,LI Chongyin,YU Kun
中國區域多種微波遙感土壤濕度產品質量評估 莊媛,師春香,沈潤平,姜立鵬,王杉,ZHUANG Yuan,SHI Chunxiang,SHEN Runping,JIANG Lipeng,WANG Shan
融合臨近預報技術探討 王秀明,俞小鼎,劉黎平,王改利,張林,WANG Xiuming,YU Xiaoding,LIU Liping,WANG Gaili,ZHANG Lin
青藏高原感熱通量的變化及與江淮流域降水異常的關系 顧思南,房佳蓓,劉建勇,GU Sinan,FANG Jiabei,LIU Jianyong
基于ARMA-BP集成的藻類葉綠素a預測研究 張娣,景元書,李亞春,溫新龍,ZHANG Di,JING Yuanshu,LI Yachun,WEN Xinlong
南海周邊海域越洋航線晴空顛簸的數值預報研究 黃超凡,周林,宋帥,吳炎成,劉爽,HUANG Chaofan,ZHOU Lin,SONG Shuai,WU Yancheng,LIU Shuang
赤道平流層中下層緯向風準2a振蕩與行星運動 葉更新,劉國禹,YE Gengxin,LIU Guoyu
電氣自動化論文下載:發動機新型復合式單氣環的結構及密封機理的研究
摘要:本文對發動機新型復合式單氣環的結構和密封機理作了研究,并指出新型復合式活塞環解決了傳統活塞環氣環開口間隙漏氣的問題,漏氣量將大大降低。同時,新型活塞環改善了傳統活塞環振顫的問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共振給活塞環帶來的傷害。除此以外,新型活塞環的控油和布油能力也大大增強,積碳問題也得到進一步地改善。
氣象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航空能見度預警預報技術進展————作者:徐琪;慕熙昱;于潔;張強;吳昊;嚴殊祺;
摘要:我國民航地面氣象能見度觀測指標主要有跑道視程(Runway Visual Range, RVR)、主導能見度(Dominant Visibility, VIS)及氣象光學視程(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 MOR)等,其中RVR是國際民航組織認可的、決定航空器起降的能見度標準。但其估算模型被國外航空儀器廠商壟斷,且與MOR相比,RVR還受能見度垂直分布的影響,與背景亮...
2021年“4·30”南通地區大風數值模擬與形成機理分析————作者:張月;葛旭陽;
摘要:2021年4月30日江蘇省南通地區出現伴隨颮線過程的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本文利用WRF-ARW模式進行敏感性數值試驗,以此探究環境背景場對對流系統生消演變過程的可能影響途徑。結果表明,該大風天氣與颮線系統的結構、強度密切相關。颮線冷池強度會影響大風的生成和強度,相應的動力和熱力共同作用影響下沉氣流的強度,進而影響地面風速。增加中層水汽會減弱冷池強度和范圍,颮線強度減弱,移速變慢;關閉降水蒸發作...
基于聚類算法的天津雷暴移動特征分析————作者:姚慧茹;崔丹陽;宋喃喃;銀峰;
摘要:基于2009—2020年天津地區閃電定位數據,利用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類算法和卡爾曼濾波識別雷暴單體的移動軌跡,并通過基于動態時間規整的改進層次聚類算法統計天津雷暴的主要活動區域及其移動特征。結果表明,近12 a天津地區的地閃頻數存在減少趨勢,地閃頻數的年變化呈單峰型,峰值出現在7月;日變化的峰值出現在午夜,谷值出現在上午;地閃密度呈北多南少的空間分布。根據閃電的叢聚特性在天津地區共識別出757條雷...
涼山近地面風場數值模擬對不同邊界層方案的敏感性————作者:李月波;于星;宋樹剛;高志球;
摘要:風是近地層大氣的主要物理量,也是影響林火蔓延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20年“3·30”西昌森林火災周圍的近地面風場為研究對象,基于中尺度數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采用6種邊界層方案進行敏感性實驗。結果表明,YSU和Shin-Hong方案對涼山10 m風速模擬誤差最小,YSU和MYNN3方案對涼山10 m風向模擬誤差最小;YSU和Shin-...
FY-3D總云量資料質量評估————作者:劉杰;楚志剛;
摘要:云量作為地球與大氣系統能量平衡及水循環系統的重要影響因子,是氣候及氣候變化研究中的重要參數。而風云三號衛星反演的云量數據具有全球覆蓋和高空間分辨率優勢,成為非常有效的云量獲取手段。通過對FY-3D/MERSIⅡ云量產品的精度進行定性和定量對比評估,證明FY-3D/MERSIⅡ總云量全球空間分布特征與EOS Aqua/MODIS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通過對二者進行相同時間、5 km距離的時空匹配原則進行...
