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科技期刊 熱度: 時間:
《上海金屬》
關注()【雜志簡介】
《上海金屬》雜志是上海市金屬學會主辦的技術刊物,它是上海市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鋼鐵)冶金專業期刊,主要介紹和反映上海市和國內外治金及金屬材料的科研開發和技術進步,刊登國內先進的、有實用推廣意義的冶金、金屬材料及其應用等方面的新技術、新成果,為促進國內冶金和金屬材料工業的現代化及國際間的科技交往服務。
【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1991年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
1996年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
2002年中國優秀冶金期刊
【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理論與研究、金屬材料及其應用、鋼鐵冶煉、壓力加工、檢測及自動化控制、經濟管理、耐火材料、冶金輔助技術。
雜志優秀目錄參考:
低錳管線鋼的相變行為 孫磊磊,章傳國,鄭磊,Sun Leilei,Zhang Chuanguo,Zheng Lei
退火時間對細晶高強IF鋼的織構和晶界特征分布的影響 馬多,張紅梅,孫成錢,陳越,賈宏斌,郭雅楠,Ma Duo,Zhang Hongmei,Sun Chengqian,Chen Yue,Jia Hongbin,Guo Ya'nan
22MnB5鋼相變特性和熱成形工藝研究 章駿,薛甬申,桂龍明,金曉春,張梅,Zhang Jun,Xue Yongshen,Gui Longming,Jin Xiaochun,Zhang Mei
9Cr與CrMoV異種焊接接頭疲勞裂紋擴展門檻值研究 劉霞,劉殳平,姬慧君,丁玉明,蘆鳳桂,高玉來,Liu Xia,Liu Shuping,Ji Huijun,Ding Yuming,Lu Fenggui,Gao Yulai
鍋爐汽包用13MnNiMo5-4特厚鋼板的研制 王儲,胡昕明,韓旭,王勇,胡海洋,李新玲,Wang Chu,Hu Xinming,Han Xu,Wang Yong,Hu Haiyang,Li Xinling
Inconel 617鎳基合金焊接接頭熱影響區組織和性能分析 楊仁杰,劉文,蘆鳳桂,Yang Renjie,Liu Wen,Lu Fenggui
回火工藝對含氮不銹鋼30Cr15MoVN組織和性能的影響 孫通,余建波,李傳軍,張振強,屠挺生,任忠鳴,Sun Tong,Yu Jianbo,Li Chuanjun,Zhang Zhenqiang,Tu Tingsheng,Ren Zhongming
熱軋工藝對700 Mpa級帶鋼組織性能的影響 白曉虹,張淑娟,劉東升,Bai Xiaohong,Zhang Shujuan,Liu Dongsheng
K60、X70管線鋼奧氏體晶粒長大及再結晶的對比分析 孫震,張備,Sun Zhen,Zhang Bei
熱作模具鋼SDCM熱穩定性研究 何明錠,李爽,吳曉春,He Mingding,Li Shuang,Wu Xiaochun
脈沖磁致振蕩細化工業純鋁機制研究 李祺欣,俞基浩,梁冬,張志臣,龔永勇,Li Qixin,Yu Jihao,Liang Dong,Zhang Zhichen,Gong Yongyong
期刊論文網投稿:信息系統安全運維管理平臺建設研究
摘 要:為提高信息化運維水平,建設一套安全運維管理平臺勢在必行。通過對IT基礎設施與應用系統的集中監控,對安全事件、問題、變更、配置等運維服務進行集中處理,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為運維工作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關鍵詞:期刊論文網,安全運維,技術支撐,信息安全
1 引言(Introduction)
為進一步規范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建設一套集“監、管、控”功能為一體的安全運維管理平臺勢在必行[1,2],通過對IT基礎設施與應用系統的集中監控,實時反映IT資源的運行狀況,對事件、問題、變更、配置等運維服務進行集中處理,最終實現信息資產可知、運行狀態可視、服務流程可管、運維操作可控,全面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撐業務系統的穩定運行,為運維工作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上海金屬最新期刊目錄
超低碳IF鋼汽車外板夾雜物含量的控制————作者:胡開艷;劉石雙;趙世民;霍文聰;何文遠;張新杰;段曉溪;
摘要:超低碳IF鋼汽車外板夾雜物過多會影響其表面質量和使用壽命。分析了IF鋼汽車外板中夾雜物的來源,檢測了夾雜物的形態和成分,歸納了影響夾雜物含量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夾雜物含量的措施。IF鋼汽車外板中的夾雜物主要為Al2O3和鈣鋁酸鹽。鋁/鈦含量比大于1的IF鋼板夾雜物含量最低,采用機清至6 mm深的IF鋼鑄坯生產的鋼板夾雜物含量最低,精煉吹氧量越少,鋼板夾雜物...
