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人民黃河》
關注()【雜志簡介】
《人民黃河》為黃河治理方面的專業技術刊物。報道治黃工程的科技成果、學術爭論及動態,介紹國外先進技術。內容涉及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資源、水土保持、灌溉、供水、水利水電工程等。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獎情況
治黃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河南省優秀期刊二等獎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萬方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綜合、防洪治河、水文泥沙、水資源、水利水電工程、水土保持、灌溉供水。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堰塞壩潰決洪水的三維視景模擬關鍵技術 王光謙,唐宗仁,劉炳義,WANG Guangqian,TANG Zongren,LIU Bingyi
黃河巴彥高勒-頭道拐河段沖淤變化與分布 唐華,林秀芝,胡恬,蘇林山,TANG Hua,LIN Xiuzhi,HU Tian,SU Linshan
近50a來黃河源區降水、氣溫及徑流變化分析 康穎,張磊磊,張建云,陳琦芳,徐郡瞞,KANG Ying,ZHANG Leilei,ZHANG Jianyun,CHEN Qifang,XU Junlin
BFS - HUP 模型在潼關站洪水概率預報中的應用 蔣曉蕾,梁忠民,王春青,劉曉偉,劉龍慶,JIANG Xiaolei,LIANG Zhongmin,WANG Chunqing,LIU Xiaowei,LIU Longqing
近52a黃河源區降水量和氣溫時空變化特征 李曉英,姚正毅,王宏偉,肖建華,LI Xiaoying,YAO Zhengyi,WANG Hongwei,XIAO Jianhua
雙筒水流中單顆粒差異旋轉慣性力的數值模擬 張雪寧,牧振偉,ZHANG Xuening,MU Zhenwei
基于 GIS 的 SWAT 模型空間數據庫的建立 馮珍珍,馬孝義,樊琨,李忠娟,余淼,FENG Zhenzhen,MA Xiaoyi,FAN Kun,LI Zhongjuan,YU Miao
基于滑動移除近似熵的涇河徑流序列變異分析 馮文宏,董青竹,韓志偉,和佳棟,吳廣賢,鄭思義,FENG Wenhong,DONG Qingzhu,HAN Zhiwei,HE Jiadong,WU Guangxian,ZHENG Siyi
黃河流域重要河道采砂影響分析 周麗艷,許明一,魯俊,ZHOU Liyan,XU Mingyi,LU Jun
中小型水庫防洪減災預報預警關鍵技術研究 劉恒,LIU Heng
安康水庫入庫洪水預報誤差分布形式 劉招,王青,賈志峰,席秋義,LIU Zhao,WANG Qing,JIA Zhifeng,XI Qiuyi
區域土壤水資源評價研究進展 王鋒,朱奎,宋昕熠,WANG Feng,ZHU Kui,SONG Xinyi
水利現代化戰略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王浩,劉亞輝,WANG Hao,LIU Yahui
水利科技與經濟投稿: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的常見難點
摘 要: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地質勘察工作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礦區項目各項工程的開展離不開科學有序的地質勘察工作,地質勘察能夠為礦區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排除,為水文地質問題提供較多的數據以及信息資料。本文主要對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常見的工作難點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條改進措施。
關鍵詞:水文地質,勘察工作,難點,對策
水文地質勘察過程中,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很多難點問題,這些難點問題必然會導致礦區建筑施工工作受到影響。在礦區建筑施工之前,若不能夠對勘察質量進行控制,必然會導致礦區施工質量受到影響。在礦區工程勘察過程中,要引導水文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對工程地質難點進行準確識別,認清工程中可能會對建筑產生影響的各種問題。
人民黃河最新期刊目錄
黃河流域資源型城市碳生態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研究————作者:楊怡康;蔣毓琪;田文博;
摘要:為豐富黃河流域資源型城市碳生態安全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并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依據,構建了資源型城市碳生態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分別運用耦合協調模型和空間自相關模型測度2012—2021年碳生態安全與高質量發展的耦合協調水平并分析其時空差異和空間聚集特征。結果表明:2012—2021年,黃河流域資源型城市碳生態安全與高質量發展耦合協調水平逐年上升且中游地區增速快于上游地區...