南京市局地環境氣溫效應————作者:林依寧;曾燕;邱新法;
摘要:基于南京市107個區域自動氣象站和5個常規氣象站2018—2020年逐小時氣溫資料,以局地氣候分區體系為基準,結合天地圖遙感影像和臺站照片,系統分析了南京市主城區和郊區不同典型局地環境的氣溫效應強度變化特征。結果表明:背景環境會疊加影響局地環境的氣溫效應。在城區,地面硬化與建筑的環境背景總體的熱島增溫效應會疊合加強局地環境的增溫效應,或者緩沖局地環境的降溫效應。在郊區,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改變相對...
不同風暴軸活動指標與東亞—西太平洋區域高影響天氣的關系差異————作者:肖娜;余沛龍;張立鳳;張潮;楊明浩;姜勇強;
摘要:風暴軸是中緯度地區導致強風和降水等高影響天氣的重要系統,然而不同風暴軸活動指標的天氣影響可能存在差異。本文在歸納了13個常用風暴軸活動指標(9個歐拉指標和4個拉格朗日指標)的基礎上,將月降水量和近地面大風定義為高影響天氣指標,利用最大相關系數和變形典型相關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風暴軸活動指標與東亞—西太平洋區域高影響天氣間的關系差異。結果表明,相較于其他風暴軸活動指標,對流層中低層的歐拉風暴軸指標與高...
1971—2017年環太湖地區降水時空變化特征————作者:白淑英;孫磊;史建橋;謝濤;
摘要:降水的非均勻分配是導致干旱和洪澇等災害的主要原因,降水集中度(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Degree, PCD)和降水集中期(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Period, PCP)能夠定量描述降水非均勻性的時空分布特征。本文基于環太湖地區18個氣象站1971—2017年逐日降水量資料,選用降水量和降水日數、降水集中度和降水集中期指標,分析環太...
2020年山東最強暴雨過程預報難點分析————作者:孫興池;史茜;盛春巖;孟憲貴;韓永清;
摘要:采用氣象觀測、黑體亮溫(Blackbody Temperature, TBB)及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 Prediction, NCEP)1°×1°再分析等資料,分析2020年8月5—7日山東年度最強降水過程的預報難點。結果表明:(1)暖區暴雨由于本地動力條件差、預報難度大,移入的強對流天氣區可能是其重要的觸發機制:移入雨區的向外流出...
中國區域夏季AMDAR資料與ECMWF再分析資料的對比分析————作者:段云霞;李得勤;楊森;崔錦;王月;徐爽;
摘要:利用2016—2018年夏季飛機報資料,統計分析我國AMDAR(Aircraft Meteorological Data Relay)資料時空分布特征及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再分析資料間的差異。結果表明:2016—2018年夏季,我國每日AMDAR數據報文量可達5萬份,受航班影響,...
江蘇X波段天氣雷達組網自適應協同控制技術設計與實現————作者:徐芬;王明筠;喜度;周紅根;張興海;王永亮;
摘要:針對江蘇強對流天氣高發區域對流低層監測和精細化觀測需求,本文利用江蘇蘇北X波段天氣雷達網,設計并實現了針對氣象目標的自適應協同控制技術,包括針對晴空、降水、風暴3種氣象目標的識別技術及相應觀測模式的制定,以及觀測模式間自適應切換機制,建立了江蘇X波段天氣雷達組網自適應協同控制中心(Jiangsu Collaborative Adaptive Processing Center of X-Band ...
青藏高原東緣邊坡地區暖季降水的精細化特征分析————作者:王欽;曾波;董元昌;
摘要:利用2013—2019年四川省信息中心提供的逐小時降水自動觀測數據,分析了四川盆地西南緣與青藏高原東緣之間從平原到高原地形陡升區的降水時空分布特征。結果表明:(1)暖季降水量總體呈兩高(西南部、東部)一低(中部)分布,累計降水大值中心主要位于雅安市滎經縣龍蒼溝。降水量與降水頻率以及降水強度三者的空間配置差異性較大,其中降水強度與海拔高度呈顯著負相關,即海拔越高的地區,降水強度越弱;(2)暖季小時降...
集合敏感性分析法在一次典型梅雨鋒暴雨中的應用————作者:何斌;宋劉明;任思婧;
摘要:針對2017年6月11—12日影響浙江的一次典型梅雨鋒暴雨過程,利用集合敏感性分析法研究了與暴雨落區、強度和相鄰時次預報降水差異相關的短期和中期時段內主要環流系統的敏感性區域及其演變發展特征,驗證了利用模式早期誤差推算未來誤差分布及強度演變的可能性。結果表明:(1)中期時段內與落區相關的主要敏感性天氣系統為巴爾科什湖地區的低槽及其上游烏拉爾山地區的低渦,進入短期時段后,該低槽的發展將對其下游高壓脊...
