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濕地科學》
關注()【雜志簡介】
《濕地科學》是在我國出版的第一份濕地專業性學術期刊。發表國內外有關研究濕地形成與演化規律、濕地發生發展規律,濕地演化過程,濕地環境、濕地生態、濕地保護與管理、濕地開發、濕地工程建設,濕地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創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我刊的辦刊宗旨是將《濕地科學》辦成同國際接軌的濕地學科的學術類精品期刊,發表有關研究濕地形成與演化規律、濕地發生發展規律,濕地演化過程,濕地環境、濕地生態、濕地保護與管理、濕地工程建設,濕地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等創新性成果。
我刊的讀者對象為從事地理、水利、生物、環境、濕地研究、教學的科研人員、大學教師及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各級政府從事濕地管理人員,濕地保護區的科研管理人員;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會員,國際泥炭學會會員、國際沼澤保護學會會員等。 我刊已經辦理郵政發行業務,廣大讀者可通過全國各地郵局辦理訂閱,我們的郵發代號為12-364。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濕地科學》于2004年,與中國期刊網(CNKI)和科學技術部西南信息中心(重慶維普)、萬方數字化期刊群等國內主要的學術期刊數據庫進行合作實現全文上網,并同時被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SWIC)收錄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2007年2月,《濕地科學》被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即CSCD)收錄,并于同年6月被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TPCD)”。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學術論文、研究報道、綜述、問題討論、技術方法、書評、國內外學術動態和學術活動、濕地管理與宣傳。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稻田飼養動物的生態經濟效應及其應用前景 鄭華斌;賀慧;姚林;劉建霞;黃璜510-517
利用海蓬子和堿蓬修復濱海濕地污染研究進展 楊佳;李錫成;王趁義;滕麗華;趙欣園518-522
基于MODIS數據的2000~2013年洞庭湖水華暴發時空分布特征 薛云;趙運林;張維;周立波;劉鳳姣387-392
黃河三角洲清水溝濕地三次生態補水對地下水的影響分析 劉波;彭相楷;束龍倉;彭勃;王瑞玲393-399
老白山泥炭沼澤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記錄的大氣沉降 楊倩楠;趙紅艷;李永鋒;常帥;卜兆君;楊露;宋婉瑩400-409
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對濕地的生態補償研究——以穿越長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蒙西鐵路建設工程為例 任雁;汪正祥;雷耘;梅元芳;何昌文;李亭亭;葉晶410-416
閩江河口潮汐沼澤甲烷排放通量和土壤甲烷產生潛力的月動態 萬斯昂;徐輝;仝川417-423
潛流式濾池的污水處理效果 文科軍;張衍杰;吳麗萍;劉聰;許光耀424-429
滇池不同底泥條件下黑藻和金魚藻的生長生理特征 楊嬌;王智;厲恩華;宋辛辛;王學雷430-436
安慶菜子湖退耕濕地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及其污染評價 徐明露;方鳳滿;林躍勝437-443
南磯山濕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細菌群落結構變化 劉芳鵬;許光勤;劉倩純;李金前;寇文伯;吳蘭444-450
基于決策樹的角度指數方法EO-1 ALI影像的紅樹林遙感識別 劉春燕;張雪紅;陳健451-455
2013年松花江與嫩江交匯段洪水遙感監測 劉明月;賈明明;王宗明;毛德華;滿衛東;路春燕456-465
不同地表水水位下莫莫格濕地植物群落物種組成和數量特征 李樹生;安雨;王雪宏;薛振山;劉波;張文廣;唐克專;佟守正466-471
包頭南海子濕地普通燕鷗巢址選擇研究 劉利;張樂;司萬童;苗春林;邢忠翔;劉偉紅;劉曉光472-477
哈爾濱城市公園濕地環境空氣負離子濃度及其生態價值估算 單晟燁;李佳珊;張冬有478-482
核心論文發表:凍結法在鄭州地鐵聯絡通道加固中的應用
摘 要:由于鄭州地鐵農業東路站至七里河站和七里河站至新鄭州站兩個區間所處的地層比較復雜,施工風險較大,在施工中必須采取切實可靠的技術措施,以確保聯絡通道施工的安全并保證施工工期,結合以往地鐵聯絡通道施工的經驗,決定采用“隧道內水平凍結加固土體、隧道內礦山法開挖構筑”的全隧道內施工方法。本文通過介紹凍結法的施工工藝,進一步探討凍結法的施工難點,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為其它地鐵施工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鄭州地鐵,冰凍施工法,聯絡通道,礦山法
濕地科學最新期刊目錄
中國濕地外來入侵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作者:何佳昕;單利平;劉艷杰;
摘要:濕地作為容易被外來植物入侵的生態系統之一,入侵形勢日益嚴峻。探究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主要驅動因素,有助于濕地生態系統的管理和外來入侵植物的預防。本研究結合野外調查與文獻資料數據,對比了全國和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植物的原產地組成、物種組成和分布特征,結合歷史數據探討了氣候因素與人類活動干擾影響下外來入侵植物豐富度在全國尺度上的分布格局。結果表明,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植物有223種,...