數字經濟發展對黃河流域能源效率的影響————作者:高建剛;徐凱;
摘要:為探索數字經濟發展對黃河流域能源效率的影響以及內在影響機制,依據2011—2021年黃河流域80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運用三階段DEA方法測度能源效率,采用熵值法測度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以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為解釋變量,以能源效率為被解釋變量,以金融發展水平、城市人口規模、政府財政支出、科技支出水平、城鎮化水平為控制變量,以技術創新水平、產業結構升級水平、環境規制強度為中介變量,以經濟發展水平為調節變量,...
黃河下游農業生態用水效率及其與經濟發展脫鉤關系研究————作者:馬路;薛選登;
摘要:揭示黃河下游農業生態用水效率的時空分布特征,厘清農業生態用水效率與農業經濟發展的脫鉤關系,可以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采用非期望產出的SBM模型和ArcGIS軟件分析2013—2022年黃河下游農業生態用水效率的時空演變規律,運用Tapio脫鉤模型和LMDI模型探究農業生態用水效率與農業經濟發展的脫鉤狀態,結果表明:黃河下游農業生態用水效率均值由0.616降至0.509,整體呈波動下降趨勢,空間分布呈...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黃河內蒙古河道冰型分類方法研究————作者:韓琳;何厚軍;張秀偉;張寶森;
摘要:平封冰、立封冰、清溝是黃河內蒙古河道穩封期的幾種冰面類型,不同冰型分布及其面積是防凌決策需要掌握的重要冰情信息。以內蒙古河道冰型形成及特征分析為切入點,以支持向量機和隨機森林為分類器,以多波段光譜、多波段光譜+NDSI+NDFSI、多波段光譜+紋理特征為特征向量,組合了6個實驗方案,基于資源三號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對河道冰面類型進行了分類實驗和精度評價。結果表明:1)以支持向量機為分類器,以多波段光譜...
黃河流域農業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耦合協調研究————作者:周欣欣;張永旺;汪紅梅;
摘要:為破解黃河流域農業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難題,找出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保護矛盾背后的原因,以黃河流域九省(區)為研究對象,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和生態保護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熵值法測度了2006—2020年各省(區)農業綠色發展指數、生態保護指數,借助融合協調模型計算農業綠色發展與生態保護耦合協調度,并運用障礙度模型、灰色關聯度模型診斷和分析耦合協調發展的障礙與驅動因素。結果表明:研究時段內黃河流域農業綠...
基于InVEST的沁河流域產水量-碳儲量時空演變及關聯分析————作者:楊智楷;左其亭;巴音吉;秦西;紀義虎;
摘要: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水資源壓力,實現碳中和目標下的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采用InVEST模型,評估了2000—2020年沁河流域的碳儲量及產水量,并使用地理探測器研究其驅動因子及解釋力,在此基礎上利用空間自相關分析模型分析了兩者的空間關聯性。結果表明:1)沁河流域產水量呈現波動增加趨勢,由2000年的10.20億m3上升到2020年的11.67億m3,與降水...
基于LMDI的黃河流域能源富集區經濟增長與碳排放脫鉤研究————作者:孫文悅;余文學;吳保林;
摘要:基于黃河流域能源富集區2010—2020年能源消費和社會經濟的面板數據,采用LMDI模型和Tapio脫鉤指數,分析研究區經濟增長與碳排放的脫鉤狀態,并研究能源結構、能源消費強度、經濟產出和人口規模對碳排放變化及脫鉤指數的貢獻程度。結果表明:2010—2020年黃河流域能源富集區碳排放呈顯著增加態勢,增長率波動下降。總體來看,經濟產出的提升是促使地區碳排放增加的最顯著因素;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是碳排...
