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鋼鐵釩鈦》
關注()【雜志簡介】
《鋼鐵釩鈦》雜志是綜合性冶金科技期刊,在原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的關懷下,于1980年創刊,刊頭由方毅同志提寫并題詞“努力提高釩鈦磁鐵礦冶煉及綜合利用的工藝技術和科學理論水平”。由攀枝花鋼鐵研究院主辦,編輯部設在攀枝花鋼鐵研究院。
《鋼鐵釩鈦》為季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物,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245/TF,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4—7638。截止2007年5月已刊出28卷114期,其中刊載學術論文和重大科技成果論文1400余篇,全面地反映了攀枝花共生礦的開發和利用的進展情況。
《鋼鐵釩鈦》擁有一個具有較高水平的編委會和一支穩定的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審稿隊伍;編輯人員均來自科研一線,具有豐富的科研、生產經驗,對本專業的科技論文具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保證了本刊論文的質量、水平。刊物內容的專業性很強,讀者層次較高,發行遍及全國25個盛市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圖書館、各冶金廠礦的技術部門。本刊被北京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以及各省標準信息研究所收集作為文獻資料館藏,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的重點期刊,入編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清華同方中國學術期刊網”、“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連續12年被中國科技情報所選定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的重點期刊;獲得首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優秀期刊獎,獲冶金優秀期刊、四川省優秀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等榮譽。并被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劍橋科學文摘》、《化學文摘》數據庫收錄。
我國在釩鈦磁鐵礦開發利用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鋼鐵釩鈦》重點報道釩鈦磁鐵礦冶煉、綜合利用等方面的基礎研究、科研、生產技術。近年來,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和技術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刊物質量.充實刊物內容,使本刊更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學術性、可讀性。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冶金優秀期刊獎”
獲"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稱號
國外數據庫收錄:俄羅斯文摘雜志、美國化學文摘
【欄目設置】
試驗研究、技術探討、生產實踐、技術改進、專題文獻、綜述、理化檢驗等欄目。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富鈦料在低濃度堿液中的水熱反應研究 荊濤,吳亞飛,初景龍,徐紅軍,于廣新,梅文紅,Jing Tao,Wu Yafei,Chu Jinglong,Xu Hongjun,Yu Guangxin,Mei Wenhong
攀枝花74%品位鈦渣熔鹽氯化研究 李開華,Li Kaihua
硫酸鋁鹽處理生產鈦白粉技術研究 馬維平,徐玉婷,杜劍橋,成朝艷,伍廣蓉,Ma Weiping,Xu Yuting,Du Jianqiao,Cheng Chaoyan,Wu Guangrong
偏釩酸鈉制取技術研究 殷兆遷,李千文,彭一村,吳劉柱,潘少彥,Yin Zhaoqian,Li Qianwen,Peng Yicun,Wu Liuzhu,Pan Shaoyan
TiO2/MCM-41的制備及光催化脫色性能研究 竇琳,李建章,鐘俊波,王濤,程朝柱,陳久福,李敏嬌,Dou Lin,Li Jianzhang,Zhong Junbo,Wang Tao,Cheng Chaozhu,Chen Jiufu,Li Minjiao
微合金元素V和冷卻工藝對C-Si-Mn系螺紋鋼中納米析出物的影響 張晨,徐光,袁清,何貝,Zhang Chen,Xu Guang,Yuan Qing,He Bei
非線性彈性材料Ti-Nb-Ta-Zr-O合金的力學性能測試方法與分析 沈睿,陳鋒,余新泉,張友法,Shen Rui,Chen Feng,Yu Xinquan,Zhang Youfa
微合金化和余熱處理熱軋帶肋鋼筋高低周疲勞性能對比研究 Surajit Kumar Paul,Pritam Kumar Rana,Debdulal Das,Sanjay Chandra,Saurabh Kundu,楊雄飛
釩在非鋼鐵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 杜光超,Du Guangchao
鈦渣和鈦鐵礦制備富鈦料的研究現狀 常曉東,和飛,陳菓,彭金輝,趙巍,劉錢錢,廖雪峰,Chang Xiaodong,He fei,Chen guo,Peng Jinhui,Zhao Wei,Liu Qianqian,Liao Xuefeng
攀鋼高爐渣提鈦過程中釩的走向及回收途徑 周艾然,陸平,Zhou Airan,Lu Ping
機電工程師論文范文:試析我國機電安裝工程現狀
【摘 要】 機電工程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專業系統,它的發展經歷了幾十年時間,工作原理從簡單逐漸向復雜演變,從低級逐漸向高級轉變。但是當前我國機電安裝上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完善,本文是一篇機電工程師論文范文,將主要針對機電安裝現狀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機電工程師論文范文,安裝,經濟,現狀
前言
從本質來講,機電工程涉及眾多的領域,其中包括計算機信息應用技術、電子科技技術、機床自動控制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等學科領域,是這些學科綜合應用的結果。我國在機電領域的發展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研機構的建立,高科技高素質學府的建立以及采用先進技術的一些企業都為我國的機電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但是當前我國機電安裝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探索。
鋼鐵釩鈦最新期刊目錄
TC4B鈦合金擺動激光-MIG復合焊接頭組織與性能研究————作者:姜彤;王大鋒;鄒升光;張文治;張龍;何逸凡;
摘要:采用擺動激光-MIG復合焊焊接20mm厚TC4B鈦合金板,研究焊接接頭的顯微組織,對比有無擺動對焊接接頭抗拉強度以及沖擊性能的影響,分析焊接接頭的疲勞性能。結果表明:焊接熱影響區分為粗晶區和細晶區,粗晶區高溫區域停留時間較長,α相可以完全轉變為高溫β相,冷卻開始β相向α'相轉變,形成馬氏體組織;細晶區加熱溫度不足以使α相完全轉變為高溫β相,冷卻開始β相向α'相的轉變不徹底,最終形成α相和α'相。擺...