1980—2023年遼河口鸻鷸類水鳥棲息地質量時空變化————作者:董浩正;段后浪;于海玲;許策;高崟;張廣帥;王樹濤;
摘要:遼河口濕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鸻鷸類水鳥的重要停歇地。過去幾十年濕地圍墾導致濱海濕地受到嚴重干擾,對鸻鷸類水鳥棲息地面積和質量造成重大影響。基于1980—2023年的遙感影像數據,利用InVEST模型中的棲息地質量模塊和景觀格局指數,分析了遼河口鸻鷸類水鳥棲息地質量和面積的時空變化特征。研究結果表明,1980—2023年,鸻鷸類水鳥棲息地面積和質量顯著下降,棲息地平均斑塊面積和聚合度指...
云南高原濕地生態安全評價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作者:陳哲;張春紅;溫慶忠;
摘要:高原濕地生態環境脆弱,易受外界干擾而導致濕地結構和生態功能發生變化。現有的高原濕地安全評價涉及的濕地類型和氣候帶較少,限制了對高原濕地生態安全狀況的認識和相關保護政策的制定。云南省地處高原地區,立體氣候顯著,濕地類型多樣,研究跨越不同氣候帶的云南省濕地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利用遙感數據、云南省年鑒數據、社會經濟數據等,構建壓力–狀態–響應(PSR)模型,以熵權法和專家法有機結合的雙權法對評價指標進...
基于高分數據的廣西廉州灣魚藤對紅樹林退化的影響研究————作者:呂濤;鐘仕全;蔣衛國;凌子燕;初愛萍;
摘要:近年來,魚藤在紅樹林中快速擴散,對紅樹林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本研究基于2013—2022年的逐年國產高分遙感數據,選取廣西廉州灣地區南流江入海口的典型魚藤(Derris trifoliata)擴散區,分析魚藤在秋茄(Kandelia obovala)和桐花樹(Aegiceras corniculatum)紅樹林中的擴散規律,探究魚藤對紅樹林退化的影響。結果表明,2013—2022年廉州灣地區魚藤...
黃河三角洲新生潮間帶濕地土壤種子庫特征及其影響因素————作者:房慶;曲晨宇;劉言智;朱濤;李新彬;王雪宏;賈璐豪;楊繼松;車純廣;
摘要:土壤種子庫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濕地恢復、重建與植被演替、更新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023年3月,以1996年形成的黃河三角洲新生潮間帶濕地為研究區域,采用野外采樣與室內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對土壤種子庫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研究區土壤種子庫物種組成相對單一,共萌發植物4種,隸屬于3科4屬,均為草本植物,鹽地堿蓬(Suaeda salsa)占據絕對優勢,潮溝岸邊與近海樣帶物...
基于中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的水體提取研究進展————作者:劉憬豫;宋開山;劉閣;周亞明;王玉;
摘要: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對于地球上任何生物的生存及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遙感數據進行水體監測有助于環境監測、水資源管理、農業及工業生產,其中水體提取是水資源監測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中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對水體提取的方法進行了全面綜述,從文獻計量學角度分析當前水體提取研究的熱點,從數據源和提取方法兩方面展開綜述。在數據源方面,對光學遙感影像、雷達遙感影像和無人機影像進行優缺點分析,其...