2024年中國主要氣候風險及氣象災害概述————作者:王雅琦;王國復;劉遠;喬琦;徐沅鑫;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24年中國區域2 400余站地面氣象逐日觀測數據和災情數據,采用氣候年景指數、氣候風險指數以及客觀化氣象災害過程識別方法,對2024年中國主要氣候風險特征及氣象災害進行系統性分析。結果表明,2024年我國氣候年景總體偏差,氣候風險指數為1961年以來最高,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偏重。其中,區域型暴雨過程次數偏多,降水量大,華南前汛期降水量較常年偏多40%,長江中下游梅雨較常年偏多...
機器學習算法對黃河上游人工增雨效果檢驗的應用————作者:張玉欣;康曉燕;侯永慧;薛麗梅;田建兵;
摘要:利用1976—2020年黃河上游8個國家站實測降水數據結合74項環流指數,應用RF和BP神經網絡算法,建立了分降水等級的月降水等級和日降水等級預測模型,并檢驗兩種模型對實際降水的預測效果和模型的穩定程度,最終選取合適的預測模型估計自然降水量并結合實際增雨作業和實際降水量檢驗作業效果。結果表明:兩種算法的月、日降水等級模型模擬結果均較好,樣本占總樣本的75%以內時模型準確率達80%,但對偏極端的月降...
基于模糊理論和層次分析法的新一代天氣雷達健康指數評價方法————作者:劉潔;王爍;王簫鵬;陳玉寶;邵楠;
摘要:針對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構成復雜、難以定量分析系統運行狀況優劣的問題,本文提出一種衡量天氣雷達系統設備健康狀況的綜合評價方法。通過該方法建立天氣雷達系統遞階層次評價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論進行系統運行狀況的模糊綜合評價,完成天氣雷達系統設備及關鍵分機運行狀況的健康指數評估,從而反映系統性能的差異和變化態勢。通過雷達臺站歷史數據的實例分析,表明該評價方法對雷達系統的實時健康狀況評估有較好的適用性...
江蘇省大氣污染物對支氣管炎影響的空氣質量健康指數————作者:艾文文;桑小卓;羅曉春;單嬋;姚阮;姜榮升;劉端陽;
摘要:本文利用2018—2020年江蘇省逐日支氣管炎就診人次數據和國控站環境監測資料、氣象基本站觀測資料,研究了江蘇省支氣管炎的分布特征及其與大氣污染物的相關關系,并基于時間序列半參廣義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構建了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ir Quality Health Indexes, AQHI)。結果表明,江蘇省支氣管炎就診人數呈...
江蘇省雪災對越冬作物和設施農業的影響研究和風險區劃————作者:朱敬宜;江曉東;蔡仕博;邱璟怡;吳洪顏;
摘要:為探究雪災對江蘇省越冬作物和設施農業的危害程度及分布規律,本文利用1978—2020年江蘇省71個國家級氣象觀測站逐日最低溫度、積雪深度等氣象資料,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數據,以及小麥、油菜和設施農業生產相關的社會經濟資料,使用層次分析法與CRITIC法相結合的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RITIC)構建江蘇省雪災...
北極冷空氣爆發的識別及其對北歐海表面熱通量的影響————作者:馬茉迪;黃晶;張洋;
摘要:北極冷空氣爆發(Cold Air Outbreaks, CAO)是指北極冷氣團間歇性地南下、穿越較低緯度暖洋面的寒潮現象,這期間常伴隨著強烈的海氣熱交換。北歐海是北極最大的全年不凍海,是北極氣候變化的關鍵海區。冬季,北極的北歐海區常呈現出冰面、邊緣海冰區和開放洋面共存的復雜下墊面分布。如何準確識別出影響這一北極關鍵區域的冷空氣爆發事件,并分析其對北極區域海氣熱交換的影響,對理解北極的氣候變化、提升...
非降水回波同化在臺風“山竹”數值預報中的應用————作者:周凡皓;閔錦忠;
摘要:我國是世界上受臺風影響最多的國家之一,臺風強度和登陸前后精細降水預報一直是業務難題,因此數值模式就成為重要的預報工具,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高分辨率模式容易出現虛假對流,從而引起降水的空報情況。本文針對臺風雷達資料同化中未充分同化大范圍低反射率區域非降水回波問題,利用多普勒岸基天氣雷達對精細風場和水凝物分布有高時空觀測的特點,基于廣州和陽江兩部S波段多普勒雷達的徑向風速和反射率因子資料,通過WRF...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