熱沖壓對連鑄連軋酸洗熱成形帶鋼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作者:李生存;梁江濤;
摘要:對連鑄連軋酸洗熱成形帶鋼進行了熱沖壓。檢測了帶鋼熱沖壓前、后在與軋制方向平行﹑垂直和成45°夾角3個方向的力學性能、顯微組織和硬度,也檢測了未經熱沖壓帶鋼的脫碳和晶間氧化深度;以10、100、200和500 s-1的應變速率對帶鋼進行了拉伸試驗。結果表明:經過熱沖壓的帶鋼組織為均勻的馬氏體;熱沖壓后帶鋼的抗拉強度為1 562 MPa,滿足汽車用熱沖壓帶鋼的要求,表面硬度為43...
FCC金屬中第二相粒子位錯剪切行為的相場法研究————作者:盛岳峰;劉振智;趙彥;魯曉剛;田青超;
摘要:使用非均勻彈性常數模型拓展位錯相場法,研究了不同參數對第二相粒子位錯剪切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較大的彈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空間各向異性使體系自由能降低,導致刃型位錯和螺型位錯的滑移速率差異增大,螺型位錯的核心區域寬度減小;螺型位錯在第二相粒子中的滑移速率通常較低,其核心區域寬度大于刃型位錯;隨著γus值的增大,位錯在第二相粒子中滑移所受阻力增加,體系自由能降低;第二相粒子尺寸越大...
焊接電流對合金化熱鍍鋅先進高強鋼液態金屬脆化的影響————作者:雷鳴;溫中令;
摘要:采用不同焊接電流對合金化熱鍍鋅先進高強鋼板進行電阻點焊,統計了點焊接頭表面不同位置液態金屬脆化裂紋的長度及數量,并用金相顯微鏡觀察點焊接頭宏觀形貌,研究焊接電流對先進高強鋼液態金屬脆化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焊接電流的增大,點焊接頭對液態金屬脆化裂紋的敏感性增大;焊接飛濺對液態金屬脆化的產生有重要影響;以11.0 kA的電流點焊的接頭中D型裂紋長達136.3 μm
CrCoNi合金晶格畸變預測模型構建與硬度高通量表征————作者:姜璐;尚根峰;夏成輝;劉微;
摘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和CALPHAD方法構建了FCC結構CrCoNi合金晶格畸變預測模型及數據庫,實現了該合金全成分范圍的晶格畸變定量化預測。同時,利用納米壓痕試驗和“田”字形擴散多元節技術對CrCoNi合金FCC單相區硬度進行高通量表征,并與顯微硬度測試結果進行比較。此外,分析了晶格畸變和層錯能對CrCoNi合金硬度的影響
歡迎訂閱《上海金屬》及刊登廣告
摘要:<正>《上海金屬》創刊于1979年,曾多次評為上海市優秀期刊,屬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冶金工程技術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期刊,也是MA、CA、CSA、PЖ等國際檢索系統收錄期刊。主要介紹和反映國內外冶金和金屬材料業界的科研開發和技術進步,刊登國內先進的、有實用推廣意義的冶金、金屬材料及其應用等方面的新技術、新成果,為促進國內冶金和金屬材料工業的現代化及國際間的科技交往服務
熱處理工藝對ZGMn13Cr2高錳鋼顯微組織與力學性能的影響————作者:左萬基;陳湘茹;
摘要:對ZGMn13Cr2高錳鋼分別進行了1 050、1 100和1 150 ℃保溫1 h水冷的固溶處理隨后 400和500 ℃保溫1 h 的時效處理。采用金相顯微鏡、電子探針X射線微區分析儀和沖擊試驗機等研究了熱處理工藝對ZGMn13Cr2高錳鋼組織與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高錳鋼經1 050 ℃固溶處理后含鉻合金滲碳體溶于基體;1 100和1 150 ℃固溶處理后,珠光體基本溶解,500 ℃時效后,晶...