釩渣提釩浸出液的釩鉻分離研究進展————作者:王正豪;
摘要:釩鉻在自然界中常以伴生礦物—釩鈦磁鐵礦的形式共存,這一特性在資源提取階段對釩鉻的高效分離構成了顯著的技術挑戰,鑒于這一問題,系統分析了目前提釩工藝中普遍采用的幾種釩鉻分離技術,如化學沉淀法、離子交換法和溶劑萃取法等在應用過程中表現出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指出探索更加高效、經濟的釩鉻分離方法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同時,未來的釩鉻分離技術上應加強環保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解決分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等環境問題...
石煤釩礦常壓濕法清潔提取五氧化二釩工藝研究————作者:萬洪強;李靜;田洪慶;羅豪;張麗芬;田子瑜;
摘要:針對目前石煤提釩環保和節能要求逐年提高的情況,開發了一種熟化水浸-萃取分離-沉釩煅燒的常壓濕法清潔提取五氧化二釩工藝路線,以湖南岳陽某地石煤礦為原料,采用保溫保濕濃H2SO4熟化浸出處理,同時對萃取、反萃和產品制備全過程進行了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在礦物粒度100μm占98.3%,拌水量10%,酸用量18%,熟化溫度120℃,熟化時間8 h,水浸液固比2:1,室溫下攪拌浸出2 h條件下,釩浸出率達到...
鋅鋁系鹽處理劑對鈦白表面性質的影響研究————作者:尚雨婷;劉嬋;路瑞芳;楊芳;馮玉軍;殷鴻堯;
摘要:硫酸法鈦白生產工藝中,鹽處理劑的選擇對金紅石二氧化鈦晶體的表面性質有著重大影響,有必要對不同鹽處理劑造成的鈦白粉表面性質差異進行深入研究,揭示不同鹽處理劑所引發的表面性質差異。采用SEM、XPS、BET等儀器分別研究了鋅系鹽處理和鋁系鹽處理的金紅石樣品的表面形貌、晶體表面缺陷、表面羥基的差異。結果表明:鋁系鹽處理的金紅石樣品呈現長條形,在沉降過程中受更大的沉降阻力,且鋁系鹽處理金紅石樣品表面存在更...
Ru合金化純Ti電化學行為研究————作者:高強;滕艾均;康強;王鵬;張來啟;
摘要:研究了不同Ru含量合金化對純Ti微觀組織結構和電化學行為的影響,以改善鈦雙極板在質子交換膜水電解環境中的耐蝕性和電導率。結果表明,隨著Ru含量的增加,α-Ti等軸晶細化,耐蝕性提高。韋伯阻抗出現在開路電位下阻抗譜的低頻區域。當Ru含量低于0.08%時,0.8V vs Ref極化6h的鈍化膜表現出p型半導體行為,電導率保持恒定
微通道合成法制備高純四方相鈦酸鋇的工藝研究————作者:譚玲;胥金秀;李道玉;黃森虹;王小慧;胡一杰;辛亞男;
摘要:四方相鈦酸鋇的工業生產方法主要為固相法和水熱合成法,但存在顆粒大、粒徑分布不均勻及四方相含量低等問題。以氯化鋇、氯化鈦和草酸為原料,采用微通道合成法成功制備了四方相鈦酸鋇粉末,并與傳統共沉淀法進行了對比。XRD、SEM及TEM結果均表明,以微通道合成法制備的產品純度更高、粒徑更小、顆粒分布更均勻,其平均粒徑可達110 nm左右,粒徑分布范圍僅為±16 nm。該方法工藝簡單、易于實現批量生產,為高純...