香港米埔紅樹林濕地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時空變化特征————作者:許加星;羅明漢;程俊翔;
摘要:紅樹林濕地被視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富含碳的濕地之一,但由于受到潮水頻繁淹沒以及周圍地區大量營養物質輸入的影響,紅樹林濕地成為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等溫室氣體的潛在排放源。為了揭示紅樹林濕地土壤溫室氣體排放的時空變異性及其環境影響因子,在香港米埔紅樹林濕地開展了為期1 a的月尺度野外監測。結果表明,近陸帶、中間帶和近海帶的紅樹林濕地土壤平均C...
不同恢復年限下洪澤湖濕地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作者:陳龍;李成之;許志敏;張洺也;佟守正;安雨;崔庚;呂憲國;姜明;
摘要:植物群落是濕地生態系統凈初級生產力與物質能量流通的貢獻主體,研究退漁還濕背景下植物群落的生態特征及其與土壤環境因子之間的關系,對于評估退化濕地恢復效果、指導受損濕地恢復實踐具有重要意義。以洪澤湖地區不同恢復年限退漁還濕地為研究對象,基于野外調查方法,研究不同恢復年限(0 a、1 a、10 a和20 a)濕地植物群落生態特征及其與土壤環境因子的關系。結果表明,洪澤湖地區不同恢復年限退漁還濕地內共分布...
青土湖濕地浮游生物群落結構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作者:王麗娟;杜巖巖;張世虎;張艷萍;王太;
摘要:為了解青土湖濕地浮游生物群落結構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于2021年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在青土湖設置了14個采樣點進行浮游生物調查。結果表明,在青土湖濕地共鑒定出浮游植物7門64屬114種,主要由硅藻門(57.02%)和綠藻門(24.56%)構成,常年優勢種主要為放射舟形藻(Navicula radiosa)、群生舟形藻(Navicula gregaria)、尖針桿藻(Syne...
泥炭腐殖化度記錄的古氣候信息及其在天山中部的應用————作者:延澳;王江永;劉旭東;白占魁;
摘要:泥炭腐殖化度是良好的古氣候代用指標,但其與古氣候的關系尚存在爭議。本文對不同區域泥炭腐殖化度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揭示了泥炭腐殖化度與古氣候之間的關系及其在亞洲內陸干旱核心區天山中部的應用。首先,在國外的古氣候研究中,泥炭腐殖化度主要用來指示地表濕度,而國內研究主要使用腐殖化度指示溫濕度的組合;其次,影響泥炭腐殖化度的關鍵因素是植物殘體數量和微生物的分解能力,這需要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具體分析;最后,盡...
咪唑煙酸治理互花米草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作者:楊景竣;覃杰;田紅燈;夏家朗;韋海航;劉秀;
摘要:中國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化學治理尚處于起步階段,化學藥劑在使用過程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仍不十分清楚。為了了解咪唑煙酸治理互花米草的生態效應,對比研究了噴施25%濃度咪唑煙酸(Imazapyr)水劑(17.91 L/hm2)的實驗組和未噴施藥劑的對照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時間變化特征。結果表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無顯著差異,但同一處理下...
大氣CO2濃度升高對黃河三角洲濕地鹽地堿蓬和互花米草光合特性的影響————作者:張鑫;袁俊吉;彭思利;劉德燕;丁維新;
摘要:明確濕地植物光合作用對大氣CO2濃度升高的響應特征,有助于科學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對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影響。選擇黃河三角洲濱海濕地C3植物鹽地堿蓬(Suaeda salsa)和C4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為研究對象,在開頂箱CO2熏氣系統中設置2種CO2濃度(常規和+400μmol/mol),利用...
黃河源區扎陵湖土壤真菌多樣性及抑制作物病原真菌的菌株篩選————作者:馬有海;辛承偉;楊閏艷;祁鶴興;
摘要:為查明扎陵湖土壤真菌多樣性資源并篩選作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菌株,為后續開發生防制劑奠定基礎,從黃河源區扎陵湖岸邊采集底泥樣本11份,經7種選擇性培養基培養后,采用稀釋涂板法分離真菌,采用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相結合的方法鑒定菌株,并使用對峙培養法篩選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研究結果表明,共分離得到100株真菌,隸屬于藍狀菌屬(Talaromyces)、鏈格孢屬(Alternaria)、枝孢霉屬(Cladosp...