Al-La和Al-Nd二元系的熱力學優化————作者:羅濤;鄭偉森;王靜雅;
摘要:基于試驗數據和第一性原理數據的嚴格評估,采用CALPHAD方法對Al-La和Al-Nd二元系進行了熱力學優化,并獲得了自洽的熱力學模型參數。Al-La和Al-Nd二元系的相平衡和熱力學性質的計算結果與試驗數據相符。優化的熱力學模型參數可用作外推建立多組元Al基合金熱力學數據庫的基礎,對合金的成分設計與工藝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在不同溫度長期時效后GH4706合金的微觀組織和拉伸性能————作者:李景京;徐松哲;王沖;段然;張誠江;玄偉東;任忠鳴;
摘要:對GH4706合金分別在600、650和675 ℃時效1 000和3 000 h,隨后檢測了合金的拉伸斷口形貌、微觀組織和拉伸性能。結果表明:600 ℃時效的GH4706合金斷口主要呈韌窩狀,650和675 ℃時效的合金呈現出沿晶斷裂特征和韌窩;600 ℃時效的合金晶粒較細小,隨著時效時間的延長,晶粒逐漸長大且趨于均勻;650和675 ℃時效的合金晶粒較粗大,導致韌性較差;不同溫度時效的合金碳化物...
長期時效處理對GH4706合金微觀組織及持久性能的影響————作者:段磊鑫;張誠江;王沖;段然;徐松哲;玄偉東;任忠鳴;
摘要:為揭示長期時效對GH4706合金持久性能及微觀組織的影響,對其分別在600、650和675 ℃時效1 000和3 000 h,隨后檢測了合金持久試驗試樣的斷口形貌、微觀組織和持久性能。結果表明:時效溫度顯著影響持久試樣的斷口形貌,隨著時效溫度的升高,試樣從混合斷裂轉變為沿晶斷裂;長期時效會導致合金晶粒粗化,晶界遷移成為主要的晶粒長大機制;長期時效過程中晶界析出η相,粒狀η相能提高晶界強度,針狀η相...
熱軋Q345鋼板輥彎開裂原因分析————作者:江傲;程志誠;余偉;
摘要:熱軋Q345鋼板在輥彎過程中邊部開裂。檢測了開裂鋼板的硬度、彎曲性能、拉伸性能、顯微組織、裂紋的微觀形貌和夾雜物成分。結果表明:熱軋Q345鋼板邊部與其他部位在組織和性能上有差異,即邊部鐵素體晶粒較細,珠光體呈粒狀而不是片狀,硬度較高,拉伸性能較好,加工硬化率較大;鋼板裂紋擴展路徑有少量細長MnS夾雜物。這兩方面因素導致Q345鋼板在輥彎過程中邊部開裂
溫度對CoCrFeMnNi和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拉伸性能的影響————作者:劉昆陽;潘少鵬;晉璽;喬珺威;
摘要:使用分子動力學方法模擬了退火態CoCrFeMnNi和Fe40Mn20Cr20Ni20高熵合金在300和77 K的單軸拉伸試驗過程,并結合公共鄰域分析、位錯分析和平面缺陷分析等研究了溫度對合金微觀組織演變和塑性變形行為的影響。結果表明:由于堆垛層錯和層錯結構的差異,CoCrFeMnNi和Fe40 新型GH2070P鐵鎳基高溫合金的微觀組織與疲勞性能————作者:何鑫;操光輝;嚴靖博;張鵬;劉鵬;李沛; 摘要:對GH2070P高溫合金進行兩次固溶處理,即在1 060~1 110 ℃保溫0.5~2.0 h水冷隨后在980~1 020 ℃保溫0.5~2.0 h水冷。此后,分別在700和650 ℃以0.25%和0.70%的應變幅度進行疲勞試驗。檢測了疲勞試驗后合金的微觀組織和晶體學特征。結果表明:在700 ℃以0.25%的應變幅度疲勞試驗后,GH2070P合金晶內有γ′相析出,晶界產生位錯塞積;試驗溫度升高和... H13鋼的室溫拉伸試驗及晶體塑性模擬研究————作者:戴尚義;吳博雅;劉美辰;張子誠;黎軍頑; 摘要:研究了H13鋼在室溫拉伸變形過程中的微觀組織演變規律和斷裂機制,建立了耦合位錯密度和損傷演化的晶體塑性有限元模型。結果表明:H13鋼的室溫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分別為1 422和1 596 MPa,拉伸斷口具有河流花樣、撕裂棱和韌窩等特征,斷裂機制為解理斷裂和準解理斷裂的混合模式。