基于磨礦動力學研究微波預處理對釩鈦磁鐵礦磨礦特性影響————作者:王俊鵬;
摘要:對微波預處理前后釩鈦磁鐵礦進行不同磨礦時間的分批磨礦試驗,建立了微波預處理前后釩鈦磁鐵礦的m階磨礦動力學模型,分析了礦石粒度與磨礦時間對磨礦速度的影響。在磨礦初期,微裂紋數量是影響磨礦速度的主要因素,在磨礦中后期,磨礦概率成為影響磨礦速度的主要因素。微波預處理后粗粒級礦石(-3.350~+1.700 mm)的磨礦速度遠高于未處理礦石,而細粒級礦石(-0.057~+0.045 mm)的磨礦速度變化很...
難熔高熵合金粉末制備技術及應用研究綜述————作者:趙宇敏;施麒;劉斌斌;譚沖;劉辛;周舸;丁忠耀;秦奉;
摘要:以增材制造為代表的近凈成形工藝為難熔高熵合金復雜零部件制備提供了技術路徑,同時也對其粉末提出了較高的性能要求。綜述了難熔高熵合金成分設計準則以及各類元素對合金性能的影響,分析比較了其粉末制備的主要技術路線(機械合金化、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和射頻等離子體球化)。指出了現有難熔高熵合金粉末在粉末冶金、激光熔覆、增材制造等領域的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HB550級低合金馬氏體耐磨鋼滑動磨損行為————作者:李彥龍;劉曼;孫林宇;吳俊輝;甘曉龍;徐光;
摘要:通過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拉伸試驗、維氏硬度計等設備分析了新開發的HB550低合金高強耐磨鋼的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利用磨損試驗機和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綜合測試儀研究了HB550馬氏體耐磨鋼在10、50 N和90 N載荷下的干滑動摩擦磨損行為和摩擦系數。結果表明,HB550低合金高強耐磨鋼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其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均值分別為1 521 MPa和1 874 MPa,5 mm厚度試樣在-40℃...
Nb、V對X80熱煨彎管用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作者:安濤;劉文月;李天怡;臧巖;李江文;孫美慧;
摘要:設計在X80熱煨彎管用鋼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微合金元素Nb、V,并采用OM、SEM、TEM進行試樣微觀組織和析出相的觀察,利用拉伸試驗機和沖擊試驗機進行力學性能的測試,應用Thermo-calc軟件進行試驗鋼熱力學計算。結果表明:減少試驗鋼中的Nb或V含量后,試驗鋼的固溶強化分量降低;納米析出相的體積分數增加,平均直徑減小,試驗鋼的析出強化分量提高;細晶強化分量相差不大,最終試驗鋼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
基于分子動力學與響應面優化FexCy微觀力學性能研究————作者:衛立新;高玲;呂世寧;高有山;
摘要:探究了不同碳鋼材料在不同溫度下的力學性能響應狀況,采用分子動力學建立仿真模型,通過三因素多水平正交試驗和響應面法建立回歸模型,研究C含量、空位比以及溫度對楊氏模量E和屈服強度Q的影響。在相同的C含量和空位比條件下,利用Matlab的隨機函數建立了50個模型,每種試驗條件進行50次仿真。統計楊氏模量和屈服極限的中位數作為反應材料力學性能的關鍵參數,建立響應面回歸模型。通過隨機選取10組仿真試驗驗證,...
連續退火工藝對780 MPa級冷軋增強成形性雙相鋼組織性能的影響————作者:周莉;焦明木;薛仁杰;趙欣;王卓;
摘要:基于產線裝備特點設計開發了一種低成本780 MPa級冷軋增強成形性雙相鋼,并開展連續退火工藝對其組織性能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退火工藝條件下試驗鋼顯微組織主要為鐵素體與彌散分布的貝氏體、馬氏體和少量馬奧島;快冷結束溫度的提高有助于殘留奧氏體含量的提升,最高殘留奧氏體含量達到3.9%;殘留奧氏體呈薄膜狀或塊狀,多分布于B/F與F/F或B/M相界面處,殘留奧氏體發揮TRIP效應實現塑性提升
高鈦型高爐渣粉的活性激發及其在混凝土中的應用————作者:周孝軍;魯莉;周賢良;楊元意;敖進清;
摘要:高鈦型高爐渣作為普通工業固廢物,由于其TiO2含量較高且主要礦物成分均為結晶性較強的穩定性礦物,致使其活性較低、利用率不高,大多處于堆積狀態。為更好地解決高鈦型高爐渣活性較低、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從高鈦型高爐渣粉特性入手,闡述了高鈦型高爐渣粉作為輔助性摻合料機械活化、化學激發、復合活化激發、復合其他摻合料共同激發的四種活性激發方式,并分析了四種活性激發方式的激發機理。同時,探討了高鈦型高爐渣粉作為輔...