長江三角洲濕地生態系統有機碳庫現狀研究————作者:李傳良;邵學新;劉恩俊;劉爽;吳明;
摘要:濕地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強大,探究其碳庫現狀與固碳潛力對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具有重要意義。利用長江三角洲地區(簡稱長三角)第一次(1995—2003年)和第二次(2009—2013年)濕地資源調查數據,采用清單法研究了長三角濕地生態系統有機碳儲量、空間分布特征及其碳匯潛力。結果表明,長三角濕地生態系統有機碳儲量為487.52 Tg,其中土壤碳庫、植被碳庫和水體碳庫分別為400.82 Tg、85.48 T...
冰封期與非冰封期查干淖爾湖東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及其驅動因子————作者:張昊;史小紅;崔志謀;全棟;盧俊平;張生;李國華;
摘要:了解查干淖爾湖東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及其驅動因子,能夠為該區濕地生態系統穩定發展提供基礎資料。于2023年2月10日(冰封期)和2023年8月10日(非冰封期)在查干淖爾湖東湖進行樣品采集,研究冰封期和非冰封期浮游植物種類組成、多樣性特征及其驅動因子。結果表明,在查干淖爾湖東湖共鑒定出88種浮游植物,隸屬于8門10綱24目39科58屬,其中冰封期發現36種,主要為綠藻、藍藻和硅藻,共占85.7%...
水深梯度對苦草典型功能性狀的影響————作者:容鑫林;周忠澤;王淑瓊;
摘要: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是通江湖泊優勢物種,對于維持湖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以安徽大學磬苑校區內人工景觀湖琵琶湖生態修復后人工種植的苦草種群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監測,了解苦草在生長周期的不同階段(種子萌發、生長和繁殖等),其典型功能性狀對3種不同水深條件的響應。研究結果顯示,水深對苦草的典型功能性狀具有影響,苦草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的存活率與水深呈負相關關系;隨著水深...
鹽土改良對濱海退化濕地堿蓬恢復及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作者:李冬林;張姣佼;邢瑋;何冬梅;
摘要:為了探索鹽土改良對濱海退化濕地堿蓬恢復及土壤改良的效應,通過設置深翻+施肥(Ⅰ,深翻25 cm+0.125 kg/m2用量增施有機肥)、深翻(Ⅱ,深翻25 cm)、深翻+覆草(Ⅲ,深翻25 cm+0.5 kg/m2用量覆蓋稻草)、深翻+碎屑(Ⅳ,深翻25 cm+1 kg/m2用量混施鋸末)4種處理,研究了各處理對堿蓬(Suaede ...
膠州灣濱海濕地土壤無機CO2通量析因分析及其吸收機理————作者:郭耀宇;王筱彤;楊少旭;于紀民;郗敏;
摘要:為了探究濱海濕地土壤無機CO2通量(Rio)特征及土壤對CO2的無機吸收機理,采集膠州灣光灘、鹽地堿蓬(Suaeda salsa)沼澤和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沼澤3種典型濕地的土壤,基于室內控制試驗,分析了土壤Rio特征;通過構建多因素析因模型,識別了土壤Rio影...
江蘇如東近岸海域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特征與來源研究————作者:鄧曉茜;毛龍江;彭模;廖晨峰;周超凡;王婷;
摘要:為了掌握不同年份江蘇如東近岸海域沉積物重金屬污染情況和來源結構的變化,于2011年和2018年,在江蘇如東近岸海域采集表層沉積物,測定沉積物中7種重金屬元素(Cu、Pb、Cd、Zn、Cr、Hg和As)的含量,評價其污染程度并分析重金屬來源。研究結果表明,2011年沉積物中Cd、Hg和As含量較高,2018年Hg、Pb和Cd含量較高。除As元素外,2018年沉積物中的重金屬含量均高于2011年。20...
人工濕地對污水處理廠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其與底泥氮磷含量的關系————作者:黃紫樂;瞿心悅;彭方成;譚博文;戴唯;李有志;
摘要:人工濕地因投資低、操作簡單、運行低廉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生活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凈化。于2021年1~10月通過對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東江湖興寧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凈化系統(依次由1個潛流濕地和8個植物塘組成)水體中和底泥中氮磷含量的持續監測,分析人工濕地對水體中氮磷的凈化效果及其與底泥中氮磷含量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人工濕地生態系統對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明顯,總氮、氨氮、硝態氮和總磷去除率的平均值...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