晶粒取向差異導致局部應力分布不均勻,晶粒的屈服強度與拉伸過程中的施密特因子有關,當晶粒取向與拉伸方向的夾角為45°時,其施... 采用激光熔覆技術制備合金涂層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作者:張森;王俊杰;張國良;范鴻志; 摘要:簡述了激光熔覆技術的原理和特點,鈷基合金、鐵基合金、鎳基合金、高熵合金、非晶合金涂層的特點和顯微組織。展望了采用激光熔覆技術制備合金涂層的主要研究方向 Zr-1Sn-0.3Fe-xCr-0.02Ni合金在500 ℃/10.3 MPa含氧過熱蒸汽中的耐蝕性能————作者:肖香逸;徐詩彤;黃建松;姚美意;胡麗娟;謝耀平;周邦新; 摘要:為探究Cr含量對鋯合金在不同濃度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的過熱蒸汽中耐蝕性能的影響,將Zr-1Sn-0.3Fe-xCr-0.02Ni合金(x=0.1,0.2,0.3,質量分數,%)分別在靜態和動態高壓釜中除氧、300和1 000 μg/kg DO的500 ℃/10.3 MPa過熱蒸汽中進行腐蝕試驗。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表征合金和氧化膜的顯微組織。結果表明:Z... 超高強度TRIP鋼中貝氏體相變動力學的計算與試驗研究————作者:姚未軍;陳家浩;許鍶元;許明珠;王俊雄;何燕霖; 摘要:采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拉伸試驗機和熱膨脹相變儀研究了連續退火工藝對Fe-0.22C-2.46Mn-0.84Si-0.73Al(質量分數,%)TRIP鋼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貝氏體區等溫溫度對TRIP鋼的強度和塑性影響較大;由于殘留奧氏體的相變誘發塑性效應,370 ℃等溫處理5 min的試驗鋼的力學性能最佳,其屈服強度達528 MPa,抗拉強度達1 205 M... Fe-Al-O三元系熱力學優化————作者:丁葉晴;魯曉剛; 摘要:對Fe-Al-O及其子二元體系熱力學進行了系統評估。采用CALPHAD方法和締合物模型描述液相,對Fe-Al、Fe-O、FeO-Al2O3及Fe2O3-Al2O3體系進行了評估和優化。結果表明:優化的相圖和熱力學數據與試驗結果相符,可作為現有冶金熱力學數據庫的重要補充... 新型鋁合金渦旋盤背壓成形的數值模擬研究————作者:董義;孔令軍;李海超; 摘要:新能源汽車用新型鋁合金渦旋盤結構復雜,導致成形過程中材料流動不均勻,易出現充填不足、折疊及開裂等缺陷。為提高其成形質量,利用Deform-3D有限元軟件模擬了渦旋盤的成形過程,并根據渦旋盤成形特點優化了背壓成形工藝。結果表明:無背壓成形時,由于多層殼體間壁厚差異大,渦旋盤外層金屬難以流動,易產生填充不足缺陷,同時模具局部承受的載荷較大;加載背壓力的情況下,材料流動均勻性隨背壓力的增大而趨于穩定,背... 鍍錫板表面膜層成分的電化學法檢測研究————作者:周謙永;齊韋;徐清亮; 摘要:由于現有的方法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采用電化學法檢測鍍錫板表層的成分。采用電化學試驗和計時電位法研究了鍍錫工藝對基體酸洗效果、錫層均勻性、鈍化膜、氧化膜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電化學檢測可鑒別酸洗工藝的差異和效果,預測鍍錫板發生點蝕的可能性,判斷軟熔參數對氧化膜的影響,以及評定鈍化膜的沉積效果 相關科技期刊推薦 核心期刊推薦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