黃河流域數字農業發展水平區域差異及驅動因素研究————作者:王慧;劉榮軍;包烏蘭托亞;
摘要:為了給黃河流域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參考和科學依據,構建數字農業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以2015—2022年為研究期,基于黃河流域九省(區)面板數據,采用熵權法測度黃河流域各省(區)數字農業發展水平,采用泰爾指數和莫蘭指數分析黃河流域數字農業發展水平的區域差異及空間自相關性,并采用地理探測器診斷黃河流域數字農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因素。結果表明:1)黃河流域數字農業發展水平在研究期整體呈平穩上升趨勢...
黃河上游梯級水庫運行對黃河干流水文情勢的影響————作者:劉蘭心;楊舒惠;王舒欣;胡靜;李春暉;易雨君;
摘要:為研究黃河上游梯級水庫運行對下游河段水文情勢的影響,以龍羊峽水庫至劉家峽水庫河段為研究區域,采用Mann-Kendall突變檢驗法檢驗進出庫水文站(唐乃亥、貴德、循化、小川水文站)1952—2021年年平均流量突變年份,采用水文變化指標法-水文變化范圍法(IHA-RVA法)定量評價進出庫水文站月平均流量的水文改變度,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法評估進出庫水文站年徑流量和年輸沙量的相關性。結果表明...
基于PSR框架的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澇韌性研究————作者:任捷;王子航;梁學琴;王雅榮;
摘要:以黃河流域的25個中心城市為樣本,基于PSR理論框架構建黃河流域城市洪澇韌性評價模型,對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澇韌性水平進行測算,并運用Jenks自然間斷點法對城市洪澇韌性系統三維度指數進行時空演化分析。結果顯示:1)2012—2020年黃河流域中心城市洪澇韌性水平整體保持上升的趨勢;2)從城市洪澇韌性系統的三維度來看,各城市系統的壓力刺激性指數呈現波動上升趨勢,狀態敏感性指數波動起伏現象比較明顯,適...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西遼河流域陸地水儲量變化的影響————作者:楊晶晶;江善虎;崔豪;衛林勇;王元疆;徐慧;
摘要:為探求西遼河流域陸地水儲量變化及影響因素,利用長短期記憶(LSTM)模型填補2002年4月至2020年12月GRACE和GRACE-FO兩代衛星之間的缺失數據,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分析流域陸地水儲量時空變化特征,并定量分析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西遼河流域陸地水儲量變化的影響程度。結果表明:1)運用LSTM模型能夠較好地填補GRACE和GRACE-FO衛星產品之間的缺失數據;2)研究期GRACE衛星監測...
基于PDCA循環的蓄滯洪區防洪-經濟-生態協調發展模式————作者:姬金雪;王樂;要威;劉勇;王宇暉;
摘要:蓄滯洪區的建設管理事關流域防洪安全、經濟發展和生態化建設。在分析我國蓄滯洪區建設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PDCA循環改進策略(規劃、實施、評估、改進)為理論基礎,分別從防洪、經濟、生態3個方面,針對目前蓄滯洪區防洪工程建設滯后、補償機制不完善、生態化建設較少等問題展開研究,并結合蓄滯洪區協調發展的需求,提出蓄滯洪區防洪-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的改進方案。以東大圩蓄滯洪區為例,分析其發展現狀及存在...
江西省農業面源污染負荷測算及特征解析————作者:肖蔚;葉長盛;彭錦臣;蔡鑫;
摘要:農業源是我國面源污染的主要貢獻者,對總污染物的貢獻率遠高于工業源和生活源。為揭示江西省農業面源污染時空分布特征,識別其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優先控制區,采用排污系數法和等標污染負荷法等,測算了2005—2020年江西省農業面源污染COD、NH3-N、TN、TP的排放量。結果表明:農業面源污染COD、NH3-N、TN、TP排放量增幅分別為11.17%、-22...