基于磁化水的高鈦礦渣集料混凝土的制備及性能研究————作者:涂閩杰;
摘要:為了改善高鈦礦渣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學性能,提出采用磁化水制備高鈦礦渣集料混凝土,研究了不同流量磁化水對高鈦礦渣集料混凝土工作性、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并對其微觀形貌及孔結構進行測試分析,結果表明:磁化水會改善高鈦礦渣集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強度,增加其含氣量;但隨著磁化水流量的增大,改善效果減弱。當水流量為40 mL/s時,其坍落度、擴展度、28 d抗壓強度、60 d抗壓強度較自來水高鈦礦渣集料混凝...
冷軋變形量及退火溫度對純鈦無縫管組織及性能影響————作者:李曉煜;程小偉;肖強;唐敏;劉昕;李露;秦回一;
摘要:對兩種不同冷軋變形量的TA1純鈦管采用不同溫度(450、470、490℃)進行退火處理,研究了變形量及退火溫度對純鈦管微觀組織形貌、織構演變及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小變形量純鈦冷軋管內部存在大量孿晶,主要以■壓縮孿晶和■拉伸孿晶為主。增大變形量,純鈦冷軋管晶粒變形嚴重,孿晶數量減少且以壓縮孿晶為主。大變形量冷軋管具有強烈的■織構,而小變形量冷軋管以基面雙峰織構為主。隨著退火溫度升高,大變形量無...
50CrV連鑄大方坯凝固末端電磁攪拌位置優化————作者:高擎;楊文志;楊建;陳波濤;鄭鑫鈺;豐琦;孫彥輝;
摘要:為標定240 mm×240 mm斷面50CrV彈簧鋼方坯的凝固末端位置,確定凝固末端電磁攪拌的合理位置,對湘鋼方坯連鑄機開展射釘試驗,結果表明,彈簧鋼方坯綜合凝固系數為26.8 mm/min1/2,在0.8 m/min和1.0 m/min拉速下,凝固終點位置分別為距彎月面16.2 m和19.8 m處,凝固末端電磁攪拌適宜位置為距彎月面7.18 m和8.84 m處。基于射釘試驗...
GH3128蠕變損傷模型預測以及有限元模擬————作者:康曉東;田子航;劉泳;張申;方龍飛;
摘要:從蠕變損傷方程構建和有限元模擬兩方面對GH3128合金在950℃條件下的高溫蠕變行為進行分析。首先,結合K-R模型、Sinh模型及Liu-M模型進行蠕變損傷方程構建,繼而對模型壽命預測和損傷行為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應力100、90 MPa和80 MPa下壽命預測相對誤差最大僅為10.8%,累積相對誤差Sinh模型最小為18.3%。而對損傷行為的對比發現Sinh模型和Liu-M模型較K-R模型損傷演化...
鈦合金中的一種富碳缺陷及其導致的變形開裂行為————作者:鄭友平;王立亞;秦海旭;耿乃濤;李露;陳煒;
摘要:針對Ti-6Al-4V鈦合金鍛棒中超聲波探傷出現異常雜波的問題,通過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金相分析、顯微硬度、能譜、電子探針、背散射電子衍射等表征方法,在鍛棒中出現異常雜波的位置發現了不常見的富碳缺陷及其導致的裂紋缺陷。首先,在微觀組織中觀察到了一種被α相穩定區域環繞的斑塊特征。然后,通過化學成分和晶體學分析,確認了這種斑塊是具有有序FCC晶格的Ti2C相,而環繞的α相穩定區域...
GH4169真空感應冶煉過程夾雜物的控制研究————作者:李靖;周揚;蔣世川;
摘要:高溫合金中夾雜物是影響合金冶金質量和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文中從冶煉工藝和原材料精選兩方面研究了GH4169真空感應冶煉過程夾雜物的控制方法。首先,用12噸級真空感應爐冶煉三爐次GH4169,配料裝料保持高度一致,主要差異是精煉溫度逐步增加,結果表明,隨溫度增加1 530、1 560、1 590℃,合金液與MgO坩堝的侵蝕還原反應愈加劇烈,非金屬夾雜物Al2O3 攀枝花某鈦精礦工藝礦物學研究————作者:賴楊;楊耀輝;惠博;徐鶯;鄭國順; 摘要:以攀枝花某鈦精礦為例,通過化學多元素分析、AMICS礦物自動分析、電子探針分析、X射線衍射分析、掃描電鏡分析和光學顯微鏡鑒定等手段開展詳細的工藝礦物學研究,查明該鈦精礦中TiO2含量為48.03%,TFe含量為33.93%,另含少量MgO、SiO2、Al2O3、CaO等雜質組分;主要礦物為鈦鐵礦(91.00%)...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