南小河溝流域水土保持碳匯能力評估研究————作者:張西寧;曹丹;李超;劉恭輔;靳琪;袁鵬超;
摘要:為探索黃土高原地區小流域綜合治理碳匯能力評估方法,以黃土高塬溝壑區南小河溝流域為研究對象,把1952年在該流域內設立的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試驗場作為核算情景、未治理對比觀測小流域董莊溝作為基線情景,通過遙感影像解譯、無人機航測、野外調查等取得研究區土地利用情況,把人工林地劃分為10個碳層進行樣區設置、植被和土壤樣品采集及理化指標測定,評估了人工林地增綠增匯、植物措施和淤地壩保土固碳、流域綜合治理減蝕減...
黃科院喜獲15項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作者:許龍飛;
摘要:<正>近日,在河南省科技廳公布的2025年度省自然科學基金擬立項支持項目中,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簡稱黃科院)喜獲15項,其中杰青項目1項、優青滾動支持項目1項、優青項目1項、面上項目3項、青年項目9項,數量再創新高。田世民獲杰青項目開展黃河下游及河口碳源匯演變機制及效應探索,構建利于下游灘區及河口固碳增匯的水沙調控方案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防汛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項目成果(一):智能感知系統
摘要:<正>作為數字孿生水利領域的先鋒,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入開展河防工程安全態勢感知能力擴展、大流域多節點預報調度模型算法算力提升、國產化水利時空三維仿真技術構建等系統研究,取得了水工程智能感知、預報調度、智慧防汛等創新成果,多項專有技術領跑國內,榮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四優獎”等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防汛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項目成果(二):智慧防汛系統
摘要:<正>數學模型是實現“智慧化模擬、精準化決策”的核心,在防汛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提升“四預”能力,圍繞預報調度耦合及正反算能力、暴雨洪水泥沙過程相似性分析、大場景分布式預報模型并行計算等開展深入研究,構建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語音識別等新技術的智慧防汛系統。該系統不僅提升了模型算法的算力,而且智能化、智慧化程度提高,從而保障了防汛決策的效率和精準度
變化環境下山西省典型流域徑流演變及歸因分析————作者:藺彬彬;祝雪萍;張亞瓊;龐小龍;郭維維;
摘要: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山西省境內大部分流域徑流都發生了嚴重的衰減。以山西省內汾河、沁河、漳河、滹沱河4個典型流域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徑流的演變特征,采用VIC模型對流域的水文過程進行模擬,在此基礎上解析了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徑流衰減的貢獻。結果表明:1956—2018年,典型流域年徑流量都呈現顯著的下降趨勢,且都在1980年左右發生了突變;相比基準期(1960—1980年),1981—2000年...
刁口河河道形態變化分析與治理保護————作者:吳彥;鄭榕軒;李小涵;于守兵;孫金鳳;王廣州;
摘要:為探討刁口河行河期間的河勢變化特征以及停止行河后人類活動對流路演變的影響,采用實測資料分析該流路不同階段(1964—1976年行河期間以及1976年停止行河后至今)水沙條件、河道橫縱剖面幾何形態及沖淤變化。研究表明:刁口河行河期間受水沙條件、河道形態、潮流動力等因素影響,流路演變共經歷3個階段,初期主槽游蕩擺動、中期主槽單一順直、行河末期主槽出汊;刁口河停止行河后受人類活動影響,河道地形變化巨大,...
黃河上中游地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與障礙因子研究————作者:陳媛;曾令武;甘榮情;孫德智;
摘要:根據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要求,為推動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建涉及水資源系統、社會經濟系統、生態環境系統的15個指標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熵權法,對2018—2021年黃河流域上中游50個地級市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進行評價,并利用障礙度模型識別影響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結果表明:研究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8年的0.505增長到2021年的...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